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细粒棘球蚴14-3-3(r Eg14-3-3)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机制,本研究利用r Eg14-3-3、弗氏佐剂和PBS分别免疫3组ICR小鼠,每隔两周免疫一次,在第三次免疫后4周,以原头蚴攻击感染,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免疫后0、2、4、6、10、18、30周小鼠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攻击感染24周后迫杀鼠,检获棘球蚴包囊数并计算减囊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r Eg14-3-3免疫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原头蚴感染后均显著增高,rEg14-3-3蛋白免疫组小鼠的免疫保护力为84.47%。本研究表明r Eg14-3-3免疫小鼠在原头蚴攻击感染后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该重组蛋白能够诱导有效的抗感染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细粒棘球绦虫(E.granulosus,Eg)成熟虫体(MAW)特异性蛋白(EgM)(EgM9、EgM123)的抗Eg感染保护效果,本研究利用Eg疫苗候选抗原EgM9和EgM123重组蛋白,分别3次免疫实验犬,利用ELISA法检测免疫犬血清中IgG、IFN-γ和IL-10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犬肠系膜淋巴结和小肠中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显示,在第3次免疫后一周即免疫组犬抗体水平均最高时对其进行原头蚴攻击,攻毒后免疫组的抗体水平随之下降,且持续至第3次免疫后19周,免疫组均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第3次免疫后一周免疫组犬血清中IFN-γ和IL-10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且至第3次免疫后23周剖检,免疫组犬的肠系膜淋巴结和小肠组织经免疫组化法均检测出特异性IgG抗体。表明用EgM重组蛋白免疫犬,可诱导其产生IgG抗体而发挥抗Eg感染保护效果,为终末宿主犬包虫病的免疫机理探究和疫苗及相关检测试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布鲁氏菌候选保护性抗原L7/L12的免疫原性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经PCR扩增羊种布鲁氏菌16M株L7/L1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ET-22b-L7/L12,经双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E.coli 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后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了16 ku的重组L7/L12蛋白(r L7/L12),且纯化效果较好。将r L7/L12以100μg/只腹腔注射免疫6周龄SPF BALB/c小鼠,14 d后以50μg/只加强免疫。首免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及49 d分别对所有小鼠尾静脉采血,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 G抗体、其亚型(IgG1、Ig G2a)抗体水平及二者比值;并利用ELISA方法检测首免后21 d和35 d两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0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首免后14 d,小鼠血清中Ig G抗体水平迅速升高,于首免后21 d达峰值并持续至首免后49 d (P<0.01),对照组小鼠则一直无抗体产生;首免后14 ...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复方中药多糖对口蹄疫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36只ICR小鼠随机分空白组、黄芪多糖+白术多糖组、党参多糖+山药多糖组、淫羊藿多糖+何首乌多糖3组。分别灌服不同复方多糖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d后,接种口蹄疫疫苗进行首次免疫,间隔14d后2次免疫,2免后2周采集血清采用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 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6、FMDV-O Ig G、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免疫前口服这3种复方多糖均可提高FMDV特异性Ig G、IFN-γ、IL-2、IL-6、TNF-α水平,从而增强免疫反应,表明受试的3种复方多糖均具备良好的佐剂潜力。  相似文献   

5.
细粒棘球蚴Eg95重组蛋白疫苗临床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细粒棘球蚴Eg95重组蛋白的临床免疫效果,本研究利用ELISA试剂盒对3个地区12个养殖场的1 637头3月龄~4月龄绵羊与山羊进行了18个月的免疫后抗体滴度水平监测。结果显示,Eg95重组蛋白疫苗在14 d时可以诱导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抗体滴度水平在28 d达到峰值,免疫保护大于3个月。而且在首次免疫后第28 d进行第二次免疫,则抗体滴度水平呈显著增加(p0.05),并可持续12个月以上。在第二次免疫后12个月再次进行免疫,动物的Eg95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性提高,并且差异极显著(p0.01),抗体滴度长期保持在3.5以上。因此,细粒棘球蚴Eg95重组蛋白免疫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预防棘球蚴(包虫)病。  相似文献   

6.
