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海龙 《中国猪业》2022,17(4):106-108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收录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中的猪品种共有102个,其中地方品种83个,占总品种数量的81.37%。基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视角下,探讨我国地方猪品种资源保护很有必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地方品种猪资源的存在情况、社会层面对优质地方畜禽资源的认识、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工作的组织体系和保护体系以及保护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多方参与保护机制、施行地方物种抢救性保护工程,建立基因库、丰富遗传多样性,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保护积极性等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地方品种猪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总数的i/3,据2011年最新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目前有地方猪种76个(还有已经审定的4个未收录),培育品种I8个,引入国外品种6个。为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地方猪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罗明 《猪业科学》2008,25(8):100-102
根据我在江西多年从事地方猪种保种工作的体验,以及结合江西的实际,谈点个人对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粗浅看法。1保护地方猪种的重要性深化对保护地方猪种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社会责任感,是搞好地方猪种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根本。江西畜禽品种志记载,江西地方猪种有8个。现实情况是:  相似文献   

4.
做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广西畜禽遗传资源丰富,拥有地方畜禽品种37个,其中陆川猪、巴马香猪、环江香猪(与贵州的从江香猪并称为"香猪")、龙胜凤鸡、德保矮马共5个品种被列入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9年,广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有效促进了区域优质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黄若涵 《猪业科学》2013,(11):138-139
中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总数的1/3,据2011 年最新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目前有地方猪种76 个(还有已经审定的4 个未收录),培育品种18 个,引入国外品种6 个。为加强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地方猪种开发利用,11 月10 日,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10 届年会暨龙宝猪美食节在广西贵港举行。本次研讨会创历年来年会参会人数之最,参会代表范围最广,层次最高,有3位院士、6 位教授做专题报告,还特设了“创地方猪品牌”企业家产业论坛,2 天的会议里,大家针对地方猪的保种与开发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在新时期为地方猪保种与开发注入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吴同山 《猪业科学》2009,26(11):58-59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畜禽地方品种资源特别是地方品种猪保护工作在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倡导下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产地、保种场家的重视:1996年1月,农业部批准成立了"国家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1976年到2007年,<中国猪种(一)>、<中国猪种(二)>、<中国猪品种志>、<中国地方猪种种特性>等全国性指导材料出版发行,各省市的地方猪品种志也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7.
江西地方猪品种资源较丰富,有7个猪种进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的审定品种。为了充分了解江西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及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并提供优质猪肉产品,前人对江西地方猪种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随着人们对好吃、健康、营养猪肉产品的日益追求,地方猪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综述了江西地方品种猪的研究现状和养殖模式,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生猪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中国共有地方猪种80多个,通过实施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畜禽良种工程,初步建立了地方猪种资源保护体系,地方猪种开发利用初见成效。目前农业部已将34个地方猪品种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9.
彭中镇 《猪业科学》2008,25(2):86-89
2 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 2.1 猪遗传资源调查 1).如前所述,1979-1984年我国曾开展一次规模空前的猪品种资源调查并出版<中国猪品种志>;1995年又作了补充调查. 2)农业部在2002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于2006年5月启动了我国第二次全国性的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旨在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当前我国畜禽包括猪遗传资源最新状况以及30年来的重要变化,为做好全国珍贵、稀有、濒危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打下基础.2007年年底前将全面完成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10.
正沙子岭猪原产湘潭,是湖南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优良地方猪种,是生猪生产中的珍稀遗传资源。1986年,沙子岭猪作为"华中两头乌猪"中的一个重要类群被列入《中国猪品种志》;2010年,沙子岭猪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编号A克I00458];2011年,沙子岭猪编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2014年,沙子岭猪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农业部第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方猪种的现状、保护和对它们的研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云 《猪业科学》2009,26(11):28-31
1中国地方猪种的现状 中国不但是一个养猪大国,同时具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据目前初步统计,全国列入省级以上<畜禽品种志>和正式出版物的猪种名称至少有90多个,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有35个,各省重点保护的也有几十个.  相似文献   

