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桃奴是怎样产生的答河北读者张福南在桃园里,有的树上桃果长到红枣大小时就不再长了,直到成熟时仍然很小,人们把这种小桃叫做正常桃与桃奴“桃奴”。桃奴的产生,与品种特性有密切关系,象肥城桃、深州水蜜等品种就相当严重,桃奴约占总果数的30%—50%。产生桃奴...  相似文献   

2.
肥城桃果大、味美、为驰名国内外的优良品种。但在栽培中如管理不当,所结桃果往往是大桃少小桃(肥城称作桃奴)多,产量低。因此,在栽培中如何促成大桃,减少桃奴,提高产量,即成为肥城桃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曾于新太县园艺场进行了摘心试验,对减少桃奴、增加大桃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胶东地区引种肥城桃栽培,座果率极低,为此,1987和1989一年进行了花期喷洒赤霉素(“920”,上海试剂厂生产)、硼尿液、三十烷醇(山东益都桑蚕育种场生产)提高盛果率试验。赤霉素设 25、 50、75、100ppm 4个浓度;硼尿液设0.1%硼砂+0.3%尿素、0.3%硼砂+0.1%尿素2个浓度, 二十烷醇设 0.2、 0.5、 1.0和 1. 5ppm4个浓度;以喷水为对照。单株小区,随机排列,重复三次。 试验结果看出:1.肥城桃盛花初期喷洒赤霉素能明显提高盛果率,随浓度增大座果提高,提高幅度为18.15~31.00%,与此同时“桃奴”比例提高,表现出与硼浓度成正相关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外…  相似文献   

4.
基于果实相关性状的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国家种质资源圃(北京)编目的558份桃品种的18个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了桃品种初级核心种质构建的取样策略,包括总体取样比例的确定及取样方案的选择,以获得最佳的初级核心种质。本试验共设10%~90%9个总体取样比例;取样方案研究包括分组原则和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结果表明,桃初级核心种质的适宜总体取样比例为10%;按品种类群分组结合多样性比例取样为构建桃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取样方案;利用此取样策略从558份桃品种中提取56份作为核心样本,对其代表性进行检测表明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代表桃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中国桃优质果的比例不到50%,与世界优质桃平均比例80%相比,优质桃比例明显偏低。河北省是我国桃主要生产省之一,2014年桃栽培面积9.46万hm2,产量137万t,占全国的13.6%和15.1%,居全国第2位。为进一步提高桃的品质,现介绍提高桃果实品质的综合技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运输条件及品种特性等选择适宜品种,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家庄动物园内桃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动物园内桃品种包括果桃1种(中华圣桃)、山桃1种、观赏桃14种,属北方桃花生态类型,具有花期较早、花期延续时间长、花色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蒙阴县地处沂蒙山区,多山岭旱薄地,20世纪90年代,耐干旱瘠薄的桃品种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末全县桃栽培面积达3 800 hm2,春蕾、五月火、早美光、早香玉等品种约占总面积的50%,由于普通桃品种所占比例大,经济效益下滑.为改变这种趋势,经多方考察论证,由县科技局、果树局组织,山东茂田园艺有限公司承担,2001~2003年进行了桃树高接扁桃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于2003年获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21年1月河北各地发生了几十年一遇的低温,为了探明低温后各桃品种的冻害情况,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各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的60个桃品种中,20个品种未发生冻害,40个品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害面积1 892.53 hm~2,占当年桃栽培面积的2.18%。不同桃品种抗寒力不同,在不同地区的冻害表现不同,同时也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针对调查结果,对主要桃品种的适应范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夏龙玉 《落叶果树》2008,40(1):54-55
在庭院栽植或盆栽的桃或野生毛桃的不同主枝和中心干上,分别嫁接普通桃、油桃、杏和李的早、中、晚熟品种,成活率高达98%以上;接后第2年结果;花期持续1个半月,盛花期25天左右,树上挂果时间长达6个月之久,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肥城桃是我国重要名产果树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果形硕大,风味优异,早已驰名中外,是我国宝贵的种质资源。关于肥城桃的品种起源、组成类型、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都曾有人作过调查研究〔1〕〔2〕〔3〕〔4〕。肥城桃优点极为突出,而存在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适应性差,异地栽培效果不良,并有结小型果实“桃奴”的习性,使生产和扩大栽培受到很大限制,长期未能解决。我们考虑到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学动态是结实的基础,所以从1977年开始进行肥城桃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学研究,通过三年连续观察,发现肥城桃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表现了许多异…  相似文献   

