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药介绍     
中文通用名称:氟螨(暂定)英文通用名称:暂缺农药登记名称:15%氟螨乳油理化性质:氟螨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含氟杀螨剂。原药(含量≥94%)外观为橘黄色结晶或粉末,熔点110.4~112℃;蒸气压(25℃):5.4mPa;溶解度(g/L,25℃):水0.095,无水乙醇22.829,甲醇56.5222,甲苯393.315,二甲苯269.225,氯仿382.185,N,N-二甲基甲酰胺885.743;分配系数(25℃)水/正丁醇0.04435,稳定性:在弱酸性和弱碱性介质中稳定。化学名称:N-(2,4-二硝基-6-三氟甲基)-5-氯-2-甲基苯胺。结构式:毒性: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雄性271mg/kg,雌性348mg/kg,急性经皮LD50>2000mg/k…  相似文献   

2.
环氟菌胺     
正中文通用名称:环氟菌胺英文通用名称:cyflufenamid理化性质:纯品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具有轻微的芳香气味;熔点:61.5~62.5℃;沸点:256.8℃(529.9 K);蒸气压(20℃):3.54×10~(-5)Pa;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 Pow=4.70(pH6.75,20℃);化学名称:(Z)-N-[α-(环丙基甲氧亚氨基)-2,3-二氟-6-(三氟甲基)苯甲基]-2-苯乙酰胺(IUPAC  相似文献   

3.
丙硫菌唑     
中文通用名称:丙硫菌唑英文通用名称:prothioconazole理化性质:丙硫菌唑属三唑类杀菌剂.纯品为白色或浅米色粉末状晶体;熔点:139.1~144.5℃;沸点:487±50℃(计算值);蒸气压:<<4×10^-4mPa(20℃);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 Pow=4.05(20℃,不含缓冲剂);化学名称:32-[(2RS)-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2H-1,2,4-三唑-3(4H)-硫酮;结构式:经验式:C14H15Cl2N3OS相对分子质量:344.26丙硫菌唑原药质量分数95%。  相似文献   

4.
新农药介绍     
中文通用名称:磺草酮英文通用名称:sulcotrione农药登记名称及商品名称:15%磺草酮水剂(玉草施)理化性质:磺草酮原药(含量≥90%)外观为淡咖啡色颗粒状固体。熔点:139℃;蒸气压(25℃):5×10-3mPa;溶解度:25℃水中为165mg/L,溶于丙酮和氯仿。在水中、日光或避光下稳定,80℃以下稳定。化学名称:2-(2-氯-4-甲磺酰苯甲酰)环己烷-1,3-二酮。结构式:毒性:磺草酮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4640mg/kg,急性经皮LD50>2150mg/kg;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眼睛轻度刺激性;对皮肤无致敏作用;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均为阴性;90d大鼠喂饲亚慢性试验最…  相似文献   

5.
新农药介绍     
中文通用名称:苄草隆(暂定) 英文通用名称:cumyluron 农药登记名称及商品名:45%苄草隆悬浮剂理化性质:苄草隆纯品为白色粉末固体。熔点:165.5-166.5℃:蒸汽压(25℃):8.0×10-15Pa; 溶解度:水中0.879mg/L(pH6.7,20℃):甲醇14.4,丙酮11.0,苯1.4,二甲苯0.352,正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氟噻草胺、砜吡草唑、二甲戊灵、氰草津4种除草剂单用或两两混用对豫南冬小麦田杂草的封闭化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在河南省信阳市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剂量下氟噻草胺、砜吡草唑、二甲戊灵对小麦安全性较好,氰草津前期对小麦出苗有一定影响,后期可恢复。41%氟噻草胺SC 369.0 g a.i./hm2对看麦娘、雀麦、大巢菜防效均好,药后150 d鲜重防效97%以上,对宝盖草防效差,鲜重防效仅为53.6%。40%砜吡草唑SC 120.0 g a.i./hm2对4种目标杂草防效均好,鲜重防效不低于95%。450 g/L二甲戊灵CS 607.5 g a.i./hm2、40%氰草津SC 540.0 g a.i./hm2对大巢菜、宝盖草防效均较好,鲜重防效不低于92%,对禾本科草防效差,且40%氰草津SC对看麦娘、雀麦的防效显著低于450 g/L二甲戊灵CS处理。不同药剂混合使用,41%氟噻草胺SC 369.0 g a.i./hm2或40%砜吡草唑SC 12...  相似文献   

