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猪宰后检疫中应检的脏器有多种,其中肝脏是不容忽视又至关重要的脏器之一。由于肝脏在动物的代谢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并具有排泄、解毒、分泌等多方面功能,因此大多数病畜都易在肝脏上出现病变。下面把笔者在生猪屠宰检疫中经常遇到的几种肝病变及处理阐述如下:1肝脂肪变性常是由于传染和中毒因素引起代谢障碍的结果,多见于败血性疾病。眼观病变:在变性早期可见肝体积肿大,边缘变钝,后来因肝细胞崩解而缩小,质地松软易破裂,呈黄褐色、灰黄色或土黄色。如并发黄疸时,则呈柠檬黄色,切面变淡,触之有油腻感。处理:作工业用,重症必须作沙门氏菌检…  相似文献   

2.
生猪由于长途运输挤压,得不到及时休息、饮水、进食等,出现死亡或衰弱急宰屡见不鲜。由于死因不明,放血不及时,胃肠内容物得不到及时清理,致使内脏器官、血液等大量细菌滋生,宰杀后多表现为切面平整,其周围组织稍有或无血液浸润现象;肌肉呈暗红色或黑红色;脂肪呈不同程度的红染  相似文献   

3.
屠宰后畜禽的兽医卫生检验,除了根据屠体病变所提示的疾病,按照规程进行处理外,还须对屠体的一般性病理变化进行处理,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多种多样,须根据病变的轻重和波及的范围进行卫生处理。现将肝脏常见的病理变化的鉴定和卫生处理叙述如下:1病理变化的鉴定1.1肝淤血肉眼观察:肝脏呈中等程度肿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被膜紧张,质地变实。切面流出许多暗红色血液。肝小叶中央淤血较重,呈紫红色,肝小叶周边淤血较轻,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呈灰黄色,诸多肝小叶的淤血区和脂变区相间,使切面构成红黄相间的槟榔样花纹称为“槟榔肝”。显微镜观…  相似文献   

4.
肝脏是人们喜爱食用的一种动物脏器,但同时又是易发生病理变化的组织器官。肝脏病变除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外,还可由中毒、应激等许多因素引起,应在宰后检疫中检出并作出适当处理,以保证肉品安全,现将其常见的病理变化的鉴定及处理阐述如下。1肝脏的病理变化1·1肝淤血肝脏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称为肝淤血。淤血的肝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边缘钝圆,切开时有暗红色血液流出。1·2肝脂肪变性肝脏肿大,包膜紧张,呈程度不同的浅黄色或土黄色,质地松软而脆,切面有油腻感,称为“脂肪肝”。如果同时伴有淤血,则肝脏切面由暗红色的淤血部分和黄褐色的…  相似文献   

5.
注水肉的卫生检验与卫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注水肉的特征1.1外观特征畜禽活体注水后,明显可见腹部膨胀,体态异状,步履蹒跚,行动困难。生猪肛门可见肠流出。注水的畜禽肉色较正常的淡,有一种水样光泽,切面呈淡红色或玫瑰色。用手指按压时,有水滴流出,指压凹陷后恢复较慢。1.2剖检特征宰后畜禽胴体的表皮在通风环境下不易形成风干膜,但失重较快。经注水后畜体的一些内脏器官呈水肿样。光禽(鸡鸭)胴体肌肉(颈、胸、腿、肩肌)因注入水分,手指触之即可见这些部位肌肉层有水分流出,肌肉的色泽变淡,猪肉、牛肉色泽鲜红亮泽,切面浅红色。肝隆突,包膜紧张,肝叶印圆,切面有水分渗出。肺呈急性…  相似文献   

