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天麻一直靠采挖野生资源,产量很少,供不应求。近年来,通过我国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药农的共同努力,研究成功了天麻的人工栽培,使天麻生产成倍增长,质量也有了提高。下面谈谈天麻人工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一)培育优质健壮菌材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叶的植物,不能吸收和制造营养,它通过蜜环菌输送营养,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因此,人工栽培天麻,必须选用优质、健壮的蜜环菌,才能夺取高产。培养菌材的段木以青杠、檞栎、麻  相似文献   

2.
牛文康  刘di瑕 《食用菌》1993,15(5):24-24
中药材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主治头晕、头痛、四肢痉挛、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等病。由于野生天麻逐年减少,发展天麻生产十分必要。现有的天麻栽培方法虽多,但都未脱离利用野生蜜环菌索和木材培养菌材进行菌材伴栽的基本模式。这既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又因菌材培养和天麻伴栽中菌索的形成和萌发过程缩短了天麻生长时对土壤有效温度期(10cm 土温15~25℃)的利用而影响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本法的优点就在于采用蜜环菌人工制种,以玉米芯为主料进行人工菌床栽培,使天麻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1997,(2)
陕西佛坪县石墩河乡天麻、猪苓种植专业户雷兆财,出售高产杂交天麻种和猪苓种,并对外承包技术。天麻杂交种是用箭麻开花人工杂交授粉而成,比常规种增产12倍,比老法栽培提前2年收获。如天麻、猪苓立体种植,当年可收鲜品30~40kg/m~2,收入700~1000元。可室内外栽培,技术一学就会,  相似文献   

4.
陈明县  周明钟 《食用菌》1994,16(5):33-34
人工栽培天麻,大多数采用先提前培养蜜环菌菌床而后再栽种天麻,不但生产工序繁琐,费时、费力,而且栽培周期长。针对这一缺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种麻、菌材、新材“三下窝”栽培天麻新技术(注:所谓种麻,是指白麻和米麻:菌材,是带有蜜环菌的菌棒;新材,是指刚砍下未经发菌的木段),获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栽培方法介绍给同行。 (一)确定栽培时间 天麻的栽培时间,一般可分冬栽(11~12月左右)和春栽(3月左右),无论冬栽还是春栽,栽种时最好结合翻挖,边挖边下种,这样可保证种麻的质量。实践证明,冬栽比春栽产量高,质量好。 (二)场地选择和整理 天麻栽培场应根据天麻的生态要求,并结合当地自然气候因素来确定。在低海拔地区(800m以下)可利用民房、防空洞、庭院等场所种植;在高海拔地区(800m以上),一般选择朝向东南,地势缓坡,近水源,排水方便,土层深厚,土壤含沙性重,通气性好,pH4.8~6.5的阔叶树林间或竹林间可挖坑种植。室内种植应进行全面消毒,做栽培池或制木箱栽  相似文献   

5.
冯保山 《食用菌》2002,24(5):14-14
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栽培简单,价格昂贵,是广大城乡人民庭院致富的好门路。可现在天麻栽培成功率低,产量不高,麻质差。笔者通过几年的栽培和试验,总结出现有天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1 存在问题①蜜环菌衰退。大多栽培者都是连年用老菌材传新菌材,致使蜜环菌退化,生命力降低,菌索分枝能力弱,生长慢,扁形,易断等,对天麻营养供应减弱。②天麻种多代无性繁殖,产量下降,甚致失败。③密集深层栽培,造成缺氧而减产。2 改进措施①采取孢子分离或菌索分离更新复壮蜜环菌,用短枝条蜜环菌菌种繁殖菌材,伴栽天麻,同时下种。②天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天麻技术的推广,栽培者也在不断增多。但在栽培中普遍存在着产量不稳,商品麻少,退化严重,易遭病虫为害,易烂麻等问题,效益不高。现根据我县天麻种植专业户及笔者近年来的栽培经验,总结几项关键技术如下: (一)选择适宜的栽培场地 不少初种者对场地要求不严,产景不高。天麻适宜生长于夏季凉爽,冬季又不十分寒冷,土壤湿润,但又不积水,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上。农田栽培必须选地势中等,排灌方便的地方。久遇下雨不积水,并有遮阳设施,夏季有防暑降温措施。地势高易干旱,过低不利排水,粘土地通气不良不宜选用。 (二)选择适宜的栽种方式 一般选刚进入初冬的时间进行栽种,这样蜜环菌刚侵入麻体建立共生关系,即进入越冬,开春即可快速生长,比其它季节栽培产量高。采用固定菌材双层栽培产量高。栽培时要隔一菌材  相似文献   

