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产养殖》2014,(9):52-52
<正>国际在线消息:尽管鳗鱼是日本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鱼种,但由于野生鳗鱼频临灭绝,已经列入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日本《朝日新闻》2014年7月28日报道,为了解决"鳗鱼荒",日本正在大力研发鳗鱼人工养殖技术。2010年,世界上首例通过人工授精繁育的鳗鱼在日本三重县水产综合研究所自行产卵成功,这对于拯救濒临灭绝的鳗鱼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鳗鱼,通常在距日本约两千公里的太平洋里产卵,然后在淡水流域存活5~10年。到目前为止,日本鳗鱼在海里的生活状况还不为人知。天然鳗鱼的捕获量极  相似文献   

2.
《渔业科技产业》2006,(1):47-47
日本鳗鲡(鳗鱼)的产卵地究竟是何处?这个历经半世纪的谜,最近终于被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解开。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教授冢本胜巳的研究小组发现,日本和中国沿岸养殖用的鳗鱼苗,全都是从关岛海域“骏河海山”来的。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  相似文献   

3.
日本《朝日新闻》于1973年12月25日报道了关于鳗鱼人工孵化成功的消息。这个成果是由函馆市北大水产学部淡水增殖教研室经长期研究,弄清楚了迄今未知的鳗鱼的生态情况下取得的。这是继1970年12月23日日本千叶县内湾试验场内水面分场的“鳗鱼在水槽内自然产卵”之后,鳗鱼人工繁殖研究中的新创举。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1973,(7):24-24
赞比亚东部的赞比西河,存在一种带有斑点的鳗鱼,个体巨大,有的重达40磅,这种鳗鱼和欧洲品种一样,幼鳗阶段生活在江河里,在淡水里生活达12年,然后洄游到印度洋马达加斯加附近深水区产卵。  相似文献   

5.
日本鳗鲡的故乡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对于科学家来说很难作出正确回答。生活在中国和日本沿岸的日本鳗鲡,出生于远离日本列岛南部2000km的马里亚纳群岛海域,它们随着海流来到东亚生活。两年前,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的冢本胜已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马里亚纳群岛以西海域发现了日本鳗鲡的产卵地。这一发现不仅对研究鳗鱼的生活形态,而且对保护鳗鱼资源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最近爱知县水产试验场发表了采用养殖鳗鱼进行人工孵化获得成功。过去曾有过天然鳗鱼进行人工孵化的报道,而采用人工饲养鳗鱼进行人工孵化尚属首例。虽然孵化后仔鱼在两天内全部死亡,但取得了人  相似文献   

7.
《淡水渔业》1977,(5):7-15
我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草鱼,在天然水域中一般是一年产卵一次,属于一次性产卵鱼类。  相似文献   

8.
鳗鱼学名鳗鲡,为暖水性名贵食用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有"水中人参"的美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鳗鱼是一种降河性鱼类,每年秋季性成熟的亲鳗到深海中产卵繁殖,鳗苗于春季到河口附近索饵,在淡水中生长1周年,到翌年春,可长到15厘米、体重5克左右。鳗鱼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喜流水。水温12℃以上,鳗鱼开始摄食。白仔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体重5克左右的幼鳗开始捕食鱼苗,  相似文献   

9.
银鲫繁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鲫在天然水域产卵时,往往因水温低且变幅大等原因,产卵率和孵化率低,如有目的地控制亲鱼的性腺发育,提高催产和孵化的水温,催产时采用高剂量同时注射多种催情药物,并在人工繁殖中掌握好每个技术环节,可以使其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渔业动态     
日本采用Ⅰ龄鳗鱼采卵成功 据爱知县水产试验场淡水渔业研究所报道,该所采用Ⅰ龄鳗鱼进行采卵,已获成功。在日本全国水产试验场为首创。该所以往,均采用平均体重800g以上/尾的Ⅲ龄鳗进行采卵,开发人工生产种鳗苗的研究。今年2月,采用Ⅰ、Ⅱ龄鱼的幼龄鱼投放激素等催熟产卵。共计采用9尾Ⅰ龄鱼作为采卵的  相似文献   

