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种群的田间消长趋势.结果表明,枸杞蓟马种群的田间消长有一定规律,5月以前枸杞蓟马不发生为害,从6月上旬枸杞蓟马种群发生为害开始,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全年2个为害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枸杞蓟马日活跃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枸杞蓟马种群进行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的日活跃习性。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在上午10:30前最活跃,中午活跃性下降,黄昏和傍晚活跃性最弱。根据枸杞蓟马活跃性差异,提出了最佳防治时间,为枸杞蓟马的种群控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上的方位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东、西、南、北等不同方位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正西方向分布最多,与其他方位差异显著,在田间利用粘卡进行枸杞蓟马种群控制时,应将粘卡正西或水平向上悬挂于田间。  相似文献   

4.
以"京研迷你2号"黄瓜为试材,以日光温室中烟蓟马和瓜型棉蚜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早春茬黄瓜从定植到拉秧期间2种害虫的发生动态及空间分布,以期为黄瓜害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温室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0℃以后,烟蓟马与瓜型棉蚜种群数量开始逐渐上升。烟蓟马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蒂增长,瓜型棉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型增长,烟蓟马和瓜型棉蚜在黄瓜上的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在日光温室内烟蓟马的分布随时间变化明显;而瓜型棉蚜以温室西部种群数量最大。  相似文献   

5.
枸杞蓟马垂直活动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研究了枸杞蓟马在枸杞树冠上的垂直活动习性。研究结果表明,枸杞蓟马垂直活动习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距地面140cm、105cm、175cm、210cm、70cm和35cm高度。其中距地面140cm高度枸杞蓟马活动最强,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对枸杞蓟马进行控制时,应以据地面140cm高度为宜(树龄7~8a)。  相似文献   

6.
大棚蔬菜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及其天敌种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北京地区大棚栽培蔬菜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和天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春茬甜椒在定植30 d内,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增长缓慢,但进入开花期,其数量迅速增长,到6月后持续保持在高数量水平。秋茬甜椒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明显低于春季,也主要集中在花中取食。西花蓟马的天敌有瓢虫类、草蛉类和花蝽类,以花蝽类昆虫最多,并对西花蓟马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枸杞木虱种群动态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木虱危害的枸杞园内“宁杞1号”枸杞为试材,研究了枸杞木虱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其在枸杞树冠上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是枸杞木虱数量最多的月份;枸杞木虱在枸杞树冠各层的分布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层和上层;枸杞木虱在中层和中上层活动性最强,与其它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田间实施对枸杞木虱的种群控制时,应以枸杞中层和中上层为重点喷雾区域.  相似文献   

8.
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有记述的蓟马种类约6000多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约400种,蔬菜上发生的蓟马种类有20多种,其中8。10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目前以西花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和花蓟马为害最为严重。特别是近年来在各地发生的西花蓟马对蔬菜造成较大危害。由于蓟马个体小,并具有隐蔽性,肉眼难以观察到,同时繁殖速率快,种群数量大,成、若虫除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导致植株枯萎外,还传播番茄斑点萎凋病毒等多种病毒病,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固定监测点定点监测和全面普查的方式,2016~2018年连续3年对瓜州县枸杞病虫害发生种类进行调查监测。调查结果表明:瓜州县枸杞产区主要枸杞病虫害发生种类有13种,其中病害有6种,虫害有7种。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范围较广,其中枸杞蚜虫、枸杞瘿螨、枸杞木虱危害较重,枸杞负泥虫、枸杞灰斑病、枸杞裂果病发生中等,枸杞锈螨、枸杞毛跳甲、枸杞根腐病、枸杞蓟马、枸杞丛花病、枸杞流胶病发生偏轻。  相似文献   

10.
在山东济南董家镇温室内发现疑似感染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MYSV)的黄瓜植株,通过RT-PCR检测,获得大约500bp的特异性片段。经测序确认,该病毒为MYSV;对发病植株温室内采集的棕榈蓟马进行RT-PCR检测,发现33.3%的棕榈蓟马体内携带MYSV。室内试验中,MYSV感病株率随着带毒棕榈蓟马数量和取食时间增加而明显升高,表明棕榈蓟马能有效传播MYSV,其种群数量和取食时间对MYSV的传播具有显著的影响,生产中可通过防控棕榈蓟马预防MYSV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樊仲庆 《长江蔬菜》2013,(24):65-68
研究了仿生胶封园对枸杞害虫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春和秋季采用仿生胶封园,明显推迟了枸杞蚜虫、木虱和瘿螨的发生期,可有效压低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枸杞瘿螨等害虫的虫口数,明显降低害虫对枸杞的为害水平,且仿生胶的使用不影响枸杞树萌芽、展叶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驱赶隐蔽的豇豆蓟马,辅助化学药剂防治,采用Y型嗅觉仪测试了16种精油对豇豆蓟马的趋避活性,并观察了其田间趋避作用。结果表明,柑橘精油趋避活性最高,趋避率为86.67%,其次是肉豆蔻精油、香茅精油、大蒜精油、香樟精油等;香樟精油虫口减退率最高,达到45.36%,其次为香茅精油、柠檬精油、桉叶油、姜黄精油、石菖蒲精油。综合选取香樟精油和香茅精油分别组合乙基多杀菌素进行豇豆蓟马田间防效试验,精油与药剂组合比单一施用药剂的防效显著。利用精油的趋避作用和药剂的杀灭组合能显著提高药效,可达到防治豇豆蓟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涂膜对枸杞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杞1号"枸杞鲜果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对枸杞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降低枸杞的腐烂率,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的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维持较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而又以1.5%壳聚糖保鲜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离、鉴定,对宁夏枸杞主要栽培区贮存1 a和2 a的枸杞果实表面和内部带菌种类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果实带真菌较为普遍,表面带菌8属11种,内部带菌6属6种,表面带菌种类较内部多;同一地区贮存1 a和2 a带菌种类差异不大;宁夏芦花台园林场枸杞带菌种类较中宁县和惠农区略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生姜绿色生产的目标,对莱芜区生姜上的姜蓟马和姜螟2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现状及其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描述,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农业防治是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措施来减少虫口密度;物理防治是利用粘虫板防治蓟马,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姜螟;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植物源农药、保护天敌等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6.
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和青海诺木洪农场是枸杞种植的典型生态区。以不同产区"宁杞1号"和"宁杞7号"2个宁夏枸杞品种的果实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结合发育期气象因子指标,通过分析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确定影响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宁夏中宁县和青海诺木洪2个产区的宁夏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发育可以分为3个明显阶段,而新疆精河县纵径发育只有2个明显阶段,枸杞果实发育期时长由长到短依次为青海诺木洪>宁夏中宁县>新疆精河县;同时,除新疆精河县外,其它2个产区的"宁杞1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都明显长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的发育期,但3个产区"宁杞1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均小于相同产区"宁杞7号"枸杞果实纵横径的平均日增长量。3个产区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是影响宁夏枸杞果实形态特征的关键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7.
枸杞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枸杞种质资源研究、自然选优、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对枸杞育种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指出目前枸杞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枸杞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现阶段枸杞育种工作的原则和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