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早钟6号和长红3号枇杷为材料,调查了枇杷早花果和晚花果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及其果实生长期间的平均温度和昼夜温差.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果实呈S型生长动态,其发育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为果实膨大缓慢期,包括细胞分裂期;阶段Ⅱ为果实快速膨大期;阶段Ⅲ为生长减缓期.早花果单果重均比迟花果大,整个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平均温度高于迟花果.  相似文献   

2.
果实糖分积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果实糖分积累与果实发育及其品质密切相关性,综述了果实中糖分的生理功能、果实糖分积累的基因型差异、糖分积累与果实发育的关系以及糖代谢相关酶在果实糖分积累中的作用,以期为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果实中糖分的运输和积累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控制糖分积累的关键步骤是位于正在发育的果实内部,而不是源叶输出光合产物的能力或者韧皮部路径的运输效率.果实库细胞中韧皮部后糖分运输效率、糖代谢酶的种类与活力和糖的跨膜运输能力等因素决定了果实糖分的积累.根据对糖分进入果实的细胞途径、糖代谢酶的成分和活力、糖运输蛋白、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调节机理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揭示果实中糖分的积累机理,为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玉环柚’果实为试材,观察了大棚设施栽培对‘玉环柚’物候期和果实裂果的影响,测定了大棚与露地栽培‘玉环柚’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色泽与糖、有机酸等品质成分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棚设施栽培使‘玉环柚’物候期提前,成熟期提早10d,裂果率下降21个百分点。大棚设施栽培对单果重几乎没有影响,但提高了转色期色泽参数的L、a*、b*值,表明大棚设施栽培促进‘玉环柚’着色。蔗糖是‘玉环柚’果实积累的主要糖,占总糖含量的76%;葡萄糖和果糖在果实发育过程几乎保持恒定水平,二者之和仅占总糖含量的25%;大棚设施环境对‘玉环柚’果肉蔗糖含量影响较大,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大棚果的蔗糖含量都高于露地,且大棚栽培的‘玉环柚’蔗糖含量提早约45d。‘玉环柚’果实有机酸以柠檬酸为主,果实含酸量除在幼果期较高外,在果实发育进程中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大棚果的酸含量与露地果接近或略有下降,表明大棚栽培方式对‘玉环柚’果实酸含量影响不大。以上结果表明,大棚环境有利于‘玉环柚’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起促早成熟、防裂果与提高品质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嫁接西瓜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不同砧木影响果实品质的机理。【方法】采用优质中小型西瓜早佳为接穗和对照,丝瓜、南瓜(铁木真)、葫芦(昌砧力士F1)、野生西瓜1号、野生西瓜2号为砧木,测定嫁接和对照西瓜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含量以及与蔗糖积累相关酶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野生西瓜2号/早佳组合的果实糖积累极显著增高,而其他嫁接组合的糖积累均降低,丝瓜/早佳组合的果实糖含量最低;自根和嫁接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转化酶(Inv)活性降低,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升高,蔗糖合酶(SS)在西瓜果实发育后期主要起合成作用,促进果实蔗糖积累,蔗糖代谢相关酶净活性值增大。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Inv、SPS、SS共同作用于嫁接西瓜和自根西瓜果实的糖分积累及构成;嫁接和对照西瓜果实以己糖积累为主,蔗糖积累为辅。【结论】砧木不同,西瓜果实的糖分积累量也不同,其中野生西瓜2号对早佳西瓜品质影响最小,可以作为优良的嫁接砧木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规律及其对光照强度变化的生理关联性,为刺梨果实的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年生的‘贵农5号’刺梨结果树为材料,以自然光照强度为对照,设置光照强度减弱20%、40%、60%的3个处理(分别用R0(CK)、R20、R40、R60表示),分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刺梨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总黄酮的积累量、相关合成代谢酶活性及其与光照强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刺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和总黄酮类物质不断积累,但不同发育时期的积累量有明显差异。在果实缓慢生长期之后,果实中的糖分开始快速积累,到成熟期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其中蔗糖的积累量占可溶性总糖的36.97%。刺梨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量至快速膨大期达到最大,但仅占果实成熟期可溶性总糖最大积累量的10.50%和18.18%。刺梨果实属于蔗糖积累型。刺梨果实中的总黄酮从幼果期开始就快速积累,一直持续到果实快速膨大期,之后总黄酮的积累量增加不明显。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果实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量差异显著,光照强度减弱不利于果实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转化酶(IVR)和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查尔酮合成酶(CHS)分别是影响果实中糖和黄酮类物质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光照强度变化与刺梨果实中糖、总黄酮的积累量以及相关合成代谢酶的活性变化密切关联。