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保水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保水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以木薯品种‘辐选01’为材料,在每公顷施用保水剂(0 kg,20 kg,40 kg)的处理下,研究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木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提高木薯产量。其中以40 kg/hm2保水剂施用量效果最好,其土壤含水量、孔隙度、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12.56%、16.47%、11.62%、36.87%、45.42%;株高、茎粗分别增加了14.74%、12.74%;木薯产量和经济收入分别增加了36.96%和22.15%。由此可见,保水剂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木薯生长,增加木薯块根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在木薯栽培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施用保水剂对谷子抗旱保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艳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238-244
通过研究施用保水剂对谷子出苗率、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补水量组合,以达到谷子抗旱保苗及增产的目的。在半干旱雨养区,研究了施用保水剂PAA结合补水0 L/穴(P0)、0.1 L/穴(P1)、0.2 L/穴(P2)、0.3 L/穴(P3)、0.4 L/穴(P4)及对照(CK)6个处理对谷子出苗率、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施用保水剂结合补水的处理较CK及P0出苗早3~6天,出苗率大小依次为P3>P4>P1>P2>CK>P0。施保水剂各处理的出苗均匀度、株高、茎粗、根长、鲜干重及土壤体积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10、15、20和30 cm各土层下土壤体积含水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6%~11%、1.2%~15.5%、1.3%~5.7%、0.9%~3.8%、1.2%~4.6%。施用保水剂结合补水各处理的产量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2年、2013年分别提高9.50%~32.43%、14.88%~35.47%;增产大小依次为P3>P4>P1>P2。穴施保水剂结合补水可以提高谷子的出苗率、均匀整齐度、促进幼苗生长并提高谷子产量。其中,以穴施保水剂结合补水0.3 L/穴、0.4 L/穴时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秋糯玉米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探讨PAM保水剂在伏秋干旱条件下对糯玉米土壤的保水效应,可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沪玉糯3号’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拌种、沟施与穴施PAM方式,研究了PAM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鲜食糯玉米生长、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0~40 cm土层PAM保水剂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总体高于对照并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5个处理中,以沟施60 kg/hm2 PAM保水剂处理的保水、增产效果最好;30 kg/hm2 PAM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条件下,穴施好于沟施,但两者产量差异性不显著。由此得出,施用PAM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促进作物生长,并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因子,从而提高鲜棒产量和地上鲜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养分对当归干物质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种类的氮磷肥组合为主效因子对当归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种类的化肥对当归茎叶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可使当归总干物质积累量和单产普遍增加。生长后期(10月16日)其总干物质积累量比不施肥处理(对照)增加6.1%~71.4%,其中以施用硝铵处理的效果最好,当归总干物质积累量为25.2g/株,较对照高10.5g/株;其次为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的处理,总干物质量均为22.5 g/株,较对照高7.8 g/株。当归单产以施用硝铵处理的最高,为2200.0kg/hm2,较对照增产96.6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施用尿素+过磷酸钙的处理,单产为1985.19kg/hm2,较对照增产77.48%。  相似文献   

5.
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干旱或荒漠地区造林,降雨稀少,风多且风大,加之人力、物力的贫乏等原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采用保水剂、保水剂+地膜、保水剂+地膜+生根粉等几种抗旱技术,对臭椿的土壤含水量、生长情况、叶含水量及成活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地区造林中应用这些抗旱技术,与对照相比,均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叶含水量以及促进臭椿的生长,其中保水剂+地膜+生根粉综合技术处理的效果最好,保水剂+地膜处理的次之,最后是保水剂处理。干旱或荒漠地区采取有效的抗旱栽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造林绿化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在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保水效果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湘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98-201
研究在干旱条件下保水剂保水效果,及其对棉花产量和产量带来经济效益的影响。本次研究设5个处理,即土壤保水剂施用量为0 (CK)、15 (T1)、30 (T2)、45 (T3)和60 kg/hm2 (T4),每个处理3个重复,在和田策勒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各处理与对照的土壤含水量在0~30 cm的土层中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0~10 cm土层中各处理保持在14.62%~15.53%之间,10~30 cm保持在16.35%~17.95%之间;而在30~40 cm土层中,对照与各处理间的土壤中含水量差异明显(P<0.05),T1、T2、T3和T4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增加了6.6%,7.45%,7.9%和7.8%。(2)相比CK,T1、T2、T3和T4产量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籽棉产量最高为2868.90 kg/hm2 (T2)。从经济效益分析可知,处理T1、T2、T3和T4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600.30、9649.80、6937.50、6543.45元/hm2,其中30 kg/hm2 (T2)处理的投入产出比为16.08。试验区施用保水剂后土层土壤水分有增加的趋势,施用量在30 kg/hm2时棉花产量最高,此时经济效益也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秸秆覆盖和施用保水剂等水分调控措施,进行了不同灌水量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灌水有益小麦群体发育,提高成穗数量、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促进小麦增产,其中以补充灌水1 200 m3/hm2效果最佳,增产11.83%;但过多灌水反而影响小麦产量,补充灌水2 400 m3/hm2减产1%,并影响玉米产量。小麦灌水处理的玉米分别比对照增产7.31%~16.15%,其中补充灌水1 800 m3/hm2增产效果最佳,增产16.15%。夏秋两季作物产量结果表明,河南省中产灌区在秸秆覆盖和施用保水剂的情况下,小麦-玉米两熟制最佳补充灌溉量为1 200~1 800m3/hm2。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表明,秸秆覆盖与保水剂相结合,并进行适量补充灌水有利于改善和补偿土壤水分,而且有影响全年作物生长的趋势。玉米收获后,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有所下降,表明种植夏玉米应追施适量磷、钾肥,同时加大夏季作物秸秆的还田量,以提高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8.
