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过多年的林业实践,笔者对于围场县林业这些年的状况有了一些了解,对于林业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现总结如下:1过去以营造纯林为主未来以营造混交林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围场县形成大面积的纯落叶松人工林、纯油松人工林等等,这些纯林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弱,一旦有疫情发生,极易大面积传播;同时抵御火灾的能力也比天然混交林差得多,一旦有火情发生,也非常容易蔓延。所以将来这种营造纯林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称,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县份之一。从五十年代起营造人工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调查显示,全县有林地面积80,600公顷,其中,人工林56,887公顷,占70.58%;天然林23,713公顷,占29.42%。在一般用材林61,842公顷中,落叶松纯林27,776公顷,占一般用材林面积的44.19%;樟子松纯林20,815公顷,占17.49%;黑松纯林6,738公顷,占10.9%;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工林在森林资源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人工林经营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山西省从壶关的实际出发,针对人工油松纯林所带来的各种负效应和威胁性,结合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从多种角度论证壶关县营造针阔混交林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阐明了壶关县营造针阔混交林势在必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营造人工林,以针叶纯林为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数度,没有考虑到人工针叶纯林林分结构单纯、树种单一,违背了自然界中多样动、植物并存的规律,出现生长率低下,丧失了森林应有的多种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森林的认识也在提高,森林具有能提供众多再生资源和发挥公益效能的双重作用。改变以往营造人工林以针叶纯林为主,向营造针阔混交林转变,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和促进人工林树种的多样化,模拟自然状况,发展生态林业,走高效协调的林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5.
福建柏湿地松人工混交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达恒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124-125
通过对安溪白濑国有林场1986年营造的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和福建柏纯林的复位调查,从生长量、土壤肥力和林下植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湿地松混交林中福建柏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提高了12.6%、23.5%和63.8%,混交林总蓄积量比福建柏纯林增加了51.2%;混交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高于纯林;混交林土壤的理化性质优于福建柏纯林。福建柏与湿地松混交造林为闽南山地福建柏人工林营造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杉木纯林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杉木纯林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为评估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典型的标准样地对不同类型杉木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杉木木荷混交林林下植被有64种,多样性指数为2.27,远大于杉木纯林;混交林林下植被丰富且数量均衡,更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有机物分解。[结论]营造针阔混交林比杉木纯林更有利于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曾智坚 《吉林农业》2012,(2):178+177
桉树是我国南方最速生的人工林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泛,且具有很高的经济回报率.2010年广西的桉树人工林种植面积为2300万亩,位于全国第一.昭平县“十一五”期间营造速丰林桉树35万亩,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和2个国营林场.2000年以来,昭平县就开始种植速生桉,是昭平县重要的造林树种,已成为昭平县林浆纸业原料基地之一.但是,伴随着大面积桉树纯林的营造,桉树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据调查统计,2001-2010年全县桉树病虫害发生面积达到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60万元.桉树种植区病虫害爆发频率越来越高,已成为桉树人工林发展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石灰性紫色土上几种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比较了人工林与无林荒地(对照)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桤柏混交林(混交比1∶1)土壤的微生物总数分别比桤木纯林和柏木纯林高20%、53%,其中底层(15~20cm)土壤的微生物总数分别高30%、15%;芽孢杆菌全数及其与静止细胞数之比高于柏木纯林,但低于桤木纯林;3种林型的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好气性纤维分解菌数量无明显差异;3种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显著高于无林荒地土壤。这说明在四川石灰性紫色土区营造人工林时,采用桤柏混植,比种植单一树种的纯林会收到更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造林用材树种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营造了大面积的纯林。通过以近自然经营理念为基础,对落叶松人工林经营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闽楠人工林的经营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闽楠人工林经营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闽楠苛求立地,应选择Ⅰ、Ⅱ级立地的中下坡造林,闽楠适宜营造纯林,但应适时间伐,严格控制经营密度,20 a后经营密度不宜大于900株.hm-2。闽楠与杉木混交造林,种间关系难以调控,闽楠纯林比楠杉混交林中的闽楠生长好,若要营造混交林,应控制经营密度,杉木的混交比例不应大于30%。  相似文献   

