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同安区森林火灾综合风险普查数据,结合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以林业小班为评价单元,对同安区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评价定级。研究分析了森林火灾隐患的影响因素、分布情况特征,评估了研究区森林火灾防范能力。结果表明:1)可燃物载量是影响同安区森林火灾隐患最大的指标;2)同安区森林火灾风险等级高、中高风险等级占据较大比例,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风险;3)同安区森林火灾的防范能力水平一般,有待提高。为提高同安区森林火灾防范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以期为同安区在森林火灾应急管理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开展的一项重大项目,风险普查采集大量不同类型森林和草原可燃物样品,科学处置保管这些样品,能够保证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实验室测定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这些样品也可用于其他森林和草原防火科研项目研究。本文补充了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相关标准规范中未涉及的可燃物样品处置方法,详细介绍了鲜样保存、建设可燃物样品库、可燃物样品入库和出库技术方法与流程,可供森林防火科学实验研究及未来开展第二次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移动GIS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本溪市基于移动GIS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技术流程、PC端基础信息管理系统、PDA外业调查系统的各个工作流程。系统通过内业信息维护和任务规划,外业数据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库,实现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内、外业一体化和普查工作电子化,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生成提供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绍3S技术在翔安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和建档工作中技术应用。利用遥感影像和本地森林资源二类数据进行叠加,区划出差异图斑,作为外业重点核实调查对象;在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下,利用手持GPS进行森林资源的野外调查的导航和差异图斑边界的确定,以确保差异图斑的准确性,并完成海拔、坡度、坡向等相关属性因子的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外业数据的转绘,内业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制图以及各种统计报表的生成和成果输出。通过3S技术应用,提高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建档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并逐步实现森林资源监测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林地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降低林地年度变更及森林图斑复位调查数据配发工作量,在2016年度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和贵州省第四次森林资源普查成果基础上,利用ArcGIS建模技术和Python语言完成小班图形边界衔接、数据结构和代码之间的转换工作,实现了全省林地变更调查期初数据配发以及森林资源图斑复位调查数据配发,较常规数据处理方法效率有一定地提高,为其它数据之间的转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作为森林火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反映当前森林火灾防治的现状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传统森林火灾资源评估的效率,已成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1]。文章以沁源县3·29森林火灾为例,阐述了利用无人机技术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矢量数据和前期遥感底图,并结合现地抽样调查,对森林火灾中森林资源损失进行评估的方法和步骤,以期为今后相关的森林火灾调查评估工作提供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历时近四年的全国森林病虫普查工作即将结束,各省、市、自治区将陆续结束内业,上交普查成果。如何把这次普查的成果尽快地应用到生产、科研、教学工作中去,这是一  相似文献   

8.
林业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以样地调查为主,主要是调查和采集乔、灌、草、枯死木、枯落物、腐殖质等不同类型可燃物载量等要素,并进行不同类型可燃物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测定.林业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可摸清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森林火灾风险水平,为有效开展森林火灾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  相似文献   

9.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工作中,融合无线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IP网即四网,构建省、市、县(区)森林防火监测预警平台。分析表明,利用大数据、物联网、3S等技术为森林防火提供帮助,可以有效解决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指挥中的互联互通问题,为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指挥的资源整合、快速反应、准确判定、措施有效、处置及时提供平台,提高了森林防火的智能化水平,保证森林防火中的信息通信、共享以及调度指挥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科学地预防森林火灾和进行应急资源配置,运用空间logistic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对湖南省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为县级以下区域进行森林火灾风险区划提供技术方法。【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利用湖南省2008—2018年的地表温度数据、植被指数数据、气象数据、人文数据、植被类型数据、森林火灾监测数据等,构建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通过森林火灾风险概率分布区间对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结果】建立的湖南省空间logistic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混合检验和Wald检验,logistic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能显著反映森林火险发生概率;模型相对运行特征(ROC)值为0.779;经栅格图层计算得到湖南省森林火灾风险概率值,并根据概率大小将湖南省森林火险分为极低、低、中、高和极高5个等级。湖南省森林火灾风险概率≥0.6的极高森林火险等级和高森林火险等级主要分布在邵阳市、衡阳市、永州市、株洲南部以及郴州市部分地区;中森林火险等级主要分布在怀化市、娄底市、湘潭市以及长沙市;低森林火险等级和极低森林火险等级主要分布在吉首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以及岳阳市。影响湖南省森林火险等级的主要因子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高程(GC)、年平均温度(TEM),其中TVDI因子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构建的空间logistic森林火灾风险概率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湖南省森林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应急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3S技术和发展趋势,通过实例叙述了“3S”技术在土壤侵蚀调查、林业资源调查、林火管理与监测、防护林体系建设管理、湿地资源现状踏勘和园林规划等方面的应用,以及“数字林业”建设的发展并着重论述了“3S”技术将从为林业服务发展到直接参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从而实现林业生产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减少森林资源损失。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MODIS-NDVI数据反演可燃物的湿度指数,以气象指数、植被指数、闪电指数、湿度指数共同计算得出森林火险指数,以火险指数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的量化指标,并对火险等级进行分级,获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该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闪电指数引入到预报模型中,并实现了定量化估测。同时,以近几年发生在该地区重特大森林火灾为例,对该预报模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可较好地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定量化预报。  相似文献   

