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泮进明  蒋劲松 《农业工程》2013,(Z1):29-30,38
家禽LED光环境调控新技术已成为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家禽LED光环境调控新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探索,包括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多层次教学与科研训练体系、多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体系,以期为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其他技术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乌龙茶LED补光萎凋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质是乌龙茶品质形成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为了明确LED补光萎凋对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选取清香型铁观音为研究对象,以无光萎凋为对照,探明日光和LED红、黄、蓝光4个光照条件下采后茶鲜叶的生理响应能力以及铁观音毛茶生化、香气组分测定与感官品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离体叶对不同光质的生理响应在10~15 min时分别达到峰值,光照强度为300μmol/(m~2·s)时,光照30 min可满足萎凋光环境技术参数。与无光处理相比,补光萎凋可显著提高铁观音毛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黄酮等含量,促进了茶多酚转化并降低了咖啡碱含量;铁观音主要赋香成分α-法呢烯和橙花叔醇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提高11.42%、30.65%。主成分分析得出日光、LED萎凋处理毛茶香气质量综合得分高于无光萎凋处理,LED黄、蓝光萎凋处理香气质量综合评价略优于LED红光萎凋,并与各处理毛茶品质感官审评结果表现一致,补光萎凋技术可使经济效益提高63%。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现有传统种植产量和质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药用作物极其珍贵且种植培育不易,发展药用作物培育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控光来影响药用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这种方法早已突破了单纯地依靠太阳光的限制。如今,用人工光源代替补充自然光源的不足,已逐渐成为对药用经济作物生长发育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LED不仅节能环保,还能进行发光光谱的精确配置,因此采用LED光源为药用作物配置对应各生长阶段最适宜的光环境。通过对药用作物光环境的调控来促进药用作物的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开花产出及有效药用成分的合成,最终使药用作物达到优产优质、增产增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准确辨识对家禽养殖从业人员在智慧养殖技术的继续教育方式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教学模式提升家禽从业人员对于智慧养殖技术的运用能力。对家禽养殖业一线饲养和生产管理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主要生产环节中智慧养殖技术的教授需求迫切性、教授方式、教学重点内容、生产环节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业人员对于家禽智慧养殖技术的需求迫切程度较高;在教育培训方式中,分类报告教授和现场教学的方式为较多人所接受,而对于网络教学的关注度和兴趣相对较低;继续教育内容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于智慧养殖中设施设备使用方法、安全事项和实操实践等方面,对于智慧养殖技术原理和新技术的进展,从业人员对其关注度也相对较低;针对教培中涉及的生产环节,从业人员对于家禽养殖环境智能控制和异常行为监测的关注较多。根据调研结果中发现的不足,从5个方面对家禽智慧养殖从业人员教培模式作进一步探讨,给出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北方食用菌反季节栽培,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在满足温度、湿度、通风、CO2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针对食用菌对光环境因子反应非常敏感并且不同食用菌不同阶段对光的需求不同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为保证食用菌菌丝所处温室的生长环境良好,对光环境采用了最新的照明技术—可调光功能的LED冷光源作为人工控制主光源。同时,研究了不同的LED光量光质条件对平菇菌丝体生长特性的影响,从而寻找出周期短、品质高的平菇菌丝体生长环境,为实现北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钟涛  张金霞  丁林 《农业工程》2024,(1):113-118
传统的灌水、施肥方式不仅水肥利用率低、人工和成本增大,而且污染农田环境。水肥耦合技术通过对灌水与施肥合理的配比达到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产量、品质,以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综述了水肥耦合调控对南瓜生长发育过程、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水肥调控能显著促进南瓜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对干物质积累有积极作用,可提高南瓜产量与品质。最后对水肥耦合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提高设施环境调控水平,实现环境调控系统可应用性和便捷性,研究开发一种基于主动蓄热型日光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通过在温室墙体、空间等区域采用ZigBee网络多点组网部署,融合多传感器信息,再通过ZigBee传输协议进入本地主控制器,主控系统根据预设光温策略管理温室环境。同时,操作人员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现场查看与修改控制策略,并且通过4G移动网络接入云服务器实现远程数据收集与分析。该系统不仅可根据主动蓄热墙体实际情况,调整控制流程,同时耦合温室光因子调控,实现光温控制联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灌水、施肥方式不仅水肥利用率低、浪费人工和成本,而且污染农田环境。