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刘岭村农业生态系统聚为四个亚系统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层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指标的权重向量,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2.
徐瑶  陈涛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3):73-76,81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经济类型进行了划分。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2个类型划分指标进行筛选。再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将贵州喀斯特地区75个县(市)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类型。最后对各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电子舌在红茶饮料区分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检验电子舌在茶饮料方面的辨识能力,该文应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传感器型电子舌对中国市场上已有的7种红茶饮料进行检测,所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电子舌可以很好的区分这7种红茶饮料。且在PCA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得分图上,区别指数达95.38。由此可见,电子舌在茶饮料的品牌区分、质检以及真伪辨识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该研究也初步探讨了聚类分析法在电子舌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绿洲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的初步研究--以北疆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北疆地区为例,以近年来新疆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运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北疆39个市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并结合北疆地区实际特点,建立指标体系,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然后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北疆39个市县划分为8种类型,最后对各类型生态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概述。为系统的认识和评价新疆各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花卉栽培基质配方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荆延德  张志国 《土壤通报》2004,35(5):588-591
基质栽培是工厂化无土栽培的一个重要分支。结合牡丹品种胡红牡丹的生产实际,采用多元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14种栽培基质配方进行了优劣等级的划分。首先确立胡红牡丹的农艺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接着用聚类分析得出基质配方的优劣等级,最后就各优劣等级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徐瑶  陈涛 《土壤通报》2006,37(2):294-297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经济类型进行了划分。首先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2个类型划分指标进行筛选,再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将该地区75个县(市)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类型,最后对各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生态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方法的全国节水灌溉分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针对节水灌溉特点,提出了集模糊聚类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各优点组合的节水灌溉综合分区方法与分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分区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简化了计算。在对全国30余省(市、区)资料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了全国节水灌溉分区。分区结果用于“全国节水灌溉‘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  相似文献   

8.
中华绒螯蟹不同部位中活性香气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采自崇明的二级雄性中华绒螯蟹体肉、钳肉、足肉和性腺中的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并以内标法对其定量。大闸蟹四可食部位中共检测到8大类58种香气物质,根据阈值进一步求得每种香气物质的活性值(OAV值)。以OAV值为依据,从58种化合物中筛选得到了癸醛等15种最为关键的活性香气物质,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对其活性值进行了分析。由PCA分析得到:性腺样品香气品质较佳,戊醛等8种为表征"高品质风味"的特征性香气物质(其中2,4-庚二烯醛最为重要)。由CA分析得到:大闸蟹性腺样品可聚为一类,戊醛等8种活性香气成分也可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存在一致性且可以相互补充,今后可利用两种方法建立大闸蟹香气品质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压力和图像的鲜玉米果穗成熟度分级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实现鲜玉米果穗成熟度等级的客观评定,提出了基于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综合分析方法。研制了玉米果穗成熟度检测装置,提取纹理信息所得惯性矩和压力检测装置所得最大压力值作为鲜玉米果穗成熟度等级评定的特征参数,通过系统聚类分级研究,确定成熟度等级为3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颜色特征进行优化筛选,用第一、二主成分可综合反映11个颜色特征的分级信息,实现了参数的降维。试验结果表明:以最大压力值、惯性矩、颜色特征主成分分析第一、二主成分值作为构建概率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鲜玉米果穗成熟度等级评定,正确率为96.67%。结合压力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实现对鲜玉米果穗成熟度的准确分级。  相似文献   

10.
旋转式喷头质量评价指标定量筛选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节水灌溉产品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可实现借助测定有代表性的指标就能开展质量评价的目的。该文依据室内性能测试数据,借助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旋转式喷头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筛选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对旋转式喷头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得出的结论基本相近,在常用的旋转式喷头质量评价的7个指标当中,射程与喷射高度的相关性最强,对农业灌溉中常见的中、低射程旋转式喷头应保留射程而筛除喷射高度指标。考虑聚类分析法着重于每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而主成分分析法则注重所有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因此利用后者对旋转式喷头及其节水灌溉产品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筛选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太行山植被与土壤严重退化和季节性干旱的特点,结合“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技术经验,概要提出了太行山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方法与步骤,以使太行山区建成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可以较好地反映外界压力源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可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活动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利用Landsat(OLI/ETM+)2000年、2010年、2020年影像数据,采用GIS网格法、克里金插值法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模型,选取高程、坡度、地形位指数,基于地形梯度对三峡库区景观态风险等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分布呈现较强的空间分异特征,各景观生态风险等级面积呈现动态变化。整个研究期间,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面积增加,较低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面积减少。(2)景观格局发生改变的区域优势分布集中在地形位指数小于1.24的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变化类型以稳定型为主,其次是前期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反复变化型、持续变化型,在前期和后期景观生态风险等级转化分别呈现为“较高—高—高”“较高—较高—中”型的转换特征。(3)景观生态风险等级地形梯度特征表现为库区上游的低风险区向地形位指数大于0.62的区域扩散较多,较低风险区的分布向地形位指数小于1.03的区域集中,库区中下游的较高风险区则主要向高...  相似文献   

