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Orchidaceae)一个大属,我国植物志记载有76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省、西南和两广地区,石斛属植物种类繁多,花朵鲜艳,颜色丰富,花期长,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目前,石斛属植物野外资源濒临灭绝,面临自交异交不亲和、观赏种数量少、缺乏优良育种亲本的困境,为保护现有良种、培育新物种及为建立基因分子库奠定基础,以石斛属植物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MGb解离液制备细胞核悬浮液,利用玉米(Zea mays, ‘B73’)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作为内标,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术测定石斛倍性和基因组大小的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27种石斛属植物的倍性和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研究表明:以玉米为内标区分度较好,且没有重叠峰,峰型清晰集中,对27种石斛属植物的倍性和基因组大小能准确估测;27种石斛中二倍体19种,三倍体5种,四倍体3种;27种石斛分属于8组,分别是禾叶组1种,顶叶组2种,石斛组16种,瘦轴组1种,叉唇组1种,距囊组1种,草叶组4种,基肿组1种,各个组间基因组大小不同,各组内基因组大小也存在差异;27种石斛预估基因组大小在0.98~2.41 pg之间,预估的平均基因组大小为1.44 pg,27种石斛的基因组大小均大于0.7 pg,主要集中在0.7~1.4 pg之间,其中草石斛的预估基因组最大,梳唇石斛最小,二者的预估基因组大小相差近2.5倍;27种石斛的基因组可归为极小基因组或小基因组。该研究为石斛属植物的人工杂交授粉配置、 杂交育种、多倍体诱导提供便利,同时,为石斛属植物基因分子库的建立以及石斛属植物基因组学、遗传变异、进化生物学与全基因组测序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石斛属(Dendrobium Sw.)为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 Orchidoideae)植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与应用,多用于名贵中药材和观赏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苛刻的生长条件加上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野生石斛资源破坏严重,大部分种类已近枯竭,这也导致市场上出现的石斛种质混杂、真伪鉴定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石斛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数字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为石斛的品种鉴定与分类、良种选择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保护药用植物生物多样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31种石斛属植物及金石斛(Flickingeria comata)为研究对象,应用SRAP-PC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利用筛选出来的15对引物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6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251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6.73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比率达95.08%,其中Me2-Em5、Me4-Em3、Me4-Em5、Me7-Em3、Me7-Ee7等5对引物的多态百分率均为100%,这些引物组合对石斛种类的鉴别效率较高;经过计算31种石斛属植物与金石斛间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78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3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02,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86,石斛种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度与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591~0.851,亲缘关系较近,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60时,金石斛单独聚为一类,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24时,可将31个石斛属植物进一步分为10组;构建DNA指纹图谱可单独鉴别出31种石斛属植物以及金石斛,为石斛遗传背景分析和快速鉴别石斛种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SRAP-PCR反应体系,为石斛的品种鉴定与分类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反应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优化,确定最优退火温度,并筛选有效引物.结果表明:适用于石斛属植物SRAP 最佳的反应体系为:Mg2+2.5 mmol/L,dNTPs 0.25 mmol/L,Taq D...  相似文献   

4.
石斛属植物DNA条形码序列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  李劲松  符岸军  严海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0):1769-1777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鉴定技术,COI序列已成功应用于动物的鉴定,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找到一个通用序列能鉴定所有植物物种。为筛选出适合于石斛属的DNA条形码序列,本文首先应用Mega 4.0软件分析了石斛属的ITS、matK、trnH-psbA、rbcL序列的特征,然后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序列的种内和种间变异性,运用Taxon DNA软件评估这4个序列的barcoding gap。分析结果表明:ITS序列不仅种内变异和种间变异最大,而且有明显的barcoding gap,种内变异和种间变异重合较少,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种类的石斛,可考虑作为石斛属DNA barcoding鉴定候选序列之一;matK、trnH-psbA和rbcL序列都不适合于石斛属DNA barcoding鉴定。在所分析的4个候选序列中,没有任何一个单一序列能完全鉴别出不同种类的石斛属植物。建议采用不同序列组合进行石斛属DNA barcoding鉴定。  相似文献   