将150只海蓝雏鸡分为5组,每组30只,3日龄首免,2周后加强免疫1次,二免后2周用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攻击.通过测定免疫后鸡只的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抗体水平、IL-1诱生活性,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的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通过测定攻虫后鸡只存活率、相对增重率、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的变化,分析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融合蛋白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菇多糖能够显著增强淋巴细胞转化水平(P<0.05)和血清抗体水平(P<0.05),但不能明显提高IL-1的诱生活性(P>0.05);而且能够显著增强3-1E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表明香菇多糖对3-1E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PCR技术扩增日本血吸虫Sj CHGC06822 ORF全长序列,以p 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表达,His-Ni柱层析纯化r Sj CHGC06822/His蛋白后,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可能结构,Western blot分析其抗原性。利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评估其免疫效果,ELISA分析血清抗体亚型变化。结果显示,获得日本血吸虫Sj CHGC06822的完整ORF序列591 bp,编码192个氨基酸,序列aa37~aa72含一个EF-hand手性域结构,无信号肽及跨膜结构。获得的Sj CHGC06822/His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在2次独立BALB/c小鼠实验中,与PBS对照组相比,Sj CHGC06822/His蛋白免疫组诱导小鼠获得30.36%、40.26%减虫率和30.14%、12.28%肝脏减卵率,血清Ig G抗体免疫及感染后持续增高,Ig G2a和Ig G1水平随免疫次数增高,感染后出现下降,但Ig G2a/Ig G1(1)水平持续增加。本研究成功克隆了Sj CHGC06822基因,并成功表达纯化了r Sj CHGC06822/His蛋白,且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良好。Sj CHGC06822蛋白免疫可以诱导BALB/c小鼠产生一定的保护力,诱导宿主的免疫应答更偏向于Th1型。  相似文献   

8.
根据GenBank中MIC3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从弓形虫GJS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微线体蛋白3(MIC3)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阳性重组质粒酶切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进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NA3-MIC3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血清特异抗体;经腹腔攻击感染弓形虫GJS株速殖子,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MIC3质粒;免疫组小鼠血清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攻击感染后免疫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表明该核酸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小鼠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尼罗病毒(WNV)是一种可以导致人与动物死亡的人兽共患病的虫媒病毒。为构建表达WNV Pr M/E蛋白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疫苗株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将人工合成的WNV pr M/E基因插入至NDV基因组P和M基因之间,构建重组病毒r La-WNV-Pr M/E。以重组病毒分别感染BHK-21细胞和免疫小鼠,利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ELISA和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Pr M/E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免疫效果。结果显示,WNV-Pr M/E蛋白在BHK-21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免疫小鼠可以诱导其产生高水平的抗Pr M/E蛋白特异性Ig G,并且诱导产生WNV E蛋白表位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免疫反应。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r La-WNV-Pr M/E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储备性且安全有效的西尼罗热防控候选疫苗,对我国应对该病的潜在威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类型CpG基序对细粒棘球蚴(Echinococus granulosus)Eg95抗原的免疫增强作用,将pET-32a-3Eg95重组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pET-32a-3Eg95。将重组蛋白分别与常规佐剂Quli-A、pUC18-CpG和CpG ODN混合制备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样品,免疫小鼠。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体外刺激试验后细胞因子的相对表达量,检测不同佐剂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方面对Eg95抗原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结果显示,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的大小约为56 ku,与理论值相符,用羊细粒棘球蚴阳性血清检测有特异性条带;pUC18-CpG组和CpG ODN组小鼠免疫后14、28、42 d的抗体平均水平(D450 nm)分别为3.10、3.03、3.22和2.98、3.12、3.27,与Quli-A组抗体平均水平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CpG ODN组血清中抗体平均水平略高于pUC18-Cp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重组蛋白刺激后pUC18-CpG组与CpG ODN组IFN-β、IFN-γ和TNF-α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88、2.35、6.28和5.03、2.85、7.07,与Quli-A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因此相对于常规佐剂Quli-A,pUC18-CpG和CpG ODN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方面对Eg95抗原都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CpG ODN的免疫增强作用略优于pUC18-CpG,二者均可作为免疫佐剂,增强现有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抗原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E蛋白多表位疫苗,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优化后的E蛋白多表位肽(MP)序列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 PICZα-A,构建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 PICZ-MP,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X-33,阳性重组子经甲醇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rMP)。