11.
早中熟苹果的生产状况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我国目前早中熟苹果的生产现状1.1早中熟苹果品种的种植比例在我国苹果产业中,早中熟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据统计:中晚熟和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而早中熟品种不足15%。不同苹果产区的种植比例不尽  相似文献   

12.
几种果实不同部位呼吸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苹果、梨、桃、柿、葡萄等果实进行了不同部位呼吸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红星苹果和鸭梨果皮部分呼吸量分别占果实总体呼吸量的90%左右, 果梗和果萼部位所占的比例相当; 北京14号桃果皮部分呼吸量占果实呼吸总量的95%左右, 果梗部分呼吸量占5%左右; 巨峰葡萄果皮部分呼吸量占70%左右, 果梗部分占30%左右; 而磨盘柿果皮部分呼吸量只占30%左右, 果蒂部分占70%左右。可见仁果和核果类果皮部分为呼吸的主要通道; 浆果类中巨峰葡萄果皮与果梗部分的呼吸通道比例大致为7∶3;而柿果蒂部分为果实呼吸的主要通道, 占到果实总呼吸量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13.
观赏海棠品种群的花期物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2个观赏海棠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始花期(S1)—盛花期(S2)—末花期(S3)3个阶段的花期物候观测,系统地研究了品种群的花期物候特征,旨在为海棠专类园建设及海棠花期物候性状特异种质挖掘与定向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根据始花期的候区分布,可将82个品种划分为最早(VE)、早(E)、中(M)、晚(L)和极晚(EL)5大花期时序品种群;最早与最晚开花品种的始花期间隔22 d。根据S1 ~ S3花期持续时间长短,以3 d为级差,可将82个品种划分为超短(VS)、短(S)、中等(M)、长(L)和超长(VL)5大花期长短类群;82个品种平均花期长度为(11.4 ± 2.8)d。基于花期物候频率统计,构建了始花期(S1)、盛花期(S2)和末花期(S3)的品种频度指数动态分布函数(CFI),其动态函数的直线斜率存在显著差异(k1 = 6.312 < k2 = 6.821 < k3 = 9.1557),反应了3个花期阶段物候节奏由慢而快的变化趋势。还构建了观赏多度指数函数(CDI),为品种群花期整体观赏性评价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基于CDI,将品种群的群体观赏期划分为6个阶段,即启动期(P0)、指数快速上升期(P1)、指数高位稳定期(P2)、指数快速下降期(P3)、窗口期(P4)和指数低位持续期(P5);P1 ~ P3期间CDI值 ≥ 13.6%,时间长达21 d;P2时段的CDI值高达75.3% ~ 80.3%,时间达3 d。基于82个观赏海棠品种S1 ~ S3的花期长度(L)和开花期间每日最高气温均值(T)的二维源数据,以T = 23 ℃和T = 27 ℃为分界点,拟合了L与T之间的分段耦合函数,不同温度区间耦合度(R2)差异显著:52个品种分布于A区(T = 19.2 ~ 22.9 ℃),21个品种分布于B区(T = 23.0 ~ 26.9 ℃),9个品种分布于C区(T = 27.0 ~ 32.0 ℃);这反应了花期长短的相对性,当T ≤ 23 ℃时,花期长短的主导因子为遗传因素,T ≥ 27 ℃时,花期长短的主导因子为日最高气温,T = 23.0 ~ 26.9 ℃时,花期长短由遗传因素和日最高气温共同主导。  相似文献   