6.
湖南某大型万头猪场,于2003年12月5日送往一屠宰厂120头活大猪进行屠宰检验时有5头有疑似结核病病样。有的是全身性病变:可见肝、肺、肾、脾器官表面和组织内形成大小不一、多少不等的白色结节性病变,颈部淋巴结(LPN)和肠系膜淋巴结、股前淋巴结等形成粟粒大至高梁米粒大,切面呈灰黄色干酪样坏死或钙化的病灶。随即对可疑病菌料抽样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一个多发病的器官,有肝脓肿、肝脂肪变性、饥饿肝、肝硬变、肝坏死、肝中毒性营养不良等,也有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的病变。近年来乌市各屠宰场乳斑肝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这些肝脏呈暗红色,表面镶嵌白色花斑,数量不一,外观似一幅暗红色花布的形象,这主要是由于肝的实质局部被猪蛔虫幼虫破坏、局部间质增生的结果。对生猪患乳斑肝的症状轻者修割后食用,重者必须作工业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天康和东戈壁两大生猪定点屠宰场2005年全年的乳斑肝数据进行了调查和统计。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猪疾病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已不少,其中对猪内脏病变的研究也很深入,但是关于屠宰生猪肾脏眼观病变与显微病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鉴于屠宰生猪内脏检疫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的重要性,本试验首先通过对大量屠宰生猪肾脏眼观病变的观察,然后进行分类统计,再对不同病变肾脏进行HE组织切片染色观察,最后与眼观病变进行对照分析。观察结果可为疫病的分析及屠宰生猪脏器检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某生猪屠宰场检疫时,曾发现1头生猪全身骨骼呈暗褐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肾脏呈褐色有出血点,内脏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经查阅有关资料和进行临床诊断,确诊该猪患有骨色素病。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首先通过对大量屠宰生猪肝脏眼观病变的观察,然后进行分类统计,再对不同病变肝脏进行HE组织切片染色观察,最后与眼观病变进行对照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屠宰生猪肝脏大致病变数量与类型,为该地区疫病的分析起辅助作用,也为屠宰场的脏器检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生猪宰后检疫时,常可见到组织器官出血、充血、化脓等病变,这些病变有时呈局限性,有时波及全身。兽医检疫人员在检疫时,应注意出血的颜色、性质和部位,以判断出血时间、程度和原因,特别应检查出血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变化情况以判断出血性质和程度。  相似文献   

12.
尿黑酸尿症即尿黑酸氧化酶缺乏症(horn-ogentisic acid oxidase deficiency),是尿黑酸在体液和组织内贮积所致的一种氨基酸分解代谢病,属遗传性疾病。生猪屠宰检疫发现该种遗传性疾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市场鲜肉检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放血程度鉴别健康畜禽肉放血良好,宰杀刀口外翻,切面粗糙不平,其周围组织的血液浸润区大,脂肪洁白或浅黄,瘦肉鲜红,肌肉及血管紧缩,指压有弹性。而患病、急宰、濒死或死畜禽等有不同程度的放血不全,主要表现为:1.1病死畜禽肉体极度放血不全,脂肪肌肉弥漫性淤血。外观呈暗红色或黑红色,切面有黑色血液浸润,并流出血滴,血管中充满血液,指压无波动感,胸、腹膜表面呈紫红色,宰杀刀口不外翻,切面平整光滑,刀口周围无皱缩现象,且无血液浸润。1.2冷宰的畜禽肉体放血不良,脂肪有血迹,血管粗大,肌肉内毛细血管有血块。1.3濒死期或重病急宰的畜禽肉体…  相似文献   

14.
在兽医病理组织学诊断中,常常要在某一实体器官上的不同部位取好几个组织块制作切片,进行观察。即使如此,观察时还是难免遗漏重要病变,且对与病变相邻组织之间关系的观察,更难查到。为克服这一缺陷,可以应用大蜡块切片,它的范围可达7×5×0.5厘米,一般可直接观察到完整的小器官切面或大器官某一部位大范围的切面。其制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对农村市场大量的肉品检疫,常见到猪肝脏病变有以下几种。1症状1.1肝脂肪变性肝脏体积增大,呈黄褐色或土褐色,边缘钝圆,质地软而脆。切面上肝小叶结构模糊,触之有油腻感。1.2肝内瘢痕在肝脏表面紧靠纤维膜下方见有数厘米大小、质地坚硬的白色局部花瘢状瘢痕。肝小叶呈颗  相似文献   

