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6号有矮化、早实、丰产、抗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其作为三倍体无性系砧木,须采取无性繁殖的方法才能保持性状稳定性。采用压条、硬枝扦插等常规方式育苗很难生根,采用组织培养方式育苗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投资和成本也高。我们采用嫩枝扦插技术提高了吉塞拉6号砧木的繁育数量,缩短了苗木繁育周期,有效节约了育苗时间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对甜樱桃吉塞拉矮化砧木采用组培和温室容器育苗技术结合进行繁育,繁育速度提高一倍以上,苗木质量大大提高,栽植成活率达到85%。同时介绍了甜樱桃吉塞拉砧木苗的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3.
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就是把矮化中间砧通过压条或组织培养繁育有根系的无病毒矮化砧木苗,再嫁接无病毒苹果品种所生产的苹果苗木.用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建园省工、省水、省药、省肥、省地,且易成花、早丰产,经济效益好,是当前苹果栽培技术方向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矮化自根砧一般由无性繁殖而来,一般采取扦插、压条等传统手段。但对于一些苹果砧木来说,扦插不易生根,难成苗,且插条需求量大,繁育系数低;而压条虽然能成苗,但繁育过程中需要多次培植,对培植高度和材料配比都有要求,分株起苗时还易对苗木根系造成伤害,影响缓苗成活,繁殖系数相对较差。与扦插、压条相比,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自根苗具有繁殖周期短、繁殖系数高、苗木整齐等优点。因此,组织  相似文献   

5.
正1砧木繁育基砧通过压条培养或组织培养繁育。其中,压条培养又分水平压条和垂直压条,生根一段时间后剪苗分株。组织培养软盘苗和硬盘苗高10 cm左右时炼苗,于4月进行栽植,苗子生长一致性强、根系发达、栽植成活率高,可规模化生产。建立砧木繁育圃,株距25 cm×100 cm,垂直压条;50 cm×100 cm,斜栽水平压条,培育生  相似文献   

6.
生产实践证明,利用矮化砧木实行密植栽培,是实现果树早实、丰产、优质,进行保护地栽培,获得高效益的重要措施。这种措施在甜樱桃生产上尚处于起步阶段。2 0世纪90年代,国内甜樱桃生产中应用的无性系考特(Colt)砧木,其乔化程度仍较高,从而制约了我国甜樱桃矮化密植栽培的发展。为此,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和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国外引进了甜樱桃无性系矮化砧木:吉赛拉(Gisela)无病毒试管苗,经组培扩繁,已在山东、辽宁、河南等地推广试栽。1 几个引进系的生物学特性1 1 吉赛拉5亲本为酸樱桃×灰毛叶樱桃。该种砧木在欧洲应用广泛,在北美NC - 1 …  相似文献   

7.
嫁接、高空压条和水平压条繁育均能获得良好樱桃种苗。嫁接繁育砧木种子可春播、秋播和夏播,每667m2苗圃出苗2万多株,但育苗时间相对较长;高空压条繁育种苗培育时间短,盛果期果园每667m2可繁育种苗1 260~1 512株,压条苗和嫁接苗建园对比前期产量高,缺点是繁殖系数低,对果园产量有一定影响;水平压条繁育每667m2苗床可繁育种苗8 000~10 000株。  相似文献   

8.
吉塞拉(Gisela)系列砧木是德国育成的优良樱桃砧木,矮化性、早果性十分突出,目前正在欧美等多个国家进行评价,是一个十分优良的樱桃砧木系列。吉塞拉通常以组织培养繁殖为主,但组织培养繁殖育苗存在成本高、出苗率低等缺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用全日照弥雾扦插技术繁育吉  相似文献   

9.
大青叶是优良的甜樱桃砧木,采用压条繁育当年可获得整齐、健壮的砧木苗,繁殖系数为8~10;夏季、秋季嫁接优良甜樱桃品种,当年可培育优质甜樱桃品种速成苗或芽苗.  相似文献   

10.
用传统毛白杨"炮捻法"繁育技术,繁殖大樱桃,变传统的2年出圃为1年出圃成苗,变1株砧木出1棵苗为1株砧木出7~10棵苗,苗木繁殖系数提高7~10倍,当年667m2产成苗4 000株以上,苗木平均高度100cm以上。实现了快繁多繁。  相似文献   

