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通过接枝胺化反应制备一种对水体中Cu~(2+)具有较强去除能力的吸附材料,并采用FTIR、SEM、XRD和TG/DTG对其进行表征,模拟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Cu~(2+)。结果表明:接枝聚合反应在微晶纤维素、引发剂、单体的质量比为100∶3.89∶17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进行最佳,接枝率可达到91.44%。胺化反应在温度为60℃、时间为1 h的条件下进行,其效率可达到78.14%。微晶纤维素接枝胺化改性保留了间隙结构、降低了结晶度、提高了热稳定性。改性前后的微晶纤维素对Cu~(2+)的吸附量分别为1.50和83.07 mg·g~(-1)。微晶纤维素的接枝胺化改性改善了其与水体的可及度,增强了对Cu~(2+)的络合能力,大大提高了微晶纤维素对水体中重金属Cu~(2+)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甘薯秧制取高性能吸水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薯秧中提取淀粉,将淀粉糊化,再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让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取吸水树脂.分析了聚合反应的温度、糊化时间、丙烯酸的中和度等因素对接枝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吸水树脂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羧甲基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介质中用过硫酸钾作引发剂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CM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接枝共聚物(CMC-g-MMA),合成水泥复合材料的偶联刑.实验得到最适合的反应条件.共聚物采用傅立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并采用X射线散射能量分析测量共聚物中羧甲基纤维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单元的比例.结果表明,MMA被接枝到CMC结构单元上,产物的微观形貌发生变化.热分解温度与CMC相似,但热分解行为发生变化.接入MMA单元后,CMC的结晶度明显下降.由EDXA测得接枝聚合物分子中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羧甲基纤维素结构单元之比为3.89.  相似文献   

4.
以可溶性淀粉和衣康酸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淀粉-衣康酸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其共聚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衣康酸质量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淀粉与衣康酸质量比为1:5、引发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3%、反应温度为50℃时,制备得到的接枝共聚物接枝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羟丙基纤维素(HPC)作为原料,通过接枝乙酰乙酰基团(AG)改性合成,成功制备了羟丙基纤维素乙酰乙酰化接枝聚合物(HPCAG)。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产物结构,确认了合成得到的预期产物。利用热重(TG)和示差扫描量热(DSC)法对新合成接枝聚合物的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羟丙基纤维素乙酰乙酰化反应后,产物的热塑性能得到增强。图8表3参14  相似文献   

6.
通过溶液接枝聚合法把苯乙烯接枝到碱处理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氯甲基化后制备了三甲胺型离子交换膜,研究发现碱处理过的PVDF膜容易与苯乙烯发生接枝聚合反应,且接枝率与碱处理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FTIR红外光谱图表明,处理后的PVDF膜表面有碳碳双键等基团生成;用SEM对膜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碱处理前后膜的结构变化不大,仅是表面变粗糙。  相似文献   

7.
将微晶纤维素溶于1鄄烯丙基鄄3鄄甲基氯代咪唑离子液体中,4鄄二甲氨基吡啶作为催化剂,采用开环聚合的方 法,成功合成了纤维素接枝L鄄聚乳酸和纤维素接枝DL鄄聚乳酸。采用核磁共振、广角X 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等 方法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 种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45.6 和40.3 0 C,且均为无定形态;聚合 物的降解性随接枝率升高而降低;在酸液、酶液、碱液、PBS 缓冲液和水中,聚合物降解速率依次降低;聚合物具有 良好的降解性能,并且在生物降解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低粘聚阴离子纤维素(LV-PAC)接枝磺酸盐共聚物的耐温性能,以Ce4 为引发剂,研究了LV-PAC水溶液与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简称AMPS)接枝共聚反应的最适宜反应条件。以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用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45℃下,当反应时间为3h,引发剂Ce4 (2.8×10-3mol.L-1)的用量为2mL,接枝单体AMPS(1.8mol.L-1)的用量为9mL时,LV-PAC接枝AMPS共聚反应的接枝效率为94.7%,接枝率为30.5%。DSC分析表明接枝后所得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达到了389℃,比LV-PAC提高了48℃,说明通过接枝磺酸盐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LV-PAC的耐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亚麻屑纤维素制备高吸水保水树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碱蒸煮的方法,从亚麻屑中分离出纤维素.以水溶液聚合法,将亚麻屑纤维素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保水树脂.通过FTIR、SEM分析和表征了所合成树脂的结构和形貌,并测试了吸水速率、保水速率、重复使用性能和分别吸收0.1%的N、P、K肥水的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树脂是亚麻屑纤维素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物,具有多孔结构,吸水速率较快.在30℃和60℃下干燥15h,合成的高吸水、保水树脂的保水率分别为66.53%和30.46%;在二次蒸馏水中重复第3次的吸水倍率能够达到1472.81g/g;在0.1%的KCl、尿素和过磷酸钙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分别为603.56、1844.63、10.91g/g.  相似文献   

