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北川河是黄河上游最大一级支流湟水河的一级支流,总长154 km,总面积3 371 km~2。北川河在西宁市区核心段达10 km,以前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俱下,河岸乱石成堆,河水臭气熏天,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形象,不满足广大市民对良好生态的迫切需求。为了贯彻青海省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总要求,西宁市于2014年启动了北川河(核心段)生态建设工程,2018年7月竣工,累计完成投资80多亿元。工程建设融水利水保、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生态景观于一体,完成沟道综合治理1.8 km、朝阳电渠治理10.4 km、河道治理6.5 km,建成了主要由一池四园六湖构  相似文献   

2.
洪安涧河是古县最大的一条河流,境内流程58.5 km,流域面积987 km2,约占全县总土地面积82%。杨庄村至城关村之间为上游治理段,河长3.163 km,河宽36-84 m,纵坡11.6‰;麦沟河汇入口至涧上村之间为下游治理段,河长5.437 km,河宽66-138 m,纵坡10‰左右。由于河道两岸分布着工厂、学校和众多居民,防洪保安极为重要。在详细调查分析河道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理清了治理思路,进行了工程布局,提出了工程设计标准。据测算,布局工程实施后,受益人口约1万人,保护耕地约200 hm2。  相似文献   

3.
马营河位于右玉县东北部,属黄河流域苍头河的一级支流。长期以来,马营河流域治理缺乏统一规划,河道治理没有全面开展,两岸修建的一些防洪工程,分布零散,毁坏也比较严重,全河段的综合防洪能力低于5 a一遇洪水标准。加之近年来河道采砂,私挖乱采,大量弃渣与垃圾堆放在河道,严重影响河道正常行洪和生态环境。为了防洪减灾,保证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展生态旅游,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推动脱贫攻坚;开展马营河河道治理势在必行。从多个方面论述了马营河河道治理的必要性,针对目前河道治理现状,规划布局了堤防、护岸、疏浚、蓄水、排水及植物防护等工程,并进行了具体设计和综合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4.
神池县的主要河流有朱家川河、县川河、野猪口河和涧口河等4条,均为间歇性季节河流,纵横全县10个乡(镇),平时干涸,雨后暴发,极易造成洪水灾害。2012-2013年间,重点对朱家川河黄泥井桥至石窝村10 km河段进行了治理,新建重力式浆砌石堤防10 932 m,旧堤加高加固2 072 m,丁坝11处共48条,支流入河口工程6处,漫水桥3座,排水口18处,河道清淤疏浚1 000 m,以及相应的附属建筑物,工程总投资2 911万元。工程修建后,可有效提高防洪标准。介绍了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做法,并对河道治理与管理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5.
拦河坝是河道治理的重要方式,不同坝型的应用对于河道治理和维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神嘴窝生态蓄水工程拦河坝的坝型进行了比选分析,在对橡胶坝、底横轴转动翻板闸、钢坝闸三种坝型特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工程总体规划和设计原则出发,最终确定了适合工程建设需求的坝型。  相似文献   

6.
青龙河项目区位于夏县中条山前山沿地区,由南北晋河、大沟河和龙王沟3条小流域组成。总面积119.6 km2,水土流失面积112.7 km2,占94.2%。以中度以上侵蚀为主,年土壤侵蚀模数5 260 t/km2。已治理面积3 484 hm2,治理度30.91%。规划新增治理面积5 340 hm2,其中:机修梯田110 hm2,保土耕作600 hm2;营造乔木林520 hm2,经济林450 hm2,封禁治理3 660 hm2;建设小型提引水工程3处,淤地坝3座,田间道路22 km。通过短期强化治理,使累计治理度达到75%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25%以上,水土流失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7.
孝河是孝义人民的"母亲河",纵贯孝义市东西,部分河段穿越市区。为了保证市区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创造生态休闲场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需建设孝河水利风景区。2007-2013年间,已进行了两期河道生态治理,目前正在进行三期治理。探讨了三期河道治理工程的堤岸防护工程设计,并对加强河道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凌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凌河流域属辽西低山丘陵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地区最大的河流,大凌河流域面积为23 263 km2,其中山地丘陵占89%,平原区占11%。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 km。大凌河流域辽宁省境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8 m3,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治理与保护管理薄弱。生态治理方案采取分区治理。治理范围为大凌河干流河道全长522 km,涉及葫芦岛、朝阳、锦州、盘锦等4个市的11个县(市、区)。治理措施分别为退田还河封育治理;生态林建设;人工湿地建设;河道疏浚;管护路等。  相似文献   

9.
营口地区共有中小河流112条,现已治理33条河流,修建堤防405.88 km,占统计中小河流干流的36.4%。现存问题是中小河流缺乏专项的规划工作,中小河流治理前期工作欠账且薄弱。规划河流占全市中小河流总数的20%。投入严重不足,中小河流治理没有得到全面整治。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污染严重,河道水生态恶化。建议全面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先行;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完善防洪减灾体系,防治结合;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建管并重,依法治河。  相似文献   

10.
浑河王家湾橡胶坝—沙山橡胶坝段已成为沈阳城市内河。要求具备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环境的生态条件。根据沈阳市城市规划,对该河段进行全面治理,达到通航、旅游及休闲要求。结合清障,利用原河道废弃物,建立生态岛、湿地及人工岛,提高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工程设计符合水土保持规范、疏浚工程技术规范、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内河通航标准。整体工程充分体现了生态建设经济化,经济建设生态化。  相似文献   