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保水剂对小麦增产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以增加小麦穗长和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不灌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增产8.42%~22.75%,以60 kg/hm2和45 kg/hm2处理较好;灌一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增产10.86%~19.86%,以45 kg/hm2处理最好;灌二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增产10.79%~18.42%。水分利用率在不同处理间也有很大差异,不灌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降水利用率分别提高1.11~2.99kg/(mm.hm2),以60 kg/hm2处理提高最多;灌一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时灌水利用率分别增加0.063~0.206 kg/m3,以30kg/hm2处理最高;灌二水条件下施用保水剂灌水利用率分别增加0.029~0.192 kg/m3,以90 kg/hm2处理提高最多。说明保水剂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效果,并表现为水分匮乏时显著,充分时减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玉米每公顷施用K 150.0 kg时产量最高,达7065kg/hm2,比对照(NPKO)增产9.9%。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 150.0kg最高,比对照增收892元/hm2,产投比为2.2:1。钾肥施用量在K 150.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10.
探究氨基酸复合微肥对甘蔗产量、品质及土壤残留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分别应用氨基酸复合微肥500倍稀释液浸种和拌种处理甘蔗种苗,甘蔗生长前期以喷施清水处理为对照,氨基酸复合微肥500倍稀释液进行叶面喷施与沟施。结果表明:氨基酸复合微肥能够促进甘蔗的生长,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甘蔗出苗率与分蘖率显著高于对照。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的增产增糖效果明显,喷施与沟施较对照分别增产甘蔗19.3%和8.5%,产糖量分别提高14.9%和10.6%。此外,施用氨基酸复合微肥对土壤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的供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肥调控对宁夏旱砂地枣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种植在宁夏中卫市香山干旱山区压砂地的3年生‘同心圆枣’树(行间套种西瓜,每公顷产量12000 kg~13500 kg)为试材,研究了保水剂+补水补肥对土壤含水量、坐果率、产量、品质、水分利用率和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株施30 g~60 g保水剂,并在枣树生长期补水补肥2次,使整个生育期40 cm处土壤含水量绝对值提高了2.14%,单叶面积增加了4.1%~50.5%,叶绿素含量增加了44.9%(与放任生长的树相比),坐果率提高了9.5%~27.8%,单株坐果量提高了29.5%~33.2%,单株产量提高了37.9%~51.1%,平均单果重增加了0.5 g~2.1 g,水分利用率提高了33.3%~46.7%,果实固酸比增加了23.0%~41.8%、维生素C含量略有增加,新枣头粗度和主干增粗率也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2.
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摘要:在豫东潮土上进行了小麦喷施亚硒酸钠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亚硒酸钠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有显著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比对照喷清水可增产小麦1691.4~2443.2kg?hm-2,增产率13.6~15.2%,每公顷净增收益2653.2元~3820.8元。喷施亚硒酸钠溶液的处理小麦籽粒中硒的含量均比喷清水处理高,可提高0.07-0.14 Se?ugkg-1,提高幅度为124.1-148.3%。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钾肥对油菜的影响及经济施用量,进行在氮磷硼肥配合施用下,10个不同钾肥施用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钾肥能显著增加产量,促进油菜生长发育,降低一级分枝部位、增加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施钾比对照增产油菜籽60~720kg/hm2,增产幅度在3%~32%,平均增产率14%,平均增纯利润667元/hm2,产投比平均达1.85,钾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9.2kg/kg和2.17kg/kg。钾肥施用量165kg/hm2可以达到产量、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稻草基质的制备处理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机插水稻育秧基质来源,研究了不同配制和制备处理的稻草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基质育秧的配制成分和制备方法对秧苗素质有明显的影响。基质中加肥加菌堆沤和不加肥堆沤处理的出苗率高于其他处理5%~10%;加土基质和加发酵菌堆沤发酵处理,能增加水稻秧苗的苗高、假茎宽、单株干物重、植株叶绿素和氮素含量,降低植株糖氮比,显著地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加土稻草基质处理的秧苗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全稻草基质处理秧苗约1~13 mg/g,淀粉含量低约8~28 mg/g,糖氮比低于全稻草基质。机插稻秧苗氮含量在30 mg/g左右、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65~80 mg/g、糖氮比为2.5左右,秧苗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好。稻草可以取代营养土作为培育水稻机插秧苗的基质。加入少量土壤和发酵菌堆沤发酵的稻草基质育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广西特定蔗区甘蔗专用肥配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广西旱地甘蔗模式施肥公式及参数,确定适合特定蔗区崇左、驮卢、扶绥、宁明等糖厂蔗区施用的甘蔗专用肥配方为总养分29.8%,N、P、K配比为8-11.8-10。经田间肥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9.8%甘蔗专用肥、30%普通复混肥和常规施肥(CK)甘蔗平均公顷有效茎数(条)分别为61650、60150、61350,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102435kg、91530kg、84345kg,平均蔗糖分分别为14.49%(绝对值,下同)14.30%、14.06%;施用29.8%甘蔗专用肥比30%普通复混肥和常规施肥(CK)的农业纯收入公顷分别增加1962.9元和3256.2元  相似文献   

16.
