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内容非常丰富,蒙古族牧民在生产中有四季草地的利用标准,有转场中的环保习俗,有畜群结构和家畜数量的控制。生活中有对水体保护、树木资源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习俗。狩猎活动中有狩猎目的、狩猎时间、狩猎对象和狩猎活动的管理的习俗和禁忌。蒙古族丧葬习俗表现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这一切可概括为蒙古族牧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以环境为根、生命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走访总结了蒙古族草原畜牧业资源。结果显示,目前,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6个著名大草原区和新疆巴音郭楞、博尔塔拉牧区及青海省海西牧区、甘肃肃北牧区;饲养畜种以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为主。培育了"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驼"等优良家畜品种;草原建设以草库伦、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储备和掘井、访火等为主。历史上曾采用"古列延"的形式游牧和狩猎,公元13世纪,转变为"阿寅勒"游牧方式,因阿寅勒的游牧形式较"古列延"式更有利于游牧畜牧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阿寅勒的游牧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蒙古族文献资料,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源自:东胡→鲜卑(乌桓)→室韦(鞑靼)→蒙古。1206年春,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经过多次征战终于完成了蒙古地区诸部的统一大业,建立了"伊克.蒙高勒.兀鲁思",即大蒙古国。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文有胡都木文和托忒文。胡都木蒙古文应用广泛。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13世纪初叶,藏传佛教开始传入蒙古地区,蒙古上层改信红派喇嘛教,从16世纪后始接受格鲁派喇嘛教,而入主中亚、西亚的蒙古族大部改信伊斯兰教,东欧的蒙古族改信东正教。但从事牧业的民间还保留有萨满教。历史上蒙古族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为副。寺院教育培养出了不少精通藏文和医术的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教育应运而生。从蒙古包小学建立和蒙汉"双语"教学体系日渐完善、高标准寄宿制学校的建成,1997年"普九"通过验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蒙古族从小就通过格言、谚语来进行家庭道德、社会公德、人际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Ⅱ)——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萨克族是世界上最喜欢牲畜和善于饲养牲畜的民族之一。创造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技能,使得自然环境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技能是以自然的适应作为前提条件。其实质造就了游牧文化中的物质生产的特征,进而决定了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某些基本特征。如游牧生产具有游移性、实用性、简约性、稳定性;有适应游牧的家畜;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用品,如适应游牧的衣物、食品、毡房等;在畜牧生产中有四季草地的利用标准;畜群结构的控制;转场中的环保习俗;狩猎中的习俗等。哈萨克族有适应游牧生活的独特的民族手工艺产业。  相似文献   

5.
由于青海牧民长时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青海草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很多青海牧民一直沿袭着传统落后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秉承着"春死"、"夏长"、"冬瘦"、"秋肥"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游牧生活对草原生态的影响,其次,深入探讨了传统游牧生活对牲畜和畜产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总结了蒙古族草原畜牧业生产技术。蒙古族在畜牧业生产时对牲畜的种畜选育、选种选配、抓膘保膘、接羔育羔、剪毛收绒,种畜去势,大畜调驯、烙印标记、防灾保畜等诸方面都有一套完整有序的饲养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定居游牧     
定居游牧亦称“定居移场放牧”,是牧区畜牧业的一种经营形式。定居,是指牧民有固定的定居点,并有较好的棚圈设备;游牧,是指有计划地移场放牧,它将草场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牧场,或冬春、夏、秋三季牧场。或冬春,夏秋两季牧场,按季节进入不同的牧场放牧。定居有利于牧区建设和提高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计划的游牧有利于草场的公理利用和增畜保畜,并为划区轮牧建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8.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它是对原始渔猎、原始农耕牧畜等劳动的反映以及将动植物作为图腾崇拜的原始观念的反映。蒙古民族豪爽乐观、能歌善舞,表现在萨满文化中的蒙古舞蹈更加富有特色,形成了蒙古族自己的萨满舞蹈——“博”舞。蒙古族称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渥都干”。蒙古族舞蹈是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唐卡     
正蒙古唐卡是蒙古族宗教文化中一种著名的艺术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蒙古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唐卡画的历史可追溯到吐蕃时期,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其画以长期发展起来的壁画艺术为基础,逐步演绎出一种独特、别具一格、易于收藏、利于宣传宗教的一种新型画种—唐卡。唐卡多属"嘎玛嘎赤"画派,属西藏各  相似文献   