10.
为研发基于农作物秸秆的新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通过硝酸-乙醇法提取玉米、水稻和小麦3种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并在均相水溶液中(反应温度为30、40、50和60℃)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hacryloxyeth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DMC)接枝共聚生成秸秆纤维素接枝DMC絮凝剂(straw cellulose grafted methacryloxyeth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flocculant,SC-g-DMC)。结果显示,3种作物秸秆提取后纤维素含量最佳为(69.8%±1.7%),样品的接枝率最佳为(36.9%±3.1%)。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间接证实了单体成功接枝到秸秆纤维素表面。SC-g-DMC对奶牛场污水的絮凝效果表明,在不同反应温度下污染物去除效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反应温度为40℃时制备的SC-g-DMC的絮凝效果最佳,100 mg·L-1 SC-g-DMC对奶牛场污水的化学需氧量去除率为(13.9...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变树脂合成时甲醛与尿素总摩尔比,加成阶段、缩聚阶段摩尔比等手段,研究总摩尔比、分部摩尔比,第三阶段尿素加入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总摩尔比、分部摩尔比以及第三批尿素的加入量对胶黏剂的性能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游离甲醛含量影响最大.本实验在总摩尔比选定为1.3,加成阶段摩尔比为2.3:1,缩聚阶段摩尔比为1.6:1时,合成的脲醛树脂胶黏剂游离甲醛含量为0.228%,甲醛释放量达到欧洲E2级标准,且合成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暗期红光,远红光间断处理对小麦叶片细胞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短日照长暗期条件下的暗期,对小麦华麦8号幼苗给予红光、远红光间断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对小麦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间断处理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增加,远红光处理的则下降;红光与远红光处理的叶片细胞壁纤维素含量虽无明显差异,但红光处理的细胞壁抗纤维素酶水解能力下降,远红光处理的抗纤维素酶水解能力则增强。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的溶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素(Cellulose)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受到高度重视。但因其高聚合度和高结晶性而导致了难以溶解,难以加工。新的溶剂体系的开发,特别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离子液体溶剂,使纤维素的溶解问题得以缓解。笔者对比分析了用于纤维素溶解的各种溶剂体系的研究现状、溶解机理及其优缺点,并特别介绍了离子溶剂体系的特点及其溶解机理,以及作为新兴的环保型溶剂的潜在前景,旨在为纤维素的改性、修饰及开发更多功能纤维素新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猴头菌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定了4个猴头菌株在4种培养基质上生长时的营养规律。结果表明,猴头菌在废棉及棉籽壳基质上生长时子实体转化率较高,能够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为碳源。纤维素是猴头菌子实体阶段的主要碳源;猴头菌对不同纤维素含量的培养基质的利用率有显著不同;猴头菌生长期间能向基质中释放胞外 CMC 酶、FP 酶和 HC 酶,3种酶的活性高峰均出现在子实体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利用纤维素制备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在一定温度下,将预处理后的原料(干燥麦草浆)浸入一定量的乳酸中,搅拌一定时间后干燥至恒重,研究温度、时间对纤维素聚合度和碘吸附值的影响,并分析麦草浆纤维素在乳酸介质中化学结构的变化。[结果]温度高于30℃时,纤维素开始降解,且温度越高,纤维素降解越剧烈。温度和搅拌时间对纤维素聚合度和碘吸附值的影响较大,而乳酸用量对其影响较小。红外谱图和X-衍射图谱分析结果表明,60℃之前,麦草浆在乳酸介质中主要发生物理溶胀和少量的降解;超过70℃后,麦草浆除发生降解外,还可能伴随着化学反应,但纤维素的晶型未发生改变。[结论]该研究为纤维素在乳酸介质中的改性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6.
聚吡咯/纤维素导电复合织物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麻和棉织物为基底材料,利用原位吸附聚合法和吸附胶团聚合法制备聚吡咯(PPy)/纤维素导电复合织物.采用SEM、FTIR、XRD和XPS研究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制得的复合织物的表面形貌、界面结合、组织结构和元素原子数分数,并测定了表面电阻率.结果发现原位吸附聚合法在织物表面沉积的聚吡咯有一部分松散地分布于表层上,牢度较差;而添加了聚乙烯醇(PVA)的吸附胶团聚合法在织物表面沉积的聚吡咯则非常均匀、致密;两种方法制备的导电织物均为PPy与纤维素织物的复合产物,界面结合无明显差异.在复合的过程中,基底织物中的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和结晶状态未发生改变;吸附胶团聚合法中,PVA起到了模板的作用;添加PVA的吸附胶团聚合法比原位吸附聚合法所制得的复合织物的表面电阻率低,是较好的制备导电织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Expression of a functional 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 fusion to cellulose synthase (CESA)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 allowed the process of cellulose deposition to be visualized in living cells. Spinning disk confocal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CESA complexes in the plasma membrane moved at constant rates in linear tracks that were aligned and were coincident with cortical microtubules. Within each observed linear track, complex movement was bidirectional. Inhibition of microtubule polymerization changed the fine-scale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 of moving CESA complexes in the membrane, indicating a relatively direct mechanism for guidance of cellulose deposition by the cytoskeleton.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红松木材在纵向压应力屈服条件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素材相比,屈服条件下试样的自由基浓度显著增加,碳含量相对减少,氧含量相对增加;由压应力产生的机械自由基主要来源于纤维素主键C-O键的断裂。  相似文献   

19.
脲醛树脂稻壳板平面抗拉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脲醛树脂压制的稻壳板主要问题是平面抗拉强度低。从组成脲醛树脂的成分、树脂特性、增强剂及固化剂等几方面研究了稻壳板的平面抗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合稻壳特点的脲醛树脂并在适当增强剂和固化剂的配合下,可大幅度提高稻壳板的平面抗拉强度,即使施加较抵的胶量,稻壳板的平面抗拉强度仍然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