土壤改良剂对盐化草甸土物理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解决盐化草甸土水稻种植产量低的问题,实现盐碱土可持续利用,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对比法,通过测定土壤相关物理性状和水稻产量,以期明确土壤改良剂对盐化草甸土的改良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盆栽管理方式(T1)相比,施用改良剂处理(T2)可显著增加土壤的电导率,降低土壤的代换性钠含量和pH,提高土壤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比、有机碳含量和水稻产量;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仅灌水处理相比,4个试验地点施用改良剂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水稻单位面积返青穴数、穗粒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83.7%~87.4%(P<0.01)、40.4%~98.3%(P<0.01)和293.0%~411.2%(P<0.01)。综上分析,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够明显改善草甸盐土物理性状,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种植户收益。  相似文献   

17.
3种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间隔期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试验新引入三唑类杀菌剂,以期作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轮换药剂,用于甜菜褐斑病的化学防治。为明确三苯基乙酸锡、氟硅唑、苯醚甲环唑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施药间隔期和防治效果以及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于2013—2014 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2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1809 g、25%氟硅唑水乳剂300 mL、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 g,施药间隔期为3 周,防治效果分别为77.41%、77.03%、71.36%。3 种药剂对甜菜根产量和产糖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含糖率,间隔3周施药的处理和对照相比增糖率分别为1.16%、1.56%、1.25%。  相似文献   

18.
稻草还田与移栽方式对油菜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轻简移栽方式下, 油菜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差异, 可为研制适合太湖地区稻茬油菜轻简化移栽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 ‘苏油 6号’ 为研究材料, 设置不同稻草还田量 (A1: 稻草全量还田;A2: 稻草不还田) 与不同移栽方式 (B1: 机械起垄摆栽; B2: 免耕穴栽), 研究其对产量、 产量构成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并分析其省工节本情况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稻草全量还田下, 油菜每角粒数、 千粒重、主花序长度、 一、 二次有效分枝数、 抗逆性等性状均优于稻草不还田, 最终使产量增加。机械起垄摆栽油菜二次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高于免耕穴栽, 从而使产量显著增加; 同时机械起垄摆栽有利于通风透光, 还可显著提高油菜抗逆性, 促进了油菜的高产稳产。与免耕穴栽相比, 机械起垄摆栽实现了节本18%, 纯收益增加 3750元/hm2, 投入产出比达 1:1.58。稻草全量还田下机械起垄摆栽技术能显著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有效缓解油菜移栽劳动力紧张, 适合在太湖流域稻油两熟制耕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对基质持水性和菜心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砂、炉渣、锯木屑三种基质中加入不同用量的保水剂并进行菜心育苗和盆栽试验,研究保水剂对基质的持水特性、容重和菜心出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3种基质的持水量和锯木屑的湿容重显著增加,而砂、炉渣的湿容重趋于降低;保水剂可提高菜心出苗率,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菜心幼苗萎蔫天数、植株高度和生物量也显著增加;菜心水分利用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保水剂用量超过一定水平,菜心水分利用效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贵州春马铃薯威芋5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结薯性状、养分与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西洋复合肥750kg/hm 2+追施尿素112.5kg/hm 2相比,加施生物有机肥1 800kg/hm 2可使马铃薯出苗率增加,马铃薯产量提高2.11%~26.46%,单株结薯数提高5.45%~38.18%,单株产量提高1.41%~47.16%,均以加施RW促腐剂混合有机肥处理最佳;加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磷素含量,增幅为19.55%~42.46%,同时可使马铃薯淀粉含量提高2.44~8.69个百分点,但对马铃薯块茎中的氮素、水分和还原糖含量无明显影响;从土壤养分变化来看,与习惯施肥相比,加施生物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49.31%~91.35%(金葵子LPK生物肥除外)、38.21%~52.36%、10.42%~21.74%、10.92%~68.41%和10.53%~39.47%。综合来看,RW促腐剂混合有机肥可作为贵州高海拔地区春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的最佳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