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近年来秸秆还田已大面积推广开来,有效防治了秸秆禁烧带来的大气污染,也进一步改良了土壤结构。但由于农民对农机农艺融合知识的匮乏,只是将秸秆切碎后旋耕入地,对下一步秸秆追氮促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力,影响了下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加之秸秆还田作业复杂,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民对秸秆还田的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推广应用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日常燃料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作物秸秆尤其是麦秸秆已不再是农民的日常主要燃料,农作物秸秆在很多地方也没有好的用途和出路。因此,尽管各级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秸秆焚烧,但每到农忙季节,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秸秆焚烧具有破坏环境、矿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民燃烧秸秆与现有的国家禁烧政策不符,使农民、政府及环保部门产生了一系列困惑和难题。通过大量秸秆督导工作和实验、示范、总结分析,提出目前处理秸秆最科学、最环保、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推广利用全量原位腐熟还田技术,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仅解决了秸秆利用问题,更是解决了土壤生态、环保问题。也是为农民、政府、环保部门提出处理秸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秸秆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秸秆长期以来—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但随着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种地使用化肥,也不再把秸秆作为主要的生活燃料。因此,农村大量剩余秸秆处理问题日渐呈现,有的农民采取了焚烧和随意堆积,这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造成土壤板结、养份流失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业大省区,广西每年可生成大量秸秆。由于农民对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意识不强,导致部分农民顶着“禁令”焚烧秸秆。而秸秆还田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等问题也在客观上导致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十三五”期间,广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形成了广西特有的“密码”,破解了秸秆综合利用难题。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家畜粪便、沼渣沼液,这些农村原先需要花钱进行处理的废料,随着循环农业的发展,如今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秸秆派上大用场江苏省丰县是农业大县,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达100万t。从2003年开始,该县组织实施了"秸秆种菇百村万棚亿元开发工程",组织农民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7.
每年麦、稻两个收割季节,农民都大面积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严重影响群众生活,据统计,60%以上的作物秸秆被焚烧,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的炊事能源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用电与气多了,烧秸秆的少了.政府和社会为提高秸秆利用,抑制焚烧,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就是推广秸秆气化炉,其具体做法是用机械设备把秸秆制成颗粒,再通过一家一户的气化炉对颗粒进行气化,供每天炊事取热之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强势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取得突出成效,一大批先行实践的农民成为秸秆还田的积极倡导者,但是,仍有一些基层干部和种粮农民对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存有疑虑。现就此为广大农民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9.
麦收期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农机部门组织52台秸秆打捆机进行麦秸打捆作业,指导农民将小麦秸秆作为造纸、制沼气的原料出售,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省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取得突出成效,一大批先行实践的农民成为秸秆还田的积极倡导者;但是仍有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对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存有疑虑,许多地区在推进秸秆禁烧时存在着重禁烧、轻还田的错误倾向。日前,该省相关农机技术专家就此专题为广大农民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是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早已厌弃了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因此,在农村利用秸秆气化技术,把秸秆资源转化为气体燃料,实行集中统一输配燃气系统,既提高了用能品位、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山东省诸城市农民的生产习惯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秸秆还田倍受农户青睐;更多的农民对"免耕播种"情有独钟;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让当地农民享受到了科技助耕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13.
焚烧秸秆不但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而且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土壤生态恶化,严重地威胁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使农民不焚烧秸秆,只有找出先进适用的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再引导农民实施,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秸秆焚烧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秸秆机械设备是与秸秆利用相关联的一系列机械设备的统称,包括秸秆打包机、秸秆粉碎机、秸秆板生产设备、秸秆捡拾打捆机、秸秆收割机、秸秆颗粒机、秸秆炭化设备等农业机械设备,是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的发展将极大带动和推进秸秆产业规模化发展。要进行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必须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秸秆综合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农民秸秆禁烧和进行综合利用的积极性,而只有通过推进秸秆利用的机械化发展,才能真正为  相似文献   

15.
张玲  高原 《当代农机》2014,(12):50-50
<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增多,农民们在收获粮食后,往往把秸秆搬运到田头,抛弃在沟渠边或堆在路边树林下,时常会引起火灾;有的农民将秸秆堆放在门前屋后,遇到雨季还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既影响了村容村貌,又污染了空气环境。近年来,江苏省东海县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将这些秸秆广泛地用作发电燃料、养殖饲料,还有的将秸秆加工成草帘,成为温室大棚过冬的"棉袄",既生态环保,又造福农民。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范围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生产环境大大改善,农民已不愿从事艰苦的田间人力捡拾小麦秸秆,造成小麦秸秆大量滞留田间,给秋作物种植及田间管理带来了困难。农民在小麦收获后对田间的大量秸秆往往一焚了之,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影响了交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利。 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械化技术采用小麦秸秆打捆机,可一次完成田间小麦秸秆的捡拾、挤压、打捆,  相似文献   

17.
秸秆归行覆盖适合玉米单产高地区,是最容易被农民接受的秸秆还田方法。秸秆归行覆盖培肥地力,解决了秸秆去向,杜绝了秸秆焚烧。秸秆归行覆盖淘汰了高速旋转的农机具,也就不会破坏土壤中的生物质,秸秆归行覆盖将成为最主要的秸秆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1研究背景 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秸秆作肥料和燃料的越来越少,加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相对滞后,使得农民只好采取最简便的方法,将秸秆就地付之一炬,特别是每年夏秋收获季节,农民为了赶农时、图方便,大量焚烧作物秸秆,致使烟雾弥漫,造成机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火灾隐患时有发生,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环境,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是防止秸秆焚烧、消化利用秸秆的主要途径。介绍了在宿迁地区成功推广的秸秆粉碎还田技术,阐明了技术路线、配套机具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从农民和机手两个角度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改旱的全面实施,以及农业产量的提高,秸秆将成倍增加,已越来越成为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具体表现在:(1)还田增肥难。有的农民曾试图将收割后残余的秸秆例碎,埋入田里,但由于秸秆不能在短期内腐烂变为有机肥,直接影响耕作,特别是小型农机具的使用。(2)牲畜消耗少。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多数农民都购买了小农具以代替牲畜,农村牲畜大量减少,对秸秆饲料的需求也大大减少,多余的秸秆逐年增多。(3)烧水,煮饭脏。过去秸秆是农民用于烧饭的主要燃料,但现在农民认为用秸秆烧水、煮饭太脏,普遍使用煤与液化气、沼气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