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德刚  钱仲仓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857-1858
试验以新鲜茭白壳为原料,通过新鲜茭白壳直接青贮(对照)、茭白壳晾晒至水分70%左右青贮(Ⅰ)、茭白壳+花生藤青贮(水分调至约70%)(Ⅱ)3个处理组,研究晾晒、添加花生藤等不同水分调制方法对茭白壳包膜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颜色为黄褐色,有淡酸香味,质地较硬不粘连,有水分渗出和霉变。试验组颜色为黄褐色,有酸香味,质地松软不粘连,均无液体渗出和霉变;试验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含量提高,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pH、氨氮/总氮等显著降低;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提高。试验II组各指标优于试验I组,但差异不显著。综上可知,水分含量影响茭白壳青贮品质,晾晒、添加花生藤调制茭白壳水分至70%,可提高茭白壳包膜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
茭白叶为茭白收割后废弃的茭白叶鞘,其干物质中CP含量为14.3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为3.23%,相当于鲜茭白鞘叶中含总糖量为1.03%,中性洗涤纤维(NDF)占69.08%。青贮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物的茭白叶CP含量为12.48%,WSC为3.30%,NDF占71.23%。青贮后的茭白鞘叶快速降解成分(9.79)和慢速降解成分(317.17)均高于鲜茭白鞘叶(分别为4.20和87.57),表明青贮茭白鞘叶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茭白鞘叶适宜的青贮添加剂与辅料,本试验利用塑料瓶模拟青贮窖,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粉(3%,5%,7%)、青贮宝(茭白鞘叶∶青贮宝:50 000∶1,50 000∶2)等添加剂以及不同比例麸皮(5%,10%,20%)、鲜食玉米秸(30%,50%,70%)等辅料对青贮茭白鞘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并与100%茭白鞘叶进行对照。茭白鞘叶青贮前含水量616%,铡短至1 cm后与添加剂和辅料分别混合后迅速装瓶密封。2个月后开瓶进行感官评定和取样分析,结果发现,茭白鞘叶和鲜食玉米秸混合青贮效果最好,且随着鲜食玉米秸比例增加,青贮品质越好(P<005);添加青贮宝和玉米粉的效果次之,试验所用的添加比例对青贮发酵品质影响不显著(P>005)。与单独青贮相比,添加麸皮对茭白鞘叶青贮品质没有正面改善作用(P>005)。与茭白鞘叶单独青贮相比,添加玉米粉的茭白鞘叶青贮后粗蛋白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明显降低(P<005);鲜食玉米秸拉低混合青贮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低比例青贮宝对青贮茭白鞘叶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比例添加青贮宝则显著降低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素和粗灰分的含量(P<005)。对青贮茭白鞘叶pH值、干鲜比、Ash、CP、NDF和ADF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发现,pH值与干鲜比、粗灰分和粗蛋白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上,适宜的含水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乳酸菌是决定青贮难易和成败的关键要素,玉米粉、青贮宝、鲜食玉米秸均能改善茭白鞘叶的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替代断奶犊牛饲料中部分稻草的可行性,以24头体质量相近的健康的安抗杂交(抗旱王牛×安格斯牛)F_1代断奶犊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对照组(精料+干稻草)和试验组(精料+70%干稻草+30%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正试期44 d后计算2组牛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每组选5头牛用代谢笼全收粪法进行为期4 d的消化试验,测定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在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日增质量显著增加20.78%(P0.05),料重比降低18.10%;试验组的粗蛋白、粗脂肪、干物质、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5.64%(P0.01)、16.94%(P0.01)、7.42%(P0.05)、6.95%(P0.05)和10.85%(P0.05);试验组的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综上,饲料中添加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对断奶犊牛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青贮麻竹笋加工剩余物应用于断奶犊牛的饲料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甲酸与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处理后多花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青贮料发酵品质的变化,试验将混合青贮料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甲酸添加组、纤维素酶添加组、甲酸+纤维素酶添加组、木聚糖酶添加组、甲酸+木聚糖酶添加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添加组、甲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添加组共8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原料按80%多花黑麦草与20%白三叶配制。在青贮第0 d、第2 d、第4 d、第6 d、第8 d和第30 d分别对青贮料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青贮结束时,所有处理组青贮料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青贮过程中,甲酸、酶或甲酸+酶处理组显著增加青贮料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酶处理组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分别高于含甲酸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所有处理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含甲酸处理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酶处理组(P<0.05);酶处理组显著降低了青贮料中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表明,添加甲酸、酶制剂能改善多花黑麦草与白三叶混合青贮的质量,其中酶处理比甲酸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山苍子果渣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利用价值,选用羊草作为对照,采集湖羊瘤胃液进行48 h体外培养试验,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山苍子果渣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山苍子果渣中干物质(DM)含量为95.18%、粗蛋白含量为(CP)13.01%、粗脂肪(EE)含量为34.74%、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为44.06%、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为11.08%。