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方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9):116-118
[目的]研究能够提高桃果实品质的合理喷肥浓度。[方法]以豫农二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豫农二号桃喷施不同浓度、不同次数的氯化钙,分析喷施氯化钙对豫农二号桃果实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喷施钙肥能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果实硬度,还能使桃果实可溶性酸含量降低,提高果实风味。[结论]综合考虑,对桃果实喷施0.3%氯化钙1次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2.
小麦麸皮纤维稀酸水解糖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娜  姜绍通  李兴江  李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32-12234
[目的]提高小麦麸皮纤维糖化率,使小麦麸皮得到高效利用。[方法]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还原糖浓度和水解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稀酸浓度、温度、时间、底物浓度对小麦麸皮纤维酸水解糖化的影响。[结果]温度对酸水解制备还原糖影响非常显著,酸浓度对水解影响明显,时间和底物浓度对小麦麸皮酸水解的影响不明显。小麦麸皮酸水解糖化工艺最佳条件为温度100℃,酸浓度1.5%,时间3.0 h,底物浓度0.067 g/ml;该条件下,小麦麸皮纤维酸水解后还原糖浓度达到38.137 mg/ml,水解率为51.485%。[结论]该研究提高了小麦麸皮纤维酸水解制糖能力,可为小麦麸皮的工业加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黄金冠桃及其品系的亲缘关系。[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锦绣、黄金冠、黄桃19、锦黄2号、锦黄3号和锦黄4号(均属于黄桃)6个品种(品系)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论]结果表明,黄金冠与锦绣亲缘关系最为相近,与其他品系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研究对黄金冠及其品系的分类、品种鉴定、新品种选育及其优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糖水罐头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恕  张星海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58-58,45
猕猴桃维生素C(Vc)含量高,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本试验比较了猕猴桃罐头制作前后总酸浓度、纤维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除了糖含量有增加外,总糖浓度、纤维素、维生素C、总酸浓度均有减少,各成分的变化幅度为:总糖浓度>纤维素>维生素C>总酸浓度.  相似文献   

5.
郝六平  张雪荣  薛娜  蒋翠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86-19587
[目的]对维生素C二步发酵菌种的冷冻干燥技术进行优化。[方法]比较不同的添加剂、糖浓度、菌龄及冻干对菌存活力的影响。[结果]选择20%海藻糖作添加剂对稳定初期的混合菌进行冷冻干燥,菌的存活力最高。[结论]通过该研究得到了维生素C二步发酵菌种冷冻干燥的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冷藏温度对贡柑品质的影响,为贡柑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采用0、4和8℃3个冷藏温度分别进行贮藏,研究贡柑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指标及失重率、感官评价的变化。[结果]贡柑在3个不同冷藏温度下,总体上显示温度越低营养指标越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变化范围在11.4%~13.5%;可滴定酸含量由0.46%上升到0.60%~0.65%;总糖含量总体均呈"S"型变化;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温度越低,失重率越小,感官评价越好。[结论]综合分析得出,0℃冷藏的贡柑保鲜效果较好,4和8℃冷藏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干制方法对木瓜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干制方法对木瓜进行干燥处理,分别为单一热风干燥、单一真空干燥、热风与冷冻组合干燥、真空与冷冻组合干燥,并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定量测定木瓜维生素C含量。[结果]试验表明,干燥后的木瓜提取液中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新鲜木瓜,单一热风干燥处理的木瓜维生素C损失最为严重,损失率可达85%以上,低温真空干燥能较好地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损失率在20%左右,其中以真空冷冻组合干燥的木瓜维生素C损失最少,维生素C含量为449.2 mg/kg,损失率为4.66%。[结论]采用真空冷冻组合干燥木瓜,维生素C损失率低,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光环境对设施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弱光环境下设施桃果实品质的发育变化规律及形成机理。