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等高线是地图上可视化的线并与地图比例尺密切相关的条件,推出了等高线悖论,即等高线是地面上一定范围内高程相等或不相等的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提出了点元概念,推导了等高线是地面上的等高点元集在地图平面上的同胚或拓朴映射的广义等高线定义.本定义包容了传统的等高线定义并可解释制图综合规律.因此,广义等高线定义更适用于等高线可视化的地图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2.
全面定量评估DEM精度的缓冲区叠加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样的定量评估与目视判读的定性评估是评估DEM精度的常用方法,这些评估方法与DEM的应用需求不相适应。基于空间自相关原理和等高线回放技术,提出了缓冲区叠加法,即对DEM区域的原始等高线与其回放等高线分别进行融合,按高程配对,相同高程等高线进行缓冲区叠加,计算其重叠面积比,并按原始等高线长度进行加权平均,建立评估指标,全面评估研究区DEM的精度。在试验区DEM精度评估中,整体和局部精度评估与等高线叠加目视判读效果接近,表明这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DEM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到多种方法生成的DEM精度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3.
ArcView GIS中地图要素的自动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GIS输出的质量,提供了在ArcView GIS中自动生成地图数学要素的算法和程序。该程序用Avenue语言编写。为了使程序简洁、高效,采用了调用动态连接库技术,把复杂的计算部分编写为动态连接库,在ArcView GIS中调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VB语言的动态报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报表设计的复杂性,提出了使用VB编程对打印参数进行赋值的方法,实现了打印字段的动态产生与获取,达到了自由设置字段进行打印报表的目的。试验表明,此方法能使报表打印更具方便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模型简化算法实现等高线综合的方法。将离散点数据源建立原始TIN模型,利用最大独立点集法对TIN进行多分辨率变换,重新追踪等高线,从而实现等高线的自动综合。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实用性强,能良好的保持地形特征等优点。本研究是对综合领域的一种新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达到了对地貌进行综合的要求和目的,是实现地貌综合中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ArcView3.3为基本开发平台,以MAPGIS作为矢量化工具,以ArcView的二次开发语言Avenue作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山西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建成后的系统具有地图基本操作、地理信息查询、数据库维护、统计分析、专题地图制作、统计图形制作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提高地图等高线数据采集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性.对自动识别、交互跟踪和自动矢量化三种地图等高线扫描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于地图等高线矢量化的预测跟踪法,描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跟踪规则和跟踪过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徐晓华  傅金沐  徐光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26-2027,2134
ArcView是构建小城镇三维模型的一个很好的技术平台.该研究基于ArcView成功地构建了陕西省紫阳县城三维模型.阐述并证明了ArcView在构建小城镇三维模型方面具有综合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构建地形和城镇建筑三维模型,分析和输出等多种功能,可以查询和统计其它没有在视图中显示出来的房屋名称等属性信息.由于该模型易于管理和操作,利用它可以方便的进行小城镇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为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项目关乎民生,项目中需要确权的农村土地不仅数据量大,而且形状各异。其中,宗地四至的信息录入,人工识别效率低且容易出错,若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软件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宗地四至自动赋值,将有效提高效率、降低出错率。笔者探讨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用最长界址线法来自动获取宗地四至信息,该方法已经运用到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农村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项目中,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林业应用中小区域范围内数字高程模型(DEM)的高程精度,以地势起伏明显的玲珑山及其周边地区为试验区,利用中误差、等高线套合积差2种定量指标评价方法和DEM回放等高线目视检验主观评价方法对SRTM3和ASTER GDEM 2种免费数字高程模型进行高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覆盖对DEM的精度存在一定的影响,试验区内SRTM3的中误差和等高线套合积差为11.534 m和0.177,ASTER GDEM的中误差和等高线套合积差为10.459 m和0.166,均达到官方公布的精度,且ASTER GDEM精度略高于SRTM3;从DEM回放等高线目视检验来看,2种数据提取的等高线对试验区山地描述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对试验区河谷平原处地形描述较差,其中S RTM3提取的等高线偏移较大。综合考虑,玲珑山及其周边地区优先推荐使用ASTER GDEM数据。  相似文献   

11.