10.
<正>综观数千年历史,草原游牧具有生产形态的持久性、生产过程的自然性、生产生活的繁杂性和随机性等特点。游牧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了生产力的高低,自然灾害常成为天然的"草畜平衡器"。草原游牧时代,低下的物质生产能力难以满足草原人类的生计需要。全世界的游牧历史变迁可归结为五类结局,相应的草原文化也随之走向五种轨道。维持型以蒙古国为典型,近水草场过牧,逐渐实现半定居,传统文化基本得到维持。终止型  相似文献   

11.
邢莉 《草地学报》2014,22(1):7-11
草原游牧文化是草原游牧民族所创造、所传承的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生生不息的文化性格及广博取纳的文化意识永远彪炳于史册。  相似文献   

12.
那达慕大会     
正"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草原文化传统的生态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民族由于长期的游牧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从蒙古草原文化传统对于草原生态功能维护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贡献入手,分析了蒙古草原文化传统的特点,认为蒙古草原文化中爱护家畜、维护环境的朴素感情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体现,为当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对于遵循科学发展观,寻求草原地区的发展模式和畜牧业的产业化途径,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草原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我国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休闲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也是蒙古民族的聚居区,既有辽阔雄伟的草原生态风光,又有源远流长的蒙古族民俗文化,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能够更好地开发内蒙古草原的旅游价值。1内蒙古游牧生态经济的特点内蒙古自治区(下称内蒙古)是我国五大牧区之首,当地的草原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经济形式——游牧经济,这也是草原游牧  相似文献   

15.
从地方居民社区文化参与的角度透析了地方居民参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系,认为保护地方文化生态环境、健全地方社区文化组织、提高地方居民文化参与性、开展丰富地方社区文化活动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既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又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从而实现两者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张黎  张茂林 《草业科学》2010,27(3):62-66
内蒙古阿拉善荒漠草原的利用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是传统的游牧区域。居住在这里的土著民族蒙古族牧民,在千百年的草原利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草原的传统生态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传统生态文化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制定的各项草原生态政策。通过比较阿拉善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和近年草原生态政策后发现,草原生态政策存在内容涵盖层面少、连续性差、具强制性等缺点。结合比较结果提出了3点建议:1)提高牧民生态保护意识,努力重建生态价值观;2)发挥阿拉善传统法制制度,重新建立相应的赏罚制度;3)制定生态政策时应采取"由下至上"的方法,以期达到保护草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英雄史诗《江格尔》是新疆卫拉特蒙古古典文学的一个瑰宝,居住在和静县的土尔扈特人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他们的先民不仅是这部英雄史诗的创始人,也是蒙古族江格尔史诗的重要流传地,它通过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了草原气息的风景画与生活场景,体现了蒙古族特有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目前《江格尔》已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8.
散文二章     
乌敏 《草原》2009,(10):36-43
过客角落里那个黑脸汉子是这个叫做"过客"的小酒馆儿的常客。"过客"由一位原乌兰牧骑歌手经营,每晚开始营业便有乐队和歌手在这儿拉起马头琴,唱着好听的巴尔虎蒙古长调(注)或  相似文献   

19.
刘君 《四川蚕业》2014,(4):29-29
<正>2014年11月2日,蜀绣、湘绣、苏绣、粤绣、京绣等28大绣种、80余名代表性传承人打破往日"自扫门前雪"态势,握手齐聚长沙,共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成立暨中国刺绣文化保护研讨会,商议中国刺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大计。大会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正式揭牌,选举产生了中国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20.
正民以食为天。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长期以来,特别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主要为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食品分类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