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补充异丁酸对断奶前后犊牛瘤胃及小肠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40.0±0.2)kg、发育正常、30日龄的中国荷斯坦公犊牛36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异丁酸3、6和9 g/d。分别于45、60(断奶)、90日龄每组屠宰3头并采集瘤胃及小肠黏膜组织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受体(INSR)、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合成酶1(HMGCS1)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犊牛体重和GHR、INSR、HMGCS1 mRNA的表达量均随着犊牛日龄的增长而出现显著增长(P0.05),而SGLT1mRNA的表达量在断奶前后随着日龄的增长先下降后增长,变化显著(P0.05)。45和60日龄时,犊牛体重在9 g/d异丁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6 g/d异丁酸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日龄6和9 g/d异丁酸组瘤胃和小肠各部位GHR、INSR、HMGCS1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这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异丁酸对45日龄和90日龄犊牛小肠各部位SGLT1 mRNA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60日龄6和9 g/d异丁酸组十二指肠SGLT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 g/d异丁酸组(P0.05),9 g/d异丁酸组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和回肠SGLT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6 g/d异丁酸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结果,饲粮中补充异丁酸能够促进犊牛生长和瘤胃及小肠黏膜的发育,本试验条件下其适宜添加量为6 g/d。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日粮添加纤维分解酶与异丁酸对犊牛小肠消化酶活性和肝生长轴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30日龄健康、体重近似的荷斯坦公犊36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纤维分解酶组(FE)、异丁酸组(IB)和混合添加组(IBFE)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1.83g纤维分解酶(FE,含160U纤维分解酶和4 000U木聚糖酶)、6.0g异丁酸(IB,浓度98.5%)和两者混合物。分别在45和90日龄从每组中抽取3头屠宰并采集各肠段小肠内容物、肝样品,测定小肠消化酶活性和肝生长轴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结果表明,45日龄,IBFE组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和回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E组(P0.05);IBFE组十二指肠、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和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IBFE、IB组空肠近端和空肠远端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BFE和IB组GHR mRNA、IGF-ⅠR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FE和对照组(P0.05),IBFE组IR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IB、FE和对照组(P0.05)。90日龄,IBFE组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E组(P0.05);IBFE组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和回肠胰蛋白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IBFE组十二指肠、空肠近端、空肠远端和回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FE组(P0.05);IBFE、IB、FE组GHR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BFE组IR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IBFE和IB组IGF-ⅠR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FE和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纤维分解酶和异丁酸混合物对提高犊牛小肠消化酶活、肝生长轴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粮补充纤维分解酶与异丁酸及其混合物对断奶前后犊牛瘤胃液酶活力和纤维分解菌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0日龄体重[(48.5±0.3)kg]近似、发育正常的荷斯坦犊牛36头,随机分为4组,60日龄断奶,对照组哺乳/饲喂犊牛料+苜蓿干草,纤维分解酶组(FE组)、异丁酸组(IB组)和复配组(IBFE组)分别补饲纤维分解酶1.83g/d(包含滤纸酶活力160 U和木聚糖酶酶活力4 000U)、异丁酸(99%)6g/d和二者混合物,并于45、90日龄在晨饲前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酶活力和纤维分解菌的量。结果表明:45和90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IB和IBFE组氨态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FE、IB及IBFE 3组均显著增加犊牛瘤胃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纤维二糖酶及木聚糖酶的活力(P0.05),IBFE较其他组增幅最大;FE、IB及IBFE 3组均显著提高了犊牛瘤胃液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及溶纤维丁酸弧菌的量(P0.05),IBFE组增幅最大。综合以上结果分析,6g/d异丁酸与1.83g/d纤维分解酶对瘤胃发酵有促进作用,二者混合添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异丁酸对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纤维分解菌菌群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5日龄荷斯坦犊牛36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水平异丁酸组(LIB)、中水平异丁酸组(MIB)和高水平异丁酸组(HIB)分别饲喂异丁酸0、3、6和9g·d^-1,预饲15d,分别于60日龄(断奶)和90日龄测定体重和采集瘤胃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IB组和HIB组犊牛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0日龄时HIB组犊牛瘤胃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LIB组(P<0.05)。MIB和HIB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IB组(P<0.05);MIB和HIB组犊牛60日龄时瘤胃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0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IB组(P<0.05)。60和90日龄时MIB和HIB组瘤胃异丁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日龄时MIB和HIB组木聚糖酶和α-淀粉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B和HIB组纤维二糖酶、果胶酶、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IB组(P<0.05);90日龄时MIB和HIB组各种瘤胃酶活力和纤维分解菌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IB组(P<0.05)。