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山区抓住全国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契机,整合内部执法机构,创新林业执法体制,优化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大胆改革创新,组建新的林业行政执法机构2006年,黄山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单位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委领导任组长、区政  相似文献   

2.
日前,我们考察黄山市黄山区国有林场,对其改革的程序、做法、相关政策进行了广泛的了解,目睹了黄山区国有林场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其经验与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黄山区国有林场现状黄山区共有黄山、洋湖、芦山和游山4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160404亩,林业用地159352亩,活立木蓄积79.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3%。林场改革之前有在职职工311名,改革之后定编57名。  相似文献   

3.
毛竹竹腔施肥是一种新配方生态施肥技术,由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发。本文介绍了毛竹竹腔施肥技术、操作方法以及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推广情况。经调查分析,认为竹腔施肥技术适于在黄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林业》2007,(1):6
2007年1月16日,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在黄山市黄山区主持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题会议,省政府副秘书长谢德新,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农委、省政府法制办、省农村信用社联社负责人,林改试点单位黄山区、宁国市、南谯区、怀远县的政府主要负责人和林业局局长参加会议,国家林业局驻合肥专员办柳学军专员到会指导,黄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生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黄山区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三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9.58万亩.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林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下一步退耕还林发展与巩固中,必须结合黄山区实际,用足用活退耕还林政策,因地制宜抓好多种模式的抚育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发展绿化产业,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黄山区浦溪河的整治,应充分发挥竹子的特色作用,体现黄山区竹乡特色。加快竹林基地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发展绿化产业,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黄山区浦溪河的整治,应充分发挥竹子的特色作用,体现黄山区竹乡特色。加快竹林基地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2020年1月7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全国2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中,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胡杨林旅游景区榜上有名。至此,内蒙古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有6家,分别是2011年通过的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和鄂尔多斯市响沙湾旅游景区,2016年通过的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景区,2017年通过的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2018年通过的赤峰市阿斯哈图石阵旅游景区,2020年通过的阿拉善盟胡杨林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9.
1月15日,省委常委、副省长赵树丛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到皖南黄山区农村调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情况。黄山区是全省首批林权制度改革四个试点县(区)之一,赵树丛此行是了解基层干群的反映,摸清林改试点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0.
最近,黄山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可持续发展林业最强区"的战略目标,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抓住林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好中央<决定>精神,以新的举措和扎实的工作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再掀林业建设新高潮,将黄山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林业强区和生态强区.  相似文献   

11.
森林雨雪冰冻灾害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山区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分析了主要灾害类型、分布特征、灾害程度、灾害原因、发生次生灾害的隐患以及对林业产生的主要影响,提出了预防雨雪冰冻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山区2013年森林资源调查成果、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与2004年森林资源成果相比较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全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山区从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没以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2.17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6.67万亩,荒山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2.1万亩.  相似文献   

14.
在黄山区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大厅,记者点开位于大厅左侧的触摸式计算机,立即跳出"黄山林情"、"办事指南"、"供求信息"、"林业动态"等菜单,再点开其中的"供求指南",里面有"木材供求、苗木供求、林权流转"三个栏目,每个栏目下又有各乡镇木竹原材收购参考价、林权流转公告等详细信息。"黄山区完成林改主体改革后,于2007年率先在全省建立了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在林业信息建设、便民服务上下功  相似文献   

15.
胡春景,黄山区谭家桥镇中敦村小河口村民组的一位农民,勤劳纯朴的他,平时以耕田劳作和打短工为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农民。2006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6.
《安徽林业科技》2009,(6):71-71
2009年12月11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省林业厅在黄山区召开全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现场会,要求今明两年新建生物防火林带2438.7公里;到2030年底,实  相似文献   

17.
马哲  马中 《林业调查规划》2015,40(1):1-8,14
林业剩余物资源潜力评估是资源有效开发和政府合理制定政策的基础。在林木生物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CF的林业剩余物理论资源和能源潜力评估方法。利用该方法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进行了应用,评估了杉木、阔叶树、马尾松和毛竹4种林木林业剩余物理论资源和能源潜力,得出了2011~2013年黄山区林业剩余物总理论资源和能源潜力,2013年分树种和不同采伐方式林业剩余物理论资源和能源潜力以及剩余物产生率。为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在黄山区洋湖公益林场进行了杉木主伐、中龄林抚育标准样地、样木实测,通过与文献[1-3]和IPCC(2006)提供的方法和折算系数对比分析发现:根据文献[1-3]计算的杉木主伐和中龄林抚育剩余物理论资源潜力值分别比实测值高222.83%和134.97%;根据IPCC(2006)计算的理论值分别比实测值高47.62%和43.89%,本研究理论推算值仅分别比实测值高18.21%和27.10%,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的经营水平和多种效益,黄山区在2000年初,就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将森林区划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其中公益林120万亩,占全区林业用地面积的62%。针对公益林的性质和特点,黄山区在过去商品林经营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提高,实施科学经营,大大提升了公益林林分质量和综合效益,同时创新公益林管护模式,实行多层次管护,有效地保护了全区生态公益林的安全,为全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现结合本地实际和个人实践,浅析黄山区国有和集体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与管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林业局安排,我省承担林业综合执法改革必要性和路径选择研究。接到任务后,我们根据安徽实际情况,选择了三个林业重点县(祁门、泾县和黄山市黄山区,祁门、泾县为国家林业局林业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县,黄山区自己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了相应的试点)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实地考察林业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20.
打孔注药是预防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措施,黄山区2017年起开始应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预防松材线虫病。本文通过黄山区汤口镇等7个乡镇3年来实施打孔注药预防松材线虫病,与太平湖镇等7个乡镇未打孔注药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采用打孔注药方式每株松树管护成本下降25.2%,松树枯死率由3.68%下降到1.26%,平均每公顷死亡株数由16.95株下降到9.15株,林分质量明显提高,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天敌,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森林火灾隐患,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