14.
对温州主栽茶花品种花器官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54个茶花品种中,红、白、黄品种分别为74%、22%、4%;大、中、小型花品种依次占31%、56%、13%;茶花始花期多在2~3月份,花期以40~80d者最多,占76%。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春季晚霜冻害对中宁桃的为害状况,以2022年4-5月最严重的一次霜冻灾害天气为例,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分析不同桃品种及产量的霜冻灾害。结果表明,在调查的5个桃品种中,均发生不同程度冻害,冻害总面积达11.0 hm2,占当年桃栽培面积的59.5%。不同地形桃冻害表现不同,洼地受冻严重,高地受冻较轻。不同品种桃受冻程度差异显著,油桃品种‘瑞油蟠2号’和毛桃品种‘曹毛’受冻最严重,华玉受霜冻影响较小。此次霜冻灾害调查对本地桃园布局、育种栽培和监测预防春季晚霜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4月19日,德州市出现了近40年来同期没有出现过的降雪降温,对处在花期的桃造成严重影响。我们于4月20-23日、5月26-28日、7月26-27日,分3次到德城区黄河崖镇前寨和金庄桃园、夏津县宋楼镇时庄桃园、齐河县晏城街道老肖果园,对京艳、大久保、北京14号、麦香4个主栽品种展开调查,并分析桃花期冻害的特点及冻害原因,并提出补救措施。1冻害情况全市桃园受冻面积为3 933 hm2,占桃园总面积的90.8%,受冻较重的桃园面积1 533 hm2,全市桃年产量  相似文献   

17.
宇会 《河北果树》2014,(6):49-50
<正>1建园1.1园地选择宜选择年平均气温1012 0C,土壤pH值6-7.5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方。最好有灌溉设备。1.2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选择面积大的果园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早熟品种有红灯、早大果、美早户熟品种有拉宾斯、滨库、斯坦勒娩熟品种有雷尼、先锋、艳红。选择与主栽品种授粉亲和力好、花期相遇的品种做授粉树,授粉品种占主栽品种的30%左右。面积越小授粉树比例应该越大。  相似文献   

18.
桃3种颜色果肉中10种酚类物质的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了桃酚类物质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测定和比较了红、黄、白色类型桃果肉酚类物质组分。以甲醇(0.1% H3PO4)为提取剂,采用C18柱(4.6 mm × 250 mm,5 μm),以甲醇(0.1% H3PO4)和水(0.1% H3PO4)为流动相梯度冲洗,流速1.0 mL · min-1,温度30 ℃,检测波长280 nm,适于桃果肉酚类组分分析。在桃果肉中检出了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槲皮素、没食子酸、阿魏酸、根皮苷和根皮素。不同肉色类型桃的主要酚类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红肉桃主要成分为表儿茶素、绿原酸、儿茶素和新绿原酸,黄肉桃为新绿原酸、绿原酸和儿茶素,白肉桃为新绿原酸、儿茶素和芦丁;红肉桃含量最高的酚类为表儿茶素最高(78.91 ~ 673.90 mg · kg-1FW),黄肉桃为新绿原酸(7.28 ~ 25.57 mg · kg-1FW),白肉桃中含量最高的酚类因品种而异,规律不明显,以新绿原酸(3.17 ~ 6.16 mg · kg-1FW)和儿茶素(4.21 ~ 14.55 mg · kg-1FW)较高;各酚类含量差异显著,对于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芦丁等桃果肉中的主要组分而言,红肉桃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白肉和黄肉桃。同一肉色不同品种间一些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显著,可用于筛选桃特异种质。  相似文献   

19.
桃是山东主要水果树种,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苹果,居全省第2位,分别占全省水果总面积的16.9%和总产量的17.7%,是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生产中存在着早熟和中熟品种比例过大、晚熟优良品种极少的缺陷,因此选育优良耐贮的晚熟桃品种成为生产中的急需。经过长时间的试验研究,我们选育出了晚熟、着色好、糖度高、品质优、耐贮、商品性好、丰  相似文献   

20.
《现代园艺》2020,(1):29-30
以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5个观赏桃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对物候期、花器官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观赏桃品种物候期差异较大,花期长,从3月下旬~4月下旬,可观赏期长。喷施GA_3可以提早物候期早的品种的开花期,增加花瓣数量,增大花冠直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