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疗小经验     
《中国蜂业》2006,57(9)
蜂刺能治腱鞘囊肿2003年秋,我发现左脚外侧长出一个小疙瘩,开始只有花生米大小,不痛不痒,也没在意。但它长得很快,到2004年春长到鸡蛋黄那么大。长在脚上虽不碍大事,但越长越大,影响穿鞋袜。我去医院医治,医生诊断为腱鞘囊肿。据医生说:囊肿只有做手术才能消除,可我就怕做手术,所以一拖再拖。囊肿越长越大,我想尝试活蜂螫刺,开春蜂群排泄后,由于气温变化无常,经常有飞出箱外的蜜蜂,被冻僵在箱外,傍晚我就将冻僵的落地蜂收拣起来,装在塑料袋里,带回屋,屋内温度在18℃左右,我将冻僵的蜂放在暖气旁,大部分能苏醒过来,我就用苏醒复活过来的蜂螫…  相似文献   

2.
角膜皮样囊肿是一种长在人或动物的角膜、结膜、角巩膜等处被覆毛发的异常皮肤样组织。在人和动物均可见,动物中尤其是在牛和犬中较为常见。角膜皮样囊肿可以引发眼睑痉挛、眼分泌物增加、结膜炎、角膜炎和角膜溃疡等,严重者可导致角膜穿孔和眼球坏死。通过角膜切除术或结膜切除术,切除角膜皮样囊肿并对症治疗的方法来治疗眼部角膜皮样囊肿。以下是在2022年3月接诊的一例幼年法斗犬患有右侧眼角膜皮样囊肿,对患犬实施浅层角膜切除术切除右侧角膜皮样囊肿并用结膜瓣遮盖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犬上颌臼齿瘘管是指上颌臼齿齿周和根尖周脓肿,造成齿根、内眼角下方的脸颊部或鼻窦部出现瘘管。本院接诊的数例病例中,有1例较为典型,由于及时确诊,治疗合理,病犬较快康复。1临床检查患犬,8岁、雌性、西施犬,体重6.6kg,体形适中,右眼内眼角下方皮肤破损,有创液渗出,触诊皮下组织损伤范围较大。口腔流涎,食欲减退。口腔检查,发现右上臼齿表面中间线至牙龈有一层黄灰色牙垢,牙龈色泽无异,臼齿略有松动。麻醉后用探针检查脸部创伤,发现创口宽10mm,较深,形成一个瘘管。2 X光检查将泛影葡胺造影剂注入瘘管,X光摄片显示,瘘管直达上颌臼齿,确诊为…  相似文献   

4.
正1基本情况2012年4月1日,畜主韩某请笔者到该场就诊,主诉其所饲养小尾寒羊,被同群羊顶伤腹部,今天早晨发现该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卧,并诉该羊再有7天左右即将临产。2病情分析临床检查望诊发现该患羊左腹变小,右腹变大,触诊发现该羊右侧腹部靠下方有一疝孔,直径约5厘米,腹膜撕裂部分肠管及腹水流出,积于皮肤下方,确诊为  相似文献   

5.
一、病例介绍及处置洮南市洮东乡王×1匹7岁黑马。主诉:1989年8月做过药物去势,今年五月份发现阴囊处流脓,此马还有性欲。经临床检查,见到右侧阴囊上方,有一黄豆粒大的破溃孔。孔下方皮肤被毛附有干  相似文献   

6.
架玛吐镇小努日木嘎查包家有一条黑公犬,颌下有一巨瘤,已有4年,底端拖地,行走困难,经手术摘除后,恢复良好。 1 临床检查 位于颌下偏右侧,以生长4年,长约30cm,基部直径约有10cm粗,向下延伸越来越大似茄子型,最粗处直径约有25cm,重约5kg,质地坚硬,触诊时范围清晰,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有移动性或有一根蒂与下方相连。  相似文献   

7.
畸形猪     
拜泉县国富镇合理村4屯郝志国家养的一头母猪,1991年5月6日产仔,其中1头仔猪后躯略宽,在两个正常后腿之间又长两条后腿,蹄底朝上,有跗关节,比正常后肢略小,平行伸向后方;尾巴弯曲,尾根下方有两个肛门,左侧肛门闭锁,右侧肛门可正常排粪。左侧肛门下阴囊内有1个睾丸,右侧肛门下阴囊内有2个睾丸,右侧睾丸均大于左侧。在脐后方有两个尿道口,左侧略小,排尿以右侧为主,两个阴筒内各有  相似文献   

8.
1980年9月116日,阳泉市郊区下荫营大队××请余阉割11月龄的一只公鸡,该鸡黑红色,体重约O.6公斤,精神良好,但形体较瘦。当切开右侧腹壁腹膜时,发现腹腔内有一巨型异物,呈黑红色节节状。初疑为寄生虫,当即扩创,小心取出。原来该物生于肠系膜上,位于右睾下方,呈圆锥状,基部呈黄色,长约1.8厘米,最大外径1.2厘米,有三根长约3厘米的分枝,外有一层薄浆膜包裹,呈黑红色节节状,无活动性。  相似文献   

9.
<正>作者在长期从事奶牛不孕疾病诊疗过程中,见到3例奶牛卵泡囊肿的特殊病例,经在西部牧业屠宰场取样确诊1例为奶牛左侧卵巢巨大卵泡囊肿,另外右侧卵泡囊肿,并发单侧输卵管积液;1例为奶牛单侧卵泡囊肿(一侧为巨大囊肿卵泡)并发粘连;1例为奶牛右侧卵巢卵泡囊肿并发对侧输卵管伞部到壶腹部位积液,报告如下。1病例病例1:奶牛左侧卵巢巨大卵泡囊肿,另外右侧卵泡囊肿并发单侧输卵管积液。牛号:11119,多次  相似文献   