13.
3S技术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因存许多局限性而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3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另一方面作业项技术手段,在森林资源监测、野生动物调查、植被调查、病虫害预报、林业信息管理、林业专题图编制和森林经营经营管理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防火3S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3S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意义、国内外3S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从实用性和可靠性、方便性和高效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森林防火3S平台的原则;提出通过林火信息管理子系统、林火扑救指挥和实时监测子系统、林火预测预报子系统、林火设施的布局分析子系统、灾后评估及后处理子系统等的建立与应用,构建森林防火3S平台;并展望了3S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南方人工林森林火灾发生和危害之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国25省区和南方4省区1999~2001年的森林火灾数据,分析评估了南方人工林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过程和危害的程度;探讨山火防范和控制,减少危害和投资风险的途径,并以肇庆市国有林场过去10年森林火灾发生情况作验证。人工林森林火灾受气候、地区森林覆盖率和特征、人工林特征、经营管理系统等的综合影响,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份为干旱季节,森林火灾发生最为频繁。肇庆国有林场过去10年森林火灾面积比率为0.023%0~4、840%0。通过设立健全的森林防火和控制系统,有效的营林管理,南方人工林发生火灾的面积机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应可以控制在1%以下。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3S"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且伴随着GIS和RS的软件功能的不断完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何利用"3S"技术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显得更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3S"技术在林业生产中及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曲靖市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消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世昆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6):96-98,102
介绍曲靖市1987年以来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季节性、日内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火源发生情况.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加强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利用"3S"技术提高森林防火水平;建设防火隔离带;开展计划烧除;完善防火设施建设;强化宣传教育;严格火源管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安徽省森林防火气象服务支持系统的建设目的、体系架构、功能模块、业务流程,并对实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计算、GIS 交互、Web 系统显示等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描述。利用WebGIS 技术和(B/S) 模式搭建安徽省森林防火气象服务支持系统平台,实现对全省500 多个乡镇的精细化森林火险等级预报自动生成、气象数据实时显示、火警火情自动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火灾扑救现场气象保障网络化、信息化和自动化,为全面、科学、高效、防范森林火灾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森林防火指挥快速化、决策科学化、调度实时化和防火信息资源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和GIS的香格里拉森林火险等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并流核心区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对象,以TM影像、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林相图和DEM为信息源,在分析香格里拉地区森林火险因子基础上,选取植被类型、坡向、坡度、海拔和离居民点远近作为主要林火等级区划因子。借助RS和GIS技术并采用因子加权叠置法,对研究区森林火险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将火险等级分为低、中、高3类。结果表明:研究区低、中、高火险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96%,47.85%,38.87%,中、高火险区比重较大,森林防火任务较重。高火险区大部分位于易燃树种区和居民点密集区域,树种燃烧性和人为因素是影响火灾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森林防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建立物联网技术的可视化系统,融合多项气象数据采集技术,实时反馈气象数据。结果表明,区域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系统采用B/S模式,充分运用Java EE技术、数据库管理,完成了整体系统、多重搭建、广泛使用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区域森林气象数据管理的便利性,对于最大限度地预防火灾和顺利开展灭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