结果显示,日粮补充异丁酸促进了犊牛瘤胃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提高了纤维素分解酶的活性,进而促进了犊牛瘤胃发酵和生长发育。由于MIB与HIB之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兼顾经济效益,在本试验条件下异丁酸的最佳添加量为6.0g·d^-1。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姜黄素对免疫应激断奶仔猪肠道抗氧化能力、二糖酶活性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影响。选择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4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组),脂多糖(LPS)组(基础日粮+LPS)和姜黄素(Cur L)组(基础日粮+200 mg/kg姜黄素+LPS),每组8头。试验周期为28 d。于试验第18和28天,LPS组和Cur L组仔猪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100μg LPS,对照组仔猪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g姜黄素可以显著降低空肠和回肠黏膜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增加回肠黏膜中麦芽糖酶活性(P0.05)以及上调空肠黏膜中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mRNA表达量和回肠黏膜中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表达量(P0.05)。因此,添加姜黄素可以通过降低过氧化产物的堆积缓解免疫应激对仔猪肠道的损伤,同时增加麦芽糖酶活性以及葡萄糖转运载体mRNA的表达而加强肠道对糖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组织生长的影响,试验选用15只年龄、体重相近的杂交母羊(陶塞特♂×蒙古羊♀)随机分为3组,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赖氨酸(0,4,10 g),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水平影响绵羊肝脏和背最长肌中GHR和IGF-Ⅰ基因的表达,随日粮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肝脏GHR和IGF-ⅠmRNA及背最长肌IGF-ⅠmRNA表达量相应增加;背最长肌中4 g和10 g赖氨酸组GHR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0 g赖氨酸组的GHR基因相对表达量与4 g赖氨酸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一定量的赖氨酸可以调节绵羊组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对断奶仔猪小肠黏膜消化酶及免疫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随机选择26日龄断奶仔猪60头,分为3组(即对照组、酿酒酵母组及抗生素组)进行试验,测定肠道黏膜的消化酶基因[碱性磷酸酶(ALP)、氨肽酶N(APN))]和免疫功能基因(TLR-2、IL-8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酿酒酵母能够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免疫基因TLR-2 mRNA表达水平(P0.01);与抗生素组相比,酿酒酵母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消化酶基因ALP和十二指肠免疫基因TLR-2、IL-8、TNF-α以及回肠免疫基因TNF-α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酿酒酵母能抑制仔猪断奶应激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免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讨断奶仔猪饲粮中单独或联合添加黄芪多糖、牛膝多糖及白术多糖对其小肠黏膜形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56头35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采用三因素两水平(2×2×2)试验设计,饲粮中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和牛膝多糖的添加水平均为0,800mg/kg,试验共进行28d。结果显示:植物多糖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绒毛高度,提高绒腺比(P0.05),3种多糖联用效果最适。与对照组相比,多糖组断奶仔猪回肠V/C比值显著提高(P0.05),各单一多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种多糖联合添加与两两添加及单一添加相比显著提高了V/C比值(P0.05)。多糖组断奶仔猪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血清中内毒素(ET)含量及D-乳糖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种多糖联用效果最适。多糖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肠道黏膜Occludin、Claudin和ZO-1的基因表达量(P0.05)。单一添加黄芪多糖、白术多糖及牛膝多糖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肠道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对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mRNA相对表达量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多糖两两联用及3种多糖联合添加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肠道SGLT1和GLUT2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植物多糖可显著改善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和肠道的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植物多糖改善断奶仔猪肠黏膜屏障功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低聚果糖对早期断奶犊牛肠黏膜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同一牛场的荷斯坦公犊牛35头,研究低聚果糖(FOS)对早期断奶犊牛肠黏膜形态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g/(d·头)FOS组(E组)、6g/(d·头)FOS组(F组)、常规哺乳组犊牛肠绒毛高度、固有膜厚度、小肠黏膜DNA浓度均显著高于早期断奶对照组(P<0.05);添加FOS对小肠黏膜RNA含量有增加趋势;犊牛70日龄时,E、F组IgG、IgA含量极显著高于早期断奶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早期断奶对照组IgG、Ig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FOS能防止早期断奶犊牛肠道萎缩,维持肠道的正常形态结构,提高犊牛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0.
科技前沿     