11.
人工林分为单纯林和混交林两大类,从它们的优缺点而谈,单纯林虽然目的树种产量比较高,但对环境条件利用不够充分,容易引起地力衰退,一旦发生病虫害,容易蔓延扩展.改良土壤和防护效能较差,特别是针叶纯林森林火险等级高.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2.
亚热带不同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该文通过对江西大岗山地区马尾松纯林、马褂木纯林、杉木纯林及马褂木 桤木混交林与对照次生林的土壤理化性质状况的比较,研究了不同人工林更新方式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马褂木纯林对土壤孔隙状况的改善表现出一定的作用外,其他林下土壤表现出表层土壤孔隙状况恶化的变化趋势;各人工林林下土壤养分指标均显著降低,4种人工林类型中,马褂木纯林土壤养分状况恶化程度最强烈;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含量明显降低,但各层土壤有效铁含量仍高于土壤有效铁临界值,而土壤有效锌含量的降低导致土壤缺锌状态的加剧;杉木纯林有利于土壤有效铜积累,而其他3种人工林林下土壤表现出表层增加,下层降低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森林的认识也在提高,森林具有能提供众多再生资源和发挥公益效能的双重作用。改变以往营造人工林以针叶纯林为主,向营造针阔混交林转变,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和促进人工林树种的多样化,模拟自然状况,发展生态林业,走高效协调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林业整体最优效益。  相似文献   

14.
桉树相思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西钦廉林场两组桉树纯林、相思树纯林以及二者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探讨桂南地区桉树相思树混交人工林地土壤肥力及其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钦廉林场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中,并且随着土层加深,其数量迅速减少;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总数排序依次为混交林〉相思树纯林〉桉树纯林;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3大类群数量,以细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放线菌、真菌。说明桉树与相思树混交林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研究结果可为当前广西营造相思桉树混交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近2000hm2典型人工林植物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了解不同人工林分林木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在林木生长关系中,白桦的树高与蓄积量的关系呈多项式分布;青杨的树高与蓄积量呈现指数函数分布;青海云杉与落叶松的树高与蓄积量的关系呈现幂函数分布。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当地的青杨×沙棘混交林、白桦纯林、云杉纯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表明上述类型的造林模式是今后林业发展方向。从生物多样性出发,今后的造林建设提倡多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闽北丘陵地区不同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方法]以2种不同的杉木人工林(杉木纯林、杉木米槠混交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灌木层、层间层、草本层的组成及多样性。[结果]杉木米槠混交林灌木层植被共41种,层间层12种,草本层10种;杉木纯林灌木层有21种,层间层6种,草本层12种。[结论]杉木米槠混交林多样性指数高于杉木纯林,发展针阔混交林套种模式有利于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宏州从1997年开始大面积营造西南桦木材用人工林,到2012年底,全州累计造林9.3万hm2,蓄积量达470万m3,增加森林覆盖率2.8%,成为德宏州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但随着西南桦人工种植纯林面积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也日趋严重。简述德宏州西南桦上危害比较严重的14种主要有害生物,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秦岭油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不同营造方式对油松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栽植林树种组成较复杂,林分密度较小,干形尖削;油松飞播林中几乎是纯林,密度较大,树干通直圆满。两种不同营造方式对林分直径、材积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但对树高影响不明显。油松飞播林在前9~10 a材积生长速度大于人工栽植林,在10~21 a材积生长速度明显低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红水河流域地区不同混交比例、不同造林时间的马尾松和红椎混交林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2005年营造的马尾松纯林的水土保持效益高于2012年营造的马尾松纯林,2005年营造的马尾松纯林的总产流量、总产沙量分别为2012年营造的马尾松纯林的84.54%、68.20%;混交比例为9∶1的马尾松红椎混交林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益,总产流量为马尾松纯林的86.12%,总产沙量为马尾松纯林的86.79%;混交比例为6∶1的马尾松红椎混交林水土保持效益越来越好,产流量排序从2下降到5,产沙量排序从2下降到4。  相似文献   

20.
正油松(Pinus tabulateformis)也是西丰县人工林主要组成部分,营造时间为1960-1968年间,全县共有人工油松纯林10533公顷;其中划为商品林的7533公顷(集体6533公顷;国有1000公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更新,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我县于2004年开始对油松人工纯林二次渐伐冠下天然更新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主伐更新模式,为"十一五"期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