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疥螨与蠕形螨混合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7月 ,某犬场一出生 45天以上的幼犬死亡 ,其余 4窝 31条幼犬均有不同程度的痒症 ,经本所诊断为疥螨与蠕形螨混合感染。普查全群 1 68条犬有 30 %犬感染 ,通过 2 0天综合防治 ,病情得到了全面控制。介绍如下。1 流行情况  1 999年 ,该犬场从外地引进四条成犬 ,其中一条患有严重的皮肤病 ,经隔离治疗基本好转 ,然后混群饲养 ,次年春季再次发病 ,并有部分犬同期发病 ,2 0 0 0年、2 0 0 1年、2 0 0 2年连续三年均有犬发病 ,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并有少数犬死亡 ,发病期多在冬季、春季 ,因怀疑为霉菌病及疥螨病 (未经实验室诊断 )混合感…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12月5日,一畜主带犬来我站看病,据畜主介绍,家有六条犬,其中四条青年犬未见异常,两条幼犬(刚满40天还未打过疫苗)两天前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症状犬细小病毒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5~10天;不分性别、年龄、品种都易发病;幼犬严重,成年犬和当地土种犬症状较轻,该病以断乳后50~150天最敏感。主要表现为: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先减少后绝食,横  相似文献   

4.
用犬贾第虫滋养体感染试验幼犬后进行粪便检查,结果表明,滋养体可以感染试验幼犬,且包囊排出规律呈间歇性,其间歇期为7~8 d,第3天开始排出包囊,排囊后第10天达到高峰期,高峰期持续3~4 d,在间歇期持续排出少量包囊。感染试验犬有腹泻,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对牦牛的两新种住肉孢子虫进行了宿主范围的研究,其结果是:耗牛住肉孢子虫(S.Poephagi sp nov.),用2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犬,1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猫,分别口服感染其包囊4000条/只,感染后每天连续进行粪便检查,幼犬未见有印囊或孢子囊排出,幼猫感染后第7~10天开始排出孢子囊,排出持续期为8~12天,平均每克粪便内有43.6(11~71)个,孢子囊呈圆形或卵圆形,无色透明,大小为13.68×9.39(9~15.8×7~13.2)μm,牦牛住肉孢子虫是猫源性虫体,犬不能作为终未宿主。牦牛犬住肉孢子虫(S.Poephagicanis sp.nov.),用20只无卵囊的健康幼犬和10只幼猫,分别人工感染其包囊4000条/只,感染后连续检查粪便,幼犬在感染后第7~20天开始排出孢子囊,大多数是在第7~9天排出,持续期为13~26天,每克粪便内平均排出孢子囊203(15~286)个,孢子囊呈椭圆形,两端较钝,大小为14.63×10.63(10.5~18.5×7~14.25)μm,有两层囊壁,外膜光滑,该种为犬源性虫体,猫不能作为终末宿主。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家兔和小鸡分别口服感染两种住肉孢子虫包囊,感染后经粪便检查,均未发现有孢子囊,上述实验动物各口服从幼猫粪便获取的牦牛住肉孢子虫孢子囊,或从幼犬粪便获取的牦牛犬住肉孢子虫孢子囊,90天后剖检,肌肉内均无包囊存在,证明这些动物均不能作其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6.
犬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病毒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科、犬腺病毒Ⅰ型(CanineadenovirusⅠ )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又称犬腺病毒病。除犬感染外还有狐、山狗、狼和熊等均可感染发病。该病一年四季、不同年龄段的犬均可发生 ,但 2月龄至 1岁幼犬更易感 ,尤其是刚断奶的小犬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给养犬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阻碍养犬业的发展。1 发病情况某养犬户购进当地土种幼犬 1 2 0条 ,在购进的第 1 0天全部接种了狂犬病疫苗 ,但未接种犬病毒性肝炎疫苗。在购进的第 2 5天 4只犬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欲增…  相似文献   

7.
<正> 近日,有一只两月龄幼犬患病在我院诊治。根据临床症状,每次用5毫升鱼腥草、5毫升10%磺胺嘧淀钠肌注治疗,每日2次。用药第二天,幼犬高烧退了,精神有所好转,也有了食欲,只是幼犬的两只眼睛却变成了浑浊的蓝白色。经过笔者诊断,认为该犬所患病为犬传染性肝炎,病原为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此病毒常感染1岁以内的幼犬。本病有一典型特点就是在恢复初期,常见眼角膜浑浊,呈白色或蓝白色的角膜翳,数日后,角膜翳消失,犬恢复视力。但也有  相似文献   

8.
王建祥 《畜牧与兽医》1993,25(5):218-219
<正> 近年来,犬瘟热在某犬场几次流行,死亡率为12~30%,损失严重。1991年7月初该犬场从外地引进3~4月龄幼犬11条,其中7条犬当时注射犬瘟热疫苗。另4条犬未注射。至7月中旬,注射过疫苗的7条犬先发病,之后其余4条亦相继发病,并波及其它22条8月龄左右犬。共计发病33条,死亡4条,死亡率为12%。发病犬病情均较严重,病程不一,平均病程18天(2~58天)。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选择优良的幼犬是养殖犬的基础,也是养好犬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选择: (一)应在出生60天前后领取幼犬 自古以来都是在幼犬出生60天前后将其出售,因为生后55天以内的幼犬尚未成熟。未成熟期间,幼犬们和母犬生活在一起,对幼犬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情况该饲养户共饲养圣伯纳犬23条,成年犬5条,青年犬12条,幼犬6条。2007年11月20日发现3条幼犬发病,呈急性经过,不久死亡1条。成年犬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但没有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随后畜主携带发病犬、病死犬来我站门诊就诊。经过1周的治疗,本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沙门氏菌病又叫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犬沙门氏菌病多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病犬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幼犬常因迅速脱水而衰竭死亡。最近在山西某养犬基地暴发了犬的沙门氏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山西某养犬基地共养犬61条,发病当时有幼犬25条,成年犬36条。2005年3月20日,突然发现有2条1·5岁的成年犬和3条2月龄的幼犬精神不振、呕吐、拉稀。检测病犬体温高达39·7~41℃。马上采取隔离措施,随后陆续发现同样症状的病犬而且幼犬发病数量多,易感性高。据统计此次疾病流行期间幼犬的发病率达47·5%…  相似文献   

