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56-5058,5061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目前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粮食生产资源减少,环境条件恶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贡献率偏低;市场风险加大,政策扶持不力。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扶持制度;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增强粮食生产科技含量等,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福建省耕地资源状况,指出了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粮食生产能力受限、粮食播种面积不稳等问题的存在使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提出了福建省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1)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2)促进耕地制度创新,构建种粮激励机制;(3)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4)加大粮食产区投入,提高产粮基地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制约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应采取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耕地资源、培肥地力等措施,以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20,(1):91-93
为提高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基于粮油专家团队对临安区粮食生产进行的相关调研,分析了该区粮食生产现状和特点、粮食生产能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粮食安全意识、合理利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改善农田基础条件、加强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欧盟的粮食安全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探讨了欧盟国家对粮食安全的认识,介绍和分析了欧盟国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政策和措施,通过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比较,揭示了欧盟食物安全政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所具有的重要启示作用,提出了加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预警体系;实施农业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安全可靠的粮食储备系统;建立食物安全生产的诱导机制;生态建设要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储备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基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在当前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环境立法保障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保障体系、市场机制建构、立法保护力度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涉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必须在可持续发展观与资源环境安全观的指导下,完善涉粮资源环境立法保障体系,积极建构涉粮资源环境市场机制,加强涉粮资源环境立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扬州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未来耕地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进行预测,然后再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扬州市确保未来粮食安全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再次成为国人热切关注的重要问题。遏制粮食下滑,确保粮食安全.关键在于保护和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方法、途径众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耕地减少,肥力减弱,则是这些年来粮食发展不甚乐观的根本所在:耕地是土地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抓好粮食生产,始终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确保粮食安全,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切实保护好耕地.二是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水平.四是完善粮食储备调节体系.会议强调,当前要注意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抓好粮食生产,是保证农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根据粮食供求状况适当调整年度产量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重视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0.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涵 《农学学报》2011,1(10):55-58
立足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首先从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际形势需要3个方面阐述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其次用具体数据分析当前中国粮食生产能力面临的挑战,即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病虫害频发,比较效益偏低,扶持政策不健全等,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主产区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粮食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功能多元化,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功能是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和对区域农 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以耕地资源的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为基础,以耕地农作 物产出为媒介,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区域最小耕地面积,并与区域实际耕地面积比较,得出耕地资源安全 的状态值,对研究区和区域内各个乡、镇的耕地所处安全态势进行评价。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要同时保 证耕地资源最直接的生产功能和社会保障的安全。最小耕地面积和耕地资源安全状态值,可以衡量一个 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的态势。从空间分布看,大兴区北部经济发达的乡镇不安全状态较为剧烈。区域农业 应该及时调整农业结构以保障耕地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粮食安全危机面前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隔30年之久,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又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当前国际粮价高涨,波动到世界很多地方,甚至引起了一些非洲国家、加勒比海沿岸国家的民众骚乱,造成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粮食危机直接导致了海地总理亚历克西今年4月12日的下台。中国农产品供给告别短缺时代、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调整赋予了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崭新的背景,但是中国粮食供应偏紧的局面、中国进口的粮食数量将会增加以及单纯依靠提高粮食单产来解决中国粮食供应缺口的空间已经很小却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如此,未来各种自然、经济、社会、人文以及制度因素仍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产生极大的影响。可见,在新的粮食危机面前研究我国的应对策略意义重大。本文在指出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考虑了建立我国粮食安全体制应掌握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选择,其中包括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保护耕地资源、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科技、完善粮食流通体制、节约粮食和储备粮食七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为解决浙江省细碎化经营带来的收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低、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浙江耕地分布格局,量化浙江农地规模化潜力和空间优化路径,结合农田氮平衡和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农地规模化对浙江农业生产和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耕地平均田块面积为0.4 hm2,面积低于0.6 hm2的耕地占70%。通过土地整理,73%的耕地连片面积在16 hm2以上。耕地连片规模化经营可以使氮肥投入减少53%,促进氮素利用效率从38%增加至56%。农业劳动力需求从每公顷4人减少至1人,农业投入成本降低77%,劳动力农业年均收入可提高9 457元。浙江省推动实施农地规模化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有助于发挥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环境资源保护作用。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支持、推动农业转型,以农地规模化提升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耕地集约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土地面积约束、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等压力作用下人类土地利用的必然选择。作者在论文中从耕地集约化、农业可持续利用、生态保护及粮食安全的互动框架切入,对现有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构建了基于互动框架的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有技术、方法及相关成果分别评述,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要点及发展方向。研究认为耕地集约化、农业可持续、生态环境及粮食安全之间主要存在正负双重及互相促进作用。目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频度、投入、产出、潜力、增产、综合指标体系、集约度及能值等多个方面考虑。基于互动框架的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地均劳动力投入、地均化肥、农药投入及灌溉指数等基本指标,粮食安全系数、非农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等表征农业可持续的指标,地下水矿化度、生物多样性和碳排放等影响生态保护的指标,以及复种指数、稳产指数、粮食单产和地均产值等与粮食安全密切的指标;具体评价时还需依据不同研究区、研究尺度进行针对性选择和修订。研究方法中,频度指标是遥感技术在耕地集约化领域的重点关注热点之一;潜力指标以模型模拟为主;增产指标中,产量差研究成果丰富,收获面积差所受关注较少;集约度综合测度模型也是较为常用的方法。此外,还可引入其他相关成果开展评价。今后耕地集约化指标类型呈多样化态势,需推动新方法与新技术手段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5.
抓好粮食生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国粮食生产存在耕地面积减少且质量下降、经营主体素质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等问题。大力扶持种粮大户与粮食生产合作社是解决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提高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以调动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同时实施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及时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可以增加粮食单产、加快种粮科学技术推广,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耕地保护机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河南省耕地保护机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的基础上,从补偿机制、共同责任制、投入机制三方面研制出了构建河南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新机制,以便达到调动政府、单位、个人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积极性,提高占用耕地资源成本和保护收益;变土地"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的。最后,提出了有效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本文以江西赣州革命老区为对象,分析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生态意义和社会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打响了赣州农业品牌。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如气候优越、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和政策支持等。但同时必须看到,当前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有粮食生产下滑、耕地资源闲置、农田污染较重、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力缺乏和农业基础脆弱等。因此,为推动新时代赣州革命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合理利用时空结构与自然资源,构建有效循环利用的技术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污染防控率,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很显然,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把握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与提升农田土壤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必须采取主动防控技术措施与提升土壤质量行动,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农业面源污染被动治理与种地养地难以有机结合的局面,从而保证优地优产优质的高度统一,力求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的观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EMD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中国人口急增、消费扩张、耕地大幅度减少的现状下,分析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方法】利用经验模态(EMD)方法分别对1949-2006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及耕地面积波动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进行预测,分别从粮食的趋势产量和耕地变化的粮食供给量两方面分别与基于人口发展的粮食需求量进行比较。【结果】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以9.6年准周期波动为主;耕地总量以14.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若以每10年增加1×108 t左右粮食的生产能力增长,中国粮食的趋势产量能够满足至2030年中期内人口发展的消费需求,但进一步提高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的空间极为有限。③从耕地发展看,只要粮食单产达到预期目标,可以满足2030年人口的消费需求,但耕地资源的承载压力日益增大,超载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结论】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保障前景令人担忧。中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加后备耕地数量、努力提高土地质量以及提高粮食单产,才能缓解中长期粮食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