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为对照,选用白色降解膜、黑色降解膜、银灰色降解膜等3种降解地膜,观察了不同降解地膜苹果树行间覆盖的增温保墒效果。结果表明,6—8月份覆膜后,0~100 cm土层土壤增温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白色降解膜处理、银灰色降解膜处理、黑色降解膜处理、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处理。降解风化速度以白色降解膜最快,银灰色降解膜次之,黑色降解膜较慢。随着降解膜逐步裂解风化,3种降解膜的增温效果也逐渐减弱,保墒效果也随之降低。到12月份后,各处理覆膜保温效果与土壤温度变化观测值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处理、黑色降解膜处理、银灰色降解膜处理、白色降解膜处理。  相似文献   

2.
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性能测试及对旱地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旱地马铃薯绿色覆盖栽培需求,引进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研究其抑蒸效果、田间降解特性及覆盖栽培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抑蒸效果显著低于对照PE黑膜,140 d内抑蒸率较对照PE黑膜低41.73%,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1抑蒸效果最佳,达到61.32%。供试的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田间埋设180 d的降解率为4.77%~28.79%,平均为13.18%,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10降解率最高,达到28.79%;田间起垄覆盖174 d后,供试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膜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破裂,其中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2的破裂程度最严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4、DX7、DX10膜面完整性较好。供试的7种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平均较对照PE黑膜覆盖减产3.18%,WUE较对照PE黑膜覆盖降低了6.69%。综合考虑认为,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DX1、DX7综合表现优良,可在定西市旱地马铃薯全膜(黑膜)覆盖大垄双行栽培中进行生产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张家川县山旱区进行了马铃薯垄上微沟不同地膜和不同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折合产量黑色地膜种植密度为52 500穴/hm~2产量最高,为35 700 kg/hm~2,较白色普通膜种植密度为45 000穴/hm~2增产25.9%,其次是白色降解膜种植密度为52 500穴/hm2,较白色普通膜种植密度为45 000穴/hm~2增产16.9%,应在张家川县山旱区主推马铃薯垄上微沟种植密度为52 500穴/hm~2黑色地膜和白色降解膜。  相似文献   