7.
无性繁殖又叫营养繁殖,是以天麻的小球茎作种麻的一种栽培繁殖法。无性繁殖的优点是简单易掌握,栽培过程中如温、湿度适宜,蜜环菌长势旺盛,白麻(长2~11cm以内的称之白麻)甚至有一部分米麻(2cm以下的称之米麻),当年即可长成箭麻(即商品天麻)或白麻,因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采用这种方法栽培。 (一)场地的选择及栽培季节 天麻自然繁殖,大多生长在海拔1000~2800m的高山地带。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工栽培天麻获得成功,不论任何地区,只要创造一个适宜天麻生长的生态环境,都能进行栽培。自然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可在野外栽培,自然条件差的地区,可利用空闲的平房、窑洞、地下室、防空洞等场地进行栽培。野外栽培,要选择沙质壤土,具有一定坡度,有一定遮阳的地带;室内栽培,池内填充料是沙质壤土或配有腐质土的细沙。 天麻一般都在初冬和初春进行栽培,但以冬栽为宜。冬栽的天麻,因处在休眠状态,在来年天麻萌动前蜜环菌已开始生长,这样可提高接菌率,使蜜环菌与天麻尽快结合。如果到4、5月份进行栽培,正值天麻生长旺盛期,不仅容易损伤天麻的萌芽,而且破坏了天麻与蜜环菌、木棒之间已经建立的生态群落,栽种后一般都不会高产。  相似文献   

8.
张德春 《食用菌》2002,24(2):35-35
天麻人工栽培历史不长 ,近年又推广了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技术 ,在栽培过程中 ,由于各地培育菌床和播种的时间、环境条件及栽培方法不同 ,获得的收成和效益相差甚大。为此 ,笔者近两年开展了天麻有性繁殖多项栽培试验 ,摸索和总结了一套天麻有性繁殖栽培的最佳时间、最佳环境条件和最佳方法。1 蜜环菌菌床培育的最佳时间为 2月中旬至 3月初。提前一个月准备好菌材 ,使菌材脱去一定水分备用。 2~ 3月培育菌床 ,在海拔 15 0 0 m以下地区 ,气温解冻 ,温度升至 8~ 12℃以上。蜜环菌适应偏低温条件下生长 ,这期间培育菌材 ,杂菌传播繁殖率很低 ,…  相似文献   

9.
以4个天麻品种乌天麻、红天麻、绿天麻和乌红杂交天麻试材,采用箱栽的种植方法并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对比分析了4个天麻品种在相同条件下的种植效果及毛细管电泳测定的生化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种植5个月后产生的米麻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米麻生长势最好的是红天麻;种植17个月后产生的白头麻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白头麻的质量存在着明显差异,质量最大的是红天麻,均值达到3 042.20g;4个天麻品种种植17个月后的白头麻采用毛细管电泳测定的生化指纹图谱中可见4个较大的峰,其中峰4与峰1的特征明显,乌天麻峰4与峰1面积比≥1,未表现出种内变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枝条段和传统粗木段进行蜜环菌菌材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枝条段(直径5 cm以下)制作蜜环菌菌材,菌锁粗壮、浓密、分枝多,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且培养时间短,生产的菌材伴栽天麻,不但天麻产量较粗木段蜜环菌菌材高,且商品麻个数多,天麻出品率高。  相似文献   

11.
蜜环菌亦称蜜环蕈,我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寄主植物有600余种,常见的有松、杉、栎等。它能和天麻生长在一起(见照片)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所以在人工栽培天麻时需在木材上培养蜜环菌作为营养基质。近年来,在人工栽培天麻基础上,国内采用蜜环菌发酵物制成蜜环菌片代天麻治头晕、肢麻等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蜜环菌的形态】蜜环菌可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子  相似文献   

