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了秋季,各种作物陆续成熟,是作物定位选种的黄金季节.因此,留种的农户要抓住时机.做好定位选种工作.定位选种就是根据作物的最佳遗传优势部位进行选种,是一项新的选种技术.采用定位选种方法选出的种子,能把一个品种优良的性能、性状遗传给下一代,所以能经济有效地实现稳产高产.现介绍几种农作物定位选种的最佳遗传优势部位.  相似文献   

2.
洋葱大株留种是指从种子→鳞茎→种子的繁种过程,其间经过一了一次无性繁殖过程,本质上不同于小株留种,即直接从种子到成株后收获种子,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作物的种性遗传。其次大株留种过程中养分积累较充分,产量可比小株留种提高30%左右。根据笔者经验,现将洋葱大株留种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苧麻留种在种子繁殖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留种品种与种子质量的好坏,是种子繁殖成败的关键之一。近年来根据试验研究与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的结果,提出选择优良品种的壮龄麻或新麻留种,加强留种麻的培育,采用隔离留种(江西宜春麻农经验,预先将留种麻栽在菜园里,与其他麻隔离留种),避免品种自然混杂,注意收藏,保持播种种子品质等,都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有效办法,对留种提供了一些科学根据。但是,在留种工作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对不同地区适宜于留种的良种缺乏研究,有些良种(如耒凤县的青麻)在当地收不到成熟的种子;隔离留种,防止品种间自  相似文献   

4.
<正> 1 父母本果穗中部定域选种留种 亲本植株所产果穗的不同区域部位的种子具有不同的遗传势和生命力。果穗中部是强遗传势区域部位,且优势最强。选择这一区域部位的子粒作种,不仅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而且还能防杂去劣,减少不良变异,避免品种自然退化。同时,果穗中部子粒饱满均匀,出苗整齐,用此部位留种可增产5%~15%,并可提早5天左右成熟。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留种果实的层次对种子质量及后代生产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不同层次果实的种子,种子质量表现出规律性的差异,已在许多蔬菜作物上得到证实,如甜菜、胡萝卜、洋葱、豇豆、黄瓜、茄子,似乎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苏联农业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层性原理”。  相似文献   

6.
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数千年来种子要各家经营的传统。 智利也好,印度也好,法国也好,农民现在无需象过去那样年年留种了,只要向种子公司去买就行了。有些公司专门进行作物种子杂交、保存和改良种子遗传性。它们开  相似文献   

7.
一、留种选种与地块选择,凡留种的土豆应在植株刚开花时采收(4月下旬),采收后选阴凉、通风、有阁楼处平铺,严防雪子落在上和鼠害。选用优质种子,并用新高脂膜拌种,隔离病虫害、提高发芽率。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疏松、通透性好的砂质土壤种植,以前茬未种过茄科类作物或水稻的田(地)块最佳。  相似文献   

8.
用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杂交早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性状进行了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到种子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的控制,两种效应对提高杂交早稻组合直链淀粉含量具有相反的作用.直链淀粉含量的总平均优势主要由细胞质平均优势和母体平均优势共同构成,以母体平均优势所产生的效应为主,总超亲优势由种子超亲优势和母体超优势共同构成,以母体超亲优势所产生的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9.
红麻是短日照作物,北方麻区不能就地留种,需年年向华南调种.我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适宜红麻春播或夏播留种,且红麻良种多,不早花,深受北方麻区欢迎.我省又是全国红麻种子三大主产省之一,每年北调种子约150万 kg.但我省红麻种子在生产与销售上尚存在着许多问题,使我省和北方麻农均经常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我省红麻种子历年来的产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以保持我省红麻种子在全国的信誉和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0.
1 适种范围 定西市北 部县海拔2 000米以下的 山地、旱川地及水川地均 可种植。 2 良种选育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 危害的2~3年生柴胡作留种母株,生 育期间要加强田间管理,加大磷钾肥 的用量以促进果实充分发育,使其籽 粒充实饱满,9~11月果实由青变褐 时收割,且置通风干燥处,待种子完全 成熟后,再进行脱粒、净选、贮藏,以备 来年作种。 3 茬口选择 一般以豆类、小麦等夏 收作物作前茬,忌连茬种植。 4 种子处理 播种之前将柴胡种子用 40~50℃的温水浸泡8~12小时,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是淅川县传统的秋粮作物,也是一大优势作物,大豆具有高蛋白、污染小等特点。另外,大豆是直根系作物,与根瘤共生性强,是轮作倒茬、培肥地力的良好养地作物。近年,随着大豆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淅川县逐渐探索出大豆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一、选择优良品种(一)科学选择良种选择适应性好、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大豆品种,适宜淅川县种植的大豆品种有郑豆1307、辛豆12、兆丰豆2号等。(二)种子处理去除杂质、  相似文献   

12.
张秀革 《吉林农业》2006,(11):10-10
所谓良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作物的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所具备的遗传特性,应是适时成熟、丰产、抗逆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广、耐贮藏等优良性状;二是指农作物的优良种子,优良种子是指作物的种子本身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特性。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纯净度高;籽粒饱满,整齐度高;健康  相似文献   