4.
以不覆盖地膜为对照,选用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和生物黑色降解膜,观察生物降解地膜在露地、单体大棚、连栋大棚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蔬菜覆盖后,其增温与普通塑料地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应用生物黑色降解膜和普通聚乙烯PE黑色地膜膜的增温效果接近,露地和单体大棚内比不使用地膜平均提高地温1℃左右,连栋大棚内增温效果稍差。在露地条件下,塑料地膜覆盖下的土壤温度变化很大,白天增温很高,而夜晚则下降到和不同地膜相同的低温,而降解膜覆盖下地温变化幅度就比较小,在昼夜温差大的天气夜间最低温比塑料地膜高2℃左右。由此可见,在露地条件下,生物降解地膜夜间的保温效果要好于普通塑料地膜,更适合在露地早春作物上进行覆盖,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玉米覆盖普通白色地膜、降解白色地膜、普通黑色地膜与露天栽培作比较,研究了玉米覆盖不同材质农用地膜的降解及其对玉米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覆盖"智能"牌降解农用地膜栽培,具有与普通农用地膜相同的增温、保湿作用;并能100%发生自然降解,其降解速度呈"先慢后快"趋势,可彻底解决普通农用地膜残留造成的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科学、安全推广应用,以普通地膜为对照,在湟中区甘河滩镇上河湾村对不同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进行试验、监测与效果评价,以期筛选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求和降解要求的降解膜产品,为降解膜新产品改进完善和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降解膜增温保墒性能、马铃薯生育期和收获后降解膜降解情况、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等综合对比,青海农牧白色、青海恩泽白色、浙江家乐蜜白色、黑色和兰州鑫银环黑色五种全生物降解膜降解程度适中,增产效果好,故优先推荐在青海高寒地区马铃薯作物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庄浪县川台旱地条件下,通过玉米可降解性地膜试验研究降解膜对土壤肥力、土壤墒情、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膜较普通地膜生育期推迟1 d,较不覆盖地膜生育期提前4 d;降解膜较不覆盖地膜产量增加3 055.5 kg/hm~2,增幅33.2%,较普通地膜产量略低或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常规PE地膜的可行性。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以常规PE膜为对照,比较了2个厂家3种不同厚度的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各裂解期的表土温度差异及其对荔浦芋桂芋1号产量品质等的影响。春季降解膜在处于完整阶段和出现小裂缝的诱导期均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厚度4 μm的降解膜裂解较快、抑制杂草和保湿效果较差,致使荔浦芋产量较低,厚度8和10 μm的降解膜覆盖的荔浦芋产量与PE地膜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全生物降解黑色地膜可以替代PE黑色地膜用于荔浦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以生物降解地膜A(无色,0.008 mm)和生物降解地膜B(土黄色,0.01 mm)为供试地膜,以普通聚乙烯地膜(无色,0.012 mm)为对照,比较不同类型生物降解地膜自身降解特性、保温保湿性能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推广应用的降解膜类型。结果表明,降解膜A降解较充分,但前期诱导期短、降解速率快,较对照减产35.8%;降解膜B出现裂解的时间晚,最终没有完全降解,整个生育期保温保水性能与对照相当,产量较对照增产5.4%,具有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地膜在花生覆膜栽培中的环境污染及回收难问题,进行了4种可降解黑地膜与普通黑地膜的对比试验研究,重点研究开裂时间、降解效果及对花生植株性状的影响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PBAT黑膜、PLA黑膜处理花生产量较高,开裂及降解时间较迟,能很好发挥地膜作用,后期降解过程较短,降解较彻底,花生各个性状较合理,可以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PPC黑膜开裂、降解时间较早,中后期不能发挥地膜增产作用,不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耐候黑膜和普通黑膜几乎不能开裂和降解,能发挥地膜作用,但对环境影响较大,也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鲜食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降解地膜在露地玉米种植使用中的具体降解情况,进行了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鲜食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应用国产7.5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在植株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等性状上均高于裸地无膜、常规PE膜、进口8.5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华盛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叶片数上表现差异不大;7.5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鲜食玉米产量上较裸地无膜、常规PE膜、进口8.5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华盛全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分别高83.47%、6.58%、26.04%、23.88%;在降解速度上华盛降解地膜表现降解最快,其次是进口8.5全生物降解地膜、国产7.5全生物降解地膜,常规PE膜未出现降解情况。  相似文献   

12.
于2016年在西吉县研究降解地膜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秋季ECO-6较其他地膜增产较为明显,表现最为优异;从各类降解地膜在马铃薯作物上整体的降解程度分析,同样降解膜秋季ECO-6整体降解程度较高、时间快、降解完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在广东省徐闻县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不同配方菠萝黑色光降解地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种配方黑色光降解地膜均能促进菠萝生长,提高菠萝产量、一级果率及产值.在6种配方中,C和G配方光降解地膜没有降解,其他4种配方的降解速度表现为B>E>F>D,当年残膜减少量在12.52%~36.96%之间,其中E配方菠萝黑色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的加剧,降解地膜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普通塑料地膜与2种不同厚度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状况及对土壤温度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在覆膜17~22 d后进入诱导期,60 d后逐渐进入破裂期,130 d左右进入崩裂期。在棉花生长苗期,生物降解膜膜内增温缓慢,白天平均土壤温度普通膜分别高于18μm降解膜和15μm降解膜膜0.8℃和6.2℃。但夜间降解膜膜内平均温度较稳定,保温效果好,膜内温度高于普通地膜1℃左右。18μm聚乳酸降解膜与普通膜相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15μm聚乳酸降解膜使棉花减产8.9%。研究表明,聚乳酸生物降解地膜厚度选为18μm较为合适,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可满足棉花的生长需要,有望替代普通地膜在农田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寒旱区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育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冀西北寒旱区不同地膜类型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生理指标、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春玉米地膜类型(白色、黑色)和覆膜方式(半膜覆盖、全膜覆盖)的对照试验。结果总体来看覆膜效果,全膜覆盖半膜覆盖无膜。覆膜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叶绿素、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拔节期白色全膜、白色半膜、黑色全膜和黑色半膜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对照高出58.94%、11.13%、54.56%和2.92%。白色全膜和黑色全膜处理在苗期和拔节期各性状差异不明显;抽雄期黑色全膜处理在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较白色全膜分别高69 cm~2、1.2 mg·g~(-1),但黑色地膜抑制根部生长,生育期间根冠较小,为0.15。白色全膜产量最高,为1 219.4 kg,较白色半膜、黑色全膜、黑色半膜和对照分别增产20.8%、11.7%、16.5%和22.9%。结论白色全膜覆盖适宜在冀北寒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五星大苠茄”茄子品种为试材,采用普通PE地膜与5种可降解地膜对栽培茄子生长及土壤水分影响进行对比研究全生物降解膜对土壤水分、茄子生长的影响,分析茄子生育期全生物降解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显著高于普通地膜,其中:白色全生物降解膜的降解速度快于黑色全生物降解膜。土壤含水量在茄子生长前期与普通地膜无差异,茄子产量与普通地膜差异不显著,但全生物降解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茄子生育期显著低于普通地膜。全生物降解膜对茄子的株高、茎粗、含水量,以及产量的影响与普通地膜差异不显著,但对环境的友好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在试验区域以购于浙江家乐蜜园艺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生物降解地膜黑膜替代普通塑料地膜是具有可行性的,但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降解地膜的应用是减少农用地膜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究其降解速度,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右前旗)于2014~2015年开展降解地膜试验。结果表明,喜丰牌和农科牌地膜的降解速度没有明显差异,而不同观测地点降解速度差异明显,东方红村和白音敖包嘎查观测点的降解速度较快,达6~7级,柳树川村、勤发村和三合村观测点的降解速度为4~5级,半膜的降解速度较全膜更快,最高可达8级。  相似文献   

