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异地换种增产原因。[方法]对土壤和花生种子中铜、铁、锌、锰含量的测定,得出相关关系;经过异地引种试验,计算增产效果。用铜、铁、锌、锰土壤含量计算地域相似性,与异地引种增减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异地换种有增产作用,增产幅度达5%左右。[结论]异地引种因种子携带微量元素与土壤微量元素形成互补,可引起增产。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小杂粮王国,长治、晋城地区是山西谷子主产区,谷子异地换种是当地种植户长期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增产措施之一,一般能增加产量10%—20%。增产的原因是改变了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力和抗逆力。需掌握的技术是换种距离控制在方圆50公里范围之内,并应三至五年就换一次种子;同时应掌握"热换冷"、"川换山"、"早换晚""晚换早"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厅(邮码:010010)获悉,一种叫“秋冬播小麦品种异地春播“的试验获得成功.专家认为,这项新技术对我国北方春播小麦地区的生产将产生一定影响.   内蒙古农业厅于1998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了秋冬播小麦品种异地春播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表现早熟、矮秆、抗倒伏、分蘖力强、抗逆性强等特点.参试品种在通辽地区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为385公斤,比对照增产6%.据专家介绍,参试品种产出的小麦品质明显优于传统小麦,而且由于早熟,收获后耕地可复种油葵、豆角等经济作物,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益.   ……  相似文献   

4.
在小麦齐穗期用4种不同叶面肥和化调物质进行处理,分析了各物质对小麦后期功能叶、小穗发育、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选的4种叶面处理剂对小麦都有增产作用,其中以天源有机液肥增产效果最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豫东平原砂壤土生态类型区麦田,初步探讨了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唑酮、多菌灵、灭菌丹、烯唑醇及病虫灵等5种杀菌剂,强筋小麦千粒重提高0.8~1.9g,产量增加147.6~471.3kg/hm2,平均增产5.4%。于小麦抽穗后喷洒1次杀菌剂效果较好,增加喷洒次数以后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同生育期应用杀菌剂,基本上不影响强筋小麦的品质,其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杀菌剂种类及喷洒次数。既使强筋小麦增产,又基本不影响其品质指标的杀菌剂为三唑酮和烯唑醇,其中又以三唑酮的增产效应最为突出,一般增产8%以上,千粒重提高2g左右,生产中可以考虑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6.
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继远  汪洋  张慎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06-5907
[目的]探讨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豫麦47号为供试材料,三唑酮、多菌灵、灭菌丹、烯唑醇及病虫灵为供试杀菌剂.运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使用这5种杀菌剂,强筋小麦千粒重提高0.8~1.9g,产量增加147.6~471.3kg/hm^2,平均增产5.4%。既使强筋小麦增产,又基本不影响其品质指标的杀菌剂为三唑酮和烯唑醇,其中又以三唑酮的增产效应最为突出,一般增产8%以上,千粒重提高22g左右。于小麦抽穗后喷洒1次杀菌剂效果较好,增加喷洒次数以后对强筋小麦品质有不良影响。不同生育期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面粉品质指标的影响基本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该生态类型区强筋小麦栽培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它一生中都不能缺水。水分对小麦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但增产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时期,甚至不同的地块,水分的增产效果不尽相同。反过来讲,缺水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下面结合我县气候条件及多年的经验简单介绍缺水对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分离根际联合固氮菌制成的菌剂对小麦、玉米和红薯都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幅分别为10.9%~28.5%,18.5%~28.2%和68.3%~77.5%.所用氮肥水平对联合固氮菌的增产作用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联合固氮菌株对几种作物的增产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每hm2施用15 kg由AN3制成的液体联合固氮菌剂对小麦的增产作用,相当于每hm2施用15kg纯氮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品种选择1、根据当地的有效积温和生育期选择早霜来临能够正常成熟的大豆品种。2、大豆有异地增产效果,对多年种植的混杂品种应及时更换,换种增产可达10~15%左右。3、根据种植地块的不同,选种生育期不同的品种,同一积温带低洼地块应选择比高岗早2天成熟的品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大豆的品质。4、农户一定要到正规种子部门去选择良种,确保种子质量。二、合理轮作轮作可以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发挥不同作物的  相似文献   