通过测定rMP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抗体亚型、中和抗体和CTL,以评价该多表位疫苗在小鼠模型上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JEV E蛋白多表位抗原的重组酵母菌株X33(pPICZ-MP),能分泌表达多表位肽r MP。纯化后的r MP免疫小鼠产生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其中和抗体水平、CTL活性均与活病毒疫苗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能保护小鼠免受致死量JEV的攻击。构建的JEV E蛋白多表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多表位疫苗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大肠杆菌(E.coli)外膜蛋白酶T(OmpT)的免疫原性及对小鼠的免疫效率,本研究将原核重组表达纯化的OmpT蛋白(rOmpT)免疫小鼠,并以灭活的E.coli 308-2全菌疫苗株作为对照组,通过检测其抗体效价、体外调理吞噬作用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攻毒试验进行保护效率评价。结果表明rOmpT免疫组在二免后14 d其抗体水平可以达到峰值(1∶64 000),并且其抗血清具有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对E.coli的吞噬作用;同时,重组蛋白与全菌免疫组均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IL-4和IFN-γ的表达。而且重组蛋白免疫组对4个进化种系(Phylogenetic group)的E.coli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均为60%左右,比全菌免疫组高约10%。研究结果显示rOmpT比全菌灭活E.coli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更有效免疫保护作用,表明rOmpT可以作为E.coli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多头带绦虫16 k Da蛋白和GST蛋白对山羊脑多头蚴病的免疫保护效果,44只攀枝花本地黑山羊随机分为4组(rTm16疫苗组、rTm-GST疫苗组、rTm16+rTm-GST疫苗组以及对照组),皮下免疫三次,首免后4周进行2免,2免后6个月进行3免,定时采血并分离血清,使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 G水平;末次免疫后2周,各组山羊每只口服攻击多头带绦虫的虫卵约5 500个,感染105 d后剖检记录脑多头蚴包囊数量,计算减囊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rTm16组、rTm-GST组、rTm16+rTm-GST组分别获得50%、62. 5%、87. 5%的减囊率,rTm16+rTm-GST免疫组山羊保护效果最好(P=0. 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攻虫以前,rTm-GST组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显著低于rTm16组(P 0. 05),而联合免疫组中rTm-GST所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与rTm16所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P0. 05)。rTm16与rTm-GST的配合使用能够诱导山羊产生较高抗体水平,从而获得较显著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阐明细粒棘球绦虫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EGR-03347)生物学功能及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分析已发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高通量mRNA测序数据,从中筛选出细粒棘球绦虫脂肪酸代谢主要的调控基因之一—EGR-03347,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诱导、纯化后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重组EGR-03347蛋白(rEGR-03347)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分子量约47 ku;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的蛋白可与犬棘球蚴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将纯化的rEGR-03347与弗氏佐剂等体积混合并乳化后对小鼠经皮下多点注射(50μg/只),共免疫4次,分别于首免后不同时间采血分离血清,经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同时采用qPCR方法检测首免后不同时间小鼠脾细胞因子(IL-4、IL-10、TNF-α、IFN-γ)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免疫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逐渐升高,且在首免后56 d,即第4次免疫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与对照组(PBS及佐剂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qPCR结果显示,rEGR-03347可诱导小鼠产生IFN-γ、IL-4和IL-10细胞因子,其中免疫后14 d~56 d rEGR-03347可致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上调,免疫后56 d,可诱导Th 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上调,表明rEGR-03347可诱导小鼠产生Th1和Th2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综上,本研究首次初步证明细粒棘球绦虫EGR-03347具有作为诊断抗原及疫苗候选抗原的潜力,为后期其诊断方法及疫苗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凋亡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SjIAP)重组蛋白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利用PCR技术扩增SjIAP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jIAP,诱导表达重组SjIAP蛋白,并利用重组蛋白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血清。然后,选用SjIAP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在SjIAP重组蛋白刺激后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强化免疫后,将小鼠进行血吸虫尾蚴攻虫试验,感染38 d,进行剖杀,计算虫体减虫率及肝脏减卵率。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兔源多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SjIAP重组蛋白。ELISA检测表明免疫SjIAP重组蛋白可诱导较高水平的IgG及IgG亚型(IgG1、IgG2a、IgG2b、IgG3)抗体和IFN-γ、IL-2及IL-4细胞因子。动物试验表明,免疫SjIAP重组蛋白的小鼠与PBS组相比分别获得了31.5%的减虫率和37.2%的肝脏减卵率。免疫SjIAP重组蛋白能诱导小鼠获得一定减虫和减卵保护效果,提示血吸虫凋亡蛋白抑制因子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重组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对家兔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构建了含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重组质粒p VL1393-CPA,并通过BD BaculoGold TM转染试剂盒转染Sf9细胞后,经噬斑纯化获得单克隆重组病毒,将其感染High 5细胞进行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均获得了45 ku的目的蛋白,即为重组α毒素。