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一、森林采伐量与森林调整: 现实的天然林,无论同龄林或异龄林,它们的年龄结构、面积分配、株数结构都很不理想,因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调整。如:对于经营树种及组成树种不理想的,可以通过采伐、人工更新造林、抚育间伐、林分改造等措施来实现;对于同龄林的面积结构和龄级结构可以通过皆伐作业或渐伐作业以及合理的年伐量来调整;对于异龄林中的年龄结构及株数结构可以通过采伐作业及合理的择伐量来调整。因此,合理确定森林采伐量,是调整森林结构、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森林经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关于特定林分,由于必须以合理的方法,决定其采伐期,故认为最大原理(1)适用,而且将最大收益作为判断基准。本文希望对最佳伐期的选定问题作一些探讨。一、问题与假设假若土地条件一样,同一树种、同一龄级、平均每公顷立木价相同,要在这样的森林里经过今后 N 次计划期间,按最大收益原理来制定采伐更新计划。所谓最大收益原理即:把 N 次计划期间的采伐收益与 N 次计划期后的后价合计与残存林木价值(立木价)之和,设定为最大收益。在任意的第 n 次计划期(n(?)N)末,第 i 龄级的森林面积为 x_i~((u)),第 n 期间第 i 龄级的森林采伐面积为θ_i~((n)),取1个计划期间的长度与龄级幅度相等。其次作为剩余不多的天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龙里林场91年二类调查资料、现有的皆伐、常规标准地资料、营林经济核算资料以及林场决策人员提供的有关数据为基础,用多目标规划对该场的马尾松人工用材林作业级进行了调整。对调整结果的分析表明,(1)在调整期末将实现各龄级面积都等于527.18ha;(2)估计在调整期内将产生16万m~3的大、中径材;(3)各分期的面积收获近似均衡,变动系数小于0.1,相应的材积、出材量、经济等收获也近似均匀,变动系数0.2;(4)第1分期采伐面积(含333.92ha的疏林)为610.94ha,第2分期采伐面积为614.04ha,最近经理期的采伐材积未超过20万m~3的10年预定限额:(5)三个总收获目标都按预定目标值实现,负偏差甚傲,相对误差0.12%。因此,调整结果可用于该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  相似文献   

4.
引言法正林(normal forest)理论产生于18世纪奥地利皇家规定(Normale,1738),洪德斯哈根(J.C.Hundeshagen,1826)和哈耶(C.Heyer,1841)对此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逐渐成为森林收获调整的最基础性理论,是森林结构调整的一个理想导向和目标,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也正源于这一理论。我国实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是为了持续地最合理地从林地上收获木材资源,通过国家采取宏观调控与微观指标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每5年进行一次限额编制,实现森林资源的消长平衡。本文试图探讨合理的法正龄级结构,提出简洁实用的法正龄组结构比例,以使法正林理论更好地指导森…  相似文献   

5.
随着森林经营强度的加强,森林主伐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目前实行的“采育伐”,一般人称之为一种采伐方式,实质上是“采育择伐”、“经营择伐”、“采育采伐”的总称。近似于“采育兼顾伐”,即“一次采育伐”。在采伐作业中既考虑森林工业利益又符合森林经营要求。是坚持“育”字当头,突出“留”字的森林采伐新型作业法,是把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落到实处,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森林生物学特性,解决森林采伐与育林二者  相似文献   

6.
<正> 一、引言林业经营计划包括安排森林作业和规划共执行结果的复杂任务。本文所提出的是在一个确定的变更期内,把某一森林面积调整到目标结构。提出一个安排采伐的线性规划(LP)模型,它将规定到目标分期为止的每一分期内采伐的森林面积和龄级。用一个中期0—1整数规划(ZOP)模型确定了LP模型的各分期内确切的采伐计划和伐区位置。此模型是Balas  相似文献   

7.
轮伐期是表示林业生产周期的一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用材林中采取皆伐或伐区式渐伐的经营单位进行永续利用的生产周期。所以,凡是采用皆伐或伐区式渐伐的经营类型,都要确定轮伐期。对于理想的法正林(即各龄级的森林面积相等)来说,轮伐期就是森林成熟龄,或叫森林主伐年令。  相似文献   

8.
在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中,关于合理年伐量的确定,除了用运筹学中线性规划原理和方法,分别对各森林经营类型建立森林收获调整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合理的采伐面积,既可以改善年龄结构,达到调整的目的(法正状态),保证调整期(一个轮伐期)内最大的采伐收获,即利用线性规划调整森林收获量以外,一般常用公式有轮伐期公式、成熟度公式、第一林龄公式、第二林龄公式、平均生长量公式和蓄积量结合生长量公式进行计算。这六种计算公式,在具体工作中运用时,要在理解公式适应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各个经营单位(编案单位)林分结构特…  相似文献   

