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出生未哺乳前立即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1.5至2小时后再哺喂初乳,50至60日龄第2次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培育母猪6月龄时再肌注3头份猪瘟疫苗,以后公母猪每6个月(春、秋)各预防一次,使我场持续一年左右的猪瘟流行迅速得到控制,至今二年未发生猪瘟。实际证明新生仔猪哺乳前免疫和加大剂量是猪瘟疫情场控制和扑灭猪瘟的有效措施。一、我场猪瘟流行情况1988年11月14日发现猪瘟病猪3头,即对全场600多头公、母猪及肉猪逐头检查,  相似文献   

2.
<正>猪瘟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主要致病病原为猪瘟病毒。该病毒属黄病毒科,致病性强,病猪死亡率高。猪是猪瘟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易感染猪瘟。病猪以高热、内脏出血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高温多雨季节发病率高。1症状表现了解猪瘟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在屠宰检疫中对猪瘟作出鉴别与诊断。猪瘟包括四种症状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猪圆环病与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诊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利用猪瘟疫苗、猪圆环病毒疫苗、抗生素等药物和营养饲料对病猪进行及时的治疗,对养殖场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对病猪病症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治疗后,病猪治疗显效为289头,有效为86头,无效为45头,总治疗有效率为89.29%。结论:通过对猪圆环病与非典型猪瘟混合感染诊治研究,能够有效对病猪进行治疗,减少养殖经济损失,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猪瘟疫苗的大量使用大大地减少了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急性猪瘟的发生,但是由于农村基层技术力量和经济水平的局限,养殖户进行免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法确定免疫的最佳时机,随意地进行首免、二免甚至不免,结果产生了非典型性猪瘟。它的特征是:高热难退,药物治疗无效,病程较长可达1个月,直至发病后期和濒死期病猪的皮肤才出现紫斑,以腹下、鼻端、耳和四肢内侧等部位常见。笔者与当地兽医利用猪瘟疫苗超大剂量给病猪分点肌注取得了一些疗效。治愈率可达70%,现将具体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一、治疗方案药品:猪瘟冻干…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各地十分重视猪瘟的防疫,急性猪瘟的发生率不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温和性猪瘟还是时有发生,兽医人员都把该病视为不治之症。笔者多年来对温和性猪瘟的治疗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共治疗18头,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过程报告如下:1诊治过程1.1隔离发病猪,加强消毒,对未发病猪进行猪瘟疫苗紧急接种。1.2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变化,或病毒鉴定,细菌检查等,确定病猪。1.3第1d,对病猪用清开灵每千克体重1mL,地塞米松每千克体重1mg,进行静脉滴注,紧接着…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猪瘟主要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特征为急性、发热和高传染性,死亡率较高。现阶段,由于一些地方养猪场高强度免疫或高强度使用疫苗,导致猪瘟病毒变异情况的出现。一般猪瘟主要类型有急性型、慢性型和温和型。急性型猪瘟,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至40℃~42℃,食欲减退甚至不吃东西。有的病猪会突然死亡,有的病猪则没有明显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我們于1957年11月首先在××县烏木乡志姜村于猪瘟流行时,試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作过免疫注射。当时該村因猪瘟死猪27头,积存165头,其中47头是病猪(包括仅有体溫升高的21头在內),健猪118头,用猪瘟兔化弱毒作紧急預防注射后,連續观察7天,无反应及死亡,为今年再度試用奠定了基础。試用以前要做好几件事情: 1.到病猪区从流行病学、病史、临床病状、尸体解剖和扑杀病猪等分析研究,准确診断为猪瘟时,方可使用。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0月我市崇安镇某养猪专业户暴发一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诊治痊愈,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户共饲养生猪35头,其中成年母猪2头,30~70kg的肥育猪33头,自繁自养。全部生猪都于年初注射过猪瘟疫苗(福建省生物药品厂出品),每头猪只注射2头份。2000年10月8日畜主发现1头体重40kg左右的架子猪不食,体温41.2℃;自用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安乃近等药物肌注,治疗无效。病猪增多,7d后除种母猪未发病外,其余32头生猪全部发病,表现出轻重不同、症状相似的临床症状。2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41.2~41.7℃,高热稽留不退;食欲减退至…  相似文献   