16.
对15只雷州山羊肺、肾、卵巢、肝、脾、胰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如下:①肺的实质由导气部和呼吸部组成,导气部中主要见到的是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偶见小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形成许多明显的皱襞,固有膜下有完整的平滑肌。肺泡呈多面形囊泡,壁极薄,由肺泡上皮围成;②肾内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在数量上无明显差别,髓放线发达,有一些髓放线深入皮质浅层,在延伸中逐渐变细;③卵巢被膜下有许多原始卵泡,皮质中生长卵泡也很多,偶见成熟卵泡;④肝间质组织少,肝小叶分界不清,切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⑤脾脏表面覆有一层较厚的由平滑肌组成的被膜,染成红色,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脾内形成许多分支的小梁。白髓中脾小结呈圆形或卵圆形,淋巴细胞密集。脾索含有较多的血细胞而红染,相互连接成网;⑥胰的表面由少量结缔组织组成的被膜,胰岛大小不等,胰岛细胞呈梭形或圆形,核染色较淡。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笔者在从事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检测到猪淋巴结病变现象不断增多,而且某一种病变基本都有导致其病变的病原所致,只有找准病原才能科学判定屠宰生猪的产品能否食用,保障安全肉食品上市,因此积极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生猪屠宰检疫中常见淋巴结病变类型、生猪淋巴结病变诊断方法以及生猪屠宰检疫中淋巴结病变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1989年进入屠宰场检疫,共检猪20000余头,常见到猪肝脏有几种病变,现总结如下。1 症状间质性炎。在肝脏表面紧靠包膜下见有局灶性或片状增厚的白色斑纹,触之坚硬;有的呈云雾状;切面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变宽。但肝脏外形无变化。肝脏包膜表面附有丝网状纤维素或绒毛状白色结缔组织。肉芽肿性结节。肝实质内见高粱粒至绿豆大的白色结节。有的在浅部,有的在深部。切面上结节的中心为坏死物质,边缘为白色结缔组织包囊,结缔组织周围肝组织下陷。肝内瘢痕。在肝脏表面紧靠纤维膜下方见有数厘米大小、质地坚硬的白色局部花瘢…  相似文献   

19.
尸体剖检在兽医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尸体剖检 ,可以迅速对某些疾病做出诊断。能否做出准确的诊断 ,各器官的病理变化鉴定非常重要 ,肝脏往往是重要的检查器官 ,现将肝脏常见的病理变化归纳如下。1 肝淤血1 1 肉眼观察 肝脏呈中等程度肿大 ,重量增加 ,呈暗红色 ,被膜紧张 ,质地变实。切面流出许多暗红色血液 ,肝小叶中央淤血较重 ,呈紫红色 ,肝小叶周边淤血较轻 ,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呈灰黄色 ,诸多肝小叶的淤血区和脂变区相间 ,使切面构成红黄相间的槟榔样花纹称为“槟榔肝”。1 2 显微镜观察 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的窦状…  相似文献   

20.
1健康肉外观干燥,切面粘手;注水肉外观湿润.切面不粘手。2横切肌纤维,注水肉有水渗出,肌纤维呈分离松散状;健康肉肌纤维较紧密,无水渗出。3剪开血管,注水肉有血水流出。4健康胴体肾脏不肿大,手感软绵绵的;注水肉肾脏随着注水的多少而肿大、发硬、刀切质地较脆。5健康胴体的肝、肺呈萎缩状;注水肉肝、肺类似水肿,重量超过正常的1/3。目测鉴别注水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