5.
海南黎族药用兰科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海南昌江和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实地调查、访谈,结合文献与标本鉴定,归纳整理了黎药中兰科植物的种类、用法、用途和药用部位,同时采用评分排序法定量地评估药用兰科植物资源的潜在价值。结果表明:海南黎族草医使用的兰科植物有36种,分属于23个属;种类最多者为石斛属,多达7种,其余的每个属有1~3种;专性附生型的兰科植物种类最多(20种),其次是兼性附生型和地生型(各8种)。在黎药中主要利用兰科植物假鳞茎、全草、根部,使用方法主要是用水煎服,占84.6%;其次是用于外敷,占33.3%。21种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评分值,是黎族常用的种类,具有疗效好、记录较完整的特点。其中,血叶兰(Ludisia discolor)、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大序隔距兰(Cleisostoma paniculatum)、石斛(Dendrobium nobile)、半柱毛兰(Eria corneri)、黑毛石斛(Dendrobium williamsonii)、美冠兰(Eulophia graminea)、流苏金石斛(Flickingeria fimbriata)评分值较高,建议优先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内生菌种类繁多,且具有较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从海南特有药用植物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野生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初步探索其组织分布特点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华石斛中分离内生真菌179株,通过ITS序列将之划为51个OTU,分属于25个属以上的类群,其中叶点霉属(Phyllosticta)为优势属。仅轮层炭壳属广泛存在于华石斛根、茎、叶中,其余类群皆存在一定的组织偏好性,其中18个类群只在一种组织中分布。叶中分离的菌株数最多,占比60.33%。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种类也存在明显差异,以PDA和华石斛粉培养基分离到的内生菌类群最多,分别为12种,各占总分离类群的48%。12属36个菌株对至少1种供试菌具有抑制效果,其中抑菌生物活性最强的菌株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1株和蓝状菌属(Talaromyces)1株。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华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部分菌株具有较强抑菌生物活性。这为华石斛内生菌资源的深入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创制农用杀菌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苞鞘石斛与铁皮石斛主要活性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斛(Dendrobium)是一类名贵中药材,活性成分的构成也直接影响着石斛属植物的药用价值。为了探明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kianum Warner.)的药用价值,比较了其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同。结果表明,大苞鞘石斛多糖含量较高(p<0.001);2种石斛生物碱含量都较低;2种石斛都含有所测的19种氨基酸(包含8种必需氨基酸),大苞鞘石斛中的苯丙氨酸(0.111%)、氨基丁酸(0.152%)、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0.115%)等含量较高,而铁皮石斛只有组氨酸(0.070%)较高;2种石斛都含有所测的8种微量元素,大苞鞘石斛镁元素(4.06×103 mg/kg)、锰元素(359.33 mg/kg)、铁(87.80 mg/kg)和硼(16.85 mg/kg)含量较高,而铁皮石斛锌含量(34.60 mg/kg)较高。以上研究结果对大苞鞘石斛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22种主要石斛栽培品种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斛中以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4种氨基酸含量最丰富;蛋氨酸和胱氨酸分别为石斛的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不同品种石斛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差异,其中,10种石斛含有17种氨基酸和7种必需氨基酸,11种石斛未检出蛋氨酸或胱氨酸。参照FAO/WHO推荐标准,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的是线叶石斛、紫瓣石斛、杓唇石斛、玫瑰石斛、紫菀石斛和叠鞘石斛6个品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可将22种石斛氨基酸分为4类品质,以石斛氨基酸指标聚类可将22种石斛聚为3类。  相似文献   

9.
将从野生华石斛、铁皮石斛、美花石斛及五唇兰根系中分离出的28种有益内生真菌,接种于文心兰组培瓶苗上进行共生培养,测定共生培养4个月后瓶苗的生长效果,以及瓶苗移出盆栽3个月后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组培瓶苗上筛选出8株对文心兰具有促生作用的内生真菌,其中1株属华石斛内生真菌,1株属铁皮石斛,3株属美花石斛,3株属五唇兰;(2)接种了促生真菌的瓶苗移出盆栽后也同样表现出促生效果。表明兰科促生真菌不存在严格的专一性,但对兰科不同种类的促生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石斛(Dendrobium sp.)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等,我国共有石斛品种76个。石斛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素有“千金草”之称,其成品又叫枫斗,药典收载的药用石斛品种5个,但民间实际作药用的有51个。《神农本草经》载称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理研究表明,铁皮石斛富含石斛多糖、石斛碱和总氨基酸等,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  相似文献   

11.
两种主要兰花病毒的快速检测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组织涂抹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本单位近年引入的部分优良洋兰品种进行2种主要病毒(即ORSV和Cymv)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蝴蝶兰和心兰极易感染Cymv病毒,带毒品种分别占被测品种的45.5%和57.1%;石斛兰对这2种病毒具有较强的抗性,大花蕙兰较易感染ORSV病毒。  相似文献   

12.
以4个品种的春石斛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假植基质和不同的炼苗时间和方法对春石斛试管苗假植成活率和初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基质中,水苔的成活率最高,而炼苗方法以封瓶炼10 d再开瓶炼1 d最佳。  相似文献   

13.
2004~2006年云南德宏地区药用石斛资源调查结果:该地区分布有药用石斛30种,其中12种为主要栽培品种;人工种植药用石斛总面积181.36hm^2,铁皮石斛、齿瓣石斛、鼓槌石斛、球花石斛、密花石斛占总栽培的70%;目前野生石斛生境遭受严重破坏,人工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和已有技术成果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是影响药用石斛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生长缓慢。结合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从种苗选择、基质配比、栽培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铁皮石斛规模化种植管理技术,为铁皮石斛的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石斛锈病为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上的一种新病害。通过对锈病病斑的形状、颜色和冬孢子的外观形态进行观察,确定病原为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对锈病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WG、15%三唑酮WP三种药剂对该病防治效果较好,相对防效分别达到81.14%、76.36%和76.33%。  相似文献   

16.
以兜唇石斛和齿瓣石斛1年生鲜茎为材料,进行了6项扦插繁殖育苗技术试验,在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出石斛扦插育苗技术和扦插苗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材,因其繁殖率低、生长缓慢,野生资源处境堪忧。该文对浙江省乐清市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推动该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48份石斛兰种质资源为对象,采用iPBS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83条iPBS引物中筛选出7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48份石斛兰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7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9条,多态性比例为100%;采用GenAlEx 6.5软件计算48份石斛兰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2.0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02,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153,平均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为0.274,48份石斛兰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NTSYS-pc 2.1软件计算得到48份石斛兰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667~0.9211,基于遗传相似系数进行UPGMA聚类,在相似系数0.75处,可将48份石斛兰划分为7个类群。利用2对引物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单独鉴别出48份石斛兰种质资源,该图谱可为石斛兰分类与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