7.
多花黑麦草是近来危害严重,抗药性发生普遍的一种恶性杂草,对我国小麦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为筛选对多花黑麦草有效的防除药剂,本文采用盆栽法进行了除草剂室内配方配比筛选试验,并对筛选的配方进行了室内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麦田常用茎叶处理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防除效果均不理想,多花黑麦草对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而土壤处理除草剂中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对多花黑麦草防除效果较好。进一步通过室内配方配比筛选试验,得出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1∶1.2混合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为3.46 g/hm~2,共毒系数(CTC)为137.40,表明二者1∶1.2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除有增效作用。安全性试验表明,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1∶1.2混配下对小麦的ED10为381.98 g/hm~2,对多花黑麦草和小麦的选择性指数为56.93,表明砜吡草唑和氟噻草胺混配选择性最高,能有效防除多花黑麦草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中文通用名称:糠氨基嘌呤英文通用名称:kinetin理化性质:糠氨基嘌呤(kinetin)属于内源(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归属生物农药。纯品外观为白色无味晶体;熔点:266~267℃(封管),在密闭管中220℃升华;溶解度:水中51.0mg/L(25℃),微溶于甲醇、乙醇,易溶于稀酸稀碱;密度:1.437 4(25℃);可燃性:该物不具备可燃性;爆炸性:该物不具备爆炸性;化学名称:N-(2-呋喃甲基)-6-氨基(1H)嘌呤;结构式: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嘧啶联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5a~5o,其结构均经过1H NM R和MS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150 g/hm2剂量下苗后茎叶喷雾处理时,化合物(R)-N-[1-(4-氯苯基)乙基]-3-二氟甲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H-吡唑-4-甲酰胺(5c)、N-[1-(4-氯苯基)乙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5i)和N-[1-(4-氯苯基)乙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5k)对繁缕Stellaria media的抑制率高达90%以上;而同样剂量下苗前土壤喷雾处理时,化合物N-[1-(4-氯苯基)乙基]-3-二氟甲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H-吡唑-4-甲酰胺(5b)和5c对繁缕的抑制率达100%。该类结构化合物有望作为除草先导化合物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0.
双氯磺草胺     
正中文通用名称:双氯磺草胺英文通用名称:diclosulam理化性质:双氯磺草胺属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纯品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无刺激性气味;熔点:218~221℃;蒸气压(20℃):6.67×10~(-10)mPa(25℃);分配系数:正辛醇/水Log Pow=1.5(pH7,20℃);化学名称:N-(2,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噁唑酰草胺及其3个代谢物(N-(2-氟苯基)-2-(4-羟基苯氧基)-N-甲基丙酰胺(HPFMPA)、N-(2-氟苯基)-2-羟基-N-甲基丙酰胺(HFMPA)和6-氯-苯并噁唑酮(6-CBO))在水稻上的最终残留量,在我国10个主要水稻产区开展了噁唑酰草胺的田间残留试验.建立了糙米、稻壳和稻秆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  相似文献   

12.
新农药介绍     
中文通用名称:丙酯草醚(暂定)英文通用名称:暂缺农药登记名称和商品名:10%丙酯草醚乳油理化性质:纯品外观为白色固体,熔点(96.9+0.5)℃,沸点279.3℃(分解温度),310.4℃(最快分解温度);溶解度(g/L,20℃):水1.53×10-3,乙醇1.13,二甲苯11.7,丙酮43.7;分配系数(正辛醇/水,20℃)3.0×105。原药含量≥95%,外观为白色至米黄色粉末。稳定性:对光、热稳定,在中性或微酸、微碱介质中稳定,但在一定的酸、碱强度下会逐渐分解。化学名称:4-[2-(4郯6-二甲氧基嘧啶-2-氧基)苄氨基]苯甲酸正丙酯。结构式:毒性:丙酯草醚原药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4640m…  相似文献   

