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羔羊成活率是直接影响养羊场、户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如何搞好羔羊的接羔保育工作,提高羔羊成活率,是发展养羊业的关键。现就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概述如下。1严禁近亲繁殖养羊周期短,极易发生混代繁殖,出现体格瘦小、生长迟缓甚至畸形(两性、锁肛、痴呆等)的羔羊,因此要建立繁育档案,要合理调剂种公羊。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饲养绵羊新区,因繁殖和饲养管理技术薄弱,羔羊断奶成活率和周岁羊育成率低。据1991年南川鱼泉牧场数据表明,羔羊断奶体重21.13千克,断奶羔羊成活率82.18%,周岁羊体重28.91千克,周岁羊育成率44.37%(63/142)。为了提高四川新区细毛羊羔羊断奶成活率和周岁羊育成率,拟定了三个不同的哺乳母羊、断奶羔羊的营养补饲日粮配方,以满足哺乳期母羊、断奶羔羊的营养需要,达到提高四川新区细毛羊繁殖育成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挖掘高寒牧区放牧藏羊繁殖潜能,提高繁殖效率,进行了藏羊早期配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藏羊通过早期培育,在10~13月龄配种,产羔率达到99%,羔羊发育和生长良好,母羊连续繁殖第二胎产羔率98%,两胎羔羊成活率均在97%,母羊体重高于常规放牧饲养的同龄母羊,没有发现对母羊健康和连续繁殖能力造成的影响,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怎样提高羊的繁殖成活率李继忠(齐齐哈尔市家畜繁育站161006)李娟(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羊的繁殖成活率包括母羊的繁殖和羔羊的成活两部分,受羊的遗传、环境、营养和管理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多胎性、产肉、产毛等性能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成活率则必须通过...  相似文献   

5.
小尾寒羊具有体格大、早熟、生长速度快、多胎高产、四季发情配种、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等特点,是肉羊生产中最佳母本品种。黑龙江省各地引入成功的很多,失败的也不少,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羔羊的死亡率太高,严重地影响了羊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羔羊的成活率。1经常调换种羊羊的生产周期短,极易发生混代繁殖,从而生产出体型瘦小、生长迟缓甚至畸形(两性、锁肛、痴呆等)的羔羊。因此,要经常调换种公羊,并在其配种前2个月开始补饲,使种公  相似文献   

6.
妊娠后期放牧藏羊补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对妊娠后期放牧藏羊进行了补饲试验,结果显示:补饲颗粒料组的藏羊繁殖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3.78%,羔羊死亡率比对照组减少2.37%,差异显著(P<0.05).平均毛长比对照组长6.01 cm,公羔和母羔出生重分别比对照组高0.56kg、0.44kg,羔羊细毛、两型毛和总毛量比对照组分别多328.3根、327.4根和628.8根.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放牧藏羊妊娠后期补饲颗粒料对母羊繁殖性能、羊毛生长、羔羊出生重有显著效果.补饲舔砖组的藏羊平均毛长比对照组长4.06cm,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羔出生体重分别比对照组高出0.06kg、0.3kg.母羔出生体重,差异显著(P<0.05).由于补饲舔砖组部分羊只出现腹泻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哺乳母羊、羔羊补饲入手,提高新区细毛羊羔羊断奶成活率和周岁羊育成率,无疑是提高新区细毛羊繁殖育成率的重要途径之一。1991年至1994年在细毛羊饲养新区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初生羔羊、断奶羔羊、六月龄羔羊和周岁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全面观测,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当地规模化生产的肉羊品种及杂交组合,选用健康小尾寒羊繁殖母羊50只(分成2组,每组25只)、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繁殖母羊25只,分别与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成年种公羊自然交配,测定母羊繁殖性能及羔羊生长性能。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母羊的产羔率比小尾寒羊低,但羔羊成活率高于小尾寒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F1羔羊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纯繁小尾寒羊(P0.05),特×陶×寒杂交组合羔羊的生长性能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组合F1也有良好的杂交效果,但其羔羊的生长性能均低于特×陶×寒组合。  相似文献   