光照强度减弱会明显抑制SS、SPS、IVR、PAL、C4H、4CL、CHS的活性。在刺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SS和SPS对光照强度减弱的反应敏感。刺梨果实中糖与总黄酮的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量以及SS、SPS、IVR、PAL、C4H、4CL、CHS的活性均与光照强度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刺梨果实为蔗糖积累型,果实缓慢生长期之后,果实中的糖分开始快速积累,果实中总黄酮的积累量从幼果期开始迅速增长,一直持续到快速膨大期。光照强度减弱不利于刺梨果实中糖和黄酮类物质的积累。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刺梨果实中糖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提高刺梨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原产华南且最具中国特色的果树,花果发育与荔枝产量和果实品质密切相关,是荔枝发育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综述了荔枝花芽分化、果实脱落和裂果、果实品质(包括果实和种子大小、果皮色泽、糖酸代谢)形成生理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大棚和露地栽培的‘早钟6号’枇杷为试材,测定了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单果重、色泽与糖、有机酸等品质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棚设施栽培提高了早春棚内温度,有利于促进果实提早发育与成熟,成熟期比露地提早约40~50 d,平均单果重61 g左右、比露地提高了69%。露地与大棚枇杷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变化趋势基本相近,都随果实发育而呈上升趋势,山梨醇则相反,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成熟时大棚枇杷的各种糖分含量均高于露地,以总糖含量计大棚枇杷比露地枇杷高约40%。大棚枇杷的奎宁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陡降至低位,随后呈缓缓下降趋势至成熟期;而露地果实是先缓缓上升至一高点后再随着果实的快速生长而下降。苹果酸的变化与奎宁酸不同,大棚枇杷的苹果酸先急升5倍后再随着果实的发育呈下降趋势,至成熟时最低;而露地枇杷的苹果酸先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再随着果实发育逐渐下降至成熟时最低。成熟时大棚枇杷的总有机酸含量为0.34%,仅为露地的一半。因此,大棚环境有利于枇杷果实发育与糖分积累,从而提早成熟、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9.
有机生产系统中甜瓜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和常规生产系统中不同施肥水平对网纹甜瓜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和常规生产系统以及施肥水平都未改变甜瓜果实发育和糖分积累规律。果实鲜重和果肉厚度的增长均呈"S"形曲线变化,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糖分积累呈二次型曲线变化。甜瓜果实在进入成熟期前,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进入成熟期,蔗糖积累迅速,总糖含量持续上升。果实TSS增长趋势与总糖相同,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春季r=0.884**,秋季r=0.958**)。春季有机生产甜瓜采收期的果实重量显著高于常规生产,而秋季两者差异不显著。生产系统和施肥水平对果实TSS和糖分含量都没有影响。由于春季甜瓜果实发育时段的积温高,采收期果实重量和果肉厚度分别比秋季高28%和9.0%。甜瓜果实的生长量受积温的影响较大,有机生产系统和施肥水平不影响果实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大五星枇杷为材料,调查了露地和大棚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测试了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露地和大棚果实纵、横径生长曲线均呈单S型,其发育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为果实膨大缓慢期;阶段Ⅱ为果实快速膨大期;阶段Ⅲ为生长减缓期。大棚的果实比露地提早13 d左右成熟。通过品质测试分析得出,露地果实外观表现为近圆形,大棚果实表现为椭圆形;大棚大五星的平均单果重比露地重8.7 g左右,可食率高1%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约1.5个百分点,总糖含量高约0.8个百分点,Vc含量高约0.03μg.g-1,总酸含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温室条件下桃(早红珠、早红霞)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桃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变化趋势相反;桃有机酸含量幼果期较高,硬核期、成熟期较低;桃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趋势呈“V”形变化曲线,幼果期、成熟期较高,硬核期较低。桃果实中糖、酸和维生素C的变化与果实的生长期有一定的关系,非还原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在果实硬核期含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12.
油茶果实糖含量及代谢相关酶活性与油脂积累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油茶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关键酶活性变化及其与油脂积累之间存在的关系,对油茶‘湘林11’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上述指标与油脂积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初期可溶性糖含量较低,随果实发育升高,于6月中旬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8月中旬又略有回升;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  相似文献   

13.
