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1(guanylate-binding protein-1,GBP1)、鸟苷酸结合蛋白2(guanylate-binding protein-2,GBP2)的全长、片段、GTPase酶活性对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PoRV)复制的影响。以猪肾细胞cDNA和GBP1、GBP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出GBP1、GBP2基因的全长和截断体(G、M、E、ME区),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上。在恒河猴细胞(MA104)细胞上过表达或沉默GBP1、GBP2基因,探究对PoRV复制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时间点,筛选GBP1、GBP2对PoRV复制产生影响作用的时间点。应用泛GTPase酶抑制剂(CID-1067700)探究GBP1、GBP2的GTPase酶活性对PoRV的作用。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病毒毒价测定等方法检测GBP1、GBP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抗病毒功能。结果表明:成功构建pCDNA3.1(+)-GBP1-HIS和pCDNA3.1(+)-GBP2(47aa-592aa)、(131aa...  相似文献   

2.
课题组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microRNAssc-miR-133a-5p在肥胖猪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推测其可能在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ssc-miR-133a-5p序列保守性,利用TargetScan,miRDB和miRWalk在线分析工具预测其候选靶基因,进一步对候选靶基因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以及KEGG分析,最后将预测的靶基因与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与猪脂肪沉积能力相关的基因取交集。结果表明ssc-miR-133a-5p候选靶基因PPARGC1A与RORA等,参与AMPK,TNF,与胰岛素分泌等信号通路。结果提示ssc-miR-133a-5p的候选靶基因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的结果可为microRNA参与猪的脂肪生成调节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抑癌基因p53作为一种转录因子,通过调控其靶基因在应激反应中启动的不同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或衰老等,发挥其在肿瘤抑制中的作用。近年人类医学对p53基因进行研究的较多,但是动物医学文献中有关p53基因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论文就国内外对p5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作用机制、应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禽病中的表达和应用进行综述,为家禽肿瘤性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免疫系统中基因的精确表达和调控是生物体产生对病原体强大免疫能力及限制自身免疫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能够通过调控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以及免疫细胞效应功能参与免疫反应的调节。论文结合lncRNA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阐述相关lncRNA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以期为从事lncRNA调控免疫应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κB(NF-κB)在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并且受其他多种因素的调节。Nfkbiz基因编码的IκB?蛋白是IκB家族成员之一,在炎症反应中起着调节NF-κB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Nfkbiz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在p53特定刺激源作用下Nfkbiz基因mRNA丰度显著降低。分析Nfkbiz基因序列,发现其基因中存在可能的p53反应元件,通过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及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试验,证明Nfkbiz基因中含有p53反应元件并且受p53蛋白调节。以上结果初步证明Nfkbiz是受p53蛋白负向调控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6.
猪β-防御素是一种先天免疫小分子蛋白质,在宿主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具有抗细菌和病毒的活性,还能通过连接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来调节免疫功能,抵抗病原体的感染。基于猪β-防御素的抗微生物活性及其免疫调节功能,其既可以作为提高免疫力的内在潜力,也可以开发成外源应用的抗生素替代品。本文将综述猪β-防御素的表达与分布、表达调控、生物学功能及其异源表达。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4):69-73
在利用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Lable-free)分析副猪嗜血杆菌强毒株与无毒株差异蛋白的基础上,筛选出4种疑似毒力因子,通过基因扩增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构建重组质粒,转入Rosetta菌株后成功表达了目标蛋白。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将其与菌体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表明,表达的4种蛋白免疫原性良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免疫反应条带单一。该研究为从蛋白水平上探讨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危害养鸡业的传染病。肿瘤抑制蛋白p53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但对IBDV复制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本研究以IBDV为模式病毒,采用体外感染模式,在IBDV感染的DF-1细胞中,p53的表达水平和活性均显著升高。p53过表达可以抑制IBDV的复制,并激活鸡体抗病毒天然免疫基因(IPS-1、IRF3、PKR、OAS、Mx)的表达水平上调;抑制p53的表达则得到相反的结果;表明p53可以激活鸡体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发挥抗IBDV感染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发现,gga-miR-2127可以作用于p53 mRNA的3'UTR;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gga-miR-2127可以使p53的蛋白水平表达降低,但mRNA水平没有变化;gga-miR-2127过表达可以使鸡体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基因表达降低,IBDV复制水平升高。本研究表明:gga-miR-2127可以作用于p53 mRNA的3'UTR调控p53的表达从而影响其下游抗病毒天然免疫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抗IBDV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免疫系统起着发现和消除入侵病原的作用,在哺乳动物体内它可以分为天然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部分.获得性免疫可以通过B细胞和T细胞表面受体识别自身抗体和病原抗体.另一方面,天然性免疫中Toll 样受体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病原体识别受体, 它在固有免疫中通过对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 的识别发挥作用, 通过刺激信号的级联反应导致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协同刺激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营养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及途径,并具体探讨了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胆固醇、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金属元素等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作为外部因子,营养物质与基因表达之间存在着广泛的互作.营养素不但可作为代谢过程的底物、辅酶或辅助因子.而且它们可对许多编码蛋白质、酶、载体、受体和结构物质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养分种类和摄入量可通过对基因的转录、mRNA的加工、翻译及定位来影响基因的表达及蛋白质合成,进而调控代谢过程,控制营养需要和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