水肥耦合技术通过对灌水与施肥合理的配比来达到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产量、品质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文主要综述了水肥耦合调控对南瓜的生长发育过程、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水肥调控能显著促进南瓜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对干物质积累有积极作用,提高了南瓜的产量与品质。最后对水肥耦合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日常畜牧产品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畜牧业生产规模得到不断扩大,畜牧产品总量又大幅增加,畜牧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目前,在畜牧养殖方面仍然存在着养殖方法不当、饲喂不合理及环境污染和疫病等问题。与此同时,物联网应用在畜牧养殖业,为养殖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开辟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道路。它不但可以降低人工作业量,改善生产环境,而且能够及时调控母猪的生活环境因素,防止疫病及养殖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在母猪养殖管理的过程物联网技术能够精确监控母猪的生理情况和生活环境,从而有效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为此,分别对物联网在母猪养殖管理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需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的农户采用合作组织的形式来降低农业机械的购买和使用费用。这种合作组织形式称为居马,与法国合作组织的运作方式类似。加拿大大部分居马成立的原因是奶牛养殖场场主为降低机械成本并解决其他问题(如技术工人短缺等)。另外,生猪饲养、家禽养殖、肉牛养殖等农  相似文献   

11.
董改琳 《农业工程》2018,8(10):59-61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畜禽舍环境对于畜禽健康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畜禽环境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电净化处理、喷雾和加温等技术可以有效消除畜禽环境内的有害物质,并对畜禽内部环境温湿度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促使畜禽环境质量的优化。以畜禽舍环境应用原理为入手点,对畜禽舍环境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不同LED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设施番茄周年生产的壮苗供给,研究了人工气候环境下不同光质处理对番茄幼苗不同时期内生长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培育番茄壮苗的最佳人工光源。试验采用LED为光源,选取红蓝比分别为3(RB3/1)、5(RB5/1)、7(RB7/1)和白光(W)4个处理对番茄幼苗进行为期28 d的照射,光周期为12 h/12 h,自然光照射为对照,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不同LED光质对番茄幼苗不同时期内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质对番茄苗期下胚轴、叶面积和根冠比的影响极显著(P0.01);生长初期光质对幼苗生长株高、茎粗、根数、根长、生物量、壮苗指数和G值的影响不显著,而后变为显著(P0.05),且不同时期内光质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依据不同生长时期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确定番茄苗期较优光照组合为出芽后两周内采用红蓝比为RB7/1光质,而后采用白光LED光质进行照射;红蓝比为RB3/1的光质不适宜单独作为照射光源用于培育番茄壮苗。  相似文献   

13.
畜禽设施精细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其核心在于物联网与传统设施养殖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传统家庭式养殖模式逐渐退出,中国畜禽养殖场的管理方式已逐步迈向集约化、规模化和设施化,基于养殖动物个体管理和质量保障且满足动物福利要求的畜禽设施精细化养殖已成为畜禽养殖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在阐述畜禽设施精细养殖信息感知与环境调控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信息感知与环境调控相关前沿技术,分析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指出智能传感器技术将成为推动畜禽设施精细养殖进步的底层驱动技术,兼顾畜禽福利和生产性能的动物拟人化智能调控技术和策略等是面临的重要挑战。最后,就中国畜禽设施精细养殖关键技术如何落地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中国畜禽设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我国鲜禽蛋产品消费总量极大,随着人们对食品卫生的重视,禽蛋上市前的处理工艺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鲜禽蛋品质检测和分级是涉及食品卫生的重要工序,禽蛋品质检测和分级机械化技术水平影响禽蛋产品质量安全及批次生产能力。浅析了鲜禽蛋产品检测分级机械化技术发展进程、现阶段技术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禽蛋产品检测和分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禽蛋无损检测研究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集禽蛋图像数据,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的改进禽蛋图像数据生成网络。该网络分为生成器与判别器,生成器用于禽蛋图像数据生成,判别器对生成的禽蛋图像进行真实性判断,两者相互对抗最终生成高质量的禽蛋图像数据。为了提高生成的禽蛋图像质量,使用残差网络构建生成器和判别器,引入Wasserstein距离和加梯度惩罚的损失函数,分别在透射和反射情况下对禽蛋图像进行生成研究。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禽蛋图像数据的采集问题,为后期禽蛋图像识别与检测提供了数据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禽蛋数据库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设施农业可调光质精确补光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环境温度、光质和光强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提出结合实时环境检测、特定波段补光与定量决策的精确补光方法,设计了基于反馈控制机制的定量决策算法。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设计了可调光质的精准补光系统,可根据温度及红蓝光目标光强与实时光强的差值精确计算补光量,通过PWM占空比调整LED输出光强。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可实现按需补光;采用的LED光源较白炽灯节能54%,较荧光灯节能83%;在相同LED光源时,较常规LED补光系统的节能率在不同光质阈值和气候条件下具有一定波动,平均节能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Agricultural Systems》2006,89(2-3):255-269
