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量的地下工程施工中 ,经常遇到由于地下水的存在而影响工程正常进行 ,增加施工作业难度的情况。对此 ,常采用管井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降至坑底以下 ,以获得干燥的工作面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1] 。但在进行管井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时若遇到基坑底部接近或直接位于下部不透水层上时 ,仅采用管井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则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笔者曾经遇到了几个这种类型的降水工程 ,其中某一工程的地下部分为深基坑工程 ,地面至 - 4m为黄土层 ,- 4m至 - 10m为砂卵石层 ,- 10m以下为基岩 ,基坑深度为 - 9m ,施工时的地…  相似文献   

2.
北屯灌区引水总干渠分布在额尔齐斯河一级阶地的渠段上,该处地下浅水主要受第三纪泥岩的顶托,在灌溉季节地下水位迅速上升,使总干渠防渗施工及主要建筑物的施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减少地下水对混凝土防渗渠及建筑物的冻胀、水蚀破坏,在工程地下水丰富段,采用了砾石排水棱体结合排水滤管进行排水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滇池流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滇池流域5个功能区采集了41个地下水的水样,对其硝酸盐含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流域浅层地下水位硝酸盐含量高于深层地下水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0.3~326 mg.L-1,平均含量为26.93 mg.L-1,已超出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不同功能区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蔬菜-花卉种植区>传统农作物种植区>城郊结合部>工矿区>昆明市主城区。分析氮肥投入量、地下水位深度等因素对污染地下水硝酸盐的影响可知,氮肥投入量和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滇池流域5个功能区采集了41个地下水的水样,对其硝酸盐含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滇池流域浅层地下水位硝酸盐含量高于深层地下水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范围为0.3~326 mg.L-1,平均含量为26.93 mg.L-1,已超出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不同功能区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蔬菜-花卉种植区>传统农作物种植区>城郊结合部>工矿区>昆明市主城区。分析氮肥投入量、地下水位深度等因素对污染地下水硝酸盐的影响可知,氮肥投入量和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康林  王双 《新农村(黑龙江)》2014,(10):286-286,281
通过阿克苏河流域2000~2012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监测,分析其变化特点和规律,得出:地下水位是阿克苏河流域区间生态变化的晴雨表,在地下水位下降、社会经济耗水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区间生态规模变小,甚至生态退化。因此,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利用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地下水的监测工作,防止地下水埋深过度增加影响生态环境和水质。  相似文献   

6.
曹妃甸供水管线穿越沙河段,该段为双排DN1400钢筋混凝土管道,其中主穿越段为双排DN1200钢管。该段土层属于粉沙土层,地下水位较高,河流水面较宽、水流较急。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法配合围堰导流施工,将地下水位降到设计施工高程,沟槽开挖时边坡稳定,槽底无积水,保证了干场作业。  相似文献   

7.
巢湖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巢湖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空间分布规律,2009年11月至12月在巢湖流域采集了253个地下水样品,分析了其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平均值为7.13 mg/L,超标率(10 mg/L≤NO-3 N<20 mg/L)和严重超标率(NO-3 N≥20 mg/L)分别为15.81%和7.11%。不同土地类型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村庄>菜地>果园>旱地>城镇>水稻-油菜(或小麦)轮作田>单季水稻田>养殖场。巢湖流域绿色水稻产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比非绿色水稻产区低。农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与化肥氮施用量、人口密度和耕地面积比例呈正相关。农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具有随地下水位的下降而降低的趋势,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当化肥氮的年施用量超过100 kg/hm2或地下水位低于9 m时,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存在超标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8.
根据灌区地下水埋藏和开采条件,合理进行管井设计,对不同地层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获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存良  李瑛  曾磊  赵贵章  杨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73-6775
[目的]研究地下水开采条件下苏贝淖流域植被的演替过程。[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构建植被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演替模型,并结合地下水位变化预测开采条件下该流域植被的演替规律与过程。[结果]研究区水生植被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中生植被次之,沙生、旱生植被与地下水关系不明显;当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时,优势植被生长较好,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增加,植被的长势变差或根本无法生存;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时地下水位埋深增大,研究区水生植被会逐步向中生、旱生植被演替,苔草、马蔺滩地向芨芨草滩地演替,沙柳灌丛向沙蒿、柠条灌丛演替,小叶杨向旱柳演替。[结论]该研究为苏贝淖流域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在砂卵(砾)石地基上修建水工建筑物时,常要开挖截水墙至不透水层,再回填粘土截断渗流。当开挖深度达10m或更深时,不仅开挖量大,而且有地下水的干扰,施工条件复杂,质量不易保证,影响施工进度。混凝土防渗墙是处理挡水建筑物深层砂砾石基础渗流问题最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冲积层较厚、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