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花尔基林业局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6,(5):131-137
红花尔基林业局是我国樟子松林的集中分布区,有林地以樟子松为主(约占52%),其次为白桦林(约占46%)。评价该地森林的生态功能,对制定该地森林经营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红花尔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基础,借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评价方法,对红花尔基林业局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花尔基林业局以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的森林为主,占有林地面积的93.0%;生态功能等级为"好"和"差"的森林面积占4.0%和3.0%;全局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55,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按各林场(自然保护区)评价,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森林的整体生态功能最好,巴日图林场森林的整体生态功能最差;按各龄组评价,幼龄林的生态功能最差,其余龄组生态功能均优于林业局平均水平;按树种结构评价,阔叶相对纯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的生态功能优于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叶相对纯林;按树种起源评价,天然林的生态功能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档案更新数据,对深圳市宝安区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公顷蓄积、公顷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自然度、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级等森林生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林分质量不高,树种结构有待优化改善,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为受人为活动严重制约和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通过森林结构、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物量等相关特征因子分析,泉州沿海2个国有防护林场2011年和2020年生态功能指数分别为0.4117和0.4415。森林生态功能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呈缓慢增长趋势,其中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差”的面积占比由57.53%降至40.25%,等级为“中”的面积占比由42.38%增至59.75%。分析不同树种结构的森林生态功能,结果表明阔叶树组表现最佳,木麻黄组较弱。分析不同年龄木麻黄组的森林生态功能,结果表明,36~40 a林龄的木麻黄森林生态功能达到峰值,50 a林龄以上的木麻黄林分森林生态功能表现出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2016年武川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森林群落结构特性、林层结构和树种结构特点、森林健康程度、受灾情况、自然度、破碎度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武川县森林生态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为生态功能等级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乌海市治沙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乌海市治沙林场的森林资源特点,参照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关于森林生态功能的评价方法,评价了乌海市治沙林场的森林生态功能。结果表明:有林地树种丰富,起源均为人工,有17种优势树种,林龄较低;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1,生态功能等级处于“差”,成熟林生态功能指数最高,为0.44,发挥的生态功能最好,针叶纯林与阔叶纯林的生态功能最低,在以后的造林过程中,合理配置树种,营造混交林,对提高生态功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状况是自然界中森林与环境相互影响的集中反映,对生态系统起着主导作用。文章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2016年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柴河林业局森林生态状况从森林结构、森林完整、森林灾害、森林破碎度、森林植被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柴河林业局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54,生态功能等级为"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森林蓄积量、森林自然度、森林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级等8个评价因子对闽侯县自然保护地2011年、2021年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侯县5个自然保护地两期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2~0.54,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均处于“中”等水平;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功能总体上表现为随龄组增大森林生态功能增强的特征;针阔混交林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贡献最大,纯林贡献最小;各自然保护地天然林森林生态功能指数均高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1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参照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关于森林生态功能的评价方法,对回民区有林地小班森林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回民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2,生态功能等级处于“中”水平。中龄林和近熟林森林生态功能达到“中”水平,天然林生态功能指数高于人工林,自然保护林生态功能指数最高,阔叶纯林与针叶纯林生态功能指数最高,混交林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森林生态功能指数在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中的效果,以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固定样地为对象,按3种不同等级对森林生态功能指数(FEFI)进行处理,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生态功能等级细化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参与FEFI评价的8个因子的重要性排序是蓄积量、平均树高、郁闭度、植被总覆盖、树种结构、枯枝落叶、森林群落和自然度;用定性因子的代码进行评价时,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BP神经网络分析法优于现行技术规定的评价方法,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0.