9.
四川新区细毛羊羔羊、周岁羊生长发育观察四川省草原研究所范成强从哺乳母羊、羔羊补饲入手,提高新区细毛羊羔羊断奶成活率和周岁羊育成率,无疑是提高新区细毛羊繁殖育成率的重要途径之一。1991年至1994年在细毛羊饲养新区对中国美利奴细毛羊的初生羔羊、断奶羔...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母本小尾寒羊与父本湖羊的杂交F1代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的杂交效果。试验以小尾寒羊为对照,选择新生(0日龄)小尾寒羔羊和湖寒杂交F1代羔羊,在相同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羔羊补饲(6~45日龄)和育肥(46~150日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杂交F1代羊初生重、断奶重、3月龄体重、5月龄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0.00%、25.17%、19.92%及20.42%,差异极显著(P < 0.01);补饲期和育肥期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26.91%(P < 0.01)和17.63%(P < 0.01)。湖寒杂交F1代羊育肥到5月龄时,其体高、胸围、管围等生长指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 < 0.01),而体斜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杂交F1代羔羊腹泻率比小尾寒羊降低8.33%,成活率提高5.55%。试验期末,5月龄杂交F1代羊经济效益比小尾寒羊提高69.34%。研究表明,利用湖羊改良本地肉羊品种小尾寒羊,其羔羊成活率和宰前活重明显提高,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母羊繁殖成活率是影响养羊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为提高母羊繁殖成活率,建议选良好的羊品种进行交配、选择合适的配种年龄、加强母羊营养供给、合理利用公羊、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对甘肃榆中地区的适应性,以便为该地区引进推广良种肉羊提供依据。以兰州奉特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榆中肉羊繁育中心的无角陶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为研究对象,对其2016—2018年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8年无角陶赛特羔羊和特克塞尔羔羊从出生到2月龄(断奶)的生长发育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2016年到2018年无角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的繁殖率、产羔率、双羔率均在逐年提高;特克塞尔羔羊初生重、1月龄重以及2月龄重均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特克塞尔羔羊1月龄胸宽、2月龄胸宽和体长均显著高于无角陶赛特羔羊(P<0.05),其他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两个肉羊品种在甘肃榆中地区均有良好的繁殖性能以及较高的生长性能,均可在榆中及其周边地区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3.
1 妊娠后期 提高羔羊的产活率和产仔成活率,不能忽视母羊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母羊妊娠后期胎儿生长迅速,80% ~90%的初生重在此时期形成,因此必须供给母羊充足的营养.如果营养不足或营养缺乏,羔羊初生重小,被毛不全,成活率低,即使初生羔羊成活,也容易形成僵羊.  相似文献   

14.
巴音布鲁克羊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0~6月龄的纯种巴音布鲁克羊羔羊和巴音布鲁克羊经济杂交羔羊,在自然放牧状态下,观察羔羊生长规律及经济杂交效果。通过对母羊妊娠后期进行补饲,研究补饲对羔羊产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巴音布鲁克羊从出生到6月龄的过程中,2~3月龄增长最快,其次是1~2月龄、0~1月龄;4~5月龄体重下降,5~6月龄又开始增加。妊娠后期母羊补饲对羔羊产后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经济杂交羔羊杂交优势明显,公、母羔羊累计生长体重均极显著高于纯种巴音布鲁克羔羊。所以根据羔羊生长规律,加强羔羊生长高峰期营养和管理,是提高巴音布鲁克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欧拉羊与半农半牧区绵羊杂交,流产率和羔羊死亡率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本交低10.69%和10.83%,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本交高3.70%和18.53%,繁殖效果良好。欧临F1羔羊初生、一月龄、三月龄、六月龄体重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提高18.24%、24.12%、20.61%、18.60%,说明用欧拉羊改良临潭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所谓初牛羔羊一般是指出生后1~7天之内的羔羊我闰北方大部分地区,绵羊产羔旺季正值寒冷的冬季和早春,羔羊从母体产出,温差大,此时羔羊体温调节机能还尚不完善,抵抗力很弱,极易死亡,从而影响羊的繁殖成活率,造成损失。因此,初生羔羊的护理在养羊生产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个环节,为提高出生羔羊的成活率,笔者现将提高出生羔羊成活率的几项有效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云南黑山羊频密产羔模式下的繁殖效率,开展了云南黑山羊两年三产频密繁殖试验,对舍饲和放牧+补饲条件下云南黑山羊的胎均产羔数、羔羊断奶成活率、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舍饲条件下胎均产羔数2.34只±0.72只,放牧+补饲条件下胎均产羔数1.90只±0.64只;2舍饲羔羊断奶成活率89.75%,放牧+补饲羔羊断奶成活率91.14%;3不同饲养方式下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所谓初生羔羊一般是指出生后1-7天之内的羔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绵羊产羔旺季正值寒冷的冬季和早春,羔羊从母体产出,温差大,此时羔羊体温调节机能还尚不完善,抵抗力很弱,极易死亡,从而影响羊的繁殖成活率,造成损失。因此,初生羔羊的护理在养羊生产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个环节,为提高出生羔羊的成活率,笔者现将提高出生羔羊成活率的几项有效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冬春季节自然放牧条件下,对藏系绵羊不同管理水平下的体重变化、羔羊成活率、繁殖成活率、成畜保活率进行对比研究。在不采取任何补饲措施的情况下,试验组夜间圈于标准化暖棚羊舍,对照组圈于简易羊舍。实验结果表明,在12月21日到次年5月21日的150d时间内,对照组羊自试验期开始的第一个月起,体重逐渐下降至4月份到最低体重。然后逐渐增重,但到6月份体重仍未恢复到期初水平。试验组当年羔羊、育成羊和成年羊体重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分别低0.57kg、2.25kg和2.61kg;羔羊成活率、繁殖成活率和成畜保活率比对照组分别高1.02、4.70和2.29个百分点。对照组羊体重减少9.83kg,减少产肉4.52kg,只均损失117.57元;试验组羊体重减少5.94kg,减少产肉2.73kg,只均损失70.98元,比对照组低46.59元。说明藏系羊在寒冷季节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可以减轻体重损失,提高羔羊成活率、繁殖成活率和成畜保活率。  相似文献   

20.
羔羊代乳粉的使用能够缓解多羔母羊奶水不足、提高羔羊成活率、强化羔羊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实现哺乳羔羊早期断奶、缩短母羊繁殖周期和提高集约化养羊生产经济效益。对羔羊代乳粉在羊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代乳粉的营养需要标准、主要原料的选择依据及羔羊代乳粉应用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羔羊代乳粉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