9.
亚太地区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对我国森林采伐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太地区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的制定是提高亚太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利用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该规程的产生和主要作用以及对我国森林采伐工作有借鉴意义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定义、森林采伐计划、禁伐区、道路、楞场和集材道的设计 ;定向伐木、原木造材、伐后伐区的恢复工作、采伐作业的监督和评估等内容。根据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和林业生产实际 ,提出了我国应尽快制订新的采伐作业规程 ,建立示范伐区 ,加强采伐科技研究 ,形成监测和监督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所谓林分轮伐期(Rof a fion)的概念,一般理解为林木正常生长,达到可以采伐利用的全过程时间。也有人解释为一个经营单位内,把一定面积的森林采伐后,再次采伐更新起来的同等林木所需的时间。轮伐期一般含有三个概念:一是在林分利用量稳定条件下,周而复始,永续利用的一个生产周期的时间。二是森林经营全过程,采伐—更新—经营—再采伐的时间,三是近似法正林采伐年令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检查法是一种集约的异龄林的经营法。实施的目的是使异龄林能够永续作业,在经营中边采伐、边检查、边调整,使经的林分达到最优结构-单位面积上生产出木才最多,而病虫害发生最少,使林分达到合理的径级分布,逐渐导向理想的法正异龄林状态。  相似文献   

12.
各种同龄林、法正人工林。由于伐期龄不同而其经营结果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亦不同.相反。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又是确定伐期龄的依据,并对全面指导森林作业计划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林业生产计划的环节中正确地把握住年平均收益的现金流量很重要。笔者现以柳杉密度管理图为基础,以福岛县不同地位级和无间伐的柳杉人工林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以下的调查研  相似文献   

13.
芬兰的国家森林计划的目的是重视造林和森林改良工作,以实现工业原木每年增产6300万~6800万m^3的目标,并建立可持续的基础。据估算,要实现这一目标须逐步增加采伐面积,在以后10年内,年皆伐面积将由目前的13万hm^2增加到13.5万~15万hm^2,随后,再回落到12万~13万hm^2。母树林和防护林的采伐面积将保持在目前每年6万hm^2的水平。森林所有者将利用森林计划和各种咨询服务来确定更新伐面积,以利于将来的林分发育,属于该类型林分包括芬兰南部的云杉林和北部的低产林。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原始林区,现代森林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恢复更新被采伐的针叶林迹地.从1030年起,集约皆伐和集中皆伐(起初,主要对象是该地区的松树林。接着又有云杉林)的规模愈来愈大.现今这两种采伐方式的作业面积每年大约是1000.000公顷。 森林经理调查和俄罗斯联邦林业部的资料表明,在原始林区,列第一个十年计划期未,皆伐之后针叶树种的天然更新比较顺利。因地区和森林类型而异,天然更新面积为总皆伐面积的25—90%。在相当大一部分采伐迹地(平均而育  相似文献   

15.
中幼龄林抚育在现代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育采伐或间伐是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抚育采伐是从幼林郁闭开始到成熟林采伐(主伐)前一个龄级的这一段时间内,在森林中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  相似文献   

16.
在对浙江省编制“八五”期间采伐限额的有关资料和采伐量计算公式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技术创造中的经验方法——组合法,综合了常用的采伐量计算公式,即成熟度公式、第一林龄公式、第二林龄公式和面积轮伐公式,形成了新的采伐量计算公式,称采伐量计算通式。采伐量计算通式适合于不同林龄结构的森林经营单位计算合理的森林年伐量(或称采伐限额),保证计算得到的森林采伐量,既保持各龄级期森林采伐的均衡,又可实现森林结构的逐步调整,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计算通式使计算和判断一体化,解决了采伐量论证中,人为判断决策时可能存在的失误,确保了数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亦可利用框图进行计算程序运算。  相似文献   

17.
从营林为基础的观点讲,可以把采伐作业看做是营造新林的第一道工序。而采伐迹地的清理。又是伐区作业的最后工序。因此,为了减轻采伐作业对森林环境的破坏和尽快的恢复起一代新林,为伐后保留木的生存和生长以及人工更新创造有利条件。采伐迹地的清理应满足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8.
森林年采伐限额是根据森林资源的蓄积量核定的森林资源采伐消耗的最大限量。而这个限量是依据消耗量必须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制定的。它是制定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的依据,把对森林和林木的主伐、抚育伐、卫生伐、林分改造、基地建设及砍伐路线等多种采伐所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木材,都纳入木材生产计划之内,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因此,认真地执行限额采伐,不仅对现阶段森林资源的消耗起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对贯彻《森林法》,实行以法治林,逐步扭转森林过度采伐,资源消耗失控的状况,保证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国现有森林资源承载量及木材供给潜力,以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为基础,根据《森林采伐作业规程》、《森林抚育规程》、《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等规定,按照不同起源、优势树种(组)、龄组(龄级)划分标准,分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和补充主伐4个采伐类型测算森林资源可采资源及合理采伐量。测算结果表明,森林资源可采资源量有所增长,合理采伐量区间为2.74~3.17亿m3。  相似文献   

20.
森林是一个特殊的再生性资源 ,它不仅具有经济效益 ,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 ,它的采伐收获不能像其他植物资源 ,如农作物等 ,达到成熟或收获标准其所有者就可以收获 ,不需要得到谁的批准。而森林资源是限定性消耗资源 ,其采伐收获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它的所有者在采伐收获前必须办理相关的法律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个人采伐森林或林木必须要有采伐限额、采伐计划 ,并申请领取采伐许可证 ,按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面积、树种、株数、蓄积量进行采伐。同时 ,还要按要求及时更新。《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