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1白菜病毒病病毒病为白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多在夏秋季发病较重。一般病株占5%~15%,轻度影响生产,严重时病株率可达20%以上,显著影响产量与质量。此病在幼苗期发生较重,染病后常出现不同症状,染病轻时仅表现为轻度畸形花叶,幼苗或幼株叶片颜色浓淡不均,出现不均匀花叶、黄化或轻度皱缩、畸形。染病较重时明显畸形,心叶不发,皱缩或扭曲,外叶颜色浓淡不均,皱缩歪扭。另一种为坏死斑  相似文献   

2.
<正>1白菜白锈病白锈病为白菜的重要病害,分布较广,长江流域发生较重,一般病株率10%~20%,轻度影响产品质量。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以上,致40%~60%叶片染  相似文献   

3.
白菜三大病害即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是秋白菜生产上的常见病害。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和危害,造成白菜平均减产20%以上,严重地块绝收。1三大病害在田间的发生特点白菜7叶期前以病毒病发生为主,感病植株叶片皱缩、斑驳、不伸展。白菜7~8片叶之后,霜霉病先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然后向四周蔓延。进入8月下旬至9月上旬,正值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病情迅速增长,霜霉病进入流行期,田间出现成片枯黄,有些地块开始成片死亡。这一时期,软腐病也相继发  相似文献   

4.
<正>1白菜白锈病白锈病为白菜的重要病害,分布较广,长江流域发生较重,一般病株率10%~20%,轻度影响产品质量。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以上,致40%~60%叶片染病,显著影响白菜的产量和质量。1.1症状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正面产生初为褪绿小点,边缘不明晰,以后发展成黄色病斑,最后呈褐色坏死。叶背产生略隆起、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市设施农业面积日益增大,病虫害发生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特别是白菜病毒病在全市普遍发生。为做好白菜病毒病的防治工作,白菜生产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着重了解白菜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情况,以白菜病毒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吉林蔬菜》2011,(1):18-18
白斑病为白菜的一般性病害,在南方部分地区常年发生,以春、秋露地种植发病较重,北方局部地区也常年发生。一般病株率为20%~40%,重病地块或重病年份病株率可达80%~100%,明显影响白菜生产。  相似文献   

7.
1病毒病病毒病为胡萝卜的普通病害,分布较广,发生较普遍,多在夏、秋露地发病,一般病株零星,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发病重时轻度影响生产。1.1发病症状此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植株初期多形成明显花叶或斑驳花叶,以后黄化坏死。重病株多形成皱缩花  相似文献   

8.
蔬菜巧间作胜过施农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堂 《蔬菜》2004,(12):37
研究和实践证明,把蔬菜与某些作物通过间作、套种或混种等形式合理搭配种植,往往可以控制或减轻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收到“不施农药,胜施农药”的效果。1.玉米与辣(青)椒间作由于玉米的遮荫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单作田减少72%;玉米与青椒隔行种植,可使青椒病毒病减轻56.9%。2.玉米行内种黄瓜可使黄瓜花叶病减少61.6%。3.玉米间作白菜由于田间气温比单作田降低0.5℃,地面温度降低2℃,可使白菜病毒病减少20%以上,白斑病减少18%,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的发生也明显减轻。4.马铃薯与大蒜间作可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受到抑制。5.冬瓜与番茄种…  相似文献   

9.
西瓜病毒病是陕西蓝田旱地西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病田率为18%~52%,病株率为12%~39%,严重田块高达4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又名小白蛾子。过去我县保护地黄瓜、菜豆、番茄、茄子田偶有发生,且为害程度较轻,近两年发生稍重,而露地作物很少发生。200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我县露地作物突然暴发白粉虱。为害作物种类之多,虫口密度之大,为历史罕见。1 为害症状 白粉虱以成、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叶片褪色、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其分泌物可引起煤污病的发生,并通过取食传播病毒病。据我站9月上旬在城关乡调查,为害较重的芥菜田病毒病病株率高达30%~40%,白菜田病毒病病株率达10%~2…  相似文献   