11.
博河、精河流域防洪减灾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博河、精河流域的自然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洪水成因及特征、历史洪水、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等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博河、精河流域防洪近期、远期目标:近期以除险加固病险水库、河道治理、堤防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远期建成干流、支流水库、完善堤库、堤坝、堤林结合的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当出现特大洪水时不造成较大损失。防洪对策是:不断优化防洪布局;加强河道整治;治理山洪沟;加固病险水库、建设防洪水库;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境;加强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2.
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是全国重点煤炭企业之一。矿区风天矸石粉飞扬污染大气 ,雨天矸石下泄冲压农田 ;矿区地表出现大面积沉陷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 1 996年开始进行恢复性治理。方案确定以沉陷坑复垦为主 ,矸石山综合利用为辅的总布局。具体侧重防治技术 ,消化利用矸石为主线 ;侧重经济效益 ,抓开发利用为突破口 ;强调参与融资治理 ;各负其责落实到人。到现在共治理沉陷坑 82 4hm2 ,修建鱼塘 2 1处 ,开垦水田 70hm2 ,新建苗圃70hm2 ,复垦旱田 6 6 7hm2 ,恢复住宅区 1处 ,河道治理 2km ,修复道路 5km ,开发建设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hm2 ,综合利用消耗矸石 1 33万m3,减少土壤流失 4 30 0万t,年综合经济效益达 70 2万元  相似文献   

13.
对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淤积危害最大的是粒径d≥0.10mm的粗泥沙。按照快速减少黄河下游河道主槽粗泥沙淤积和治理面积相对较小、拦减粗泥沙量相对较多的原则,以≥0.10mm的粗泥沙输沙模数分别为≥1400、≥700而<1400和<700t/(km2·a)为指标,将黄河中游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分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多粗泥沙区和多沙粗沙区3个治理期(区),其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88万、2.06万和3.92万km2。经分析,该研究治理分期(区)中的划分结果,符合黄河水利委员会针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先粗后细,分期治理”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
黄杖子河作为北票市城区内重要河流,也是辽西地区城市河流的典型,其河道的整治关系着北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规划布局的实施。因此,以黄杖子河为例,对辽西地区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河道治理的必要性,并拟定具体的河道整治规划方案。针对河道整治规划内容对生态护坡工程、河道悬浮物沉淀池处理和溢流坝改造工程进行了具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 ,全国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2 3万km2 ,八片治理工程、“长治”工程已成为典型的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有力地推动了面上的治理工作 ,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十五”期间 ,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突出生态效益 ,进行防治战略调整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 ;全国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2 5万km2 ,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加强水保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提高水保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6.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望奎县诺敏河项目区总面积261.54 km2,位于黑龙江省松花江二级支流诺敏河水系。在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中,创新治理模式,优化措施配置,构建"四道防线"形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考核;调研解决问题,统一行动理念;破解建设难题、严格制度管理。经科学治理,2010年圆满完成任务。项目区降水有效储量增加419.07万m3,减少土壤流失量19.67万t,增加经济收入381.37万元,在2010年国家创优工程验收中获得优质工程县荣誉,为同类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17.
在河道生态治理中,充分认识河道治理前后河床断面及河道植被等对水流、水位的影响,有利于更合理地进行河道生态治理综合措施的配置。以滦平县兴洲河路南营段河道治理为例,参照水面线计算公式,采用HEC-RAS软件对该段河道治理前后的水面线进行了分析计算,然后根据治理前后河底糙率系数的差异及不同断面的水位变化分析了河道治理效果。采用HEC-RAS软件进行水面线计算的结果显示:治理前随着河底纵坡的变化,水面线变化不平稳,水流流速在不同断面间发生变化;与治理前相比较,治理后的水面线(设计值)变化平缓,水深变化平稳。在河道治理中,采用河道清淤、设置护堤坝和生态护岸等措施,同时进行湿地恢复、河岸绿化等工程的建设可以达到生态治理目的,即使在遇到10年一遇洪水时也能够防治或者消除洪水对两岸的威胁。参考不同河段通过HEC-RAS推求的河道水面线成果,提出了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滨水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批复的《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 ,把水土保持作为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确定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是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 ,近期目标是用 10年时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2 1万km2 ,增加林草植被面积 10 1万km2 ,建设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 10 61万座 ,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 ,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 5亿t。规划还确定了近期重点防治措施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固原市是全国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8 008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6%,土壤侵蚀模数多在2 000~10 000 t/(km2.a)之间,年均输入河道的泥沙达4 200万t。目前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 246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5.5%,其中保存合格的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0%左右。该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任务艰巨,投入不足;发展不平衡,领导重视不够;人为水土流失依然存在,监督执法不力;水土保持科研和管理工作薄弱。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上犹县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第一期工程,3年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9.01km2,占项目建设任务的100.38%。治理后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达到70.4%,年人均粮食增加94.6kg,年农村总产值由10120万元增加到15770万元;年土壤侵蚀量由原来的38.18万t减少到7.15万t,减沙效率达到81.27%,水保工程年保水量由治理前的677.8万m3增加到1254.11万m3;恢复植被5843hm2。治理中重视开发性治理,大力发展林果业,有效地促进了区域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