11.
早大果是乌克兰系列樱桃品种之一,一般栽后3~4年见果,树体高大,不利于密植栽培。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的吉塞拉5号(Gisela5)矮化砧木能使甜樱桃树体矮化、早果且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盐碱。通过试验表明,嫁接在吉塞拉5号矮化砧木上的早大果表现出结果早、树体矮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用于甜樱桃的砧木类型主要包括实生砧木(中国樱桃实生砧木、马哈利实生砧木等)、压条繁育砧木(大青叶、兰丁等)、扦插繁育砧木(兰丁2号、考特、吉塞拉6号等)和组培繁育砧木(吉塞拉6号、考特等)。本文以国内应用最广泛、适应性最强的大青叶为例,介绍甜樱桃优质苗木培育经验,供育苗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甜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桓5号、吉塞植6号由山东省果树所刘庆忠研究员自国外引进,于2004年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书。该类砧木抗病、抗寒、抗旱、结果早,解决了甜樱桃乔化、结果晚、产量低、死树等难题,引领我国甜樱桃业进入矮化密植新时代。该项研究首次创制了离体保存无病毒原种及矮化砧木组培快繁技术眯系;成功研制了改良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型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体系,在国内首次创造了自根砧甜樱桃芽苗定位3年,株产达到10公斤,666.7m2产达1000公斤的早果丰产纪录;建立了甜樱桃矮化砧木细胞工程多倍体育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甜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5号、6号扦插生根困难,只能通过组培繁育苗木.本试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用当年生吉塞拉组培苗嫩梢扦插于河沙、珍珠岩及河沙:珍珠岩:蛭石(1:1:1)混合基质中;吉塞拉6号嫩梢基部经500-1000mg/LIBA.ABT 1号和6号生根粉处理后扦插于混合基质中,生根率均达70%以上,单株生根均达3条以上,可用于吉塞拉砧木苗的规模生产,加快繁育速度,满足生产需要.这是吉塞拉无性系优良砧木苗繁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5.
<正>近20年来,我国甜樱桃产业发展迅速。在种植甜樱桃时,种植户也不再仅仅重视接穗品种的选择,而是逐渐意识到甜樱桃砧木的重要性,渴望出现与甜樱桃嫁接亲和性强、早果、稳产、对甜樱桃品质无不良影响、适应性强、对病虫抵抗力强、容易管理、经济寿命长的优良砧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从英国引进考特砧木,开始了我国甜樱桃矮化和半矮化砧木的繁育、试验和推广。198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从意大利引进CAB-6P、CAB-11E和考特砧木,开展了繁殖技术和嫁接树在不同区域栽培适应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樱桃砧木吉塞拉5号茎尖培养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桃砧木吉塞拉(Gisela)5号矮化效果极为明显,与欧洲甜樱桃嫁接亲和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且非常适于粘土栽培,抗寒性强,抗根癌病,耐多种病毒病和细菌性溃疡病,嫁接甜樱桃品种能够早结果、早丰产,一般栽后第2~3年结果,第4年丰产.然而该品种繁殖困难,扦插成活率很低,采用分株法繁殖也较慢.  相似文献   

17.
<正>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既能保持矮化砧的遗传特性,又能保持嫁接品种的固有特性,进入开花结果期早,逐渐为果农认识和接受。随着矮化栽培技术的推广,苹果矮化苗木的需求逐渐增加,苗木供不应求。苹果矮化自根砧苗繁育主要有扦插、分株、压条和组培4种方法,由于分株繁殖出苗量少,扦插繁殖生根有一定的困难,组培繁殖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生产上应用较少,在生产中主要用压条繁殖后嫁接品种的方法来繁育。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矮化苗具有树体矮小、结果早、便于管理、产量高等优点,深受广大果农欢迎,越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矮化栽植模式。M26作为一种苹果矮化砧木具有良好的抗寒、抗旱、抗风折性,较耐瘠薄、早实性好、丰产性强、果实品质好、经济寿命长等优点。在实际生产中,想要快速繁育优质、脱毒的M26矮化砧苗,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达到大量扩繁目的。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苗木驯化移栽是关键技术之一,其结果直接影响组培苗最终的成活情况。作为组培生产中最后的关键一步,总结一套成熟的  相似文献   

19.
考特樱桃砧木营养袋绿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甜樱桃生产的迅猛发展,甜樱桃砧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考特(Colt)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广的甜樱桃砧木,80年代引入我国后,因其适应性强,与甜樱桃嫁接亲和力高、前期生长量大、易丰产,深受果农欢迎。但利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繁殖考特砧木苗,投资大、成本高,生产上不易掌握。传统的压条分蘖繁殖又往往受到园圃、土地等多种因素制约,繁殖率低。为此,我们根据考特生长量大,易生不定根的特性,采用营养袋绿枝扦插法,取得了良好效果。1 配制营养土用细河沙、菜园土、腐熟土肥,按6∶3∶1的比例配制成营养土,充分混匀,并用1000倍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上海暖地条件下的甜樱桃改良型篱壁式栽培模式进行初步评价与优化。【方法】结合避雨设施和矮化砧木Gisela 5的应用,对苗木不同栽植方式、定植时修剪策略与定植角度及苗木质量等条件下篱壁式甜樱桃的生长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上海立地条件下,根域限制能有效抑制营养生长、提高成枝率和优化枝类组成;定植角度30°、短截苗木和采用组培的G5嫁接苗均有利于甜樱桃的营养生长,快速成形,不利于短果枝的形成,枝类组成较劣。【结论】上海地区甜樱桃宜采用改良型篱壁式栽培模式建园,结合根域限制栽植方式有利于提早花芽形成和提高花芽比率,定植时苗木不宜进行短截,苗木定植角度≤30°且选择长势中庸苗木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