(2)体外产气48 h后,山苍子果渣产气总量为-1.53 mL/g,极显著(P0.01)低于羊草;山苍子果渣与羊草发酵液pH值分别为6.67和6.54,差异显著(P0.05);山苍子果渣与羊草发酵液中总可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分别为8.74 mmol/L和39.85 mmol/L,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浓度均极显著(P0.01)低于羊草组,戊酸浓度显著(P0.05)低于羊草,但乙酸与丙酸比值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山苍子果渣营养成分丰富,但对瘤胃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利于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产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TMR)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营养成分以及采食性的影响,为更有效地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粉碎玉米秸秆、紫花苜蓿、糖渣与混合精料按40%、5%、40%和15%的比例混合后,分别添加0.02%复合菌(处理Ⅰ)、0.02%复合菌+1.5%尿素(处理Ⅱ)、1.5%尿素(处理Ⅲ)、0.02%复合菌+1.5%尿素+0.1%食盐(处理Ⅳ),将混合原料的水分含量调整至45%并调制全混合TMR青贮,并利用上述TMR青贮进行了绵羊饲喂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对全混合日粮的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营养成分以及采食性的影响。[结果]发酵过程中各处理TMR青贮饲料的温度无明显升高。乳酸和总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尿素添加处理青贮的p H呈略升高趋势。处理Ⅱ、Ⅲ、ⅣCP含量均增加至10%以上,比对照提高30%以上,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TMR青贮的乳酸含量减少,而p H上升,但前4 d内的变化相对缓慢。处理Ⅳ的干物质采食量、采食率、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结论]以玉米秸秆为主的全混合日粮中添加复合菌、尿素和盐调制发酵TMR的效果最佳,提高其TMR青贮的贮藏性,改善适口性和饲料价值,可供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青贮竹笋下脚料的营养价值及其在湖羊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比例。[方法]首先,在新鲜竹笋下脚料中添加麸皮和草粉进行青贮,45 d后开窖进行营养价值评定;然后,用青贮竹笋下脚料分别替代0(对照组)、10%(试验A组)、20%(试验B组)、30%(试验C组)的湖羊精料进行饲喂试验,预试期7 d,试验期30 d。[结果]青贮后结构湿润致密,pH 3.9,氨态氮含量8.93%,说明青贮品质优良;青贮后干物质含量为23.8%、粗蛋白含量为16.7%、粗纤维含量为34.8%,营养价值高于青贮玉米,与青贮苜蓿相接近;各试验组湖羊的总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试验B组湖羊的平均日增重最大,为206.00 g;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总蛋白及甘油三酯含量略有提高,尿素氮含量有所下降(P>0.05);各组血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试验条件下用青贮竹笋下脚料分别替代湖羊日粮中10%、20%、30%的精料,对湖羊平均日增重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试验B组提高幅度最大,结合经济效益分析,青贮竹笋下脚料替代肉羊精料比例以...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甘蔗梢资源,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6—8月龄湖羊270只(平均体重为22.64±1.73kg),在甘蔗梢中分别添加尿素(0.6%)、秸秆+米糠(10%+10%)、甲酸(0.6%)和NaCl(0.5%)进行青贮,以直贮为对照组,并比较A组(50%精料+50%青贮料)、B组(35%精料+65%青贮料)和C组(20%精料+80%青贮料)不同精粗比饲喂湖羊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青贮料饲喂湖羊对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依次为0.6%尿素10%玉米秸秆+10%米糠0.6%甲酸0.5%NaCl直贮;对日采食量的影响依次为0.5%NaCl直贮0.6%甲酸0.6%尿素10%玉米秸秆+10%米糠。其中0.6%尿素组中B组饲喂效果最好,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10%玉米秸秆+10%米糠中B组饲喂效果最好,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0.6%甲酸组中C组的饲喂效果最好,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0.5%NaCl处理组中A组的效果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2)对其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依次为0.6%尿素直贮0.5%NaCl10%玉米秸秆+10%米糠0.6%甲酸。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0头本地水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玉米秸秆+精料(CK)、青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Ⅰ组)和微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Ⅱ组)进行为期90d的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水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水牛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之间差异(P0.05)。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水牛的料重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动物机体无不良影响。说明单独饲喂青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和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且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能提高水牛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1.