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备母猪配种是否成功是能否提高猪场生产效率的关键,只有通过严格、标准的配种管理,才能避免后备母猪高淘汰率和二胎综合征,提高后备母猪的使用效率。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配种年龄和配种体重、后备母猪配种与催情药物关系、后备母猪配种时机与公猪诱情关系、后备母猪输精、配种后妊娠前期的饲喂量与胚胎死亡率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后备母猪配种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铁元 《福建畜牧兽医》2000,22(6):18-18,19
工厂化猪场是以周为单位的流水生产,按四段饲养三次转群工艺,全场可分为种猪、分娩、保育、生长、育肥5个车间。猪场生产成绩与种猪车间的配种妊娠舍的设计和管理有很大关系。本文将种猪配种妊娠舍分为配种、返情检查、妊娠、后备等4个区,并讨论各区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1 配种区 1.1 配种区设计 该区每个公猪栏前设有4个母猪栏。通常饲养断奶母猪、空怀母猪、上次发情未配母猪、适宜配种的后备母猪,一组已配种的母猪及后备公猪,通过公猪诱情、查情、提高配种率。1.2 猪群周转 1.2.1 进入配种区的母猪有:断奶母猪、适配的后备母猪、…  相似文献   

3.
1目的规范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确保健康、合格的后备母猪顺利转入基础群。2范围适用于所有猪场的隔离舍和配种区。3职责隔离舍饲养员负责隔离舍后备母猪的饲养,配种区人员负责配种区后备母猪的饲养。4工作程序4.1工作目标确保3~3.5分的合理膘情,使之正常发情、正常排卵;保证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达到90%;7.5月龄体质量达到130 kg。  相似文献   

4.
初配日龄对不同品系大白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7—2011年的初配母猪繁殖记录中选取了法系大白猪66头、美法系大白猪149头、美系大白猪43头,对3个品系母猪头胎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大白猪适宜的初配日龄。结果表明:各系大白猪后备母猪在7、8、9月龄配种的较多,分别占后备母猪群的86.36%(法系)、85.9%(美法系)、83.72%(美系);在220~240、240~260日龄配种的法系大白后备母猪的头胎繁殖性能均高于220日龄以下配种的母猪(P>0.05);在240~260日龄配种的美法系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高于其他日龄配种的母猪,其中活仔数差异显著(P<0.05);240~260日龄配种的美系后备母猪仔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日龄配种的母猪(P<0.05);各系母猪随着初配日龄的增加,所产仔猪初生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空怀母猪是指没有怀孕也没有哺育仔猪的母猪,包括后备母猪和断奶后至妊娠前的经产母猪,空怀母猪饲养管理既包括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空怀期的饲养管理又包括空怀母猪的配种。一、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后备母猪是体成熟或性成熟之前,尚未达到配种标准的母猪,空怀  相似文献   

6.
正后备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的关键是保证其正常发情排卵。对后备母猪通过选种选育、合理营养、补充光照、公猪诱情、加强管理、建立档案等技术措施,达到促进后备母猪正常发情排卵之目的。后备母猪是指从仔猪育成结束至第一次配种前的母猪。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种种原因(年龄、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每年大约有35%的母猪被淘汰,为了保障猪场生产的均衡性、稳  相似文献   

7.
正种猪包括后备种猪和种母猪、种公猪,养好种猪是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前提,种猪好则仔猪壮,仔猪壮则生病少、育肥快、出栏率和肉料比高,那么怎样才能搞好种猪饲养管理呢?一、后备种猪饲养管理后备种猪是4月龄至首次配种阶段的猪,包括后备种母猪和后备种公猪,后备阶段饲养管理好,可使后备种母猪和种公猪配种前合格率,分别达90%和80%以上。1.后备种猪选拔。后备种母猪应从高产母猪第3~4窝中分阶段选拔。断  相似文献   

