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沿江、沿海棉区,棉花大量开花结铃的7、8月份,往往都要遭到台风的袭击。据1959~1986年28年间的统计,受合风影响的有44次,平均每年1.6次。尤其近几年,台风活动频繁,一般风力7~8级,最大风力10~11级;持续时间16~24小时;并伴有  相似文献   

2.
香蕉是属热带、亚热带的大型草本植物,性喜高温多湿,一般要求生长温度为15.5~35℃,最适宜温度为24~32℃;要求月降雨量100~200毫米,且分布均匀.从我省香蕉主产区—闽南一带的气温及降雨量的分布情况来看,每年的5~9月份是闽南一带香蕉生长的最适宜时期,即所谓的“黄金季节”.此期香蕉的生物生长量最大,但是这一时期里的7~8月份,正值盛夏炎热高温阶段,强烈的阳光易灼伤果轴和果穗,妨碍养分的运输,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降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均,炎热高温阶段也常伴随蕉园干旱,而高温干旱气候对香蕉生长发育很不利;同时7~9月份为台风季节,台风过后常紧接暴雨,虽可缓和旱情,但常引起蕉园积水,使蕉株败根,对香蕉生产为害也很大.对此,如何做好盛夏炎热季节蕉园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如  相似文献   

3.
2005年大丰市棉花生产为大力发展高品质棉,以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轻型简化栽培技术为突破口,全面宣传动员,狠抓组织落实.2005年共种植高品质棉1.67万hm2,占全市棉田面积的40%.由于前期持续干旱,中期长时间多雨寡照,产量形成关键阶段的8月6-7日和9月11-12日又遇9号台风和12号台风影响,棉花全面倒伏,导致蕾铃大量脱落,下部成铃烂铃严重,全市棉花减产4成以上.  相似文献   

4.
我县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其中蜘蛛类约占80%;瓢虫占10%;草蛉占3%;其他占7%。这些天敌对棉蚜、棉铃虫及玉米螟等害虫有一定抑制作用。我站从1980~1984年对棉田主要捕食性优势种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1989年我县晚稻面积64100亩,其中杂 交水稻占42.1%,在杂优中博优64种植11000 多亩,占杂优面积的40.7%。这年晚造后期 连遭四次台风暴雨袭击,杂交水稻受到一定 影响,但是博优64损失较轻。据全县组织田 间调查结果。博优64名列6个组合前茅,汕 优63居第二。博优64百亩以上的高产片平均 亩产4.50公斤以上,高产丘亩产达5371.5公斤。 博优64在我县具体表现是:(1)丰产 性能好,穗型中等,结实率高,高产稳产; (2)抗逆性强,植株虽受强台风袭击,但损伤程度轻微;(3)适应性广,肥田、瘦田、新开荒田种植都取得比本地当家品种比较高的产量;(4)茎秆较细,叶小…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新育成品种(系)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陕西省2005-2007年新育成小麦品种及高代品系对赤霉病的抗性,采用单小花接种法对531份小麦品种(系)分年度进行了抗赤霉病鉴定和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材料中没有免疫材料;抗病品种(系)仅7份,占1.32%;中抗品种(系)26份,占4.90%;其余498份品种(系)均表现中感~感病,所占频率达93.78%.所有材料发病率均为100%.2005和2006年采用田间人工诱发接种的方法对344份材料的鉴定结果表明,抗病材料37份,占10.76%,发病率为3.3%~20.0%;中抗材料50份,占14.53%,发病率为13.3%~66.7%;中感~感病材料257份,占74.71%,发病率为23.3%~100.0%.由此可见,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及高代品系对赤霉病的抗性普遍较差.建议根据各地赤霉病发生程度,选择适度抗性指标,结合现代生物技术,逐步提高新育成品种(系)抗赤霉病水平.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台风的某些气候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949~1990年42年的台风资料,对入侵海南岛的台风作了气候统计,得出以下结果:①12年在海南岛登陆的台风有67次,平均每年1.59次;对海南岛有较大影响的台风有48次,平均每年1.14次;两者合计115次,平均每年2.73次。②50至70年代,台风登陆和影响的次数有以10年为周期的规律性变化,即每个年代前5年为高峰期,后5年为低峰期;80年代周期性不明显,说明这种周期性变化只局限在一定时期内。③8,9,10月三个月台风登陆和影响的次数较多,为台风高发季节;8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台风高发期。④台风入侵海南岛的基本路径有三条:北路、中路、南路。⑤台风登陆地点分布是不均匀的,万宁县港北港至文昌县清澜港、陵水县水口港至三亚市景母角、文昌县翁田至铺前林场三段海岸线较为密集。  相似文献   

8.
1981年,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黄麻、红麻创高产竞赛活动,要求红麻亩产超1000斤,黄麻亩产超900斤。我区各社、队报名参加这一活动的有38个单位共40块麻地。在多次暴风雨和台风的影响下,县科委于9月25—30日组织县、区、社技术干部进行实地验收,红麻亩产超1000斤的  相似文献   

9.
王永生 《中国马铃薯》2007,21(2):123-125
<正>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0 330 Km2,辖6县1区、总人口296.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61万人,占89.6%;总耕地51.48万hm2,其中水地6.13万hm2。全市海拔在1 640~3 900 m之间,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寒阴湿区两个自然类型,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包括安定、通渭、陇西、临洮四县(区)和渭源县北部,占全市总面积的60%,年降雨量只有300 mm左右。高寒阴湿区为南温带半湿润区,包括漳县、岷县和渭源县南部,占全市总面积的40%,年降雨量400 mm左右,全市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份。  相似文献   