安太堡露天矿区的三维地形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能够真实地再现安太堡露天矿区的地形特征,以该矿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对其进行三维可视化的过程。用ArcView GIS软件将该地形的等高线图转换为Grid模型,并导出Grid模型生成ASCⅡ文件,在VC++6.0开发平台中读取ASCⅡ文件里的高程数据并调用OpenGL函数,最终实现三维显示。该方法的实现为露天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ArcView的实现林分可视化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针阔混交林采用相邻网格调查方法,用全站仪、围尺和生长锥等器材获得每木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对空间数据进行坐标变换;然后,建立样地数字高程模型(DEM)。实践得知,经过ArcView中的反距离加权法插值,并利用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得到的地形更逼近于地形表面;再利用Photoshop处理实地拍摄的树木照片,提取树木符号,导入ArcView中实现树木可视化;最终,将地形和树木叠加实现林分可视化。图8表2参10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地形因子,基于组件式GIS二次开发的原理,运用ESRI公司的嵌入式组件开发工具MapObjects,讨论了规则数字网格高程模型与规则数字网点高程模型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对造林决策支持系统中立地类型划分、林种规划等所依赖的地形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并以小班坡向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造林小班地形特征信息提取的最佳方法——基于统计分布理论的最大特征值法,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地形信息的自动提取,为造林规划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如何利用Excel软件的雷达图表功能制作多彩色风玫瑰图的实用技巧,并且通过产品的列比,认为使用该技巧制作的风玫瑰图产品优于不使用的产品。总结实用技巧如下:①实现多彩色风玫瑰图原理:Excel图表功能支持在一张图上绘制多系列数据图形,利用雷达图方式,实现多个风向、风速、静风廓线与着色;②通过拆分风向数据源,实现自动建立16个独立彩色风向图形区,作图时亦可单独调整图形区域填充颜色、边界颜色等属性;③通过增加数据源,在同一张图上增加静风频率、风速廓线、特征坐标廓线图形;④若存在某子图形被遮盖,可以通过改变图形属性中其数据系列顺序或表中数据位置实现;⑤制作古典风玫瑰图时,应将赋零数据改为赋静风频率负值,设置坐标最小值为静风频率负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为例,研究了以矢量化软件R2V、数据加工平台Geoway3.0为辅助工具,利用GIS软件ARC/INF08.02、ArcView3.2a及其二次开发语言Avenue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过程,并简要介绍了系统的组成、3个基本模块(即关于小班因子的统计表及直方图和打印模块)和5个主要功能,即该系统具有森林资源的显示与制图、空间和属性数据双向综合查询、GPS定位、汇总统计分析、数据动态更新。结果表明:系统操作简单易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使用要求,便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可以进行全局及各林场的经营决策分析,实现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的数字化管理,使森林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果实的精准识别和定位是智能采摘面临的难题之一。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提出了一种针对户外重叠柑橘的三维空间定位方法。首先,从双目左右图像中提取重叠柑橘果实轮廓并进行高斯平滑,通过曲率分析,找出异常的轮廓像素点;其次,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异常像素点,分析该线段上的像素点到柑橘轮廓的距离,在相邻两正常线段的交点处完成重叠柑橘轮廓分割,并通过寻找异常线段剔除对应的非柑橘轮廓像素点;再者,采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方法重建柑橘目标轮廓,并获取柑橘的中心;最后,根据双目极线约束和图像相似度,对重叠柑橘中心点进行匹配,并基于视差原理计算柑橘中心的深度值及三维空间坐标,确定重叠柑橘的遮挡关系。户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定位误差为6.38 mm,满足柑橘采摘机器人户外采摘作业的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果实的精准识别和定位是智能采摘面临的难题之一。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提出了一种针对户外重叠柑橘的三维空间定位方法。首先,从双目左右图像中提取重叠柑橘果实轮廓并进行高斯平滑,通过曲率分析,找出异常的轮廓像素点;其次,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异常像素点,分析该线段上的像素点到柑橘轮廓的距离,在相邻两正常线段的交点处完成重叠柑橘轮廓分割,并通过寻找异常线段剔除对应的非柑橘轮廓像素点;再者,采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方法重建柑橘目标轮廓,并获取柑橘的中心;最后,根据双目极线约束和图像相似度,对重叠柑橘中心点进行匹配,并基于视差原理计算柑橘中心的深度值及三维空间坐标,确定重叠柑橘的遮挡关系。户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定位误差为6.38 mm,满足柑橘采摘机器人户外采摘作业的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喻庆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42-8543
大多数自然要素和现象都是呈三维空间分布的,但由于受技术手段的限制,分布在三维空间上的这些自然要素和现象,只能在二维空间上进行描述和表达。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真实世界的三维立体展示,结合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利用其数字高程模型以及植被、鸟类专题调查数据,使用ArcView、ArcMap、ERDAS等软件,进行了该保护区三维立体鸟类分布图的制作研究。通过研究,实现了从二维平面专题图向三维立体专题图的跨越,并且在图上用彩色鸟标注鸟种的分布现状,增强了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成果的形象性、生动性、可视性和实用性。该研究成果对制作其他三维立体专题图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