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简易静态熏气系统对盆栽苗木进行熏气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SO2对紫叶矮樱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液pH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增加,紫叶矮樱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丙二醛(MDA)、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液pH值下降。当SO2浓度超过17.10mg/m3时,抗氧化酶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SO_2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测定4种槭树植物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低浓度SO_2的条件下对植物叶片叶绿素的合成过程具有促进作用,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而高浓度条件下,SO_2导致植物色素含量降低。随着SO_2熏气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与b的比值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3.
韩阳 《北方园艺》2010,(7):88-90
以紫鸭跖草为试材,研究了室内常见有毒气体二甲苯对观叶植物的毒性影响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二甲苯处理浓度与叶片损伤程度成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下降的程度与二甲苯的胁迫浓度成正比,叶绿素a/b比值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趋势;相对膜透性与二甲苯浓度呈正相关;脯氨酸的含量呈明显升高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盆栽"阳光玫瑰"和"早夏香"2个品种葡萄幼苗为试材,采用硒代蛋氨酸处理2个品种使基质硒含量在1.0 mg·L~(-1),研究了硒代蛋氨酸对葡萄幼苗生长和生理参数的影响,以期为富硒葡萄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Se-Met处理增加了2个品种的硒含量和比叶重,提高了"阳光玫瑰"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而"早夏香"表现不明显。Se-Met处理增加了"阳光玫瑰"叶片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降低了"早夏香"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能力。Se-Met处理使2个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硒含量与比叶重、叶绿素a、叶绿素a+b、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丙二醛含量呈正相关。Se-Met处理提高了"阳光玫瑰"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降低了"早夏香"的活性,而硒对"阳光玫瑰"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但是显著降低了"早夏香"的活性。总之,盆栽基质硒在1.0 mg·L~(-1)的处理下,显著提高了葡萄叶片硒含量,在叶片和根系生理参数上看"阳光玫瑰"优于"早夏香"。  相似文献   

5.
以盆栽天彭牡丹为试材,研究不同遮荫程度对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天彭牡丹叶片中的叶绿素a、b、叶绿素总量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而叶绿素a/b值却降低;在整个生长季中,对照、轻度遮荫处理下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中度、重度遮荫处理则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下的叶绿素b含量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b值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先升高后减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对百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系列的"粉冠军"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生物炭对百合"粉冠军"花蕾期生理特性的影响,其中CK(生物炭0g·盆~(-1),草炭土200g·盆~(-1))、C10(生物炭10g·盆~(-1),草炭土190g·盆~(-1))、C20(生物炭20g·盆~(-1),草炭土180g·盆~(-1))、C30(生物炭30g·盆~(-1),草炭土170g·盆~(-1))、C40(生物炭40g·盆~(-1),草炭土160g·盆~(-1))。结果表明:在蕾期和花期,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根系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蕾期CAT活性C20处理与C30处理差异不显著,花期POD活性C20处理与C30处理差异不显著,蕾期POD活性C30处理达到最高,其余各指标C20处理含量最高;根系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C20处理含量最低。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蕾期与花期叶片的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CAT、POD、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蕾期POD活性C40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花期POD活性C40处理显著低于CK,花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30处理达到最高,其余各项指标均在C20处理达到最高;叶片类胡萝卜素与MDA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蕾期MDA含量C20处理与C30处理差异不显著,花期各指标C20处理含量最低。在花期,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百合花的CAT、POD、S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也呈现出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20处理与C30处理差异不显著,SOD活性在C30处理达到最高,其余各指标均以C20处理含量最高;MDA含量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C20处理最低。综上,C20处理的百合长势最好、代谢最高、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氯化钠胁迫对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弢 《北方园艺》2012,(16):16-18
采用Ho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下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CAT活性及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二月兰为试材,研究不同β-氨基丁酸(BABA)浓度(0.25、0.50、1.00、2.00 mmol·L~(-1))对NaCl胁迫下二月兰幼苗生长指标、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随着BABA处理浓度的增加,二月兰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物量、根系生长指标、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在0.25 mmol·L~(-1)时降幅达最大,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0.50 mmol·L~(-1)时增幅达最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在0.25 mmol·L~(-1)变化最显著,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0.50 mmol·L~(-1)时达到最大值。表明0.25、0.50 mmol·L~(-1)浓度的BABA处理能够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二月兰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以生菜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营养液添加油菜素内酯(BR)、营养液添加肉桂酸(CA)、营养液添加肉桂酸和油菜素内酯(CA+BR),以营养液栽培为对照(CK)。利用肉桂酸模拟自毒作用研究油菜素内酯(BR)对自毒作用下生菜抗氧化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自毒作用导致生菜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胞间CO_2浓度(Ci)显著上升。自毒作用下,BR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中Chl a、Chl 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Pn、Gs、Tr,显著降低了Ci。由此可知,BR可以有效解除自毒下生菜光合作用减弱的非气孔限制因素,增加光合强度,促进生菜生长。与对照相比,自毒引起生菜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显著升高;自毒作用下,添加外源BR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了MDA含量。同时,BR显著提高了生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减轻了对细胞膜的伤害。综上所述,BR可显著增强自毒作用下生菜叶片的光合能力,有效缓解自毒作用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降低了自毒胁迫对生菜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铅胁迫对小白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连彩 《中国蔬菜》2008,1(5):17-19
采用在盆栽土壤中浇施铅溶液的方法,研究了外源重金属铅对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总量随铅胁迫浓度升高而降低;SOD、POD、CAT活性随铅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则随铅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NaCl胁迫对甜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厚皮甜瓜黄河蜜和薄皮甜瓜白沙蜜在NaCl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和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甜瓜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大。叶片SOD、POD和CAT酶活性对NaCl胁迫的响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NaCl对黄河蜜叶片膜系统的伤害小于对白沙蜜的伤害。渗透调节是甜瓜在盐胁迫下的适应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盐胁迫下硅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处理能够减轻草莓叶片的盐害程度,使植株保持一定的新根发生能力.硅能够降低盐胁迫下叶片质膜透性,使MDA含量减少,减轻膜质过氧化程度;硅能降低脯氨酸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减轻了活性氧及自由基对草莓叶片的毒害作用;加硅处理使草莓根系活力上升、根系质膜透性降低、植株生物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在葡萄种质耐盐机理中的作用,以耐盐葡萄砧木抗砧5号(Vitis berlandieri-V.ri-paria×V.amurensis-V.vinifera)和盐敏感砧木Macadams(V.riparia)为试材,比较研究了在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叶片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有机渗透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引起葡萄叶片膜透性增加,盐敏感品种Macadams的膜透性高于耐盐砧木抗砧5号;MDA含量随盐胁迫加重而升高,但抗砧5号低于Macadams;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说明脯氨酸、可溶性糖是葡萄在盐胁迫初期的重要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而可溶性蛋白在葡萄中的渗透调节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盆栽珠美海棠实生苗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珠美海棠实生苗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先逐渐升高,后基本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高温胁迫下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生理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耐热性差异显著的萝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高温(38℃)胁迫下萝卜幼苗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前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不耐热材料;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处理24、48、72h,耐热材料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耐热材料,MDA含量显著低于不耐热材料。处理24h,4个指标的含量都比处理前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48、72h时逐渐降低,但耐热材料下降得较慢。与处理24h相比,处理48、72h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在耐热材料中没有显著变化,而在不耐热材料中处理48h显著高于处理24h时的含量。表明这4个指标的含量变化能准确反映萝卜幼苗耐热性差异,可考虑用于萝卜幼苗的耐热性鉴定评价。  相似文献   

