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而松针叶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非党员以及有无叶螨存在,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板栗健康叶片、被针叶小爪螨危害过 (除去叶螨 )的叶片和被该叶螨危害并带有该叶螨的叶片挥发性物质的成分和相对含量。在受害和未受害叶片中 ,石竹烯和α 法尼烯均占较大的比例。石竹烯在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而α 法尼烯在无叶螨的受害叶中的峰值增高 ;1 辛烯在未受害叶片中未检测到 ,但在受害的叶片中则含量均较高 ,尤其有叶螨的受害叶片较无叶螨的受害叶片 1 辛烯的峰值显著增高 ;苯甲酸乙酯在有叶螨的受害叶片中较其余 2种也显著增高 ;3,7,11 三甲基 1 6 10 十二碳三烯 3 醇以有螨的受害叶中含量最高 ,无叶螨的受害叶次之 ,未受害叶含量极微 ,几乎检测不到 ;但 4 溴 2 戊烯却呈现相反的趋势 ,在未受害叶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受害叶。根据生物测试结果做出如下推断 :叶片受害后 ,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发生了变化 ,改变了原来寄主植物气味的化学指纹图 ,使针叶小爪螨在识别寄主植物时遇到困难 ,甚至产生了忌避作用而从受害叶转移到未受害叶上。同时这些物质对引诱芬兰钝绥螨起着重要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3.
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芬兰钝绥螨的雌成螨对针叶小爪螨幼螨、若螨和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针叶小爪螨的螨态、芬兰钝绥螨的饥饿程度、生境大小等因素均可引起功能反应参数的变化。芬兰钝绥螨的雌成螨喜食针叶小爪螨的幼螨和若螨,而对雌成螨的良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尹淑艳  孙绪艮 《林业科学》2002,38(4):105-110
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 (Jacobi) ,观察其在未受害板栗、麻栎、栓皮栎和槲树叶片及受害板栗、麻栎叶片上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测定了这些植物叶片中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 ,危害槲树者 ,其发育历期最长 ,雌成螨寿命最短 ,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少 ;危害板栗、麻栎、栓皮栎者生长发育状况无明显差异 ,但危害板栗者幼螨期明显缩短 ;叶片受该螨危害后 ,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减少 ,可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的含量增加。与板栗、麻栎、栓皮栎相比 ,槲树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全氮含量、可溶性总糖的含量最低 ,单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正> 针叶小爪螨Oligongchus ununguis(Ja-cobi)是危害杉木的一种主要害虫。1977—1978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杉木林区曾造成严重地危害。为此,我们1978—1980年在该县对针叶小爪螨进行了观察。一、寄主植物针叶小爪螨在南方主要为害杉木(Cunn—  相似文献   

6.
利用海绵水盘法饲养针叶小瓜螨Oligonychus ununguis(Jacobi),观察其在板栗、麻栎、栓皮栎、槲树上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种群的针叶小爪螨相互改变寄主植物后,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到成螨,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接种到槲树叶片上单头饲养,与其他3种寄主植物相比,幼、若螨死亡率较高,均在47%以上;幼螨发育为成螨比率较低,均在53%以下。在群体饲养中,板栗和槲树寄主种群相互改变寄主植物后,生长发育历期均有显著的延长,而栓皮栎寄主种群在板栗上的生长发育历期也有极显著的延长。在槲树上生长发育的雌成螨单雌日均产卵量较低,寿命最短。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温度、光照、降雨、板栗品种等生态因子对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Jacobi)生长发育和种群消长的影响,明确了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死亡率、寿命、单雌产卵量,光照时间对滞育的作用以及降雨对螨口密度的影响等内容,研究了不同板栗品种对该螨的抗性,并调查了针叶小爪螨的主要天敌种类。  相似文献   

8.
针叶小爪螨综合防治技术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叶小爪螨综合防治技术策略探讨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张小娣(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Jacobi)在中国北方地区是危害板栗、麻栎等壳斗科植物的重要害螨。据调查,山东烟台、潍坊、临沂、日照、泰安等地市的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我国经济林树种板栗和杉木上的重要害螨一直被认为是同一种螨——针叶小爪螨,但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和浙江杉木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且生殖隔离并非由地理隔离和能调控寄主生殖的内共生菌引起,似乎二者已分化为2个独立的种。本研究目的是明确其成种原因,丰富物种形成理论。【方法】从之前做杂交试验时所采集的针叶小爪螨板栗和杉木种群中各随机取3头雌成螨,提取单头雌成螨的总DNA,使用根据其他小爪螨28S rDNA两端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扩增28S rDNA,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比较2种群的28S rDNA序列,并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小爪螨属系统发育树,结合已有研究分析两种群分化原因。【结果】每个种群的3个个体的28S rDNA序列完全一致,无种群内变异。2种群的28S rDNA序列一致性为98. 3%,遗传距离为1. 7%。在基于28S rDNA序列构建的小爪螨属系统发育树上,浙江杉木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柳杉上的本岛小爪螨亲缘关系最近,山东板栗种群与采自日本的日本栗上的栗小爪螨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板栗和杉木上的叶螨并非由同一种叶螨因适应不同寄主植物分化而成,很可能是2个独立的物种。  相似文献   