8.
母猪良好的生产性能可以保障猪场的经济效益,通常在后备母猪配种前后需要特殊照顾,后备母猪配种阶段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后续的繁殖生产性能。生猪养殖场的母猪常常会出现便秘的情况,母猪便秘会导致其精神状态萎靡,同时可能诱发各种胃肠道疾病,降低母猪生产性能。下文将对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便秘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母猪的科学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黄毅 《当代畜牧》2013,(14):69-70
<正>近几年我场从后备猪的选留,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以及公猪的饲养管理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显著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种猪的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选择1.1.1后备母猪的选留选留体形标准、产仔数多、泌乳性能好的母猪后代,小母猪要求发育正常、四肢健壮,体型标准,六对乳头以上。1.1.2后备母猪的饲养后备猪喂给全价日粮,日粮中的营养水平视后备母猪的生长阶段不同而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饲养管理后备母猪,对整个养猪生产流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影响后备母猪发情配种的主要因素及掌握促进后备母猪发情配种的主要措施,对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营养因素维生素A、D、E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很大,母猪缺乏维生素A时,可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分泌不足或减少,甚至完全停止。给后备母猪适量补充维生素A,可明显提高和改善其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1.
张亮  张利娟 《猪业科学》2010,27(3):94-95
讨论配种前营养水平对后备母猪、哺乳母猪以及配种后营养水平对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配种前优饲、配种后劣饲被认为是提高母猪繁殖力较科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从4月龄到配种前的母猪,称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是成年母猪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的任务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后备母猪是猪场的命根子",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猪的发情配种,还会影响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最主要影响种猪的利用年限。1后备母猪的选留挑选后备母猪的条件:体质和四肢健壮,行走轻松自如,具有正常  相似文献   

13.
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后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后备母猪群大多以青年母猪为主,为了保障猪群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年龄大、繁殖力低和疾病母猪被及时淘汰。因此,后备母猪的选育、饲养和管理直接关乎猪场生产业绩,必须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收益。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选择与留种、饲养技术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简述了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提高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的饲养、后备母猪的管理、后备母猪的初配年龄和体重等方面阐述了后备母猪选择,培育的要点、技术、方法,并提出后备青年母猪配种前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妊娠母猪早期后期的饲养管理、母猪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以及乳猪的饲养管理方面简述了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加强母猪的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和抗病力、增加窝产活仔数和避免繁殖障碍病发生的关键。当前,从引种、后备母猪饲养、发情、配种、断奶直至淘汰各个阶段,大多数猪场还存在很多管理误区,本文对一些常见的母猪管理误区进行了阐述,并提供了纠正方案,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后备母猪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养猪生产水平,适宜的后备母猪培育技术对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国内关于后备母猪培育的研究较少,缺乏相应的培育配套技术措施。本文参考国外后备母猪的培育方式、饲养管理、配种技术、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培育的实际情况,总结后备母猪高产的综合培育技术,为提高后备母猪培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大型养猪场生产过程中,后备母猪的发情配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反映猪场的生产力并决定猪场的经济效益。在猪场中经常会有一些发情不明显乃至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这种情况下会增加成本,显著降低猪场的经济效益。后备母猪的发情配种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分析影响后备母猪发情配种率的因素,以期提高发情配种率,改善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养殖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正>提高母猪繁殖能力是养猪户实现高效益养殖的前提,母猪繁殖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母猪的繁殖效率受环境、饲养管理、配种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母猪繁殖能力的关键在于科学的饲养管理,笔者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能力归纳总结如下。1后备母猪的选择后备母猪是构成繁殖猪群的后备力量,建立合理结构的猪群,及时选留高质量的后备猪,是实现母猪群高产高效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为获得四肢健壮、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母猪的养殖效益,应建好房、选好种、及时发情、适时配、多产仔。即选择适合母猪生存、生产的圈舍;在选种时不要拿选公猪的标准来选后备母猪;控制好后备母猪膘情,促进其及时发情,并在第一、二个发情期配种;管理好妊娠母猪,促进其多产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