10.
作物秸秆配施腐熟剂还田对小麦产量及其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2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郑麦7698和徐麦33,采用水稻、玉米、花生3种作物秸秆配施腐熟剂还田种植模式,以小麦常规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作物秸秆还田均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其中以玉米秸秆还田增产优势最强,郑麦7698和徐麦33分别平均增产40.05%和26.27%;花生秸秆还田分别平均增产23.69%和15.97%;水稻秸秆处理分别平均增产30.34%和9.02%,水稻、花生2种秸秆还田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与传统耕作相比,秸秆还田能显著控制小麦前期群体数量,促进后期生长,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分蘖成穗率;能显著提高小麦后期LAI,增加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提高后期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率,通过增穗增粒或增粒增质量途径,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秸秆还田对小麦全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优质花生"鲁花11"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花11”为试验材料,试验研究了异地调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与花生产量的关系、种衣剂对花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生物有机肥对花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异地调种种植可增产9.3%;合理种植密度为15万穴/hm2;种衣剂包衣可降低蚜虫与根茎腐病的发生率,增加花生产量,亩增产率达11.6%;追施生物有机肥不仅可提高花生油脂与粗蛋白含量,还能提高花生产量,以追施2100kg/hm2产量最高、追施900kg/hm2油脂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全县综合运用“鲁花11”高产栽培技术,平均增产率达20%。  相似文献   

12.
陕229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229是以当地推广种小偃6号、高产品种陕7853及澳大利亚春小麦品种TB902为材料,通过阶梯式复交,经异地加代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适应性广,耐寒耐旱,兼抗条锈、雪霉、根腐等多种病害.1992~1993年经黄淮麦区国家小麦区试,平均产量6561kg/hm2,比对照冀麦30增产8.4%;陕西省小麦区试平均产量6288kg/hm2,比对照小偃6号增产16.7%.均居参试品种之首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特进行了几种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小麦主要性状有明显影响,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各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苏州东洋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比空白对照增产2 2 4.3 4%、比常规施肥增产48.11%。  相似文献   

14.
自分离根际联合固氮菌制成的菌剂对小麦、玉米和红薯都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增幅分别为10.9%-28.5%,18.5%-28.2%和68.3%-77.5%。所用氮肥水平对联合固氮菌的增产作用没有显著影响,不同联合固氮菌株对几种作物的增产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每hm^2施用15kg由AN3制成的液体联合固氮菌剂对小麦的增产作用,相当于每hm^2施用15kg纯氮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档  赵小庆  张德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43-10445
[目的]验证“美洲星”叶面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通过不同小麦品种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通过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美洲星对小麦产量3要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小麦品种喷施“美洲星”叶面肥后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穗数变化不大,小麦生育后期喷施“美洲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8个品种平均增产2.4%;不同喷施时期都使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有所增加,有效穗数变化不大;产量以喷施3次处理最高。[结论]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喷施美洲星复合液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在6%左右,在小麦拔节、孕穗、灌浆期各喷一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2006—2010年亳州市谯城区小麦增产原因,分析了气候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抗灾增产技术,以促进当地小麦的高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拌种剂对小麦出苗情况及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拌种剂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天歌源、甲霜灵、戊唑醇3种拌种剂均可提高成苗率,提高秧苗素质,且都有增产效果,3种拌种剂中天歌源表现最好,小麦产量最高,增产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乳熟期小麦喷施甜菜碱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泰  谭延鸿  董庆坤  张凯  邱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21-21622
[目的]研究非逆境条件下叶面喷施甜菜碱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方法]在小麦乳熟期给小麦叶片喷施5、10、15、20 mmol/L甜菜碱,测定叶片光合参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小麦成熟收获后测定千粒重,分析甜菜碱对小麦的增产效果。[结果]喷施甜菜碱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光合参数提高,叶片衰老减缓。千粒重测定结果显示4,种浓度的甜菜碱对小麦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结论]小麦乳熟期叶面喷施甜菜碱可增产,其中喷施浓度10 mmol/L浓度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可达15.08%。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研究SOD液肥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利用不同浓度SOD液肥在小麦拔节期对其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稀释浓度分别为100、300、500倍液,以喷施等量清水作对照。结果显示,①喷施SOD液肥能促进小麦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达到增产效果;②在拔节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浓度的SOD液肥有不同的肥效,处理2比对照增产19.55%,处理1比对照增产13.13%,处理3比对照增产6.28%。表明叶面喷施SOD液肥是一  相似文献   

20.
特效植物营养素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及表观遗传效应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小麦常规种为材料,研究了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处理小麦种子后代的发芽率、幼苗株重和株高、根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等.结果表明,SPNE不同处理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有所不同,小麦的优良性状均能通过种子遗传,产生表观遗传效应,且此效应随着SPNE处理增产效果的增大而增强,其中既用SPNE浸种且于苗期和孕穗中期各喷施1次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产生的表观遗传效应更强、种子质量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