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用容器苗造林,是乡土珍贵树种造林推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天然林修复等项目中提高林分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乳源木莲树干通直,是优良庭园观赏和四旁绿化树种,具药用、经济等价值。本文乳源木莲采用6种不同基质及4种不同型号容器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及不同的容器袋对乳源木莲苗期生长有影响,基质和容器型号对乳源木莲生长影响显著,基质和容器型号大小有交互作用。通过苗木质量、育苗成本、造林成本、造林成活率等指标对比综合分析,采用基质配比(树皮50%∶谷壳30%∶泥土20%)和容器直径10 cm育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苦楝容器苗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容器规格、不同育苗基质和不同控根方法对苦楝容器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 cm×8 cm×16 cm规格的育苗袋培育的苗木质量最好;配方5(V黄心土∶V锯末∶V珍珠岩=1∶1∶0.1)和配方6(V黄心土∶V泥炭∶V珍珠岩=1∶1∶0.2)较适合苦楝苗木的生长;空气修根效果显著,其根系成团现象比较明显,采用浓度为100~200 g/L的碳酸铜进行化学控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阔叶树种容器育苗配套技术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香樟、乳源木莲、马褂木、紫楠4种浙江省主要乡土阔叶造林树种,开展其容器育苗配套技术研究.试验表明,不同树种、不同配比基质的容器苗生长性状差异显著,优先推荐阔叶树半轻型基质配方是泥炭土:焦泥灰∶黄心土∶钙镁磷肥 = 39∶40∶20∶1.乳源木莲等前期生长较慢的树种适用管状容器,而香樟、马褂木等前期生长较快的树种适用杯状容器.并对容器育苗配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花叶络石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叶络石是攀援、垂直等立体绿化好材料,具有较高观赏价值。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对花叶络石茎段组织培养外植体灭菌、玻璃苗预防、增殖培养、根诱导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镇江句容花叶络石的最佳取材时间为4月中下旬,在引进日本种源中筛选优良类型的母株上选取外植体,经过用0.1%HgC l2消毒灭菌10 s,成活率为80.5%;添加3.5%的白砂糖和增加培养容器的透气性,能很好地预防玻璃苗的发生;MS附加TDZ、BA、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试管芽苗增殖和生长,其中TDZ 0.01 mg/L BA 2.0 mg/L NAA 0.01 mg/L组合最适宜增殖与生长,增殖倍数达5.6,生长高度为2.8 cm;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5 mg/L NAA 0.3mg/L CH 100 mg/L S 2%,生根率可达95%;经生根的试管苗移栽于蛭石(V)∶珍珠岩(V)∶泥炭(V)=6∶3∶1的混合基质中,控制温度20~30℃,相对湿度85%~90%,保湿15~20 d,其间适当遮荫,22 d后成活率91.5%以上。  相似文献   

5.
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乳源木莲进行不同基质配比、容器规格、营养液施肥、苗高生长节律等管形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培育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理想基质材料应以泥炭、鸡粪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型基质为主,容器规格大小与培育期限和苗龄是密切相关的,采用N、P、K配比3:2:1、1:1:1两种配方营养液配方施肥可促进苗木生长发育和根系成团,提高苗木综合质量;乳源木莲管形容器苗的年高生长进程呈现慢—快—慢的“S”形节律,存在着明显的速生期,在该期内的苗高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配方对栾树容器苗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对容器大苗根系和新梢生长均有影响,以泥炭:砻糠灰:有机肥=5∶3∶2(体积)混合基质生长表现最好;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容器绿化大苗根系生长和移栽后新叶数增加量均有影响,以NAA 75×10-6+IBA 25×10-6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最好;基质种类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容器大苗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影响差异明显,以泥炭∶砻糠灰∶有机肥=5∶3∶2混合基质配以植物生长调节剂NAA 150×10-6+IBA 50×10-6的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7.
在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不同混交比例的马尾松、乳源木莲进行了混交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10年后2个树种的幼林保存率达到93%以上,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乳源木莲的早期生长均表现良好,混交林生长优于纯林,不同混交比例2个树种生长表现为:2∶3的比例为最佳,3∶3的优于1∶4。  相似文献   

8.