10.
不同耕作措施对夏玉米土壤结构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洪勋  吴伯志 《玉米科学》2005,13(3):091-093
通过2002~2003年夏玉米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结构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后B2容重减少较多;2003年9月份各个坡度秸秆下B2的0~10cm、11~20cm两土层的平均容重比对照分别降低13.39%和13.41%;2003年9月份各个坡度秸秆下B2的0~10cm土层的平均土壤固相率比对照降低13.38%,平均土壤液相和气相的比例提高了19.72%和10.64%;耕作后B2的土壤养分增加也较多。  相似文献   

11.
利用马来氏网收集法,2014-2015年开展了吉林松原地区花生田昆虫系统调查,旨在阐明当地花生田的昆虫群落结构及相关群体指数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松原地区花生田共收集到昆虫38281头,隶属12目137科,其中膜翅目和双翅目类群个体数量最大,分别占总收集昆虫数的29.67%和44.13%,主要昆虫种类有暗黑鳃金龟、大黑鳃金龟、大灰象甲、小长蝽、小绿叶蝉、花生蚜、西花蓟马、灰地种蝇等;主要类群个体数峰值分别出现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最低值则出现在花生起收后;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在2.8~3.4之间,在每年7-8月份期间较为稳定;昆虫群落总体均匀度指数整体保持在0.65以上;昆虫群落丰富度指数在8-9月份较为稳定,峰值出现在8月上旬,最高点为95;昆虫优势集中指数整体水平较低,而昆虫群落丰盛度随花生生育进程推移呈单峰曲线变化,通常在7-8月份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连续两年对6个不同柱花草品种炭疽病的田间发病流行情况进行定位观察,并将炭疽病病情与大气温度、湿度和雨量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柱花草炭疽病病情严重度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显著的正相关(r=0.440 37,Pr=0.045 7),与温度成负相关(r=-0.492 63,Pr=0.023 3),而与雨量相关性不明显。一年中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两个高峰,主峰出现在8~9月份,次峰出现在1月份左右。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降水量高峰之后,二者间存在约一个月的时间差。  相似文献   

13.
杂交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县农户反映杂交稻种子发芽率普遍下降。据1986年4月石溪乡调查,该乡1985年调进上富制种基地的2520公斤汕优63种子,发芽率在30%以下的占11.4%,发芽率在30~85%的占18.6%,发芽率在85~90%的占50%,发芽率在90%以上的仅占20%。这势必造成经济损失,挫伤农民种植杂交稻的积极性。因此,提高杂交稻种子发芽率是当务之急。 一、杂交种子发芽率下降的原因根据我县制种基地和用种单位调查,目前杂交稻种子发芽率下降的原因如下: 1.种子休眠时间短,导致穗上发芽。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籼型水稻不育系如珍汕97A、威20A等,感温性强,杂交种子休眠期极…  相似文献   

14.
江苏灌云县麦后移栽中棉16,连续5年皮棉单产稳定在1350公斤/公顷以上。1990年7,8月份连续降雨32天,8次暴雨及大暴雨,雨量达702.8毫米,加之台风袭击,一熟春棉减产严重,而短季棉中棉16表现  相似文献   

15.
赣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属长江流域优质棉花带。主要辖彭泽、九江2个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和都昌、湖口、永修、德安、瑞昌、星子5个全国商品棉基地县。从棉花布局看,江湖平原洲地棉田占29.5%,丘陵岗地棉田占65.5%,生产条件较差的山地棉田占5%。2001年全市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抗虫棉中棉所29,至2004年已占全市植棉面积的60%,4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258kg,比1997—2000年杂交抗虫棉增产30.22%。2005年赣北地区种植杂交抗虫棉面积占总植棉面积80%以上,8月底预计当年棉花单产将达历史最好水平,但9月初“泰利”台风对赣北棉花生产造成极大影响,预计单…  相似文献   

16.
抗线大豆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50份抗线大豆品种(系)进行生育期结构与农艺性状及产量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的抗线品种(品系),生育前期天数主要集中在33~35 d,占供试材料的80%;生育后期天数主要集中在77~85 d,占供试材料的76%;全生育期天数在102~123 d之间,其中112~120 d的占供试材料的80%;(2)...  相似文献   

17.
我县棉田主要分布在袁河及其支流两岸,一般年份受淹棉田有1~2万亩,大水年份受淹面积达5~7万亩。今年6月中旬连降暴雨400多毫米,发生特大洪灾,水淹棉田7万多亩,占全县棉田面积的60%以上,使棉花生产受到严重威协。灾害出现后,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8.
我县地处苏北沿海,常年植棉60万亩左右,70年代后期以来,棉花盲椿象成为棉区一大主要害虫,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失。据调查,1974年~1983年一代绿盲椿先后有4年大发生,占混合种群的70.3~86.0%,1984年以来,绿盲椿发生减轻,占混合种群的比例下降为30.9%,而中黑盲椿上升为优势种群,现将影响因子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省内陆棉区(金华巨州等地)的自然条件明显优于东南沿海棉区(慈溪肖山等地)。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内,内陆棉区与沿海棉区相比,积温和日照均高出5%左右;7~9月季节性的台风和冰雹危害小;皮棉产量高,纤维品质稳定;棉花病虫害种类  相似文献   

20.
驮卢蔗区2006年9月10日至次年1月18日连续二次出现干旱气候,致使榨季生产1、2月蔗糖分出现偏低的现象,分别比12月份14.29%降低0.15和0.10个百分点.本文以甘蔗小样本蔗糖分和生产报表蔗糖分为基本数据,分析2006-2007年秋冬季干旱对12月、1月、2月甘蔗蔗糖分累积情况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