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台州绿心区内6个典型的森林群落(Ⅰ.枫香+榆树+朴树、Ⅱ.朴树+枫杨+马尾松、Ⅲ.无患子+乌桕+柏木、Ⅳ.枫香+三角枫+柏木、Ⅴ.朴树+大叶女贞+马尾松、Ⅵ.香樟+无患子+三角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Shannon-Wiener(H)、Patrick丰富度(R1)、Margalef物种丰富度(R2)、Pielou均匀度(J)、生态优势度(D)等5个指标分析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群落内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计31科40属50种,其中乔木层植物19种,灌木层植物22种,草本层植物种类稀少,仅9种;2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草本层,但不同群落的同层次间各指数差别不大,均未达到显著差异;36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群落多样性总体表现为:Ⅵ群落Ⅰ群落Ⅱ群落Ⅳ群落Ⅴ群落Ⅲ群落。  相似文献   

2.
采用典型样方法,分别计算各样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湖南沅陵3种天然次生林群落(檫木+锥栗群落、枫香+檫木群落、杉木+檫木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檫木+锥栗群落乔木层出现植物20种,隶属于11科19属,枫香+檫木群落出现1...  相似文献   

3.
不同马尾松群落类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人工纯林(A)、马尾松天然次生纯林(B)、马尾松-油茶混交林(C)、马尾松-枫香混交林(D)、马尾松-白栎混交林(E)、马尾松-杉木混交林(F)6种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6种群落类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混交林灌木层物种明显比纯林丰富,其物种数由高到低的排序为群落F(37种)群落D(23种)群落E(19种)群落B(13种)群落C(10种)群落A(6种);草本层物种数分布为群落F(18种)群落C(15种)群落B(10种)群落D(8种)群落E(4种)群落A(3种)。群落A中的优势种群明显,物种间的重要值差异较大,群落B灌木层重要值大于10的物种有4种,群落C灌木层重要值大于10的物种有5种,群落D和群落E灌木层重要值大于10的物种均为3种,群落F灌木层重要值大于10的物种只有2种。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D)、Shannon-Winner指数(H)、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Ma)的变化趋势均为群落F群落D群落E群落B群落C群落A,Pielou指数呈群落E群落D群落F群落B群落C群落A的变化趋势,而生态优势度则与Shannon-Winner指数(H)呈相反趋势;除了群落C,其他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大小顺序均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4.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50-156
对山西省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4种主要森林群落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二郎山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群落共有植物40种,分别属于22科31属;油松林和油松+山楂林的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较大;林分起源、坡度、群落垂直结构和林分密度等对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均有较大影响:天然林的植物多样性大于人工林;多样性指数随坡度增大而减小;灌木层多样性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林分密度过大,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通过研究,以期为二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营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典型样方法,对武汉市1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的165个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植物群落中共有植物219种,分属74科156属;运用组平均法(UPGMA)对165个植物群落进行聚类分析,分为21种植物群落类型;利用Partrick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其中群落类型紫玉兰-杜鹃-小苜蓿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最高,圆柏-八角金盘+山茶的物种丰富度最低,水杉-杜鹃+洒金桃叶珊瑚-早熟禾+车前的多样性指数最低,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程度表现为乔木层 ≈ 草本层 > 灌木层。在城市公园绿地中人工配置决定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其他环境和人为干扰因素也影响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建议适当增加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植物,构建物种丰富、层次复杂、结构稳定的近自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6.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等方法对椿叶花椒天然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椿叶花椒群落乔木树种构成复杂,但椿叶花椒重要值高达23.0836,远高于其他乔木种.植物生长型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为: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规律,均匀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银瓶山森林公园润楠属植物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与海拔因子的关系,对森林公园内不同海拔的12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与海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银瓶山润楠属群落中共有70种植物,隶属于41科58属.各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impson优势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整体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E)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同群落的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模式,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下降的规律;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未呈现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8.
长沙岳麓山马尾松林的群落类型划分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TWINSPAN,flexible beta clustering,DCA,NMDS(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对岳麓山马尾松林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并采用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研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flexible beta clustering和NMDS相结合要优于TWINSPAN和DCA,是比较理想的群落数量分类方法;2)岳麓山马尾松分布于10种群落中,马尾松除了组成较大面积的纯林外,还与其他本土阔叶树种组成6种针阔混交林;3)马尾松纯林物种多样性低,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为最低值,尤其是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极低。相比之下,针阔混交林,尤其是马尾松+苦槠林物种多样性较高;4)样地中马尾松的重要值与乔木层的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存在负相关,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闽北地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闽北地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的栲树群落植物物种繁多,多样性丰富。调查统计共有79种植物,其中乔木层20种,灌木层38种,草本层及层间植物21种。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J)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优势度指数(C)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综合分析表明该区的栲树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高,栲树在闽北地区适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8年对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物群落物种调查数据,分析了各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选取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描述植被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型植被监测样地共记录野生维管植物210种,分属于81科158属,其中,蕨类植物有10科10属1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种。优势物种主要包括马尾松、木荷、黄樟、密花树等。通过群落聚类分析和群落乔木层主要优势种重要值排序分析,可将16个样地聚为3种森林植被类型、5种群落类型,包括马尾松针叶林、马尾松+木荷针阔混交林、黄樟+华润楠+青冈常绿阔叶林、华润楠-密花树常绿阔叶林、密花树山顶矮林。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藤本4个层次,乔木上层的建群种主要是黄樟、马尾松,乔木中层常见的优势种有罗浮柿、密花树和木荷,乔木下层高1~5 m,优势种主要有密花树、豺皮樟等。不同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结构差异明显,季风常绿和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山顶矮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进行石油污染控制胁迫实验,分析了草甸草原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对石油污染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草甸草原植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盖度对石油污染胁迫没有明显响应(P0.05)。