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穿山龙叶面积与生物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穿山龙叶面积及生物量的测量分析,提出一个简易的穿山龙叶面积计算经验公式,用长宽乘积法计算穿山龙叶面积的矫正系数为0.692;整株穿山龙叶面积总和可以用叶片数与最大叶片的叶面积的乘积计算,矫正系数为0.502。并分析了穿山龙叶面积、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叶片数、株高之间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棉花叶面积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快速准确的获得棉花叶面积信息,通过扫面仪获取棉花叶片和准图形的数字图像,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长方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进行面积和周长计算。结果表明,GIS法提取的面积、周长信息与准图形面积、周长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21和0.01,远小于叶面积仪器的测量误差,说明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棉花叶面积测定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方法不受叶片形状、大小、厚薄、叶片幼嫩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叶面积不大的植物,利用GIS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进行批量处理。因此和其他叶面积测定方法相比,GIS空间分析技术测定叶面积具有准确、快速、数据处理量大等优点,适用于科研和生产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AutoCAD软件确定番茄与青椒叶面积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为准确而方便的获取番茄和青椒的叶面积,本研究利用扫描仪获取叶片图像,通过AutoCAD获取叶片的实际面积,并与田间实测叶长、叶宽及叶片长宽乘积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叶长、叶宽及长宽乘积与实际叶面积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叶长、叶宽与叶面积呈幂函数关系,长宽乘积与叶面积呈线性关系;分别对3种估算模型模拟值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叶长、叶宽回归模型的模拟精度较差,而长宽乘积回归模型的模拟误差很小,精度较高,可以较真实地反映番茄和青椒叶面积的实际大小,叶片长宽乘积估算叶面积的折减系数分别为0.6393和0.6509。  相似文献   

4.
五指毛桃(Ficus hirta Vahl)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野外不同叶型五指毛桃数量及生长环境展开调查,并以新鲜采摘的五指毛桃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其叶柄长、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叶周长、表皮毛长度、密度、表皮扁平细胞和气孔器等形态学指标及叶绿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学指标,比较不同叶型五指毛桃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野外4种叶型五指毛桃数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全缘型、三指深裂型、浅裂型、五指深裂型;且其在叶片宽、叶周长、叶面积、表皮毛长度和密度、上表皮扁平细胞形态、下表皮气孔密度和气孔宽、根茎叶含水量、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和利用不同叶型五指毛桃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提高在图像处理方面的叶片面积检测的准确度,首先使用透视变换的亚像素角点检测的方法精确获取图像四边形的角点,对几何失真的图像进行校正。然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图像分割。为了避免图像校正标记点、图像噪点与植物叶片内孔洞对测量面积的影响,先对图像进行一次分割只保留树叶图像,然后只提取叶片外轮廓的方法,对叶片轮廓的面积进行计算。实验的结果表明,使用此方法可以准确测量植物叶片面积,并且相对误差为0.01%~1.42%。本研究在保证叶片面积准确的前提下,找到了一种快速、简单方便的植物叶片面积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遮光程度对玉米叶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玉米多样性种植增产、抗病的可能机制,以不同遮光处理玉米植株时玉米叶片为实验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对玉米叶片表皮细胞密度、表皮细胞长宽及大小、上、下表皮厚度和叶片厚度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叶片表皮细胞密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化趋势为:未遮光处理时(对照)的最大,其次是遮光后透光率为30%,而透光率为10%时的最小。玉米叶片表皮细胞长度、宽度和面积以透光率10%时最大,透光率为30%的次之,而未遮光处理的最小。由此看出,随着透光率的增加,上、下表皮厚度和叶片厚度显著增加,由于植物病原真菌侵染时是通过直接穿透植物叶片表皮实现的,因此叶片的这种解剖结构变化可能是作物影响病菌侵染过程,减轻病害发生程度的机制之一。同时还观察到表皮细胞长度、宽度和单个表皮细胞面积均显著减少,而表皮细胞密度增加,从而导致单位叶面积的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总表面积增加,光合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叶片整体光合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氮、磷、钾含量配比与基质相对含水率的耦合对香蕉和番木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为节约型精准化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以‘巴西蕉’和‘紫晖’番木瓜假植苗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4个水平氮、磷、钾含量配比和3个水平基质相对含水率的交互组合,共12个处理(T1~T12),以传统水肥处理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的香蕉和番木瓜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片SPAD值、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及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根尖数等生长形态指标,并对地上部生长指标进行PCA综合评价。