12.
孙德林 《猪业科学》2012,29(10):124-126
由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和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主办,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兰西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2年中国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协作组学术年会,于2012年9月11—13日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中国地方猪育种、研究、开发利用和保种场代表约300人参加了会议。1中国地方猪种保护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部于2000年公布了《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对78个珍贵、濒危的畜禽品种实施重点保护。2006年对名录进行了修改,更名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国家级保护品种扩大到138个。2008年、2011年分2批验收并公布了137个国家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2011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王林云 《猪业科学》2006,23(5):51-52
由第十届全国人大于2005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即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畜牧法》第十一条规定,有关部门将负责组织畜禽遗传资源的调查工作,发布报告,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国是一个养猪大国,不但数量约占全世界的一半左右,而且具有丰富的猪遗传资源。据上世纪80年代组织调查后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的材料,我国有46个地方猪品种,12个培育品种,6个引入猪种。20多年来随着我国养猪生产的发展,原有地方猪种在数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性能也有所改变,同时各地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地方猪种资源和培育了许多新的猪种(或配套系)。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再组织一次全国性的猪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江苏省畜禽种质资源状况 1畜禽品种资源丰富 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丰富,以家禽和猪为主,1987年有20个品种、27个类型被列入《江苏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6年有10个品种、11个类型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有29个畜禽遗传资源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中目前收录了共计76种中国地方猪种,中国地方猪种存在肉质优良、抗逆性强、繁殖性强等优点,但由于外来品种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猪的发展,致使地方猪遗传进展缓慢。目前,由于社会各界对地方猪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使得地方猪遗传资源得以保存和丰富。深县猪是河北省地方黑猪,于2016年列入《中国畜禽资源遗传志·地方品种图册》,相较于引进品种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但繁殖性能较强,肌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同时耐粗饲,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具有典型的中国地方猪种的特点,无论研究其优良肉质性状还是其繁殖性能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推广意义。因此,文章针对深县猪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以后深入研究深县猪的优良性状奠定基础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谈东乡花猪保护、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乡花猪是江西省8 个地方猪品种之一,2005 年江西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将东乡花猪审定为一个独立的地方品种资源。新一届国家畜禽资源委员会在新版《中国畜禽品种志·猪志 》(2011)中将东乡花猪列入乐平猪,将其作为乐平猪之一品系,与乐平花猪并列合称乐平猪。  相似文献   

17.
从整个中国猪肉市场来讲,地方猪品种的猪肉市场占有率不足10%,而《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共有76个地方猪品种,国外引种的也不过是大白、长白、杜洛克、巴克夏等,较低的市场占有率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但在众多地方猪品种中脱颖而出的几个地方猪种,其市场开发和营销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请随小编的脚步走近在市场站稳脚跟、各具特色的几个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成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丰富,有成华猪、雅南猪、成都麻羊、川中黑山羊(金堂型)、彭县黄鸡、四川白兔6个地方品种。成都市加强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先后新(扩)建了6个地方品种保种场,成都麻羊和四川白兔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华猪、雅南猪、川中黑山羊(金堂型)和彭县黄鸡被列入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林云 《猪业科学》2012,29(10):120-122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农业部的领导和组织下,经过近8年的调查和编写,《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终于在2012年7月于北京正式对外发行。这本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编、由全国900多位有关专家、行政领导、一线畜牧生产者参与调查编写的专著,较好地总结和记述了我国地方猪品种、培育猪品种和引入猪品种在近30年来发生的数量、地域分布和性能的变化,使我们对我国的猪遗传资源情况有新的认识。现就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变化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以畜禽遗传资源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安徽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畜牧业大省。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品种丰富多彩。全省共有44个品种资源,其中地方品种29个。二是资源总量靠前。安徽已成为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大省之一。其中,家禽、猪地方品种分别以11个、8个排名全国第七。三是地域分布广泛。家禽主要分布在皖南及江淮之间,羊、驴主要分布于皖北及江淮之间,牛主要分布在皖南、大别山及江淮地区,猪则全省均有分布。四是保护层次明晰。皖西白鹅、淮猪、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和中蜂等5个品种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26个畜禽品种被省农委确定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