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辽宁引种班克松优良家系的苗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从北美加拿大引进的2个种源48个班克松优良家系的苗期研究,结果表明,48个班克松家系苗高、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后入选的最优家系均来自北纬46°的Sturgeonlake种源,生长最差的班克松家系均来自北纬45°10′的Bancraft种源。本项研究可为科学地从国外引进优良班克松家系、建立优良的种子园提供参考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引进树种班克松1998~2003年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的观测值,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班克松生长的气候因子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无霜期、日照时数、年蒸发量对班克松树高生长影响显著;大于或等于10℃积温、日照时数、无霜期对班克松胸径生长影响显著。而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对班克松的树高和胸径生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班克松(Pinus banksiana lamb)又称灰松,公主松,俗称短叶松。在原产区加拿大的自然分布区从新英格兰北部,大湖区,横跨加拿大一直到落基山脉的山麓。它生长范围比任何一种美洲松都偏北。班克松是火烧迹地和裸露沙地上的先锋树种,在贫瘠及干旱的立地上可长期生存并形成稳定群落。班克松抗寒性强,早期生长迅速,多用作建筑材及纸浆材。因此引起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重视,我国早年在辽宁熊岳、吉林净  相似文献   

4.
<正> 班克松(Pinus banksiana)又叫短叶松,是一种生长较快、寿命较短的北方松。它广泛分布于加拿大及美国北部,是美洲松中分布最北的一种。长春市净月潭林场大约于1948年曾引进过少量班克松种子,并且用这批种子育苗、造林,现尚有32株大树,并早已开花结实。林场于1966年将大树上采得的种子进行了育苗,并营造了小面积班克松纯林和班克松与樟子松的混交林。本文主要介绍我们对以上林地调查情况及树干解析后的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5.
曲宾  刘丹  王萍 《中国林业》2008,(23):54-54
吉林省班克松引种协作组从1982年开始进行班克松多点引种试验,于1988年通过该省林业厅鉴定,引种获得成功。目前引种的班克松早已郁闭成林,生长旺盛,并进入发育阶段,开始生产种子。由于是新引进的树种,有关其生长发育情况的文  相似文献   

6.
班克松又称北美短叶松、矮松、灰松,常绿乔木,为一般性用材和建筑用材,广泛用于纸浆材。原产北美洲以北,是美洲松树分布最北的一种。班克松抗寒性强,耐干旱瘠薄,早期生长速度较快,在原产地是采伐、火烧迹地和裸地的先锋树种,能较快占据林地或裸地,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在吉林省白山地区开展班克松引种造林试验,对增加长白山植物区系的物种资源、丰富吉林省东  相似文献   

7.
黄松、班克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国引进黄松、班克松种子,以油松为对照,分别进行多点育苗,并营造就对比验林。5年来对其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黄松和班克松在我省陇南等地区适应性强、生长稳定。5年生黄松平均树高0.24m,平均地径为0.65cm;班克构平均高为0.42m,平均地径为0.71cm。班克松5年生当年高生长年平均为10.51cm,油松只有7.58cm,地径生长也与油松接近。  相似文献   

8.
在日照市引种的晚松、刚松和班克松,经过3年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北美松均能安全赵冬度夏,正常生长;了作班克松外,其它2种松的生长量显著超出黑松,尤以晚松为佳。发现3种北美松均有轻度松梢螟危害,但对生长不构成威胁,建立扩大栽培晚松和刚松。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引种的班克松进行物候期观察和生长规律调查。结果表明,班克松在4月中旬叶芽膨大,5月中旬硕芽展叶,6月中下旬完全展叶。雌雄花开花时间基本相同,5月中下旬开花,6月末结束花期。班克松树高生长前2a生长较慢,2a后进入到速生期,6a后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8a后连年生长量开始迅速下降。胸径生长从第4a进入速生期,第8a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第10a生长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0.
班克松(Pnius banksiana)又称矮松、灰松、公主松、哈德逊湾松。班克松是一种寿命较短的树种,呈灌木或乔木。天然分布在新英格兰北部、大溃区,横垮加拿大。它的生长范围比其他美洲松都偏北。一、生境条件 1.气候班克松的天然分布区,1月份的平均温度从-28.8—3.9℃,7月份平均温度12.8—22.2℃,最高温度29.4—37.8℃,最低气温-20.5—46℃。平均年降水量250.4—1379mm。4—9月份的平均降雨量152.4—635mm。年降雪深度76.2—508厘米。  相似文献   

