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研究李果果皮、果肉色泽与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关系,以14个李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果皮、果肉色泽(LCH0色空间),果皮、果肉中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不同品种果皮、果肉色泽及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间的差异;分析色泽与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皮、果肉色泽的色调角(H0)所显示的颜色与肉眼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作为指示色泽的重要指标;果皮、果肉中富含花色素苷、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不同品种间三者的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亮度(L)与果皮、果肉中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且果肉色泽的色调角(H0)亦与二者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饱和度(C)与之没有明显相关性;三者与类黄酮含量均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魁红李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国外引进试材中选育出的中熟李新品种。该品种果实大型,卵圆,平均单果重165.0 g,最大果重260.0 g;果皮底色黄,果面光滑,完熟后全红,色泽艳丽;果肉黄色,肉质细脆,汁液多,风味浓郁,脆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2%;果实生育期110天左右;树势中庸,早实丰产,栽培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3.
《农家顾问》2013,(10):37-38
1.大石早生果实为卵圆形,平均单果重42.5克,最大果重90克。果顶尖,果皮较厚,底色黄绿,着深红色。果肉黄色,有香气。6月上中旬采收。需配植授粉树,可用蜜思李、黑宝石、圣玫瑰、盖县大李等品种作授粉树。  相似文献   

4.
‘斗南’苹果苦痘病与果实Ca、Mg、K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痘病是苹果栽培中一种常见的果实生理失调症,在‘斗南'苹果品种上呈高发态势。本试验以8个果园‘斗南'苹果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正常和发病果的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Ca、Mg、K含量,以探索苦痘病与Ca、Mg、K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苦痘病果的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Ca含量均普遍低于正常果,果皮水溶性Ca含量差异显著;苦痘病果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Mg含量均普遍高于正常果,但差异均不显著;苦痘病果果皮、果肉中水溶性及总的K含量普遍高于正常果,且果皮总的K含量有显著差异。苦痘病果果皮、果肉中水溶性Ca/Mg、Ca/K均极显著低于正常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皮、果肉水溶性Ca含量,果皮总的K含量,果肉水溶性Mg、K含量与苦痘病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槜李属蔷薇科李属,是中国李的古老良种。树势较开张,嫁接苗如管理到位,可自花授粉。第3年始果,单株产量15~35公斤,经济寿命35年左右。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枝结果为主。果实扁圆形,单果重65~125克,果粉中等,果皮紫红色、强韧,果肉橙黄色,  相似文献   

6.
以李品种"李王"为试验材料,在4℃冷藏条件下,研究了间歇升温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及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肉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升温处理可促进果皮正常转红,抑制果肉褐变的发生,但不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较少,对可溶性糖的降低未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恒温贮藏相比,间歇升温贮藏抑制了冷害的发生,延长了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7.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方苹果的主要蛀果害虫,该虫除危害梨、山楂、桃、李、杏、枣等多种果树。被害果似的果面上常出现针状大小,呈黑褐色凹陷的蛀果孔,四周呈浓绿色,外溢出泪珠状果胶,干涸呈白色蜡质膜。幼虫蛀入果实内后,在果皮下纵横蛀食果肉,随虫龄增大,逐渐向果心蛀食:前期蛀果的幼虫,在皮下潜食果肉,使果面凹陷不平:果实变形,形成畸形即所谓的“猴头”果;  相似文献   

8.
槜李是蔷薇科李属中国李的古老良种。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花,花白色。果实5月中旬核硬化,7月中旬果实成熟。果实扁圆形,最大果重达125g,平均单果重75g。果皮紫红色强韧,黏核,果肉橙黄色、肉质硬、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7%~21%,风味  相似文献   