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功能群植物的相对生物量具有波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县不同林龄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为深入了解不同林龄杉木林下群落多样性、群落演替以及对其生态效益提供理论技术支撑,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林下植物物种组成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林龄(3、7、13、17 a)杉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共40科53属60种,3 a林物种总数最多,17 a林最少,两种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随林龄增加产生明显波动。杉木人工林下灌木层中粗叶榕Ficus hirta、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在各林龄中均有分布且占较大优势,鸭脚木Schefflera heptaphylla在17 a林下占绝对优势;林下草本层中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和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在各林龄均有分布,3 a林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为主,17 a林以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占绝对优势。灌木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3 a和7 a林均大于草本。灌木与草本的Piolou指数和Alatalo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杉木林林龄增加,林下物种群落的共同物种和群落相似系数逐渐下降,17 a林下群落与其他林龄群落相似度低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光泽江南油杉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江南油杉群落(2 000m2)有维管束植物48科72属92种;江南油杉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据优势(80.44%),生活型谱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特点;群落径阶和树高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体现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特征;群落中江南油杉在乔木层占绝对优势,但幼苗幼树数量较少,在灌木层受到其他植物(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强烈竞争,种群有衰退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对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臭冷杉-红松林和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混交林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臭冷杉-红松林8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66种,隶属34科56属,阔叶混交林6块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77种,隶属33科62属。从不同群落类型同一植被层看,臭冷杉-红松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小于阔叶混交林,两种群落类型乔木层和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而草本层差异明显,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仅臭冷杉-红松林的Pielou均匀度指数略高。从同一群落类型不同植被层看,两种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均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其中臭冷杉-红松林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略高于乔木层,而阔叶混交林中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5.
鹅掌楸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物种多样性指标,对邛崃天台山的鹅掌楸人工林和通江县海鹰寺林场的鹅掌楸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鹅掌楸两种不同起源林分群落中合计有31种植物,隶属于26科3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20科24属25种,天然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人工林;2)群落区系属级成分中,北温带分布类型的属占20.0%,其次是世界分布类型和旧世界热带分布类型各占13.3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洲际间断分布类型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的属各占10.0%;3)在不同起源的鹅掌楸林分中,天然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林群落;4)在同一林分群落中,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层次间变化幅度,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带结合样方法,对临泽县平川镇黑河桥北岸、南岸2块样地分别按灌木层、草本层2个层次进行群落植物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表明:该湿地植物群落中,共有高等植物22种,其中灌木层植物4种和草本层植物18种,隶属14科21属。对各群落根据植物重要值进行群落类型划分,可以将黑河桥北岸植物群落类型确定为沙枣+柽柳—假苇拂子茅+芦苇+滨麦群丛,将南岸植物群落类型确定为柽柳+黑果枸杞—滨麦+芦苇群丛。2个植物群落的2种物种丰富度均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的特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各样地中总的趋势均为草本层>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各层间表现出草本层的均匀度偏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南京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锥栗群落的物种组成、主要树种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内共发现有种子植物60种,隶属于38科57属,其中乔木17种、灌木18种、草本25种;锥栗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分明,自上而下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锥栗在群落乔木层中的重要值最大,优势地位突出,是该群落的第1优势种,其他伴生树种主要有杉木、麻栎、山胡椒、冬青、白檀、野柿等;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程度不高,Shannon-Wiener指数(H′)变化区间为1.4~1.8,Simpson指数(D)为0.67~0.83,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33~0.43;不同样地间物种相似性程度较高,群落间物种数量的变化源于不同样地所处地理位置、坡度、坡向等立地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依据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群落的调查结果,研究了油松群落的物种组成,计算了各层次物种重要值,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64个样地中发现了177种植物,其中乔木28种,灌木51种,草本98种,隶属于49科110属。(2)乔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更为明显。依各层次植物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草本层优势种为披针苔草,灌木层优势种为土庄绣线菊。(3)多样性指数在各层次表现为: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最低;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乔木层的优势度指数最高,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  相似文献   

19.
邓素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0-23,30
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种间相遇机率、生态优势度等多种指标,将杉阔混交林群落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层间层,对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总的趋势是灌木层>乔木层>层间层>草本层。乔木层物种丰富,但生态优势度高于灌木层,个体数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集中,物种多样性低于灌木层;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最低,物种组成丰富,表现出最大的物种多样性;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简单,生态优势度最大,物种多样性最低;层间层植物物种数量低于草本层,但生态优势度也低于草本层,其物种多样性高于草本层。该群落中灌木层在保持群落多样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0.
南岭山地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临时样地,对南岭山地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人工杉木林(28a)和天然杉木林(100a)进行群落学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起源的杉木林物种组成差异不大,人工林有维管植物39科59属83种,天然林有52科72属93种,二者种组成相似程度较高,相似性系数迭0.592,尤其是下木层和草本层;同时,二者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也相似,但除下木层外,人工林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天然林要低,而生态优势度正与此相反.人工林乔木层生态优势度最高;天然林与人工林杉木种群都属衰退型种群,一些中生或阴生及常绿阈叶树种却属增长型种群,这表明天然林与人工林杉木林都正在向常绿阔叶林演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