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稻秸秆饲料化的可行性,以中粳水稻秸秆为青贮原料,研究了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秆青贮料品质的影响。将新鲜稻草切碎后加入添加物,设乳酸菌组、米糠组、乳酸菌+米糠组,乳酸菌添加量为1 kg鲜稻草中加入0.02 g 1.6×105CFU/g乳酸菌制剂,米糠添加量为1 kg鲜稻草中加入100 g米糠,同时设对照组(无添加物)。原料装入聚乙烯袋青贮,45 d后开袋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乳酸菌组稻草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干物质回收率、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值分别提高了60.63%、3.82%、134.78%和332.64%,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分别降低了53.74%、36.68%,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米糠组稻草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干物质回收率、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值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1.06%、17.08%、157.10%和349.31%,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氨态氮/总氮值分别降低了44.90%、46.68%,且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乳酸菌+米糠组的青贮料发酵品质最佳,除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P0.05)。pH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而与乳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值呈较强的负相关性。综合各测定指标结果表明,同时添加乳酸菌和米糠能更好地改善稻草青贮料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选择体重40 kg左右小尾寒羊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半胱胺的添加量分别为:1组1 g/头.d、2组2 g/头.d、3组3 g/头.d、对照组0 g/头.d,结果表明:①半胱胺能够激发瘤胃原虫的生长率和增长数量。②试验羊采食正常,各组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试验3组的日增重达到0.234 kg,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3组的耗料/增重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试验3组的耗料/增重显著低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3组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消化率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全株玉米青贮日粮饲喂肉羊的育肥效果,选用70日龄黑头萨福克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断奶公羔40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20只,进行91 d育肥饲喂试验。试验组日粮为全株玉米青贮+精料+干草,对照组日粮为精料+干草,比较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投入产出比以及产肉性能、肉品质、血清中生长激素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羔羊日增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只均净利润比对照组增加74.08元;试验组羊肉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育肥末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生长激素(GH)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日粮进行肉羊育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宜添加剂及其用量对二色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扩大冬季缺草季节优质饲草料来源。【方法】以二色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为原料,添加不同量乳酸菌(2.5,5.0和7.5 g/t)、纤维素酶(活性16 950 U/g,添加量分别为3 200,6 400和9 600 U/t)及纤维素酶和乳酸菌混合物(2.5 g/t+3 200 U/t,5.0 g/t+6 400 U/t和7.5 g/t+9 600 U/t)进行塑料袋真空青贮,青贮后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所有处理组二色胡枝子中茎叶结构保持完整,添加乳酸菌或纤维素酶后,青贮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都低于对照,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混合添加对青贮料中NDF和ADF影响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二色胡枝子青贮料的pH值,且氨态氮含量也明显降低(P<0.05),其中5.0 g/t乳酸菌组降低效果最明显。从对营养成分及有机酸的影响来看,3 200 U/t纤维素酶处理组干物质损失率在所有处理组中最小;5.0 g/t乳酸菌+6 400 U/t纤维素酶处理组青贮料中粗蛋白含量和真蛋白含量均高,表明其对青贮料蛋白保存率高。9 600 U/t纤维素酶处理组总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含量最高,发酵品质较差。【结论】乳酸菌、纤维素酶及两者混合添加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二色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其中乳酸菌的效果最好。而纤维素酶添加量较高时产生丁酸较多,乳酸菌和纤维素酶混合添加不利于干物质保存,对二色胡枝子青贮发酵品质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复合酶制剂FE977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全株玉米青贮时,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FE977 0、250、500 g·t~(-1),贮存90 d后开包检测。综合评定全株玉米青贮的青贮质量,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营养成分和发酵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综合评分方面,各处理组的总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营养成份方面,各试验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剩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发酵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提高了青贮发酵后乳酸、乙酸、丙酸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了pH(P0.05)。