分别根据荔枝和龙眼的物候期,于采果后沿树冠滴水线开沟浇施250倍的绿洲植物花果营养液,并在花果期喷施3次500倍的绿洲植物花果营养液,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增厚,叶色浓绿、光泽度提高;并能不同程度提高龙眼和荔枝的座果数、单果重和单株产量.株产提高幅度因品种而异,本地种龙眼提高61%,赤壳龙眼提高46%;兰竹荔枝提高90%以上,而乌叶荔枝仅提高10%右左.绿洲植物营养液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使果粒均匀发育,大小一致.龙眼果实品质测定的结果表明,Vc含量提高43%,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金冠’苹果及其优系(SGP-1)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期间可溶性糖及组分含量和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关系,明确糖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和关键酶,探讨两材料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糖代谢的生理差异。结果表明:(1)两材料果实中可溶性糖呈上升趋势,在果实发育前期,‘SGP-1’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高于‘金冠’,到后期则显著低于‘金冠’。(2)两材料果糖、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除山梨醇外,总体呈上升趋势。前期‘SGP-1’山梨醇含量显著高于‘金冠’;后期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金冠’,蔗糖和山梨醇则显著低于‘金冠’,且两材料成熟果实均以果糖占比最高。(3)‘金冠’与‘SGP-1’果实的糖代谢酶活性在前期变化趋势不同,后期基本一致;‘SGP-1’总体表现为前期显著高于‘金冠’,后期除SOX高于‘金冠’,其余酶活性持平或显著低于‘金冠’。(4)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发育前期‘SGP-1’果实各糖组分含量主要受SDH、SS-S调控,而‘金冠’则主要受SDH、NI调控;后期‘SGP-1’果实各糖组分含量主要受SPS、NI调控,而‘金冠’则主要受SPS、SS-C和AI调控。研究发现,‘SGP-1’ 果实糖积累的关键期为发育前期,而‘金冠’则在发育后期快速积累,且对两材料糖积累起主要调控作用的酶活性和种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苹果花果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花果管理是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重点环节,综述了花果管理技术的实施方法、技术效果以及对花果和品质发育的影响,主要包括疏花疏果、保花保果、提高果实品质、果实采收等内容,并对今后省力化、机械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果树果实中的糖代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分是果树果实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关果实中糖代谢的研究一直是果树研究的重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更好地认识果树果实中糖代谢的研究以及提供调控糖代谢提高果实品质的理论依据,文章综述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种类及含量、糖进入果实的途径及运输,果实糖代谢的相关反应,果实糖代谢的方式、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与糖积累的关系以及果实中糖代谢的调控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的规律.[方法]以3年生骏枣为试材,测定果实的动态生长指标以及果实中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含量.[结果]骏枣果实生长曲线呈不明显的双“S”型.骏枣果实早期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果实膨大期迅速积累蔗糖,到果实成熟时主要积累蔗糖.[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骏枣果实糖积累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宁夏枸杞果实糖积累差异的生理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杞1号和宁杞3号枸杞品种为材料,分别对2个品种的果实单粒鲜质量、横纵径、糖含量、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果实糖积累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2个品种的果实单粒鲜质量均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同;与宁杞1号不同,宁杞3号在果实发育后期其横径仍大幅增长;2个品种的果实均以积累己糖为主,在发育过程中己糖含量总体均呈递增趋势,但糖的积累量存在较大差异;果实中转化酶活性的高低是影响其糖分构成的主要原因;2个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主要是由果实中糖分含量和种类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甜柿果实发育期间矿质元素和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甜柿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的增大主要在生长前期和近成熟的一段时间;果实近成熟阶段,,糖分积累明显加快,果实中N、Mg、Ca、Mn、Fe、Cu含量在发育的前期最高,随着果实的膨大,各元素浓度下降趋势。P、K的浓度在果实成熟期,随着糖分的增高而升高。Zn含量在果实发育的3个阶段,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早钟6号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形和果肉、果核的干物质变化动态及溶质的需求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花果形以长椭圆形为主,晚花果形以近圆形为主;在果实发育初期和后期果肉溶质的积累高于果核,而果实发育中期则以果核积累溶质为主;果实成熟时果肉、果核干重均达到最高值;肥料的最大效益期在花后60~15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