11.
鳗鱼嗜食动物性饵料。野生的昆虫、小杂鱼、虾类、蟹类、贝类等均为其喜爱的食物。随着鳗鱼人工养殖量的不断扩大,天然食物以及食品工业加工处理废弃的鱼头、尾、内脏等,已远远不能满足养殖量的需要。人工配合的全价饵料,由于其使用方便,营养丰富,饲养效率高,已成为目前鳗鱼养殖的主要饲喂食物。  相似文献   

12.
淡水鲻鱼的性腺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鲻鱼(Mugil cephalus)广泛分布于整个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大多数地区作为食用,通常养在咸淡水池塘里。由于放养的鱼苗依赖天然产卵而得,故池塘养殖受到限制。近年来,开展了人工产卵试验,如果试验成功的话,必将增加鲻渔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鳗鱼学名鳗鲡又名白鳗、白鳝、白鳅、风鳗、日本鳗,是一种降河性鱼类,它在深海中产卵繁殖,在淡水环境中成长,性凶、食贪、昼伏夜出、趋旋光性强、喜流水,它又是一种暖水性名贵食用鱼,营养价值高,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在国内外负有盛名,鳗鱼的特性告诉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本文将多年来的养殖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以供网箱养殖鳗鱼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广东省鳗鱼协会获悉,由于省内连续暴雨,台山、汕头、潮州等鳗鱼主产区暴发洪灾,数万亩鳗鱼塘受到影响,全省鳗鱼业损失超过1亿元。  相似文献   

15.
台湾南瀛养殖生产协会大力推广不用药养殖鳗鱼4年有成,并取得可追溯系统认证,开始外销日本。台南县是台湾养殖鳗鱼的主要县市之一。台湾养殖鳗鱼90%以上外销日本。日本从2001年开始抽检进口鳗鱼药物残留,且逐年提高抽检标准,若被检出药物残留,不但同批进口鳗鱼都会被销毁,后续进口鳗鱼全部必须接受命令检查。  相似文献   

16.
切除眼柄诱导虾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养虾场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短缺优良和健壮的苗种。当前,大多数的养虾场苗种依靠从天然水域中收集。显而易见,从天然水域中收集可利用的苗种只限于某些地区,并带有季节性。此外,这样会把有经济价值的和没有经济价值的苗种混在一起,要把它们分离开来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苗种的早期阶段。因此,发展虾的人工繁殖以确保向养虾场供应大量健壮的苗种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生产虾苗的一个首要因素是利用健壮的产卵群体。先前,从海里采集的、在实验池通过利用眼柄切除技术来产卵的产卵群体,当它们在实验池达到成熟和产卵时,又要漂移到深海中…  相似文献   

17.
凤江公社位于粤东饶平凤江出海口,鳗鱼的资源十分丰富。为了进一步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援外贸,从1972年开始组织天然鳗鱼苗捕捞生产和成鳗养殖生产。去年全公社生产鳗鱼苗130万尾,放养成鳗面积600多亩。其中凤江公社鱼苗场试养成鳗6亩多,平均亩产225斤。现将我们养殖成鳗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郭少忠 《海洋与渔业》2009,(10):49-49,1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鱼养殖国家,鳗鱼曾经是我国最大宗出口水产品。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鳗鱼药物残留控制体系,为鳗鱼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将鳗鱼药物残留控制体系介绍如下,仅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渔事提醒     
《海洋与渔业》2008,(11):48-49
一、鳗鱼 1、养殖和管理 本月进入鳗鱼养殖和鳗鱼逐步购入养殖的阶段。小鳗继续养成规格鳗上市,对于冬季捕完鳗鱼的池塘,先将池塘水抽干,清除过多污泥,修补池堤堵塞漏水的池塘以防鳗鱼逃逸;投放生石灰、漂白粉作全池消毒,准备新鳗或分养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鳗鱼养殖。不论池塘养殖什么规格,池塘水质应时常保持清洁,透明度35~40cm,pH7.5~8。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2008,29(2):34
鳗鱼是福建的一项大宗传统出口产品,却因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打压而出口屡屡受挫。如今,一个“出口鳗鱼身份追溯系统”已经在福建建立,以提升鳗鱼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度,促进鳗鱼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