10.
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俗称板栗红蜘蛛、杉木红蜘蛛,属叶螨科(Tetranychidae),小爪螨属(Oligonychus),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澳洲、美洲的众多国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温度,光照,降雨,板栗品种等生态因子对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Jacobi)生长发育和种群消长的影响,明确了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死亡率,寿命,单雌产卵量,光照时间对滞育的作用以及降雨对螨口密度的影响等内容,研究了不同板栗品种对该螨的抗性,并调查了针叶小瓜螨的主要天敌种类。  相似文献   

12.
首次在陕西榆林发现针叶小爪螨危害樟子松。经用7种化学药剂野外防治试验,其中三氯杀螨醇,克螨特,双甲脒施药3天后虫口减退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3.
针叶小爪螨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化学药剂对针叶小爪螨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3月中旬用20%螨死净1000~2000倍液喷干枝,可杀死越冬卵50%左右;越冬卵孵化盛末期用18%的高渗氧化乐果30倍液或40%氧化乐果5~10倍液采用常规涂环或树干(枝)纵向涂药的方法,防治效果达95%以上;叶片上发生量较大时,采用多种药剂树体喷雾,防治效果也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扩散系数C、Lloyd的指标L、Iwao回归及Taylor幂的法则测定:针叶小爪螨越冬卵孵化盛期活动螨在叶片上存在着个体群,个体群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且具聚集度的密度依赖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方案。并对活动螨的聚集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数据分析毛竹林本土优势种竹盲走螨和引进种胡瓜钝绥螨对毛竹4种害螨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竹刺瘿螨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①胡瓜钝绥螨取食上述4种害螨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90.4%、77.55%、87.93%、81.63%,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8.12粒、45.77粒、35.59粒、30.26粒,而乡土优势种竹盲走螨取食上述4种害螨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95.23%、100%、87.7%、80.48%,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44.5、46.8、41.15、20.1粒;②竹盲走螨以南京裂爪螨为猎物时其内禀增长率(0.155)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0.154)相近,均明显高于南京裂爪螨(0.1089);③竹盲走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其内禀增长率(0.152)与胡瓜钝绥螨(0.152)相同但明显低于竹裂爪螨(0.192);④竹盲走螨以竹缺爪螨为猎物时其内禀增长率为(0.148)明显低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0.175)和其猎物(0.185);⑤竹盲走螨取食竹刺瘿螨易大量逃跑,雌螨产卵量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取食竹刺瘿螨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是其内禀增长率(0.144)明显低于其取食上述其余3种害螨的内禀增长率,产卵量高于当地种竹盲走螨,并描述1998年以来每年5—6月助迁人工繁殖的胡瓜钝绥螨控制毛竹害螨蔓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 螨类害虫,体小,寄生在针叶上刺吸寄主汁液,遇上适宜气候,繁殖极快,可造成整片的林木针叶枯黄。1978年9—11月和1979年5—6月,我们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在湖南省桃源县的综合考察,对我国主要的速生针叶用材树种—杉木,进行了害虫调查,发现杉木人工林中,螨类危害颇为严重。为害南方杉木的主要是云杉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Jacobi)属叶螨科Tetranychus小爪螨属Oligenychus。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TSBL)和浙江杉木种群(ZJSM)间存在生殖不亲和,而内共生菌Wolbachia和Cardinium能引起宿主的胞质不亲和等生殖异常现象,明确Wolbachia和Cardinium在针叶小爪螨中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研究其在该螨种群分化中的可能作用及其对该螨的生殖调控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单头雌成螨的总DNA,使用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Wolbachia的wsp基因和Cardinium的16S rRNA基因的部分片段,将电泳检测为阳性的PCR产物纯化、测序,以确定所得产物是否为目的基因产物,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针叶小爪螨的山东板栗种群(TSBL)和浙江杉木种群(ZJSM)均无Wolbachia和Cardinium感染。所检测的12个针叶小爪螨种群中,Wolbachia和Cardinium的感染率分别是0和8.3%。Cardinium仅在河北麻栎种群中检测到,但种群内感染率较高,为66.7%。感染针叶小爪螨的Cardinium与感染二斑叶螨的Cardinium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我国针叶小爪螨中Wolbachia的感染率可能极低,该螨山东板栗种群(TSBL)和浙江杉木种群(ZJSM)间的生殖不亲合与Wolbachia和Cardinium无关。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对针叶小爪螨的药剂防治进行研究,发现啶虫脒对该螨防效最好,3%啶虫脒乳油1000倍、1500倍和2500倍液对其防效分别为92.1%、90.3%和87.1%;25%噻虫嗪悬浮剂效果次之,3000倍、5000倍和10000倍防效分别为87.6%、84.2%和71.3%;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效较差,仅为68.6%。  相似文献   

19.
云杉小爪螨对云杉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春夏之交,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连续高温、无雨天气,空气异常干燥。在这种情况下,云杉的行道树、林分、苗木上均大量发生了云杉小爪螨(Oligonychuspicea(Reck))。据在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的云杉大树及苗木上的调查,10cm长的样枝上,平均就有50~60头成、幼螨,树体遍布蛛网状丝,使大量针叶发黄、脱落,树木长势衰弱,一些大树和苗木已近死亡边缘,行道树和其它林种受害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因此,应尽快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1 云杉小爪螨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体长约0.3mm,宽0.2mm,椭圆形,褐红色,气…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指导生产,进行了板栗针叶小爪螨冬卵数量变动及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小爪螨以卵在1-4a生枝箱越冬。其自然死亡率达89.2%,春季降大到暴雨,对冬卵的冲刷减退率为64.2%。冬卵5月初开始孵化,5月8日前为孵化始期,5月9日后为盛期,5月20日后为末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