在香蕉幼苗试验中,T6处理对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及根系总长度、表面积、平均直径影响最大,T1处理的茎粗最大,T1、T5和T6处理叶片数最多,均为7.60片,T5处理的叶片SPAD值最高,T7处理的根尖数最多,地上部生长指标PCA综合评价得分为T6> T5> T1> T2> T10> T3> T9> T7> T11> T12>T4> T8> CK。在番木瓜幼苗试验中,T10处理对株高、叶面积、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影响最明显,T9处理的叶片数、地上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吉尔’杧果秋梢生长规律及结果母枝质量与开花率的关系,应用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吉尔’杧果采后一次秋梢与二次秋梢,结果母枝质量与末级梢成花率及花序大小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次秋梢直径对二次秋梢直径和一次秋梢叶面积对二次秋梢叶面积有显著影响。随二次秋梢直径增粗,二次秋梢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随二次秋梢长度加长,二次秋梢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末级梢成花率与结果母枝直径为负相关关系,随结果母枝直径增粗,末级梢成花率下降;要获得80%~85%的末级梢成花率,结果母枝直径应在0.48~0.51 cm左右;花序体积与结果母枝直径关系最密切,与结果母枝长度、叶片数、叶面积也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氮素形态及供应时期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马铃薯克新1号和费乌瑞它2个品种,于2013-2014年在沙培条件下,研究了氮素形态及供应时间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块茎形成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块茎形成前供应NO3-N与NH4-N两种条件下,马铃薯植株高度、叶面积、叶片SPAD值、整株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块茎重量无显著差异,而块茎形成后供应NH4-N的马铃薯叶片SPAD值、植株生长速度及块茎产量均显著高于NO3-N处理;块茎形成前供应NO3-N的植株结薯数显著高于NH4-N处理,但是氮素形态对干物质在马铃薯块茎中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因此,马铃薯的氮素养分管理应根据商品薯和种薯生产的不同目标,在块茎形成前后分别供应适宜形态的氮素。  相似文献   

10.
毛白杨无性系叶面积的回归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快速、精准的方法,建立了4个不同毛白杨无性系的叶面积与其叶长、叶宽、以及叶长×叶宽之间的线性回归和幂函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毛白杨不同的无性系叶形指数差异较大,不同无性系的回归方程也不一样,应针对无性系计算叶面积;2)叶片生长的不同阶段叶面积的回归方程不同,因此应针对叶片的不同生长阶段确定回归方程。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叶面积和叶长、叶宽的乘积的相关性最好,但只适用于功能叶片的测量;而幂函数回归方程无叶片大小限制,叶面积和叶宽的相关性较好并且测量方便,毛白杨无性系50号叶面积和叶宽幂函数回归方程为LA=1.0014×W1.8295,83号回归方程为LA=0.863×W1.832,30号回归方程为LA=0.554×W2.051,B331号回归方程为LA=1.639×W1.600。因此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可通过测定4个毛白杨无性系的叶宽,利用其幂函数回归方程,估算叶面积。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三维数字化仪对玉米植株叶片方位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马韫韬  郭焱  李保国 《作物学报》2006,32(6):791-798
采用三维数字化仪在田间原位测量了玉米(品种为农大108)植株生长过程中每个叶片中脉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据此计算出植株每个叶片的方位角,应用对方向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植株叶片的空间伸展方向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单个叶片在生长过程中方位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单株叶位越高叶片偏离植株方位平面的程度越大。叶片方位角从露尖到完全展开前3 d变化较大,最大可达150°,此后基本不变。(2) 种植行向与行距相同(0.6 m)而株距不同(分别为0.3 m和0.6 m)的2个处理的玉米群体中各植株方位平面取向分布均匀,但株距影响叶片在植株方位平面附近的分散程度,株距小的植株叶片方向对植株方位平面的偏离大,其第9~13片叶分散程度与宽株距处理对应叶片差异显著,但没有发现上层叶片有明显转向行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在楚雄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留叶数(15片、18片、21片)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茎围、节距、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株患白粉病及赤星病机率增加,病情指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增大;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糖碱比变小。随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封顶株高增高、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上等烟比例减少;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减小;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变大;烟叶化学成分趋向不协调。因此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与留叶数,以施肥90kg/hm2、留叶18片的处理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13.