16.
香橼不同品系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慧  徐迎春  李永荣  翟敏 《园艺学报》2012,39(3):525-532
 以24个果实性状优良的香橼(Citrus medica L.)品系为试材,采用田间鉴定法、细胞膜透性鉴定法,评价其耐寒性差异,并以耐寒性强、中、弱3类有代表性的10个品系进行人工低温处理,进一步研究其耐寒生理特性。结果表明:越冬期间24个品系寒害指数范围为2.00 ~ 3.40,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为﹣14.84 ~﹣7.07 ℃。分别根据寒害指数和LT50进行聚类分析,评价了24个香橼品系耐寒性强弱,其中,耐寒性强的品系有春江4#、春江5#、春江6#、新世纪9#、新世纪10#、香橼4#;其次为春江1#、春江2#、春江3#、春江8#、香橼1#、香橼2#、香橼5#、香橼6#、香橼7#、新世纪1#、新世纪3#、新世纪4#、新世纪5#、新世纪6#、新世纪7#、新世纪8#;耐寒性弱的品系为春江7#、新世纪2#。随处理温度降低,10个香橼品系叶片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均表现为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耐寒性强的品系MDA含量低,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高;反之,耐寒性弱的品系MDA含量高,Pro、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活性低。  相似文献   

17.
PEG浸种对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湘研1号辣椒为试验材料,用25%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种子,研究了在低温弱光胁迫下PEG处理对辣椒幼苗与抗冷性有关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5℃(昼/夜)低温,100μmol·m-2·s-1弱光下,辣椒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株高、茎粗均降低;辣椒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升高,并随低温弱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PEG浸种处理可使辣椒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株高、茎粗和叶片的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幅度均较低温弱光对照显著减小,细胞膜透性、MDA与Pro含量的增加幅度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表明PEG浸种处理能够提高辣椒幼苗对低温弱光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脯氨酸、聚乙二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生理指标的含量、活性与甜菜抗旱、耐盐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莲藕H_2(花藕品种,盐敏感)为材料,利用NaCl与Ca(NO_3)_2处理3片立叶的幼苗,研究外源Ca~(2+)对缓解植株盐胁迫的生理作用。结果显示:采用NaCl处理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显著降低,而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利用不同浓度的Ca~(2+)进行缓解处理,发现外源施加低浓度的Ca~(2+)后,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较之前升高幅度更大,而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后期显著降低,说明Ca~(2+)对缓解莲藕盐胁迫具有较好的效果。当Ca~(2+)浓度增加时,缓解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6个不同花色的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品种为试材,通过田间鉴定与测定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叶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其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耐寒性,并测定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自然低温期6个品种寒害指数范围为1.20 ~ 3.65,半致死温度(LT50)范围为﹣13.81 ~﹣5.73 ℃。耐寒性强的品种为‘Cherry Falls’和‘Bedtime Story’,其次为‘Brown Lasso’和‘Black Swan’,耐寒性弱的为‘China Dragon’和‘Caligula’。在自然降温过程中,6个德国鸢尾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均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下降幅度为1.46 ~ 6.51℃不等,并且叶片相对电导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丙二醛、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