10.
<正> 1981年3月外商赠送我省20只法国安哥拉长毛兔。经一年多的试养观察,已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饲养条件,并繁衍后代500多只。现收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一、体质外貌特征 体型略长,骨骼粗壮,尾部发达;头稍窄长,额略突出,脸颊部无长毛;耳廓长大直立,被短毛,耳尖有一撮长毛;基本上属于粗壮紧凑的体质类型。法国兔性情活泼,强悍好动,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 二、体尺及生长发育情况 初生重大,根据巨野兔场对30窝190只初生仔兔的统计资料,平均初生重为69.68±11.55克,最大的一窝8只,平均初生  相似文献   

11.
1临床症状病犬体温38.4℃,被毛粗乱、无光泽,精神极度沉郁,不愿行走,食欲废绝,体表有臭味。腹部对称性肿胀,手压无痛感,但有波动感。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腰部凹陷。便极少,粪中带血,黏液较多。观察发现其肛门处排出黄白色带状绦虫节片,长约16cm。在耳廓处发现一吸血硬蜱。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16日,64团新建的鸵鸟场有1只2岁雌性鸵鸟在和其他鸵鸟嬉戏时,颈部被铁丝防护网所伤。经检查发现,尖锐的铁丝头划破了颈部右侧皮肤和食管,创口位于颈上1/3处,皮肤创口长约27cm,喉囊下食管撕裂6cm长。创口较长但流血不多,创口哆开,进食时可见食物从宽大的喉囊部通过。患鸟精神、吃喝均正常。  相似文献   

13.
雄性兔狲生殖器官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一例雄性兔狲的生殖器官解剖观察发现:兔狲睾丸的长轴自前上方略斜向后下方。睾丸的头在前、尾在后。左侧睾丸为8.7×5.6×4.2mm,右侧为8.7×5.6×4.8mm。睾丸重0.6g占作重的0.05%;附睾形成一大半圆形覆盖睾丸背侧缘;输精管直径0.7mm,无壶腹部;副性腺有前列腺和尿道球腺,无精囊腺;阴茎长25mm,游离部略呈锥体状,无阴茎骨。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到牛胃、肠粪瘘9例,其中瘤胃粪瘘7例,皱胃粪瘘1例,结肠粪瘘1例。除1例瘤胃粪瘘外,经手术后均治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病例1:乳牛、母、4岁,于85年3月23日被菜刀砍伤。在左侧倒数2—3肋间,背中线下方17厘米处有由前下方向后上方延伸的创口1处,长8厘米。创缘整齐,创口及创围被粪便污染。探诊,可摸到破裂的胃壁(长约3厘米)及粪便。治疗:在手术台上右侧横卧保定,术部按常规消毒,肌注静松灵200mg,术部  相似文献   

15.
卵泡囊肿是一种常见的母牛繁殖障碍,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会影响牛的正常发情配种,给养牛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2003~2004年的实际工作中,用直肠针剌法治疗患牛32头,一次性治愈30头,治愈率达94%,无其它后遗症发生。1症状母牛发情表现反常,发情周期变短,发情持续期长。严重时,表现持续强烈发情行为,发出如公牛的哞叫,不吃草料,频繁排尿,经常追逐或爬跨其它母牛,甚至攻击人畜。2直检单侧或双侧卵巢体积增大,卵巢上有一个囊肿卵泡时,直径可达3~5mm,表面光滑,外膜薄厚不均,触摸有弹性,囊肿周围质地坚硬。有多个囊肿卵泡时,卵巢表面有多个…  相似文献   

16.
2000年4月,笔者在去势一只3月龄小母猪时发现只有右侧子宫角及卵巢,子宫角分叉处左侧约有0.5cm长的突出,无明显子宫角,也无卵巢。  相似文献   

17.
两性猪的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日前给猪绝育时遇到了一窝仔猪中有2只两性猪,情况如下。该窝猪共13头,有2头外观特别,均为母猪特征,只不过阴门长而细,呈细管状,向上翘,长约0.5 cm,其中1头在阴门下方两股间有1个睾丸状物,触摸感也类似睾丸,切开后,发现是1个发育不完全的睾丸,在萎缩的附睾上长着一段子宫  相似文献   

18.
<正> 黑龙江省绥稜农场现有赤臀马鹿(简称马鹿)730只,于1981年冬季,结合淘汰劣质母鹿对部分母鹿进行妊娠诊断。 一、生殖器官构造简述:屠宰20只空怀成年母鹿其剖检情况是:阴道平均长15cm,前庭10厘米,子宫颈长5厘米,子宫体长2厘米,子宫角长16厘米,输卵管长13厘米,卵巢左侧长×宽×高为2×1.8×1.4厘米,右侧为2×1.2×1.4厘米,双角子宫,并列型,子宫角向前下方,又向侧后方伸展,有弯曲,比牛羊弯曲度大,子宫角尖端与输卵管连结自然。子宫颈口与阴道形成穹窿,子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浙江省三门县光明居发现一例本地成年公鸡患创伤性肌胃炎,现报道如下。症状:患鸡不愿多活动,行走小心翼翼;啼鸣及交配行为丧失;采食减少,消化不良;粪便稀薄,呈灰褐色;体温、呼吸无明显变化。曾用治消化道病药,无显著效果。剖检:体况消瘦。剖开腹腔发现右侧后下方的肌胃壁上分别被一枚2寸长的圆钉和一枚大头针所刺穿。  相似文献   

20.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是指奶牛皱胃正常解剖学位置(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约与第8-12肋骨相对,在网胃和瘤胃腹囊的右侧、瓣胃腹侧和后方,大部分与腹腔底壁紧贴,呈前端粗、后端细的弯曲长囊)发生改变,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