烤烟新品种PVH19的种植密度产质量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烤烟品种PVH19为试验材料,研究23500株/ hm2、20250株/ hm2、18000株/ hm2及16500株/ hm2 4种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质量、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烤烟生育期影响不大,在16500~23500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烤烟株高、有效叶数、叶面积系数、节距增加,茎围、叶片长宽、单叶重减小;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下降。当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时,PVH19达到优质适产,上等烟比例及产值最高,分别为47.43%和38680.95元/ hm2,且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玉米种植的最优方式,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种植密度及施N肥量对玉米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耕作方式和不同施N肥量玉米的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不同种植密度的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各组合中,以平作耕作方式、密度67500株/hm2、施N量为112.5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耕作方式对玉米棒三叶叶面积和株高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对最大叶面积指数和茎粗影响差异不显著;密度对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棒三叶叶面积和茎粗影响差异显著,对株高影响差异不显著;施氮与不施氮之间最大叶面积指数、棒三叶叶面积、茎粗和株高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钾用量和留苗株数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在水培条件下,以‘粒收1号’为材料,设置不同钾浓度梯度(K1:1.35 mmol/L、K2:1.85 mmol/L、K3:2.35 mmol/L、K4:2.85 mmol/L)和不同留苗株数(D1:4株/盆、D2:8株/盆),研究玉米苗期株高、茎粗、植株鲜重、根冠比、叶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对钾浓度和留苗株数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对玉米生长有促进作用,在D1处理条件下,植株间竞争小,养分充足,玉米生长更旺盛,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D2。随着钾浓度的增加,D1处理条件下,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植株总鲜重均表现为K4最大,K1最小。D2处理条件下,玉米的株高、总绿叶面积和SPAD值表现为K2处理最大,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茎粗、单株生物量、总绿叶面积和SPAD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K2、K3、K4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分析2处理在不同浓度下的根冠比显示D1处理在K1浓度下根冠比较大,D2处理在中高浓度下较大。  相似文献   

16.