9.
猪蓝耳病、支原体病、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发病情况 2008年1月21我接诊一猪场病例,该猪场共存栏138头育肥猪,平均体重35千克左右。进场时做过猪瘟、伤寒疫苗。最近几天猪群几乎每圈中陆续出现2—3头病猪。开始有发病的,有呼吸道症状,采食量减少,个别猪耳朵、四肢、下腹部和背部出现紫红色瘀斑。多数体温升高在40℃以上,个别猪拉干粪;用黄芪多糖稀释青、链霉素,同时肌注磺胺药均不能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人工接种猪瘟石门系强毒,发现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与文献记载的猪瘟有明显的不同,为探讨其原因,先后接种健康猪9批56头,连续通过五代(继代猪未包括在内),病猪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仍不够明显,但取其含毒组织(脾脏、淋巴结、胰脏)用实验室方法却检出猪瘟病毒,提示了我们,非典型猪瘟及不显猪瘟病变的病猪是猪瘟病毒的携带者,与当前猪瘟的持续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 2007年6月10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凤城镇廖某饲养的猪发生高热症,先是种母猪发病,随后疾病在整个猪场蔓延。发病率高达62.2%,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当地兽医采用抗病毒和抗菌消炎等对症治疗,对不食的病猪肌注热毒威银黄粉、百热安和黄芪多糖注射液,对咳嗽的病猪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和氟苯尼考注射液等,但效果不理想,截止6月21日,已有22头猪死亡,后改用中药和针灸疗法,其余34头发病猪中除5头逐渐衰竭死亡或淘汰外,另29头病猪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2.
更正启事     
2008年11月18日,河北省滦县一养猪场购进断奶仔猪68头,体重在25~30千克左右。刚进场时按常规免疫(肌注猪瘟疫苗5头份,口服伤寒疫苗2头份,7天后接种猪丹毒、猪肺疫2头份。同时肌注口蹄疫疫苗)。几天后,出现大群采食量减少,精神沉郁。有个别仔猪出现异常.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消瘦、跛行、被毛粗乱;体温升高,皮肤有出血点。用青链霉素、安痛定和抗病毒药物注射,效果不明显,有2头仔猪死亡,又有5头出现症状,特到笔者处就诊。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月,林逢镇和同村苏屯某猪场发生以体温升高至41℃~42℃,四肢、背、腹下、耳根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发病急、死亡快和死亡率高为特点的猪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瘟病毒和猪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经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病猪95头,治愈78头,治愈率82.1%。  相似文献   

14.
<正>猪瘟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疾病,急性猪瘟由强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病毒所致感染则不易被觉察。猪场猪瘟防控必须从免疫做起。1猪瘟发生原因分析1.1猪场存在猪瘟野毒株据资料报道,有些规模化猪场经常出现毒力减弱的猪瘟弱病毒株和强毒株,存在慢性猪瘟病猪、亚临床感染猪和免疫耐受性的持续感染猪。有些猪场受条件限制,对猪瘟病毒和带毒病猪不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2007年1月20日,一养猪户到门诊就诊。主诉:饲养125头外购仔猪,体重13 ̄16千克,进场时做猪瘟5头份,伤寒2头份的疫苗,已有5天,最近两天猪群出现食欲不振,拉稀、呕吐的病猪,肌注青霉素、安乃近、地塞米松、病毒灵效果不明显,死亡3头仔猪,大群不断的出现病猪,请求诊治。  相似文献   

16.
肇东市某商品猪场内仔猪大批发病,病猪精神状态极差、发热、食欲下降、拉白色糊状并伴有腥臭味的粪便,有些迅速死亡但死亡率不高。为确诊此批病猪,运用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病理解剖观察等手段初步判定为大肠杆菌与猪瘟病毒混合感染。根据其剖解现象使用细菌学检测和PCR技术对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大肠杆菌、放线杆菌及链球菌进行检测。SS培养基培养出的菌落形态为圆形半透明的小凸起,革兰氏染色镜检后观察到是革兰氏阴性杆菌。PCR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病毒为阳性。最终确诊为大肠杆菌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通过对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环丙沙、硫酸阿米卡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的特征是传播快、流行广、死亡率高 ,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属一类传染病。此病虽然不分年龄、性别、品种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低日龄发生猪瘟病的却很少见。笔者于今年初遇到一起 3日龄仔猪暴发猪瘟的病例。现将诊断情况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1月 5日我县凡集乡冲南村李某饲养的一头母猪产仔 1 5头 ,全部成活。 3日龄时 ,有 4头仔猪发病。当地兽医用抗菌素等药物治疗无效 ,5天后 4头病猪全部死亡 ,又有 5头仔猪相继发病。笔者接手诊治后 ,通过综合分析诊断为猪瘟…  相似文献   

18.
2015年6月湖北某农户饲养的150头的育肥猪,先后出现了弓背喜卧、粪便干结、全身皮肤出血等症状。病理剖检可见全身皮肤及心、肝、脾、肺、肾、胃、膀胱等多脏器广泛出血斑;采集病猪病变组织,提取RNA,用猪瘟病毒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病料呈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病猪为猪瘟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猪瘟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猪瘟俗名"烂肠瘟",国外称为猪霍乱,本病流行广,传染快,死亡率高,急性以出血性败血症,慢性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为其特征。一、病原病原是猪瘟病毒,它存在于病猪的各个器官、组织、分泌物以及粪尿中,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随其粪尿、唾液等排出,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寄生于猪的多种有核细胞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2005年5月20日,方正县某养猪场发生了一起猪瘟与弓形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其诊断与防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5月20日,方正县某养猪场刘某饲养的65头育肥猪突然发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便秘,用青霉素、链霉素和安乃近等药物肌注治疗,效果不明显,至5月26日,累计发病32头,其中死亡3头。后经我们对症治疗,除3头重症猪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其发病率为49%,死亡率为18.7%。2临床症状初期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