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安全高效施用"五不要"1.不要出池后立即施用沼肥。应将沼肥先在储粪池中存放5~7天才施用;沼渣与磷肥按照10:1的比例混合堆沤5~7天后才用效果更好。2.不要不对水就直接追施。直接追施会导致作物灼伤。沼肥作追肥时,沼液与水的配比为2:1。3.不要在表土上浇施。应采用穴施或沟施,施后盖土。施用于水田时,将沼肥均匀地撒施在田面上,用犁翻到底层。4.不要过量施用。沼肥要比猪粪肥用量少。  相似文献   

2.
一、安全高效施用"五不要" 1.不要出池后立即施用沼肥.应将沼肥先在储粪池中存放5~7天才施用;沼渣与磷肥按照10∶1的比例混合堆沤5~7天后才用效果更好. 2.不要不对水就直接追施.直接追施会导致作物灼伤.沼肥作追肥时,沼液与水的配比为2∶1. 3.不要在表土上浇施.应采用穴施或沟施,施后盖土.施用于水田时,将沼肥均匀地撒施在田面上,用犁翻到底层.  相似文献   

3.
覃梅 《农村百事通》2006,(24):39-39
一忌出池后立即施用。沼肥的还原性强,出池后的沼肥立即施用,它会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氧气,影响种子发芽和根系发育,导致作物叶片发黄、凋萎。因此,沼肥出池后,一般先在储粪池中存放5~7天后再施用;沼渣与磷肥按10∶1的比例混合堆沤5~7天后再施用,效果更好。二忌不兑水直接追施  相似文献   

4.
熊玲 《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42-142,144
沼肥包括沼渣和沼液。沼渣营养元素种类全、肥料速缓效果兼备,是高品位的优质有机肥料;沼液是腐熟水溶性速效肥,兼有杀菌杀虫效果。施用沼肥时,注意不要出池后立即施用,要对水追施,不要在表土上撒施,不要过量施入,不要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施。在玉米生产上,常用沼液进行浸种,以达到抗病壮苗和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辣椒大田施用沼肥的试验。结果表明:施沼渣3万kg/hm~2作基肥,用沼液对水(1:5)作定植水施用,栽后5~6 d用沼液1.5万kg/hm~2对水(1:1)追施,栽后15 d用沼液225 kg/hm~2对水喷施1次,初花期用沼液450 kg/hm~2对水喷施1次的效果最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苏康 《农家致富》2006,(3):47-47
一忌沼肥出池后立即施用 如将出池后的沼肥立即施用,会影响种子发芽和根系发育,导致作物叶片发黄,凋萎。因此,沼肥也池后,一般先在储粪池中堆沤5-7天再施用。如果在堆沤前,按10:1的比例混放一成的磷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施用沼肥对夏萝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m2施沼渣1 500kg+有机肥100kg作基肥,出苗后7d每667m2施1 500kg沼液水(沼液与水各1,2)淋施1次,出苗后20d每667m2用沼液2 000kg淋施1次,效果最好,能使夏萝卜单产达4 022kg/667m2,比施用圈肥作底肥,清粪水加尿素作追施增产5.90%,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沼渣作为基肥,用沼液进行追肥,可以提高坐果率5%。例如,种柑橙施用沼肥,增产10%—30%,甜度提高0.5—1.0度。幼果树应在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春梢肥,5月上旬施夏梢肥,7月初施秋梢肥,在立冬前后再施越冬肥。对于幼果树,应每隔10天施1次沼肥,每株约施5千克。对于挂果幼树应侧重施春梢肥和夏梢肥,并在果树开花结果后喷施保果肥和壮果肥。对于成年果  相似文献   

9.
1.合理施肥.这是防止保护地气害的根本措施.大棚温室花卉施肥要以优质土杂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尽量少施氮肥.氮肥的施入以底肥为主,追施为辅.不施饼肥和人粪尿,尤其不要施含氮和硫化物的化肥,忌用碳酸氢铵,需要施肥时,应严格按照"少量多次"原则,并要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大棚用于育苗的,只要苗生长正常,可不追肥.苗长势弱的,冬季应选择晴天上午11时进行叶面喷肥,春季应在通风后喷肥.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合理施肥是芝麻种植获取优质高产的关键。给芝麻施肥重点在于时机和方法的把握,要求苗肥要"早"、蕾肥要"巧"、花肥要"重"。下面介绍具体方法。1.早施苗肥。芝麻种子较小,往往底施氮肥过多造成幼苗旺长,形成高脚苗。因此,要结合早间苗、早定苗,看苗情早施一次以速效肥为主的苗肥,促芝麻早发旺长。苗期肥以施用稀释腐熟的人粪尿或尿素为好,定苗后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尿素2~3千克,旱情较重时先抗旱再追施或用稀薄人粪尿稀释后浇灌。对苗势较差的,还要追施提苗肥。芝麻根系较浅,苗肥尽量浅施或重点施于根部。  相似文献   