断奶仔猪小肠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mRNA表达变化及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钠葡萄糖转运蛋白l(SGLTl)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壳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将30头21d断奶仔猪((6.62±0.59)kg)随机分为3组,预试期采用大肠杆菌攻毒(109细胞.头-1),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mg.kg-1金霉素和300mg.kg-1壳聚糖,饲养期21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能降低血浆中D-乳酸(D-Lactate)含量(P<0.05)、二胺氧化酶(DAO)活性(P<0.05)和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P<0.05),但对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壳聚糖组空肠黏膜Occludin(P<0.01)和ZO-1(P<0.05)蛋白表达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壳聚糖组空肠黏膜Occludin(P<0.01)和ZO-1(P<0.05)mRNA表达丰度升高。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300mg.kg-1的壳聚糖能降低早期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营养物质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144头初始体重为(6.49±0.01) 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喹乙醇+75 mg/kg金霉素,罗伊氏乳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的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UN)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胃动素(MLN)和空肠胆囊收缩素(CCK)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MLN的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Na+依赖性谷氨酰胺载体2(ASCT2)、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1(CAT1)、小肽转运体1(PepT1)和空肠中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以及空肠与回肠y+L氨基酸转运体1 (y+LAT1)的mRNA表达量(P 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y+LAT1、CAT1、PepT1和空肠与回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表达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十二指肠与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以及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ACCα的mRNA表达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SGLT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3(SGLT3)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营养物质转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断奶仔猪肠道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促进小肽、氨基酸及脂肪酸吸收转运,增强脂肪酸的合成。罗伊氏乳杆菌LR1在替代猪饲用抗生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用于开发新型猪饲料抗生素替代物。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水平黄芪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早期断奶母犊牛30头,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黄芪多糖,试验A组和试验B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5 g/头和10 g/头的黄芪多糖,正试期为60 d,测定早期断奶犊牛的生长性能并采集血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5 g/头和10 g/头的黄芪多糖均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母犊牛的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降低发病率,10 g/头的黄芪多糖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效果优于5 g/头(P0.05)。说明在早期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5~10 g/头的黄芪多糖可以降低早期断奶犊牛的应激危害,提高其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甘氨酰谷氨酰胺(Gly-Gln)和牛磺酸(Tau)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设计法将72头健康、体重相近仔猪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6头,公母各半,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4个处理组分别为: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0. 25%甘氨酰谷氨酰胺(Gly-Gln组)、基础日粮+0. 1%牛磺酸(Tau组)、基础日粮+0. 25%甘氨酰谷氨酰胺+0. 1%牛磺酸(复配组)。研究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牛磺酸对早期断奶仔猪小肠黏膜中抗氧化功能以及胰腺及空肠内容中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Gly-Gln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 05); Tau组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中的SOD活性(P0. 05);复配组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中的GSH-Px、SOD活性以及回肠黏膜中的SOD活性(P0. 05); Gly-Gln组和Tau组均提高了胰脏中的胰蛋白酶活性(P0. 05),复配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分别或同时添加甘氨酰谷氨酰胺和牛磺酸可以提高小肠各段黏膜的GSH-Px、SOD活性和GSH含量,同时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及提高胰脏和空肠内容物中的胰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选用陶赛特F2代断奶公羔40只,随机分成4组,研究低聚糖对断奶羔羊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低聚果糖FOS(0.3%)、低聚异麦芽糖IMO(0.3%)和复合低聚糖(0.1%FOS+0.2%IMO)均可提高断奶羔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及小肠黏膜上皮内sIEL数量(P<0.05);FOS可提高小肠黏膜上皮GC的数量I,MO和复合低聚糖可降低GC数量(P>0.05)I;MO和复合低聚糖可提高断奶羔羊小肠黏膜中MC细胞的数量(P>0.05)。提示断奶羔羊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可增加其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增强断奶羔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分泌表达pEGF的重组酿酒酵母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72头21~24日龄的断奶仔猪((6.10±0.15)kg),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基础日粮+228mL·kg~(-1)空白培养液)、空载体组(基础日粮+228mL·kg~(-1)空载体)及重组酵母组(基础日粮+228mL·kg~(-1) INVSc1(pYES2-Mfα-spEGF))。21d后,每组每栏选取1头仔猪屠宰,分别测定其小肠组织形态、小肠黏膜中IgA、IgG及IgM水平,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力及mRNA转录水平,小肠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相比,重组酵母组INVSc1(pYES2-Mfα-spEGF)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小肠各段(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黏膜中EGF-R及消化酶(ALP、CK及LDH)的mRNA转录水平(P0.05),极显著提高CK和LDH的酶活力(P0.01),显著促进其空肠及回肠黏膜中IgA、IgG及IgM水平(P0.05),提高其平均日增重(ADG)及降低F/G(P0.05)。