在青贮玉米消化率方面,各处理组的48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48 h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蛋白质消化速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青贮专用复合酶制剂FE977,能够明显改善全株青贮玉米的营养成分,从而提高青贮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黑曲霉和乳酸芽孢杆菌两段青贮对甘蔗尾叶营养价值的影响,为甘蔗尾叶有效利用和青贮饲料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鲜甘蔗尾叶为原料,分有氧发酵和无氧青贮两段进行,试验设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II组和试验III组。有氧发酵阶段,对照组、试验I组、试验II组和试验III组每千克新鲜甘蔗尾叶分别喷洒100 mL无菌水、10 mL黑曲霉菌液(8.75×107CFU/mL,下同)+90 mL无菌水、20 mL黑曲霉菌液+80 mL无菌水、30 mL黑曲霉菌液+70 mL无菌水,在无菌室室温下有氧发酵48 h;厌氧发酵阶段,对照组每千克样品喷洒100 mL无菌水,3个试验组每千克样品均喷洒10 m L乳酸芽孢杆菌菌液(1.1×108CFU/mL)+90 mL无菌水,混匀后罐装密封,室温青贮45 d后取样分析其常规营养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营养指标、蛋白组分及碳水化合物组分。【结果】试验I组和试验III组粗蛋白(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3个试验组的木质素(Ligni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淀粉(Starch)含量以试验III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I组。试验组CNCPS碳水化合物组分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尤其是试验III组效果最明显,试验III组的总碳水化合物(CHO)、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快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A)、中速降解碳水化合物(CB1)和缓慢降解碳水化合物(CB2)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非蛋白氮(PA)和中速降解蛋白(PB2)在对照组与试验组间差异显著,各试验组的快速降解真蛋白(PB1)和慢速降解真蛋白(PB3)含量高于对照组,不可利用蛋白(PC)显著低于对照组,黑曲霉和乳酸芽孢杆菌两段青贮可提高甘蔗尾叶CNCPS蛋白品质。【结论】综合考虑青贮甘蔗尾叶CNCPS碳水化合物组分及蛋白组分,以试验III组(2.625×106CFU/g黑曲霉+1.1×106CFU/g乳酸芽孢杆菌两段青贮)对改善甘蔗尾叶营养价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青贮方式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共设置地上青贮、地下青贮、青贮堆3个处理,发酵60 d后,开窖取样。对不同方式处理的苜蓿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青贮饲料营养成分保存较好,感官得分最高,为16分;青贮堆苜蓿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p H、氨态氮占总氮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为4.71、9.15%;地上青贮饲料营养体外消化率较高,与地下青贮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发酵品质、体外消化率,认为规模化生产中,最佳的方式为地上青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山羊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1.60±2.45 kg的乐至黑山羊断奶羔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体重大小,将其分为4个区组,每个区组24头,随机地分到3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羊;对照组精料为场里原有精料(基础精料),试验Ⅰ组精料为50%基础精料+50%微生物发酵饲料,试验Ⅱ组精料为100%发酵饲料,粗料为青贮玉米秸和油菜颖壳,各组相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提高日增重1265%(P<0.05);试验Ⅰ组和Ⅱ组日粮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和发病率(P<0.01);各组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4472%,而试验Ⅱ组的采食量、日增重和经济效益低于对照组。说明山羊精料中添加50%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可提高山羊日增重和养分消化率,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生马铃薯条加工副产品与稻草混贮(以下简称“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以下简称“青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马铃薯加工副产品在养牛生产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0头健康、体况良好、体重相近((461.33±33.47)kg)的荷斯坦公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4个处理组为T20组(精料+20%混贮+80%青贮)、T40组(精料+40%混贮+60%青贮)、T60组(精料+60%混贮+40%青贮)和T80组(精料+80%混贮+20%青贮),各试验组饲粮精粗比和精料组成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1)不同比例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奶公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T20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比T40组提高了4.30%(P<0.01),比T60组提高了5.24%(P<0.01),比T80提高了6.01%(P<0.01)。T40组的料重比(F/G)最...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大豆秸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6个处理组:对照组、试验Ⅰ组(添加10%麸皮)、试验Ⅱ组(添加2 kg/t尿素)、试验Ⅲ组(添加2 kg/t尿素+10%麸皮)、试验Ⅳ组(添加4 kg/t尿素)、试验Ⅴ组(添加4 kg/t尿素+10%麸皮),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结果发现,各组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等级均为良,试验Ⅱ和Ⅲ组的V-score评定等级分别为优和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和Ⅲ组的氨态氮和丁酸的含量下降,而p H值、乙酸和丙酸的含量升高;试验Ⅲ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单宁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大豆秸秆中添加2 kg/t尿素和10%麸皮青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