9.
天目蜜李果实的生长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谢花至5月4日,为快速生长期,历时44d,果实纵径与横径分别占成熟果实纵横径的59.48%和48.81%;第2阶段从5月5日至25日,为缓慢生长期,历时21d,果实纵横径分别为成熟果纵横径的11.48%和13.57%,此期为果实硬核期;第3阶段从5月26日至7月1日,为第2次快速生长期,历时35d,果实纵横径分别占成熟果的纵横径的29.07%和37.62%,此期为细胞容积的增大,果实达到最大值。果肉细胞的发育,在果肉不同层次有所差异,以果皮层细胞面积增长最慢。果实生长发育全过程与一般核果类果实发育规律基本相同。为此作者提出了提高天目蜜李产量和质量3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大石早生和黑琥珀李为试材,探讨了果实中苹果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前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逐渐增加,果肉中苹果酸含量逐渐下降,而果皮内苹果酸含量不断提高.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酶(PEPC)活性测定显示,果皮中的酶活性比果肉高,MDH 和PEPC酶活性变化与苹果酸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性.外源有机酸促进了果实着色,使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增加,这说明果皮内酸含量可能与花色素苷合成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枇杷种质资源的果肉硬度与果肉化渣程度、果肉质地、果实汁液、单果重、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厚度、果面茸毛密度、果面茸毛长度、来源地、果肉颜色和果皮颜色等14个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枇杷种质果肉硬度与果肉化渣程度、果肉质地、果实汁液、果面茸毛密度、果肉颜色关系较密切,果肉不化渣、果肉质地致密、果肉汁液少、果面茸毛稀疏、果肉黄色和橙黄色和果实成熟期较早的枇杷种质果肉硬度较高。枇杷种质果肉硬度与单果重、果肉厚度、果皮厚度、来源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面茸毛长度、果皮颜色未见明显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果袋(牛皮纸袋和白色单层果袋)对Irwin芒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素及果皮、果肉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Irwin芒在成熟过程中果皮叶绿素、花青苷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含量升高,总酚含量变化不明显,不同果袋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含量,均以白色单层果袋明显高于牛皮纸袋:果皮和果肉色彩浓度均以白色单层果袋高于牛皮纸袋,而果皮亮度却低于牛皮纸袋,果皮色相角度、果肉亮度、果肉色相角度不同果袋间差异不显著,使白色单层果袋果在采收时果皮呈绿色带紫红晕,完熟时果皮呈黄色带橙红晕,牛皮纸袋果果皮采收时呈绿色,完熟时呈黄色,2种果袋的果肉在采收时呈绿黄色,完熟时呈橙黄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名、优、稀果品需求量日益增加。黑琥珀李是黑宝石李与玫瑰皇后李的杂交后代,为早熟大果型李品种,在美国、澳大利亚广为栽培,1996年引入丽水。黑琥珀李平均单果重80-120g,果皮紫黑色,果肉黄色,汁多味清甜,品质优,可食率达95%以上。该品种适应性较广,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蜜思李(Methley)原产新西兰,为中国李和樱桃李的杂种(P.salisina×P.cerasifera)。在世界许多国家广为栽培。具有早熟、早果、丰产、适应性强等优点。果实6月底7月初成熟,属极早熟李品种之一。果型中大,平均单果重50.7克,最大单果重74.0克。果面圆滑,紫红色,完全成熟时果肉鲜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0%。风味酸甜适中,香味  相似文献   

15.
醉金香葡萄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于1981年用沈阳玫瑰与巨峰杂交育成,1997年命名。醉金香葡萄嫩梢绿色,成叶特大。枝条成熟后为浅褐色,节间长,枝条粗壮。其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800克,果粒倒卵圆形,自然粒重12克,经无核化处理后平均粒重可达15克,最大25克,果粒黄绿色,果脐明显,果皮中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果汁多,有浓郁的茉莉香,品质极佳,充分成熟含糖量可达22度。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夏,被誉为李子中的“爱马仕”的蜂糖李在各大电商平台迅速走红,随之而来的是线上线下蜂糖李的热销。蜂糖李火热“出圈”蜂糖李原产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果形呈扁圆形,果缝深,核小,肉、核分离,成熟后果皮淡黄,果肉金黄,味浓甜如蜂蜜,清脆爽口。因为其又脆又甜的口感,上市后备受消费者青睐,每千克售价为60~80元,热度堪比几年前的网红水果“阳光玫瑰”葡萄。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4,(3):23
李86-7 华中农业大学从美国引进的李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认定。树冠披散,树姿开张,树势中庸,萌芽力中等,成枝力较低。幼树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成年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早果性好,芽苗定植第二年即可始花结果,第三年株产可达105千克。果实卵圆形,大小较整齐,单果重45—55克。果皮较厚,底色浅黄绿,果面玫瑰红色,不易  相似文献   

18.
<正>操作要点挑选、清洗。要求葡萄八成熟左右,加工时要及时挑去腐烂果、不成熟果等。葡萄清洗一般先采用0.03%的高锰酸钾,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破碎、除梗。葡萄清洗之后,立即进行破碎与除梗,便于榨汁,减少果梗带来的异味。加热。将破碎后的葡萄浆加热至60℃左右,维持一小时,软化果肉,有利于果皮与果肉中色素的溶出和榨汁。  相似文献   

19.
<正>1危害症状危害枣类果实,发生缩果病的枣果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现黄褐色不规则变色斑,进而果皮出现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果皮变为暗红色,收缩,且无光泽。果肉病  相似文献   

20.
‘秋姬’李是从日本引进的鲜食、晚熟、优质李新品种,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闽认果2014001)。该品种成熟期为7月中下旬,果形近圆,果皮底色黄、完全成熟时为紫红色、有果粉,果肉橙黄色、肉质致密,粘核,核为椭圆形;平均单果重119.6~146.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4.9%,可食率97.0%左右;丰产稳产,一般栽后3~4年结果,5~6年进入盛产期;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市场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