综上,本研究获得的重组酿酒酵母INVSc1(pYES2-Mfα-spEGF)表达的EGF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能明显促进断奶仔猪小肠黏膜发育及其免疫功能,具有向养猪生产进一步转化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日粮添加2-甲基丁酸对断奶前后犊牛瘤胃发酵、酶活及纤维分解菌菌群的影响,旨在探讨其对犊牛瘤胃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32头体重(46.45±0.37)kg15日龄的荷斯坦哺乳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对照组犊牛断奶前饲喂鲜奶,断奶后饲喂犊牛料和苜蓿干草,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3、6和9g·d~(-1)的2-甲基丁酸,犊牛在45日龄断奶,分别于30和90日龄时从各组抽取4头,晨饲前称重后进行屠宰并采样测定指标。结果表明,90日龄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及乙酸与丙酸比例,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力,溶纤维丁酸弧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较30日龄均显著增高(P0.05),而pH和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日粮添加6和9g·d~(-1)的2-甲基丁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瘤胃pH,较3g·d~(-1)和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浓度(P0.05),日粮添加9g·d~(-1)的2-甲基丁酸较3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乙酸与丙酸比例,较3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木聚糖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力,较3g·d~(-1)和对照组显著提高纤维丁酸弧菌、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但对蛋白酶的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2-甲基丁酸通过刺激纤维分解菌和淀粉分解菌的生长提高瘤胃纤维分解酶和淀粉降解酶的活力,从而促进瘤胃发酵和瘤胃的发育;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考虑,建议2-甲基丁酸的适宜添加量为6g·d~(-1)。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菊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32头平均体重为(7.10±0.20)kg的杜长大(DLY)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和10.0 g/kg的菊粉(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对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灰分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2.5和5.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2)饲粮添加2.5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粮添加2.5和5.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空肠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饲粮添加2.5和5.0 g/kg菊粉可显著降低回肠中MDA含量(P<0.05),饲粮添加2.5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CAT活性(P<0.05)。3)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肝脏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肝脏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4)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空肠中Nrf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2.5和5.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回肠中HO-1和Nrf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2.5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空肠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空肠中HO-1和Keap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菊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菊粉适宜添加水平为2.5 g/kg。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和停用恩拉霉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以及消化酶活性,肠道形态、肠黏膜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SGLT 1)和二肽转运载体1(PepT 1)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取21日龄断奶,体重相近,性别一致的PIC仔猪共20头,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对照、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日粮中分别添加0、5、20和80 mg/kg恩拉霉素,饲喂4周.第5周各处理仔猪停用恩拉霉素,饲喂基础日粮.第36天清晨,所有仔猪腹腔注射200 mg/kg脂多糖(LPS),注射后第3天屠宰取样测定消化酶活性,肠道形态、SGLT 1mRNA和PepT 1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前4周,处理1和处理2的仔猪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P>0.05),处理3的仔猪日增重显著低于处理1和处理2(P<0.05);第5周各处理日增重和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日粮中连续4周添加恩拉霉素、停用1周后,显著降低了各处理空肠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P<0.05);并显著升高了SGLT 1、PepT 1 mRNA的表达最(P<0.05).本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5~20 mg/kg的恩拉霉素对仔猪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停用恩拉霉素并受到应激的条件下会降低断奶仔猪消化酶活性,损坏肠黏膜结构,降低仔猪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抗菌肽PR-39 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64头胎次相同、28日龄断奶、体重(7.50±0.67)kg的三元杂交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个组,即基础日粮对照组和1.0%Gln添加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1/2).于试验第28天,进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分析.于第30天,采用半定量RT-PCR研究日粮中添加Gln对PR-39 mRNA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ln添加显著提高仔猪血清中IL-1β含量(P<0.05),但对血清IL-6和TNF-α及空肠黏膜TNF-α、IL-2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促使骨髓,空肠黏膜中PR-39 mRNA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骨髓和空肠黏膜中PR-39 mRNA分别提高50.5%(P<0.05)和24.0%(P<0.05).由结果可知,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Gln能显著促使骨髓及空肠黏膜PR-39 mRNA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