光叶楮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对光叶楮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灭菌、苗玻璃化预防、增殖培养、根原基诱导及室外移栽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优良母株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0.1%的HgC l2灭菌后,外植体成活率为53.6%;培养基中添加4.0%的蔗糖及增加培养容器的透气性能能较好地预防玻璃苗的发生;在MS培养基中附加BA,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试管苗的增殖和生长,其中以1.5 mg/L BA 0.1 5 mg/L NAA的组合最为适宜;适宜的根原基诱导培养基为1/2MS 0.5 mg/L IBA 0.3 mg/L NAA 100 mg/L LH 2%蔗糖;具根原基试管苗移栽于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泥炭=6∶3∶1,体积比)中,温度控制在20~30℃,相对湿度为85%~90%,保湿15~20 d,其间适当遮荫,30 d后试管苗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9.
通过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及容器空气切根与否4个处理对1年生木荷容器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以选择出最佳的木荷容器育苗方案。结果表明:1年生木荷容器苗受基质和空气切根的影响不显著,其基质配比中泥炭比例达到50%即可。而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对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随缓释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缓释肥量2.5 kg/m3时其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容器规格为4.5 cm×12 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考虑容器苗生产成本,1年生木荷容器苗最佳育苗方案为:基质中泥炭-谷壳配比为5∶5,无纺布容器规格为4.5 cm×8 cm,基质中缓释肥量为2.5 kg/m3。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油松容器苗移植的成活率,以油松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油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地上(下)部分的鲜(干)重等各项指标,研究不同浓度促根剂对油松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浓度的促根剂对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有不同影响;综合各项指标,在各处理中,采用NAA0.5g/L和ABT 1g/L处理的油松苗苗木地上(下)部分的干重比较小,说明了这两种处理使油松幼苗生长发育的重点偏向根系,有利于苗木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北美枫香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美枫香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筛选结果表明,基质对容器苗根系和新梢生长均有影响,以泥炭∶砻糠灰∶有机肥为6∶2∶2(体积)混合基质表现最好;促根剂不同组合对容器绿化大苗根系生长和移栽后新叶数增加量均有影响,以植物生长调节剂NAA150×10-6+IBA50×10-6的组合最好;基质与促根剂组合对容器苗地上与地下部分生长影响差异明显,以泥炭∶砻糠灰∶有机肥=6∶2∶2混合基质配以NAA150×10-6+IBA50×10-6的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对北美枫香"秋霞红"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苏扬州最佳取材时间为4月下旬,选取外植体,经过0.1%Hg Cl2消毒12 min灭菌,成活率为78.7%;添加VC35 mg/L能有效预防试管苗褐变的发生,增加培养容器的透气性可减少试管苗玻璃化发生;2/3MS附加TDZ、BA、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试管苗增殖和生长,其中TDZ 0.2 mg/L+BA 1.0 mg/L+IBA 0.1 mg/L+VC35 mg/L组合最适宜增殖与生长培养,增殖倍数达4.5,生长高度为3.8 cm;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3 MS+IBA 0.5 mg/L+NAA 0.3 mg/L+AC 3 000mg/L+S 2%,生根率可达92%;经生根的试管苗移栽于泥炭、黄心土为7∶3(V∶V)的混合基质,控制温度23~30℃,相对湿度90%,保湿12~18 d,其间适当遮荫,30 d后成活率达90.8%。  相似文献   

13.