[方法]以3年生设施桃为试材,通过扣棚搭建2种不同的光环境(不遮荫、全光照和遮荫约35%),测定果实的体积及单果重和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等果实品质指标,研究不同光环境对设施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设施遮荫环境下,桃果实的体积及单果重较对照均减小,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遮荫对果实体积和平均单果重的影响较小,后期影响较大。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与设施自然光环境相比,遮荫处理后桃树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降低,而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结论]该研究为设施果树的高效优质栽培的调控及提高设施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温室条件下桃(早红珠、早红霞)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桃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变化趋势相反;桃有机酸含量幼果期较高,硬核期、成熟期较低;桃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趋势呈“V”形变化曲线,幼果期、成熟期较高,硬核期较低。桃果实中糖、酸和维生素C的变化与果实的生长期有一定的关系,非还原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在果实硬核期含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酸解产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翠英  张玉辉  李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09-6511,6566
[目的]考察影响玉米秸秆稀酸水解产糖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考察稀酸浓度(稀H2SO4)、酸解温度、固液比、酸解时间对玉米秸秆酸解产糖得率的影响。[结果]酸解温度、酸解时间、稀酸浓度、固液比对酸解产糖得率均有影响,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酸解温度〉稀酸浓度〉酸解时间〉固液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适酸解条件为酸解温度120℃,稀酸浓度1.5%,酸解时间60min,固液比7.5%,在该试验条件下还原糖得率为29.64%。[结论]此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和转化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遮阴处理对大叶芹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大叶芹为试验材料,测定遮阴后其纤维素含量、Vc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遮阴后大叶芹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Vc含量、有机酸含量随发育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遮阴使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结论]该研究可为人工栽培大叶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唐都  高疆生  徐崇志  杨伟 《新疆农业科学》2012,49(12):2208-2212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密度下骏枣果实品质的差异,为获得高效益、高品质的骏枣果实提供理想的栽培密度信息依据.[方法]以3~5年生骏枣不同种植密度(317、592、1 100株/667 m2)为研究对象,采用葸酮比色法、酸碱中和滴定法、钼蓝比色法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分别测定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VC、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以总糖/总酸含量计算糖酸比.使用新复极差法分析各个栽培密度下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在种植密度为592株/667 m2,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较高,有机酸含量最低,经新复极差法(SSR)显著性检验分析,与其它二个种植密度(317和1 100株/667 m2)下的果实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种植密度592株/667 m2为获得高品质骏枣果实的最佳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聚马来酸(PMA)对甜瓜品质的影响。[方法]设4组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测定不同处理对棚室甜瓜的Vc、总可溶性糖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处理③(260 g/m2PMA)对甜瓜的Vc含量有较大影响,该组的Vc含量最高,达131.195μg/g,其次为处理②(130 g/m2PMA),Vc含量为114.565μg/g;处理③的硝酸盐含量最高,达319.416 mg/kg,其次为处理④(B、Zn、Fe复合微肥1 g/m2),为292.942 mg/kg;处理④的可溶性糖含量最大,达9.66%,其次为处理②,为9.44%。[结论]PMA对甜瓜Vc、总可溶性糖及硝酸盐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提高甜瓜的Vc和总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4.