将重组α毒素用0.1%甲醛溶液灭活脱毒后与ISA 206 VG佐剂乳化制备亚单位疫苗(抗原含量为20μg/m L),以40μg/只肌肉注射体质量1.5 kg~2.0 kg的家兔,同时设PBS对照组,注射后连续观察7 d,结果显示实验兔临床观察无异常,该疫苗对家兔的安全性良好。随后以20μg/只肌肉注射家兔,免疫21 d后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同时设佐剂对照组和α毒素对照组,首免21 d、二免14 d时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兔血清Ig G抗体效价,同时进行二免血清小鼠体内毒素中和试验以及家兔攻毒免疫保护试验,以评价该疫苗对家兔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显示,疫苗免疫组家兔血清Ig G抗体效价比佐剂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在应用融合PCR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PS)保护性抗原AfuA-OppA2和CdtB-OppA基因的串联序列基础上,将其分别插入pMD-28a-INP-His表面展示质粒,并将猪链球菌(SS)保护性抗原MRP、SLY基因也分别克隆至该表面展示质粒,构建pMD-INP-CdtB-OppA、pMD-INP-AfuA-OppA2、pMD-INP-MRP、pMD-INP-SLY 4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入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使重组蛋白AfuA-OppA2、CdtB-OppA、MRP、SLY分别展示于E.coli BL21(DE3)的菌体表面。将灭活后的4种重组大肠杆菌按等质量比混合并添加ISA 201佐剂乳化制成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间隔14 d两次免疫KM小鼠,另设含rAfuA、rOppA2、rCdtB、rOppA、rMRP、rSLY的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HPS-SS)灭活疫苗免疫组和PBS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的小鼠血清通过ELISA检测相应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随后用HPS血清5型HN10株、血清13型ZD12株和SS血清2型M126株和血清9型GZ2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组相当。用副猪嗜血杆菌5型和13型菌株分别攻毒后,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均为80%,其对HPS 5型菌株攻毒的小鼠保护率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90%),但对HPS 13型菌株攻毒小鼠的保护率高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60%),且均优于HPS-SS灭活苗(80%和60%)。用SS 2型和9型菌株分别攻毒后,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为50%和80%,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100%和80%),优于HPS-SS灭活苗(50%和60%)。以上结果表明,基于表面展示技术的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对HPS血清5型、13型和SS血清2型、9型菌株的攻击均能提供良好的交叉保护,保护效果优于HPS-SS灭活苗。本研究首次为基于表面展示技术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为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猪带绦虫 TS11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型质粒 VTS11肌肉免疫注射 BAL B/ c小鼠 ,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刀豆蛋白 A(Con A)刺激的增殖反应及 IL- 2的诱生活性 ;用 EL ISA方法检测免疫小鼠 Ig G总量和特异性抗体水平 ,常规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VTS11免疫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和 Ig G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小鼠 ;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 Con A刺激增殖反应和 IL - 2诱生活性均比对照组小鼠显著增强 ;VTS11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也显著超过对照组。这表明 VTS11免疫小鼠 ,可诱导其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VTS11具有很强的免疫激活作用 ,可望成为预防猪囊虫病的一种新型疫苗。  相似文献   

19.
旨在获得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候选抗原,本研究原核表达了副猪格拉瑟菌6个具有潜在保护力的蛋白,对小鼠免疫后进行攻毒,以期筛选获得具有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候选抗原,从而为开发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副猪格拉瑟菌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63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9组:HPSNAG-1330、CyaY、HPSNAG-0978、HPSNAG-0140、AfuA以及Fe3+ABC-tbp 6个亚单位疫苗组、G.parasuis-5灭活苗组、攻毒对照组和空白组;亚单位疫苗组每种对应蛋白各免疫50μg·只-1,灭活苗组免疫4×109CFU,一免与二免间隔14 d,二免14 d后攻毒,副猪格拉瑟菌Nakasaki菌株攻毒剂量为1.26×109CFU。在二免14 d后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和IL-2、IL-6、IL-10、IFN-γ和TNF-α的表达,攻毒后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并观察肺、脾的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小鼠均能产生体液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显示:除rAfuA外,其它重组蛋白均能刺激灭活苗组中小鼠淋巴细胞显...  相似文献   

20.
旨在分析布鲁菌(Brucella)转录调节因子HFQ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以热灭活牛种布鲁菌S2308为模板,根据GenBank登录的S2308 hfq基因序列(BAB1_1134)设计引物,PCR扩增hfq基因片段后,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HFQ蛋白表达;利用SDS-PAGE电泳以及Western blot对重组HFQ蛋白(rHFQ)进行分析;pET-32a空载体、rHFQ和疫苗株M5-90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水平;将pET-32a、rHFQ和M5-90免疫小鼠后,检测小鼠脾细胞中IFN-γ和IL-4的水平,以及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结果显示,hfq基因大小为237 bp,编码79个氨基酸,rHFQ大约在25.8 ku处出现蛋白条带,纯化后为单一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HFQ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rHFQ刺激RAW 264.7后,诱导IFN-γ和IL-4的水平与M5-90组相似,显著高于PBS组和pET-32a空载体组,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rHFQ免疫小鼠后,诱导脾细胞产生IFN-γ和IL-4的水平,小鼠血清中IgG的水平与M5-90组相似,显著高于PBS组和pET-32a空载体组。布鲁菌HFQ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并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是布鲁菌亚单位疫苗研制较理想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