12.
犬球虫病是一种以侵害幼犬为主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病犬和带虫的成犬是主要传染源,犬食入孢子化卵囊后感染发病。1998年4-9月,共收治患犬25例。其中1—2月龄幼犬发病18条,2—3月龄病犬7条,治愈24条,死亡1条,治愈率为96%...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1月中旬,我区犬只收治中心收留一条流浪土狗,收回第2天出现连续性干咳,并传染该中心收治的其他犬只,共发病5只(1只成年犬,4只幼犬),发病率达40%。其症见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其中,成年犬表现为流泪,流黄色黏浓鼻液,间歇性咳嗽;幼犬饮食欲衰减或废绝,精神萎靡,嗜睡、不好动,有3只幼犬表现咳嗽、流泪、流涕,呼吸困难,听诊有明显的湿性“吱吱”声,有1只幼犬症状较轻,能少量进食。本收治中心使用力克灵(主要成分为庆大霉素)和氟苯尼考(注射液),发病第1d,  相似文献   

14.
警犬冠状病毒病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秋季,黑龙江省某警犬基地■犬陆续发生了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传染病,累计发病53条,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对幼犬构成了毁灭性的威胁。木病经多次病原检查,确诊为犬冠状病毒感染。一、疫情发生及流行情况该基地共有各类警犬156条,品种为德国牧羊犬及中国杂交狼种犬。管理情况为成犬及四月龄以上幼犬单圈饲养,二月龄以上幼犬每2~4条为一圈饲养,二月龄以下幼犬随母犬一同饲养。各年龄组的犬营养状况均良好,发育正常,已按免疫程序接种了犬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犬瘟热等疫苗,接种疫苗后无任何异常反应。  相似文献   

15.
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采自犬养殖场、郑州郊区宠物市场、实验动物房、宠物医院以及郑州郊县农村的309份犬粪便样品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同时用幼犬和SCID小鼠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2.59%(8/309);犬养殖场、郑州郊县农村和实验动物房犬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0.56%(1/179)、10.53%(2/19)、16.67%(5/30),而宠物市场、宠物医院的被调查犬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所查到的8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有6份来自1~3月龄的幼犬,表明幼犬更容易感染隐孢子虫。动物感染试验表明,犬源隐孢子虫不感染SCID小鼠和2月龄非免疫抑制幼犬,但能感染免疫抑制幼犬。组织切片用HE染色观察的结果显示,犬源隐孢子虫主要寄生在幼犬的十二指肠和空肠。根据卵囊形态大小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将从犬分离的隐孢子虫初步鉴定为犬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16.
1流行病学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犬和康复犬,康复犬尿中排毒可达180~270天。病毒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病犬通过分泌物(唾液、尿液等)向外排毒,病毒再经鼻、咽、口及黏膜进人体内,也可发生胎内感染造成新生幼犬死亡。犬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发病,但以1岁以内的幼犬多见,幼犬的死亡率高达25%~40%,成年犬多呈隐形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腺病毒科、犬腺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黄疸、角膜浑浊或可视黏膜苍白,体温呈“马鞍”型温度曲线为特征。1 流行病学本病以刚断奶不久的幼犬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犬和带毒犬的粪便、尿液和唾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危害1岁以内的幼犬,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易感染,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胎盘感染,外寄生虫可能会促进本病的感染,成年犬感染后症状轻微,死亡率较低。2 临床症状最急性型病例常见于刚断奶不久的幼犬,多数在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即突然死亡。急性型病例初期症状与犬瘟热相似,体温达40℃以上,持续1~6天而降至常温,再经1~2天  相似文献   

18.
幼犬细小病毒病的病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幼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8只断奶14天龄的幼犬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复制,进行了临床症状观测、血液凝集试验、血液常规检测、解剖观察以及PCR检测等试验。结果3只犬检测阳性,病犬白细胞显著减少,血蛋白含量减少,并出现呕吐、血性腹泻。结果表明实验感染犬和自然发病犬有相同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我市某乡一养犬户杨某共饲养圣伯纳犬24条,大丹犬20条,黑背犬16条,其中种公犬4条,母犬10条,青年犬26条,幼犬20条。2001年12月21日,发现有3条青年犬出现呕吐和腹泻,便前来就诊,根据主诉和临床症状,初诊为细小病毒病,随即进行治疗。后发现又有几条犬相继出现呕吐和腹泻,便请我们出诊。虽然我们已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可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到第3d,幼犬发病,且呈急性经过,同时种犬也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佳,但没有出现呕吐和腹泻,经过1周的防治,本病才得以控制。本次发病,青年犬20条发病,感染率76.92%,死亡2条,病死率10%,幼犬有13条…  相似文献   

20.
<正>2008年4月份,一条4岁德国牧羊犬发生以消瘦、高热、呕吐、血便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犬细小病毒与贾第虫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2008年4月20日,一犬主带一病死幼犬和一4岁德国牧羊犬前来就诊。主诉:该犬场建场5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