易晓冬 《绿色科技》2019,(17):101-103
对通过杉木与乳源木莲分别进行了1∶1行状混交和5∶5块状混交开展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造林试验,21年生的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提高了林分中杉木的生长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强了土壤持水能力;提高了土壤肥力。杉木与乳源木莲单行混交对促进杉木生长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好于杉木与乳源木莲块状混交;该试验中杉木与乳源木莲采取单行混交为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盘根较严重、侧须根少的问题,以不切根(CK)为对照,开展芽苗切根控根试验,研究留根长度和切根比例对江南油杉容器苗生长及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茎芽高度≥2 cm时,依据胚根长比例进行切根移栽更有利于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的生长和改善根系质量,且以切根1/2效果最佳,但留根长度不宜超过4 cm。综合根系参数分析结果,与不切根相比,芽苗切根后主根长缩短26.12%~45.25%,根径增加25.33%~41.45%,一级侧根数增加15.51%~70.81%,一级侧根长度的最大增幅为50.00%~69.05%,盘根现象能减少到3.33%。本试验中,对促进生长和改善根系构型效果较好的试验处理为切根1/2和留根2 cm,由于分叉根的大量形成,侧根的萌发面积增加且形态更高级,苗木根系呈现须根化,根系构型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红豆树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配比的泥炭-谷壳基质、不同规格容器、不同缓释肥用量及是否进行空气切根对1年红豆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若谷壳与泥炭的比例不高于5:5,基质配比对红豆树1年生容器苗生长影响不明显,而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及空气切根与否则对红豆树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通过空气切根苗高可提高10%,地径提高9.3%.综合考虑生产成本,1年生红豆树优化的容器育苗方案为:泥炭-谷壳基质配比为5:5,无纺布容器规格为4.5 cm×10 cm,基质中施用缓释肥量为2.0 kg/m3,同时进行空气切根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等方法开展的金焰彩栾离体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从金焰彩栾播种后生长3个月的苗上选取外植体,经过0.1%Hg Cl2消毒5 min,灭菌成活率为86.8%;改良MS培养基附加BA,NAA,IBA、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试管芽苗增殖和生根,其中BA 0.02 mg/L+IBA 0.02 mg/L+NAA 0.03 mg/L+IAA 0.08 mg/L组合培养基为最适宜的继代培养基,增殖倍数达3.8,生长高度为4.8 cm;带根试管苗移栽于泥炭(V)∶黄心土(V)=6∶4的混合基质,控制温度23~30℃,相对湿度85%,保湿10~15 d,其间适当遮荫,20 d后成活率达92.8%。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开展了桢楠(Phoebe zhennan)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GGR6富根试验。结果表明:桢楠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黄心土∶钙镁磷肥=60∶35∶5。桢楠大田育苗不同浓度GGR6对苗木进行喷施处理后,其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及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均有明显差异,宜采用GGR6溶液浓度为100 mg/L进行喷施,比对照,苗高生长增加20%以上,地径生长增加15%以上,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增加70%以上。富根壮苗出圃率达75%。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最近研制成功了基质型容器,并对马褂木、香港秀丽四照花、乐昌含笑、深山含笑、乳源木莲、木荷、杜英、红花木莲、乐东拟单性木兰、花榈木等多种造林绿化树种进行工厂 20 化育苗,共繁育苗木万余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 基质型容器苗只有基质和苗木两部分构成,基质和容器融为一体,出圃后无须脱掉外面的容器即可直接造林。基质型容器育苗与传统容器育苗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基质配制富含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缓1释肥和有机营养及多效复合菌肥,在育苗过程中无须追施肥料就足以满足容器苗的生长;()基质性2容器质地…  相似文献   

19.
对江南油杉轻基质容器苗的组合控根进行了研究。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在芽苗移栽期间进行切根和外源NAA处理对容器苗内源激素含量和根系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切根和外源NAA共同作用对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根径、根尖数、一级侧根均长以及全株鲜质量有显著影响。通过最优组合的评定,筛选出芽苗≥2 cm且幼叶未展期进行切根,留根3 cm或切根1/2+50 mg/LNAA溶液处理为较优控根组合。组合控根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了苗木盘根现象的发生。对9个处理4个测定期的内源ZR,ABA,IAA和GA3含量主体效应的检验发现,切根时期、切根方式和NAA浓度对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均起到了调控作用,同时,不同的控根措施会引起不同种类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因此,组合控根措施的筛选才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两种生长调节剂对榉树(Zelkova serrata)(胸径约5 cm)容器苗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两种生长调节剂使榉树容器苗生理指标(叶绿素(a+b)、叶绿素a/b、SOD酶活性、POD酶活性)升高,地径增粗,提高了其叶片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大了根系活力,同时,减少了MDA的含量。综合分析得到多效唑的最适施用浓度为800 mg/L,矮壮素的最适施用浓度为2 5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