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埋地钢质管道外覆盖层组合检测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埋地钢质管道外覆盖层组合检测技术,认为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检测仪器的不断涌现,研究比对各种检测技术与仪器,探索工程实践中高效准确的组合检测技术变得十分重要.从实际检测工作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出发,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埋地钢质管道外覆盖层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性,通过比对试验研究,提出了埋地管道应将检测技术组合方法应用于检测实践,以促进管道防腐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故障树与模糊理论的埋地管道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杨  王为民  陈伟聪  乔伟彪  胡宗柳  贺雷 《油气储运》2011,30(7):481-485,473
以常州港华燃气公司的工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市燃气埋地管道失效故障树,确定引起埋地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为第三方破坏、腐蚀、管道本质缺陷、管理维护不当,得出了导致埋地管道失效的48种基本事件。将故障树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建立了埋地管道风险评价模型。详细说明了风险评价步骤,用影响埋地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作为埋地管道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因素集,建立故障树底层各评价指标的因素等级隶属度,以及单因素评判矩阵和单因素权重集,进而得到单因素评判集和整体评价结果。实例证明,该模型对埋地管道的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城市燃气公司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埋地管道腐蚀与防护多种检测方法的不断完善和配套仪器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腐蚀检测技术及管理水平.腐蚀防护的综合评价技术、管道风险分析评价是近年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腐蚀检测及综合评价技术的现状,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埋地管道腐蚀评价与维修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同林 《油气储运》2004,23(10):23-25
针对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埋地管道腐蚀穿孔及改造投资较高的现状,提出了埋地管道腐蚀评价及维修方法.利用管道电流检测评价技术和现场开挖核实等综合手段,确定管道腐蚀程度,掌握埋地管道腐蚀的位置,对破损点进行优化设计.该方法针对性较强,可以提高投资利用效率,但工作量大,操作复杂、施工组织管理困难,完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环焊缝开裂是埋地输油管道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严重威胁管道的安全运营,准确识别和量化环焊缝缺陷,建立统一的内检测精度要求,是目前国内外管道内检测公司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基于现有的轴向裂纹超声波内检测技术,研发适用于环焊缝平面型缺陷的内检测技术成为解决该难题的可行方法之一。通过研制超声波内检测器,并根据多次全尺寸管道牵引试验和实际管道的检测结果,建立了环焊缝缺陷超声波检测识别和尺寸量化模型,与漏磁内检测及现场环焊缝缺陷开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检测器的检测精度。结果表明:超声波内检测能够检测出漏磁内检测未发现的严重环焊缝平面型缺陷,但缺陷识别精度和尺寸量化模型需要更多的开挖验证数据进一步完善。该缺陷识别和量化模型的建立可为超声波内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勇  陈德胜  刘冀成  柳言国  石仁委 《油气储运》2012,31(8):601-603,646
针对瞬变电磁法(TEM)在埋地金属管道金属蚀失量检测中,由于每个检测点覆盖的管道距离较长,难以满足实际检测精度需求的现状,对磁场信号的聚焦加载技术进行研究.基于经颅脑刺激用磁聚焦线圈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埋地金属管道检测的线圈阵列,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线圈阵列的电流大小及相位进行优化,给出了线圈阵列在计算区域内的磁场分布和二维等高线图,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线圈阵列在计算区域产生的磁场具有良好的聚焦功能,可用于埋地金属管道腐蚀检测.  相似文献   

7.
冯新  张宇  刘洪飞  王子豪  钟胜 《油气储运》2017,(11):1251-1257
油气管道结构状态退化以及损伤缺陷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不确定性。为了实时评估埋地管道的结构状态,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埋地管道监测方案,建立了基于分布式监测数据的埋地管道结构状态的定量评估方法,并以某埋地燃气管道为例加以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监测方案,可与埋地管道施工工艺无缝衔接,便于实际操作;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准确获得埋地管道弯曲应变与管体温度的时空演化行为,克服了常用点式传感器无法覆盖管道整体的局限;利用管道弯曲应变、管体温度的分布式监测数据,再辅以管道的材料、几何参数以及内压监测数据,可以实时、定量评估埋地管道的结构状态,从而为埋地管道全寿命周期结构状态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成功解决了老管道的焊缝检测难题,但随着老管道的逐步退役,对于新管道是否需要三轴高清漏磁检测技术成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对比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与传统漏磁内检测的技术优势,重点探讨了老管道与新管道本体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对于三轴高清漏磁检测的需求。提出应该进一步加强三轴高清漏磁内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期能够更加精确地检测管道缺陷,为管道后续的完整性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确保管道本质安全,对管道运营者的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油气管道结构状态退化以及损伤缺陷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不确定性。为了实时评估埋地管道的结构状态,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埋地管道监测方案,建立了基于分布式监测数据的埋地管道结构状态的定量评估方法,并以某埋地燃气管道为例加以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监测方案,可与埋地管道施工工艺无缝衔接,便于实际操作;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准确获得埋地管道弯曲应变与管体温度的时空演化行为,克服了常用点式传感器无法覆盖管道整体的局限;利用管道弯曲应变、管体温度的分布式监测数据,再辅以管道的材料、几何参数以及内压监测数据,可以实时、定量评估埋地管道的结构状态,从而为埋地管道全寿命周期结构状态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志 《油气储运》1996,15(6):35-35
在油田地面工程建设中集输管网较多,为了降低输送介质的热量损失,常采用保温的方法来提高热效率。长庆油田已经在埋地管道和架空管道上成功地应用了泡沫塑料黄夹克和憎水珍珠岩管壳镀锌铁皮保温技术,对节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与之配套的埋地管道保温的补口和架空管道保温的切口接缝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为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了聚乙烯热收缩片扣接补口技术和空心硅粘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