桑大席  邵颖  魏宗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88-17189,17195
[目的]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新鲜板栗去壳和内衣后,采用4种方法进行护色处理,制备板栗粉,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护色效果及其对板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4种护色方法中,以处理④(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的护色效果最好,得到的板栗粉为淡黄色,且板栗粉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灰分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9.3%、22.5%、13.15%、1.63%和5.73%)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铁、P和脂肪含量仅低于处理③。[结论]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混合护色液处理是板栗粉的最好护色方法,可有效防止板栗粉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同时保留板栗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酸螯合钙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氨基酸螯合钙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于不同时期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和果实喷施氨基酸螯合钙溶液,然后测定并分析了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粗纤维、可溶性果胶含量及部分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幼果期(5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10日、7月10日)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螯合钙(0.05,0.10,0.15g/L)可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其总体趋势为施钙浓度越高可溶性糖的含量越低;其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4.31%,22.88%,7.88Vo;Vc含量比对照高了9.38%,9.38%,8.21%;喷施不同浓度氨基酸螯合钙均可提高果实粗纤维含量、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喷施氨基酸螯合钙0.10g/L的单果重和喷施氨基酸螯合钙0.15g/L的硬度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分别比对照增加17.59%和21.79%。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促进沙棘资源的深度加工利用。[方法]采用国标分析方法对内蒙沙棘果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沙棘果汁中含总糖3.90%、总酸1.80%、粗纤维0.05%、蛋白质0.60%、灰分0.30%、脂肪0.30%、Vc 358 mg/100 ml和游离氨基酸116.0 mg/100 ml,其中检测到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特殊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为13.4 mg/100 ml,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11.6%。[结论]沙棘果汁中营养成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叶丽秀  熊光权  周明  杜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1-12013
[目的]探索绿芦笋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方法]在冷藏保鲜试验中,将预冷4h后的绿芦笋切去基部,保留嫩茎长度23~25cm,将其粗、细搭配捆扎,用保鲜袋包装,置于1~3℃泡沫箱贮藏。此后定期抽样,测定冷藏绿芦笋的失水率、呼吸强度、Vc、还原糖、纤维素、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在1~3℃的冷藏条件下,绿芦笋的水分含量在0~30d内无明显变化;呼吸强度及Vc均呈下降趋势,冷藏10d后的呼吸强度为0.250mg/(g.h),30d后降为0.026mg/(g.h);粗纤维含量缓慢增加;还原糖含量前期下降、中期回升、然后逐渐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30d后,粗纤维增加7.30%,Vc下降75.70%,还原糖降低24.70%,失水率为1.49%。[结论]低温有利于保存绿芦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广西冬作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的主要品质进行对比及综合评价,为筛选适宜不同用途且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分析25份马铃薯品种(系)(P1~P25)的淀粉、维生素C(Vc)和还原糖含量及干物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5份马铃薯材料的淀粉含量为6.08%~14.60%,还原糖含量为0.32%~1.86%,Vc含量为1.77%~26.96%,干物率为12.85%~20.45%.其中P16、P8、P22和P7的淀粉含量较高,P11和P24的还原糖含量较低,P19、P17、P7、P4、P14和P1的Vc含量较高,P19和P22的干物率较高.各材料按平均隶属函数值排序为:P22>P11>P1>P19>P24>P8>P7>P17>P3>P14>P4>P13>P21>P16>P5>P25>P20>P2>P18>P10>P9>P15>P12>P6>P23.利用总隶属函数值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三大类,其中第一类材料有6份(P1、P8、P11、P19、P22和P24),淀粉和Vc含量高、干物率较高,还原糖含量较低,综合品质较优;第二类材料有10份,淀粉、Vc含量和干物率均适中,还原糖含量较低,综合品质居中;第三类材料有9份,淀粉和Vc含量及干物率均较低,还原糖含量较高,综合品质居下.[结论]从25份马铃薯材料中筛选出6份综合品质性状较优的品种(系),包括1份优良菜用种质,1份加工和菜用兼用种质,2份适宜进行薯片和薯条加工的种质和2份适宜进行淀粉加工的种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输液肥对柑橘果实品质的影响,并探索一种新的果树施肥方法。[方法]以四川柑橘为试验材料,分别通过树杈部及近根部施用不同浓度的输液肥,考察其对柑橘有机酸、总糖含量、Vc含量等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施用输液肥对植株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果实中糖酸比增大,Vc含量增加;不同部位施用不同浓度的输液肥,树杈部施用输液肥效果优于近根部施用输液肥,在树杈部施用6%的输液肥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为输液施肥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微生物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微生物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在西瓜大田试验中设4个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饼肥、活性复合微生物肥和化肥,测西瓜单果重、糖度、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复合微生物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复合微生物肥可明显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产量比对照高61.3%,比施用化肥和饼肥分别高25.5%和27.7%。西瓜糖度、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复合微生物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复合微生物肥用量为1 500 kg/hm2时效果最好。[结论]在酸性土壤条件下,西瓜田基施复合微生物肥1500 kg/hm2可明显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