13.
棒头草(Polypogon fugax)是我国夏熟作物田常见杂草,在一些地区已成为主要杂草。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棒头草对夏熟作物田常用的5种土壤处理和11种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种土壤处理剂对棒头草抑制地上部分生长90%的剂量(ED_(90))分别为:乙草胺(6.58 g a.i./hm~2)、氟乐灵(1 900.16 g a.i./hm~2)、吡氟酰草胺(120.22 g a.i./hm~2)、异丙隆(1 560.82 g a.i./hm~2)、绿麦隆(3 373.13 g a.i./hm~2)。乙草胺对棒头草的ED_(90)值远低于其推荐剂量,吡氟酰草胺对棒头草的ED_(90)值低于推荐剂量上限,然而氟乐灵、绿麦隆和异丙隆对棒头草的ED_(90)均高于推荐剂量上限,尤其是氟乐灵、绿麦隆。11种茎叶处理剂对棒头草的ED_(90)值剂量依次为:烯草酮(11.93 g a.i./hm~2)、甲基二磺隆(4.16 g a.i./hm~2)、啶磺草胺(12.62 g a.i./hm~2)、唑啉草酯(21.49 g a.i./hm~2)、精唑禾草灵(20.15 g a.i./hm~2)、精喹禾灵(6.77 g a.i./hm~2)、高效氟吡甲禾灵(81.82 g a.i./hm~2)、精吡氟禾草灵(32.63 g a.i./hm~2)、氟唑磺隆(176.44 g a.i./hm~2)、炔草酯(20.15 g a.i./hm~2)、烯禾啶(89.99 g a.i./hm~2),其中仅氟唑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棒头草ED_(90)高于田间推荐剂量的上限。因此在播后苗前按推荐剂量使用乙草胺和吡氟酰草胺,以及除氟唑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外的9种茎叶处理剂均能有效防除棒头草,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对作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新农药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通用名称:双甲胺草磷(暂定)英文通用名称:(暂缺)农药登记名称:20%双甲胺草磷乳油理化性质:双甲胺草磷为一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广谱、内吸性有机磷类除草剂。原药(含量≥95%)外观为浅黄色固体;熔点92 ̄93℃;溶解度(g/L,25℃):易溶于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微溶于醇类,难溶于水。如:乙酸乙酯中300,乙醚中65,石油醚中40,甲醇中15。20%双甲胺草磷乳油外观为黄色均相透明液体。稳定性:在规定的贮运条件下,质量保证期为2年。高温(>120℃)下发生分解。在 pH5 ̄9条件下稳定,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化学名称:O-甲基- O-(2-硝基…  相似文献   

15.
新农药介绍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5):54-54
中文通用名成:氟吡菌胺(暂用名) 英文通用名:fluopicolide 农药登记名称和商品名:687.5克/升氟吡菌胺·霜霉悬浮剂(银法利) 理化性质:氟吡菌胺为酰胺类化合物。纯品为米色粉末状微细晶体,熔点150%;分解温度 320%;蒸气压:3.03×10-7Pa(20℃),8.03×10-7  相似文献   

16.
唑啉草酯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11):60-60,59
理化性质:唑啉草酯属新苯基吡唑啉类化合物。化学名称:8-(2,6-二乙基-4-甲基苯基)-1,2,4,5-四氢-7-氧v7H-吡唑[1,2-d][1,4,5]氧二氮卓-9-基2,2-二甲基丙酸酯;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研究了唑啉草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和光解特性。结果表明:在pH值分别为4.0、7.0和9.0的缓冲溶液中,25 ℃时唑啉草酯的半衰期分别为347、40.8和1.08 h,50 ℃时则分别为57.8、11.6和0.498 h,均为易水解;唑啉草酯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酸性条件下水解较慢;其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温度效应系数为2.18~6.00。在模拟太阳光氙灯辐射下,唑啉草酯在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随其pH值的升高而加快,在pH值为8.0时最短,为10.0 h;唑啉草酯在自然水体中的光解速率依次为池塘水 > 稻田水 > 河水 > 纯水,4种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5.17、7.79、8.56和38.5 h。唑啉草酯水解的主要产物是 M2 (8-(2,6-二乙基-4-甲基苯基)-9-羟基-1,2,4,5-四氢吡唑[1,2-d][1,4,5]噁二氮杂卓-7-酮),其降解机理主要是酯水解反应, M2 在光照条件下进一步降解,表明光解为唑啉草酯降解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结果可为唑啉草酯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用名称:cypermethrin氯氰菊酯化学名称:(±)α-氰基-3-苯氧苄基(±)-顺式,反式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结构式: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于防除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田主要恶性杂草的高活性除草剂,采用室内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日本看麦娘和猪殃殃对小麦田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范围内,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氟噻草胺和吡氟酰草胺等5种小麦田除草剂土壤处理均对日本看麦娘有较好的毒力作用;精■唑禾草灵、炔草酯、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环吡氟草酮、啶磺草胺、三甲苯草酮、异丙隆、绿麦隆等9种常用除草剂茎叶处理对日本看麦娘毒力效果显著。土壤处理剂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和茎叶处理剂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对猪殃殃的毒力较好,ED_(90)值均低于各自推荐剂量。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草相应用不同的高活性除草剂,以提高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二氟乙酰乙酸乙酯和原甲酸三乙酯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环化、水解、氯代和酰化反应得到N-(1-甲基-2-羟乙基)-3-二氟甲基-1-甲基-1 H -吡唑-4-酰胺(4),4与取代异氰酸酯作用,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二氟甲基取代吡唑甲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均经过1H NMR和MS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 mg/L下,目标化合物 ZJ-3、ZJ-5、ZJ-7、ZJ-8 对瓜类炭疽病菌、瓜类灰霉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