13.
生产充分成熟的种子是黄瓜 (Cucumis Sativus L.)种子生产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过分延长生长期有可能增加染病的机会,也可能延误下一茬作物的种植.因此,在合适的时候采种是必要的.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必须采收只具有一定发芽力的果实.因此需要了解多长日令的黄瓜采收后就可以留种.本试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不同日令的黄瓜采收后种子的发芽力及后熟处理对其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寒山区春季玛咖种植条件下,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不同类型玛咖种子质量和病虫害的影响,为适宜栽培留种方式及玛咖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玛咖主流栽培"黄色玛咖"、"紫色玛咖"、"黑色玛咖"并栽培在海拔3 000 m的种球为材料,采用玛咖植株原地育种(海拔3 000 m)、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30 d后栽培于原玛咖种植土壤海拔3 000 m处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15d后栽培于海拔2 700 m处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后在2 400 m温棚内栽培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好种株栽培在温棚内待其发芽再栽培于海拔2 400 m的大田处育种5种栽培留种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颜色品种玛咖经过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种子千粒重、产量和发芽率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颜色品种间玛咖经过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病虫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病虫害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分析,认为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于15 d后栽培在海拔为2 700 m处留种,有利于提高玛咖种子质量和减少病虫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寒山区春季玛咖种植条件下,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不同类型玛咖种子质量和病虫害的影响,为适宜栽培留种方式及玛咖品种类型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玛咖主流栽培"黄色玛咖"、"紫色玛咖"、"黑色玛咖"并栽培在海拔3000 m的种球为材料,采用玛咖植株原地育种(海拔3000 m)、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30 d后栽培于原玛咖种植土壤海拔3000 m处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15 d后栽培于海拔2700 m处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后在2400 m温棚内栽培留种、玛咖根球分选好种株栽培在温棚内待其发芽再栽培于海拔2400 m的大田处育种5种栽培留种方式,系统比较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颜色品种玛咖经过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种子千粒重、产量和发芽率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颜色品种间玛咖经过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病虫害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病虫害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栽培留种方式对玛咖物候期、千粒重、发芽率、种子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分析,认为玛咖根球分选后贮藏于15 d后栽培在海拔为2700 m处留种,有利于提高玛咖种子质量和减少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与育、繁、推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良品种作用的发挥 ,需要走种、工、贸、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产业化发展道路 ,其中 ,育、繁、推一体化是核心。建国后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种子生产技术的不同 ,与其相适应的繁育体制的差异 ,种子产业化的程度也是不同的。而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简称四级程序 )的应用 ,实现了育、繁、推一体化 ,从而促进了种子产业化进程。1 育、繁、推脱节是种子生产处于初期阶段的特征我国建国初期 ,土地一家一户分散耕种 ,耕作粗放 ,种子生产采用家家种田 ,户户留种形式。随后 ,进入合作化初期 ,良种繁育采用田间块选、片选的简易留种形式 ,就是看…  相似文献   

17.
蛋鸡产蛋量两阶段选择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物模型BLUP方法,利用连续2个世代白来航蛋鸡3个纯系的系谱资料和产蛋量记录,对产蛋量的两阶段选择进行了优化研究。在总留种茬30%的情况下,比较了第1阶段留种率从30%到100%变化时对后代遗传进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阶段选择时产蛋量的遗传进展比常规43周龄早期一次选择提高22.89%以上。遗传进展随着第1阶段留种率的升高而增大。当第1阶段留种率超过70%的时候,增长趋势逐渐趋于平缓。青年鸡选择方法(第1阶段不选,100%留种,第2阶段30%留种),在遗传进展上对两阶段选择只有微弱优势,却有很高的育种投入。考虑到育种进展和育种投入,两阶段选择中第1阶段的留种率以50%-70%为宜。由于亲本对后代的不均等遗传贡献对遗传进展有显著影响,结合对家系含量进行优化控制形成的两阶段选择方法可以使遗传进展提高32.8%-65.1%。  相似文献   

18.
提高种子质量:(1)采用夏、秋花生留种。实践证明,南方采用秋花生留种、北方采用夏花生留种,是花生全苗、增产的重要措施。由于花生是自花受粉作物,年年用春花生留种,又作春种,长期在相同的条件下繁殖,容易造成种子退化而减产。另外,用春花生留种,由于生长期长,加之收获后贮存时间长,种子生活力下降,而采用夏、秋花生留种.改变了长期春植留种的栽培爷件,提高了花生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并且夏、秋花生生育期和贮存期都短,种子质量好。  相似文献   

19.
对作物种子的氨基酸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早期的遗传效应分析进行综述。提高作物种子的氨基酸含量是作物育种重要的目标之一。种子的氨基酸含量受多基因控制。早期的研究采用世代平均数或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遗传效应。利用种子发育遗传模型及其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表明种子的氨基酸含量同时受到三倍体胚乳(二倍体胚)、细胞质、二倍体母体植株遗传主效应及其互作效应的调控,揭示了各遗传效应分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禾谷类作物数量性状遗传模型,以6个籼型不同胞质类型的三系不育系为母本,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早籼杂交稻稻米胶稠度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稻米胶稠度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遗传效应控制,恢复系明恢82和明恢89可以极显著或显著地提高杂种胶稠度.杂交早稻组合F2稻米胶稠度的总平均优势和总超亲优势,均受到种子直接基因效应和母体植株基因效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