王姣  张永清 《作物杂志》2016,32(6):112-38
采用盆栽人工控水的方法,研究不同小豆品种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小豆根系的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小豆的最大根长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呈减小的趋势,根冠比呈增加的趋势;不同品种小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抗旱型品种的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随干旱胁迫的加剧下降幅度小,根冠比显著加大。重度干旱胁迫下,品种间最大根长、根重、根体积、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根冠比差异在整个生育期间达显著水平。抗旱型品种冀红8937的根系更为发达,根冠比较高,中度干旱胁迫下,最大根长的增加幅度较大,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其根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下降幅度较小,根冠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CO2施肥对超积累植物生长和积累金属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温室内对不同Cu浓度土壤中生长的印度芥菜进行两种不同浓度的CO2施肥试验,【结果】通过结果表明CO2施肥能促进Cu污染土壤中印度芥菜的生长和发育,当土培中不添加Cu时,1200μL/L和800μL/L处理组分别比对照组的印度芥菜提前了3d和2d开花;各CO2处理组的植株高度与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收获时最大单叶面积、叶片数和干物质重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其中1200μL/L处理植株与对照植株的叶片数达极显著差异,叶面积和根重达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组的地上部干重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增加。CO2施肥处理也显著地增加植株体内对Cu的积累,两处理组植株根中Cu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处理组的植株根中Cu浓度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CO2施肥处理同样也促进了植株茎、叶对Cu的积累,并在CO2 800μL/L、Cu 100mg/kg试验条件时最高,分别达到茎:13696mg/kg干重、叶:4589mg/kg干重。此外,试验还表明,CO2施肥能增加Cu在印度芥菜体内积累的叶根比,说明CO2施肥有利Cu由根向植物叶子的运输。【结论】印度芥菜对Cu有很好的超积累能力,CO2施肥能促进印度芥菜的生长,增加植株体内对Cu的积累和叶根比。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产量与茎叶性状对施肥水平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探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此文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高、中、低(分别为7.5、22.5、37.5万株/hm2)3种密度条件下冬油菜籽粒产量和茎叶性状对4种施肥水平的反应。结果表明,在供试3种密度条件下,籽粒产量、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越冬期和盛花期的根颈直径、越冬期单株绿叶数、盛花期单株主茎绿叶数、越冬期最大叶长和宽、盛花期第一片无柄叶长和宽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因密度不同而异,籽粒产量和越冬期根颈直径在中密度条件下、其余各项指标在低密度条件下增加幅度最大,而在高密度条件下所测各项指标的增加幅度均最小。因此,所有处理中,籽粒产量和越冬期根颈直径以中密度、高施肥量处理(N、P2O5、K2O、B分别为240、120、210、1.2 kg/hm2)的最高,其他各项指标均以低密度、高施肥量处理的最高。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产量与茎叶性状对施肥水平的反应各异,其中以越冬期根颈直径受个体间竞争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同密度条件下随施肥量的变化趋势于籽粒产量一致,所以能更好地反应油菜生长和产量情况。  相似文献   

19.
Literature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N) over leaf layers tends to follow the distribution of light. Nitrogen is regarded as moving away from poorly illuminated leaves. If operative in plant canopies, such mechanisms affect leaf longevity and the allocation of N and dry matter to plant parts. To examine such mechanisms i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we conducted pot experiments with spaced plants in which the primary axis of the plant was subjected to shade treatments (50 or 90% shade), while the apical branches of the plant were illuminated as the control plants. N treatments were a limiting rate of N supply (N1) and a high rate of N supply (N2). Changes in leaf area, dry weight, N content (organic N and nitrate) and light saturated photosynthetic rate (Pmax) were recorded for particular leaf numbers. Leaf area, dry weights and total N content of all component plant parts were determined. Shaded leaves showed a lower specific leaf weight while leaf area was not affected. Fifty percent shade had little effect on age-related changes of leaf properties, but leaves senesced fast when subjected to 90% shade. Shading the primary axis enhanced apical branching, increased sizes of individual leaves and reduced stem:leaf weight ratio of non-shaded apical branches; partitioning of dry matter and nitrogen to tubers was less than in control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se changes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remobilization of N from shaded plant parts; nor were they related to enhanced senescence of shaded leaves.  相似文献   

20.
灌水和追氮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灌水和追氮对冬小麦茎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京9428’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时期灌水和追氮对小麦茎秆性状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春3、4叶期一次性肥水使基部第一、二节间显著较长,穗下节显著较短,株高显著较低,公顷穗数和穗粒数显著较少,产量显著较低。春3、4叶期灌水后春5叶期灌水追肥的处理,虽然基部节间也较长,但穗下节间显著较长,株高显著较高,公顷穗数和穗粒数显著较多,产量显著较高,其他处理的结果处于以上二者之间;灌水和追氮都能显著提高小麦顶部功能叶光合速率,但春5叶期较春3、4叶期灌水追氮显著提高开花后冬小麦顶部功能叶的光合速率;灌水和追氮时期对单株茎数和单茎干重影响不大。该区域小麦春季肥水以春3、4叶期灌水,春5叶期一次性追肥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