11.
韩秀英 《河南农业》2011,(20):43-44
桃树基施沼肥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沼肥能提高桃树的产量,改善桃果品质。基肥单独施用沼肥,可以替代化肥的施用,并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是实施"猪—沼—果"生态农业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资》2013,(28):23
<正>根据今年黄河流域棉区棉花长势良好,部分棉田棉花发育较常年稍晚的特点,应落实"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的管理策略,采取以下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合理施肥1.早施、重施花铃肥。施用底肥的棉田于7月上旬结合浇水或在降雨后,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底肥中不含钾肥的棉田可同时追施硫酸钾5-7千克/亩。没有施用底肥的棉田可追施复合肥(氮、磷、钾各15%左右)40千克/亩。  相似文献   

13.
潘万勇 《农技服务》2009,26(1):47-47
实施了生姜大田追施沼肥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可促进生姜的生长发育,使生姜长势旺,产量高,品质好。随着沼液用量增加,生姜的产量也随之增加,当用量增加到一定量后,生姜的产量增产并不明显。最佳沼肥施肥配方为幼苗3~5叶时施沼肥1.2万kg/hm~2作提苗肥,仔姜块膨胀初期施沼肥2.1万kg/hm~2作膨大肥,仔姜块膨胀中期施沼肥2.4万kg/hm~2作第2次膨大肥。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大力推广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除沼气可作为清洁能源外,沼液、沼渣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沼渣和沼液被统称为沼肥。沼渣的养分含量很高,富含有机质和腐殖酸,可用作基肥或追肥长期使用。沼液是一种很好的速效液态肥,还可用于防治病虫害。沼液既可单施,也可与化肥、农药、生长剂等混合施用。生产中应使用正常产气50天以上的沼气池所产的沼液作肥液。一、沼液用于追肥沼液用于蔬菜追肥时,一般用一份沼液、两份清水勾兑后开沟灌溉(不可直接施用,以免烧苗),开沟时不要伤到根系,待沼肥渗入土壤后,再灌一遍清水,每667平方米追施肥液1 500~2 000千克。在温室、塑  相似文献   

15.
<正> 1.返青期 对地力较差的中产以下麦田。尤其是没施冬肥的脱肥弱苗应追施返青肥。冬前和冬季降水过多或浇过越冬水的麦田,若春季土壤墒情适宜时,可不浇返青水。及时追施返青肥,一般在土壤返浆期施用,若土壤墒情较差时,追返青肥一定要和浇返青水结合起来。施肥量一般可亩施标准氮肥10~20千克,要开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信息》2009,(11):38-38
一是追施苗肥,在麦苗2叶1心期前施用,对促进分蘖早发快长,培育壮苗,提高后期大分蘖比例,增加有效穗效果较好,一般每667m^2用尿素7.5~10kg进行苗期追肥。油菜在年内追施氮肥两次,每次每667m^2用尿素2.5~5kg,并增施氯化钾7.5-10kg。  相似文献   

17.
科技咨询     
西瓜常见病害有霜霉病、枯萎病、炭疽病等,一般都采用乙磷铝、甲基托布津防治,但效果不理想。实践验证,选用进口瑞毒霉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效果十分显著。每公斤瑞毒霉兑水400~600倍,用喷雾器于上午8时前、下午3时后喷施,切忌烈日下施用。叶子两面都要喷到,以叶面湿润为宜,3天后见效。如病害还在蔓延,5天后可再喷一次。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9,(7):27-28
为福泉市番茄生产沼液施用提供依据,设置3个施用浓度研究其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施用发酵充分的沼液原液(不对水)、沼液原液∶水=1∶1(1倍对水)、沼液原液∶水=1∶2(2倍对水)较不施沼液的生长势强,增产幅度大,增产率分别为62.11%、57.29%、36.43%,商品率分别提高3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建议福泉市番茄生产中使用沼肥时,从节约劳力和提高产品品质角度出发,用沼渣做基肥,亩施1 000~1 500公斤,用沼液原液做追肥,追施4次左右,每次亩用量75~45公斤。  相似文献   

19.
1改善生长环境原培育鱼种的池塘,经过几个月的饲养,水质逐渐老化,对鱼种生长不利,应设法改善.一是加注新水,可将原池塘中的水放1/3~1/2,再加注温度相同的新水.二是施肥.可适当多施发酵的粪肥,一般每次每亩施150千克左右.7~10天施1次,共施500~750千克一般采取小堆堆放或全池泼洒的方法施肥.此外,要适当追施化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0~2.50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每5~7天施1次.  相似文献   

20.
正小麦追施尿素对小麦的生长有很好的帮助,但是如果在小麦追施尿素时不注意施用方法,则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用尿素追施小麦时应做到"六要"和"三忌"。一、小麦追施尿素应做到"六要"(一)要掌握好用量小麦追施尿素适宜施用量为8~12kg/667 m2。(二)要施用均匀小麦追施尿素施用不均匀会造成小麦烧苗,还会造成肥料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