11.
茼蒿主要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茼蒿病毒病病毒病为茼蒿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零星发病,对生产影响不明显。但干旱年份或少数地块发病严重,显著影响产量,降低产品品质。此病还可侵害菊科的其他多种植物。1.1症状本病全生育期都可发生。多表现全株受害,病株明显矮化,叶片褪绿或叶色浓淡不均,呈轻花叶或重花叶状。有的病株表现叶片皱缩、畸形,有的表现顶芽或腋芽簇生,内外叶大小比例严重失调或叶片退化成线状或窄条状,随病情发展,病株由下向上萎蔫  相似文献   

12.
刘含 《吉林蔬菜》2014,(1):29-30
1病毒病 病毒病是白萝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多在夏秋露地生产季节发生,一般病株率8%~15%,轻度影响产量,严重时发病率可达30%~50%,显著影响产量和品质。此病还侵害多种其它十字花科蔬菜。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苹果中早熟品种价格的趋动,高接换头面积扩大,同时果农无意中从"潜隐性病毒"树上采集接穗,加速了病毒病的扩展蔓延。给果树生产带来了不应该出现的损失隐患。特别是苹果锈果病毒病危害果率在15%~20%,花叶病病株率在5%~10%,应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越夏白菜苗期高温干旱,传毒介体蚜虫活动频繁,病毒病普遍而严重;进人生长后期又值多雨季节,易暴发软腐病,影响产量、降低品质,甚至使满园白菜毁于一旦,应注重防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 选用抗病品种 越夏栽培要求选用的品种适应性与耐热性强,对病毒病和软腐病均具抗性。例如改良日本夏阳50耐热性强、对病毒病抗性强,夏阳白、夏抗55耐高温,高抗软腐病和病毒病,韩国的强势及青帮品种较抗软腐病,应依据本地气候和易发病害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玫瑰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玫瑰病毒病在平阴县各玫瑰园大面积发生,受害轻者影响品质和产量,重者大面积绝收,损失严重,影响玫瑰生产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多种方法试验,摸索出了该病的防治技术,效果显著,现简介如下。发病症状病株叶片皱缩,小叶,叶片黄绿、淡绿相间。受害轻的病株尚能开花但花小,  相似文献   

16.
正番茄褪绿病毒病是近年暴发的新病害,发病初期症状易与缺素症混淆,与生理和营养失调症非常类似。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增强寄主植物抗病性,防控传毒介体,温室番茄褪绿病毒病的病情指数、病株率分别为16.06、18.46%;远低于常规防治的对照温室(86.38、92.33%),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何为白菜的三大病害应如何防治061001河北省沧州市郊区农业局米淑玲白菜三大病害是指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白菜病毒病主要在苗期发生,一般6片真叶以前遇高温干旱发病较重。受害幼苗沿叶脉失绿,叶片呈花叶、皱缩、生长缓慢,叶脉上产生褐色坏死斑点或条斑。白...  相似文献   

18.
导读:番茄褪绿病毒病是近年在我国部分省份暴发的一种新病害,相继在河北、天津、山东等省暴发和流行,严重影响了番茄生产。2013年在山东省大面积暴发,部分温室发病株率20%~100%,造成番茄减产10%~40%,本文介绍了番茄褪绿病毒病不同时期的发病症状,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厚皮甜瓜秋季无土栽培病毒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皮甜瓜病毒病防治对秋季无土栽培的成败至关重要。用防虫网物理防治和农药化学防治2种方法进行2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防虫网物理防治法效果显著,用30-40目防虫网从育苗开始封盖放风口,可使病毒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发病株率降低66.4%-90.8%,是秋季防治病毒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防治榨菜病毒病、白锈病的药剂以及进行榨菜抗病育种材料创制,系统调查了榨菜的病毒病、白锈病发生规律,同时进行了6种药剂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4个品种榨菜白锈病和病毒病均随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在供试4种榨菜中,甬榨4号白锈病、病毒病发病率均为最低,最高病株率分别为11.63%、7.79%,最高病情指数分别为38.37、41.88。药剂试验表明,18.7%烯酰·吡唑酯和32.5%阿米妙收对榨菜白锈病和病毒病的防效较好,对榨菜白锈病防效最高,分别达76.1%、75.1%,对榨菜病毒病防效最高,分别达58.4%、55.2%。综上所述,甬榨4号可作为抗病榨菜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18.7%烯酰·吡唑酯和32.5%阿米妙收对榨菜白锈病和病毒病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并且对榨菜无药害,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