为杭州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为各地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评价和等级划分研究提供借鉴,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科学评价方法,进一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提供科学评价服务。以《2019年杭州市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公告》中森林生态服务功实物量和价值量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线性加权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划分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和评价标准,得出杭州各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等级。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分为4个等级:等级为优的为淳安、临安;等级为良的为建德、桐庐;等级为中的为富阳、余杭、萧山、西湖、风景名胜区;等级为差的为钱塘新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上城区、下城区。针对杭州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空间,资源保护和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均衡性不够,空间分布西丰东贫等问题,得到了坚持规划高位引领,推进全市国土绿化,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林业综合治理能力等高质量发展杭州市森林资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森林生态指数在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蓄积量、自然度、群落结构、树种结构、植被总覆盖度、郁闭度、平均树高、枯枝落叶厚度等8个森林特征因子,按其相对重要性确定其权重及得分值,计算经营单位面积的森林生态指数,结果表明:森林生态指数与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它们在森林功能评价上存在着差异,森林生态指数与森林覆盖率相比,更能正确和全面地反映森林的结构和生态功能.本研究对于森林生态指数在森林资源质量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群落结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林分和林地生产力、生态因子及生态环境因子、林分健康水平及稳定性指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森林资源生态功能评价因子及相应的等级划分标准。初步确立了森林资源生态功能评价体系框架及各评价因子等级划分标准,以便为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按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技术要求,于2005年对全省森林优势树种、公顷蓄积、公顷株数、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生态质量指标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2005年,全省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森林林分质量不高,优势树种结构不合理,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受人为活动的严重制约和影响,省级生态公益林生态质量明显好于商品林,西北部岩溶地区石漠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的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与效用,森林生态功能指数能够综合反映森林的结构和生态综合效益。依据茂兰保护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借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指标体系,以乔木林林分(小班)为研究对象,提取8个相关指标,采用权重赋值法,评价了茂兰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结果表明:①茂兰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指数为0.73,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为“好”。②茂兰保护区以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好”的乔木林林分为主,面积为14 041.94 hm2,占总评价面积73.38%;等级为“中”的面积5 080.9 hm2,占26.55%;等级为“差”的面积13.87hm2,占0.07%。  相似文献   

15.
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数据,参考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评价方法,以有林地小班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8项特征因子,构建了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京西林场管理处的森林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北京市京西林场管理处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48,森林生态功能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北京市京西林场管理处的森林,...  相似文献   

16.
徐州山地森林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徐州山地森林标准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结构与功能和森林健康状况2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指数法来评价徐州山地森林生态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无论是森林结构与功能还是健康状况,森林生态质量都是天然林好于混交林,混交林好于人工林;徐州山地森林生态质量等级好、中、差所占的比重大小悬殊,其中质量等级为差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了徐州山地提高森林生态质量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和《自然资源(森林)资产评价技术规范》(LY/T 2735—2016)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广东省惠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和监测数据,对惠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等7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定量评估,旨在摸清惠州市森林生态家底,为实施森林生态系统分区管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政府生态环境绩效评估考核、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惠州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为441.38亿元/a,按其服务功能价值大小排序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防止土壤侵蚀>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其中,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价值之和占总价值的77.65%,是惠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从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2个方面对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乔木林面积蓄积、纯林和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以及龄组结构、径级结构、郁闭度等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质量逐年提升;对森林健康状况、天然林自然度、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状况得到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凸显。资源评价认为:滇西北森林资源富集,林分质量较高;植被区系类型复杂独特,科研价值高;区位关键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动态分析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利用2005、2008和2011年度对全省森林优势树种、林分蓄积量、林分密度、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生态质量指标的监测成果,分析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的动态变化,并作质量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1年,全省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未发生较大的改善;森林林分质量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优势树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但趋势减缓;森林健康状况良好,基本稳定,森林景观度较低,森林生态系统因受人为活动稳定性差,西北部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石漠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没有排除.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利用2015年广西林地与森林资源"一张图",叠加到广西已建县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提取桉树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为完整结构的仅占0.8%,复杂结构占63.4%,简单结构多达35.8%;其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结果为"中等"的占47.4%;"差等"的占52.6%,评价为"好"的没有。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总体表现为中等偏差,对于以强调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来说,显然不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