13.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manage and expand statutory conservation areas (i.e., parks and formally protected areas). Therefore, alternative opportunities for land conservation merit closer atten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privately owned conservation areas contribute to biodiversity representation. Gap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for a large semi-arid region in South Africa with 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of private conservation areas. The distribution of private conservation areas was compared to statutory conservation areas using several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biome and vegetation variant, elevation class, ecological process area, total area, and threat status (endangerment). Conservation target achievement for the vegetation variants was also assessed, as was the degree to which private conservation areas complemented statutory conservation areas by representing different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The number of targets achieved nearly tripled if private conservation areas were considered in addition to statutory conservation areas. Further, private conservation areas significantly complemented statutory conservation areas in the types of biomes, elevation classes, and threat status classes conserved. Private conservation areas were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conserving lower elevation habitat, and by association, endangered vegetation. This particular relationship is expected to be common worldwid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ivate lands conservation deserves an increas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both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安福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其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英  舒晓波  李秀娟  程浩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171-175,180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及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西省安福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综合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安福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了2 095.12hm2,用地规模扩大明显;空间分布的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属于分布较为密集区;农村居民点扩展表现为整体上的分散化和局部的规模集中化;用地的空间形态趋于非紧凑性,用地扩展属于外延类型;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空间扩展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更便利、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安福县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较大,今后应正确引导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促进其空间布局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机理,运用GIS技术分别分析了岩溶地貌、坡度、植被覆盖、土壤类型对石漠化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此,进行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石漠化中度敏感性区域面积最大,占研究区面积的32.39%,其次为轻度敏感性区域(占26.75%),高度敏感和极敏感性区域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其比例分别为17.50%和21.51%;(2)石漠化敏感性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金沙江下游、大渡河中游、四川盆地南部周缘和川东平行岭谷是石漠化高度敏感和极敏感集中分布的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域内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木里河、水洛河、雅砻江两岸、盐源盆地以及四川盆地大部分岩溶地区基本以轻度、中度敏感为主;(3)研究区石漠化现状与石漠化敏感性分布基本一致,数量特征表明这二者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在局部地区强度特征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50年旱灾灾情分析   总被引:48,自引:9,他引:48  
20世纪后50年全国受旱面积和受旱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各年代旱灾成灾率也呈上升趋势;2000年是建国以来旱灾最严重的一年,全国受旱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达4054万hm^2和2678万hm^2。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旱面积和成灾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是中国的干旱重灾区,总结了有关于旱发展预测的研究。对未来一段时期旱灾的可能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有关旱灾防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总被引:28,自引:14,他引:14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该文以湖北省嘉鱼县鱼岳镇和官桥镇为例,选取自然因子、社会经济因子与生态因子,构建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体系与表征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与适宜性评价分级,实现村镇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研究结果表明,鱼岳镇与官桥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存在较大差异,以平原为主的鱼岳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体适宜性明显高于以丘陵为主的官桥镇,鱼岳镇应以城镇化区为重点,官桥镇应以迁村并点为主要方向,通过不同分区间的空间整合,实现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合理引导与规划布局,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参考意见。选取江苏省726处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区作为研究样本,利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不平衡指数等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SPSS相关性分析技术,以旅游资源类别为分类依据,研究分析江苏星级乡村旅游区的具体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可划分为农园型、村庄型、农园+村庄复合型3大类;2)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在空间上呈均匀型分布,其他星级和各类型乡村旅游区在空间上呈集聚型分布,集中化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苏南苏中地区;3)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区在空间分布上呈轻度不均衡,在苏南苏中地区形成高密度聚集区、次高密度聚集区,苏北主要为低密度聚集区;4)各星级乡村旅游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20~40km区域范围内。结论得出:经济水平、旅游资源、旅游政策导向以及交通条件等是影响江苏省各星级乡村旅游区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对此,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区发展问题提出讨论: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苏中苏北地区;2)强化整合集聚发展,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 3)重点推进升级发展,促进低星级向高星级乡村旅游区升级建设。  相似文献   

19.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s are expected to cause many species to shift into or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protected areas, leading to large turnover in species composition. Here, we tested whether long-established protected areas in Canada were more robust to such climate change impacts than areas with no formal protection by measuring changes in modeled butterfly species distributions (n = 139) within them. We used a recently established distribution modeling technique, Maxent, to model butterfly species’ distributions in two epochs (1900-1930 and 1960-1990). We compared rates of butterfly species richness and composition change within protected areas against distributions of randomly selected, ecologically similar, but non-protected, areas. Change in species richness and composition within protected areas were, for the most part, the same as changes observed among random areas outside protected area boundari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xisting protected area networks in Canada have provided little buffer against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butterfly species richness, possibly because land-use change surrounding long-standing protected areas has not been substantial enough to elevate the habitat protection afforded by these protected areas relative to other areas. Although protected areas are unarguably beneficial in conserving biological diversity, their capacity to maintain habitat appears insufficient to prevent broader-scale climate changes from sweeping species beyond their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20.
考虑碳排放的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与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系统考察中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分布特征。该研究将耕地利用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耕地利用效率的测度框架中,以中国粮食主产区2000—2016年数据为支撑,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及演进特征进行定量刻画。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整体和各省份耕地利用碳排放都表现出不同幅度的增长态势,其中河南的绝对增长量最大,由2000年的487.40万t变化至2016年的806.99万t,净增长319.59万t,其次是内蒙古和黑龙江,江西的绝对增长量最低,研究期内共增长了59.64万t;2)考虑碳排放后,粮食主产区整体和各省份耕地利用效率明显降低,2000年和2016年,不考虑耕地利用碳排放时,粮食主产区平均耕地利用效率分别为0.774 4和0.917 9,而考虑碳排放后,平均效率指数分别为0.639 4和0.843 8;3)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效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根据SBM-Undesirable模型测度结果可将13个粮食主产区分为耕地利用效率优势区、平缓区和劣势区3种类型;4)从核密度估计结果来看,粮食主产区整体和不同类型区耕地利用效率都表现出明显的偏态分布及不同程度的极化特征,而且,与2000年相比,粮食主产区整体、平缓区和劣势区2016年密度曲线的变化区间明显变小,表明耕地利用效率的地区差距有所缓解,但优势区的区间变化幅度并不明显。该研究可以为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高效、低碳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