11.
以滇南野生灯台树集中分布地为调查对象,用植被生态学的野外常规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详查和常规数理统计.结果表明,野生灯台树在滇南分布的最高海拔为1 300 m,与坡向、坡度和坡位关系不明显;其分布和生长与道路和水沟没有必然联系.种群分布格局为成群分布型,但种群生长较为分散,野生资源储量匮乏.灯台树主要分布在乔木层(盖度≤54%)和灌木层(盖度≤37%)较为松散的森林和轮歇地、农用耕地等地段,具萌生力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秃杉引种潜力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短轮伐期菇木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褂木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生态适应性强 ,生长快 ,成材早 ,在早期就可表现出速生丰产性能 ,是最佳的短轮伐期菇木树种 ;马褂木既可营造纯林 ,也可营造混交林 ,保存率高达 90 %~ 96 %,明显优于其它伴生树种。杜英、枫香也是适宜的菇木树种 ,杜英生长速度较快 ,与马褂木、厚朴分别混交 ,生长效果都较好。枫香与马褂木混交 ,种间关系协调 ,树种生物学特性互补 ,林分空间结构分布合理 ,是一种成功的混交模式。酸枣生长快 ,适应能力强 ,保持率较高 ,但侧枝多 ,冠幅庞大 ,适合营造混交林 ,且混交比例不宜太大 ;与马褂木混交 ,种间关系协调 ,相互促进生长。厚朴的生长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需进一步观察。乐昌含笑、白玉兰初期生长缓慢 ,暂不适用作菇木树种。  相似文献   

14.
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日本松落叶松是我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经过7a造林试验,红松、日本落叶松混交林林分稳定且长势较好;与纯林相比,混交林在生长态势、抗病虫害和生态保护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紫胶虫(Kerriachinensis)与其它胶蚧一样,均隐匿在其胶被内生长发育,外观难以看到各虫龄期的体形特征。用图表形式把各虫龄期及其相关的泌胶形态和冬夏两代各自所需无数标出,即可清楚看出该虫生活史、生活周期及各发育阶段期间的变化和关系。同时,列出各虫龄期特征检索表,便于在科研与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引进筛选品种与国内主栽品种的生产性能比较发现,从加拿大引进筛选的T a、Tb菌株表现出高产性状,其出菇早,且出菇整齐,菇型适中,尤其是Tb菌株,表现为菇肉细嫩、口感好等性状,但其开伞状况较A s2796相对差一些;在病虫害方面,T a、Tb抗性表现相对较好,且Tb优于T a.提出Tb可作为设施栽培的品种,Tb在稻草培养料中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负指数增长曲线,出菇期集中,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立地条件与柳杉生长量关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9年生柳杉人工林的26个样地调查其立地条件与生长量之间的关系,初步研究表明:当土壤疏松层厚于30cm时,柳杉生长良好,浅于20cm时,柳杉生长不良;柳杉生长受地形影响,在山洼、山谷处生长最好,山坡、山顶、山脊则较差。  相似文献   

18.
杨树木材纤维长度变异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分析了杨树木材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规律及其与林木生长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纤维长度随树龄增长而增大,前3a快速增长,至第4年缓慢增长,趋于稳定,而与林木生长的立地环境关系不大。中龄林(4~7a生)木材适合造要求纤维长度为0.6~1.0mm吸墨纸等纸,成熟林(8a生以上包括8a生)木材适合造要求纤维长度为0.8~1.1mm打字纸等纸。  相似文献   

19.
赵平 《林业科技情报》2021,53(1):49-50,53
杨树作为一种常见树种,其生长快、用途广,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保价值等,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大量栽植.在认识杨树特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杨树造林技术,期望有利于提升各地区的杨树栽植水平,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桃叶卫矛有关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及育苗、造林技术试验,表明这一树种耐干旱、抗风蚀,根系发达、萌蘖力强、枝叶繁茂。可用常规育苗法进行育苗,沙地造林成活保存率可达90%以上,栽植后翌年有枯梢现象,但第3年后不再出现,生长良好,是沙区很有发展前途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