18.
降解地膜对地温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其降解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明确COPO树脂降解地膜在新疆北部农田中的应用特征。【方法】以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黑色降解膜对地温和滴灌棉花、沟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覆膜方式和灌水量对降解膜降解率的影响。【结果】降解膜处理20 cm土壤日平均地温高于普通膜,其保温效应也优于普通膜,08:00时5 cm土壤平均温度比普通膜高出0.244℃,最高相差1.6℃,地温昼夜变化幅度小;降解膜处理的棉花、玉米平均增产6%左右;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降解膜的降解时间明显延长,崩裂期最大相差39 d;棉花滴灌平作模式下地膜降解时期明显晚于沟灌玉米,诱导期延长6 d,破裂期延长13 d,崩裂期延长67 d,同时重量降解率远低于后者,应用效果更好。【结论】COPO树脂降解膜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因降解速度受作物、覆膜方式、灌水量的影响较大,降解膜的可控性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筛选适合宁夏灌区露地番茄生产的降解膜。【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覆膜、常规地膜,以及4种生物降解膜对露地番茄产量、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地膜残留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处理相比,常规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均可显著提高露地番茄产量,但生物降解膜较常规地膜显著减产5.9%~16.5%,百利基生物降解膜的产量效应最高。试验表明生物降解膜均能起到保温保墒效果,常规地膜残留量最高,中原塑业生物降解膜残留量最低。【结论】综合考虑露地番茄产量效应、保温保墒效应和当季残留风险,在宁夏灌区露地番茄生产中应首选百利基生物降解膜。  相似文献   

20.
杨丽  王宗胜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37-42,52
比较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胡麻生长的影响,为选择高效、环保的覆盖地膜材料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转光膜、黑色地膜4种材料,对胡麻全生育期进行平膜全覆盖,以不覆膜露地条播为对照,比较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含水率、胡麻经济性状、根系、生物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在土壤水分、根系指标、生物量和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方面较露地处理表现出优势,苗期0~20 cm土层,转光膜、普通地膜、黑色地膜、生物降解膜处理的水分含量分别较CK高16.67%、15.29%、14.85%、7.75%.普通地膜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548.52 kg/hm2,显著高于CK,各覆膜处理间没有差异,且转光膜、生物降解膜、黑色地膜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普通地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7.25 kg/(hm2·mm),其次是转光膜处理,为6.60 kg/(hm2·mm),转光膜处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地膜材料,为覆膜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