12.
天麻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蜜环菌。天麻的生存除依赖蜜环菌外,还与它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天麻技术的不断推广,栽种天麻者也不断增多,但在栽培过程中失败的也屡见不鲜。本文主要谈谈贵州高原人工室外栽培天麻失败的原因。 (一)种麻质量太差 初种天麻者,由于致富心切,对种麻的质量不重视,只要搞到种就满足了。造成种麻质量差的原因:①挖天麻时麻体被挖伤,选出商品麻外就全部做种麻出售;②种麻在长途运输中,由于包装不好,风吹日晒,使种麻失水过多;③购回种麻后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烂麻。所以在栽种时,必须把好种麻质量关,把伤麻、烂麻等不合格的弃去,以确保每窝天麻的用种量。  相似文献   

13.
天麻(Gastrodia elata)是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部分为其地下块茎。为名贵短缺药材。天麻的传统栽培方法是利用野生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菌索和木材培养菌材,进行菌材伴栽。这不仅消耗木材量大、又因菌材培养和天麻栽培过程中蜜环菌素的形成和萌  相似文献   

14.
试验证明了在农区、果区用废弃的苹果树枝条与主干代替栎木栽培天麻.栽培效果接近栎木。同种不同大小的菌材对天麻的大小有明显的影响,菌材越大栽培天麻的商品率越高。  相似文献   

15.
详细地阐述利用天麻空窝和废菌材栽培白鬼笔的方法.选好白鬼笔菌株,把握好天麻采收及白鬼笔播种时间,处理好天麻废弃窝、废菌材,提高利用天麻空窝和天麻废菌材栽培白鬼笔的成功率.该方法实现天麻与白鬼笔的轮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木材资源,适用于南方大部分天麻产区.  相似文献   

16.
<正>1天麻仿野生栽培的有性繁殖1.1建棚野生天麻生长于温凉、高湿和荫蔽的自然环境下。因此,要选择适宜天麻生长的地区搭建塑料大棚,大棚上盖遮荫度达75%左右的遮阳网。1.2整地做床先深翻棚内沙土,打碎硬块,填平做床,床高10厘米,宽1.2米,床与床间留30~40厘米作业道。1.3选择麻种人工种植的主要是乌天麻、红天麻、乌红杂交天麻,但以乌天麻为好;选择麻种的外观应无  相似文献   

17.
菌材及土壤条件对天麻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秦俊哲  张大为 《食用菌》2009,31(1):63-65
目的:考察不同菌材及土壤条件对天麻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土质和不同菌材栽培的天麻中天麻素及其甙元的含量。结果:山地石渣土栽培的天麻中的天麻素及其甙元的含量比较高,得到了长效和速效菌材栽培的天麻中天麻素及其甙元含量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曲线。结论:营养丰富,通气透水性好的土质,长效和速效菌材的结合使用,有利于提高天麻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乌天麻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地点的选择、栽培时期、菌材准备、麻种的选择、栽培方式、田间管理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19.
望宏端 《食用菌》2000,22(4):36-37,39
天麻是一种无根、无绿色叶片的奇特药用植物,自身制造营养的器官已经退化,其生长、繁育所需营养主要靠蜜环菌输供。因此,要使天麻栽培成功,并获得高产,首先必须培养好蜜环菌材。现将天麻仿野生栽培所需蜜环菌材的培养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1季节 蜜环菌材一年四季都可培养。但由于是野外进行培养,既要考虑蜜环菌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又要考虑与天麻收获播种期相吻合,同时要考虑尽量不与农活争劳,不与粮、油、茶、桑等作物争地,还要考虑菌材埋于土中其营养损耗后的补充问题,故天麻仿野生栽培所需的蜜环菌材培养季节,一般选择早春…  相似文献   

20.
天麻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天麻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必须与蜜环菌共生才能得到营养而繁殖生长。蜜环菌是一种兼性寄生菌,一般寄生在死树朽木上,活树根上也可寄生,但只有在通气良好,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所以人工栽培天麻培养好天麻菌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