There are many technical possibilities to improve free-range and backyard poultry keeping. Rural households, however, are not adopting these technologies widely.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approach for ex ante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s in village poultry systems. The dynamic deterministic computer model considers mortality, egg production, reproduction, offtake,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In the base situation, the model reflects the behaviour of a relatively stable village poultry flock. The model was used to explore how interventions influence the dynamics of a village poultry flock. Over the simulated period of three years, NCD (Newcastle Disease) vaccination, daytime housing, supplementary feeding, and control of broodiness each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bird offtake, egg production, egg offtake, and flock size. Crossbreeding had a highly negative effect on these key variables. The impact of interventions is also related to the use of the available resources. Cost–benefit calculations for the Tigray region in Ethiopia and village poultry research sites in Kenya indicated that NCD vaccinations were economically most effective. Housing and crossbreeding had a highly negative impact on net returns. When applied with situation-specific input data, the model can be used in the first stage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es to support decisions on priorities of projects in village poultry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吴新 《农业工程》2019,9(1):38-40
为有效控制畜禽舍环境质量,净化空气,该文介绍了一种畜禽舍环境控制的技术措施,利用空气电净化防疫防病技术,构建一套防疫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封闭式保育猪舍的除尘率在70%,细菌率维持在50%。利用空气电净化防疫措施,能够有效削减畜禽舍载畜载禽环境中的粉尘和空气微生物,可有效控制畜禽舍环境质量,净化空气,达到防疫的目的,是一种应用价值很高的有害微生物消灭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朱梅  张天彤  栗昕羽  陈雷 《农业工程》2021,11(6):123-130
从植物光控发育角度出发,研究基于新型荧光粉封装的远红光LED灯辐照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利用(Y,Gd)3(Ga,Sc)5O12:Cr3+远红光荧光粉封装LED器件作为直接光源,将LED芯片发射450 nm蓝光转化为峰值波长为730 nm的远红光,应用对比试验,观测远红光LED辐照和普通白光辐照两种光照模式下3个品种水稻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根长、株高、茎粗及干物质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远红光LED辐照后的水稻种子发芽参数得到了显著提高,发芽势提高了6.38%~16.20%,发芽率提高了2.81%~10.33%,发芽指数提高了24.12%~30.84%。远红光LED辐照亦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发育,根长、株高、茎粗增长速率提高了3.01%~22.96%、14.58%~14.68%、14.50%~14.74%。干物质量増幅约为2.22%~6.06%。新型远红光辐照是提高水稻种子萌发效率和幼苗生长发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智能化加工装备与技术代表着生产力,是提高生产效率、转变发展方式的物质基础,智能化装备技术在畜禽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在保证稳定、可靠的生产过程的同时,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总结了智能化装备在畜禽屠宰、分割和分级等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在机器视觉、光谱检测、多种技术融合、X射线CT成像和超声波成像等智能化技术在畜禽加工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分析了当前畜禽加工中存在的智能装备不系统、智能化技术不成熟的问题现状,展望了未来智能装备技术在畜禽加工中设备类型标准、多样化,提高设备集成化水平,促进技术融合等发展趋势,为畜禽加工智能化装备技术研究与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相关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