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混合菠萝汁和燕麦浆,并加入木糖醇,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复合发酵菌粉进行发酵制成酸奶。由单因素试验得出菠萝燕麦无糖酸奶的最佳工艺为以鲜牛奶的体积为基准,菠萝汁添加量22%,燕麦浆添加量10%,木糖醇添加量8%,发酵时间6h。以上述4个因素为基础进行正交试验,得到的结果为以鲜牛奶的体积为基准,菠萝汁添加量20%,燕麦浆添加量5%,木糖醇添加量8%,发酵时间5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菠萝燕麦无糖酸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酸奶的品质和保健功能,采用芦笋叶、黄精为原料制备凝固型酸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芦笋-黄精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芦笋-黄精浸提液1∶3,发酵时间5.5 h,白砂糖添加量9.0%,菌种添加量4.5%,所得产品色泽翠绿、口感适宜、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3.
对榛蘑汁浸提条件、发酵剂菌种比例、均质条件、发酵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经正交试验确定了榛蘑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鲜榛蘑经粉碎打浆后与水按1∶5(m/m)混合,添加0.03%的柠檬酸,在80℃下浸提40 min,然后过滤并将榛蘑汁与鲜牛奶以1∶2(V/V)混合,添加9%的蔗糖和0.2%的CMC,在65℃,16 MPa条件下均质2次,接入4%的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于41℃下发酵4.0 h,再经低温冷藏后熟,可制得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榛蘑酸奶。  相似文献   

4.
以竹荪和蜜柚为主要原料,添加青金桔、糖和盐等辅料通过发酵制成酵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竹荪蜜柚复合酵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竹荪蜜柚复合酵素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菌接种量0.1%,发酵时间10 d,竹荪酵素初液∶蜜柚酵素初液=1∶2(V/V),白砂糖添加量30%。制得的竹荪蜜柚酵素呈淡黄色,组织均匀一致,口感酸甜适中,有独特的菇香和天然果汁香味,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5.
以黑木耳、决明子为原料,研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功效的复合保健饮料。先用β-环糊精掩盖法对黑木耳浸提液进行脱臭处理,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木耳决明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最后采用理化方法分析其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在黑木耳浸提液(1∶20水提物,g∶mL)中添加0.15%(m/V)的β-环糊精处理30 min,脱臭效果较好;黑木耳决明子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黑木耳浸提液和决明子浸提液(1∶20水提物,g∶mL)的配比8∶1(V/V),复合浸提液液添加量30%(V/V),柠檬酸质量浓度0.025 g/mL,甜菊糖苷质量浓度0.02 g/mL。经检测,该饮料稳定系数R≥9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致病菌未检出,大肠杆菌≤3个/100 mL,菌落总数≤100个/mL,达到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GB 19297—2003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刺梨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旨在开发一种新型复合刺梨酸奶。根据酸奶的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等感官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刺梨酸奶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刺梨酸奶感官评定最佳得分的工艺条件为刺梨汁添加量4%,脱脂奶粉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9%,发酵时间7 h,发酵温度43.5℃,感官评分为90.8±0.5分;粗蛋白含量为2.8%,菌落总数100 CFU/m L,未检测到致病菌,酸奶有刺梨果味,无异味,色泽鲜亮。  相似文献   

7.
利用鲜榨橙汁、纯牛奶为主原料制作橙汁酸奶,研究橙汁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以感官指标为评价依据,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橙汁添加量8%,白砂糖添加量6%,接种量2%,发酵时间4.5 h时制得的橙汁酸奶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浸提制备牡丹花茶饮料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牡丹花茶饮料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20(g/mL),超声波浸提功率180 W,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70℃。牡丹花茶饮料最优配方为:超声波浸提原液稀释比1∶11(V/V),酸味剂(苹果酸∶柠檬酸∶醋酸体积比为1∶1∶1)添加量0.1%,木糖醇添加量7%,天然植物萃取物添加量0.15%,按照该配方制备的牡丹花茶饮料风味独特、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9.
以糜子作为主要原料设计一款谷物发酵酸奶,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指标检测,最后检验其稳定性,以期获得健康美味的新型酸奶产品。以糜子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作为试验因素,以感官指标作为评定标准,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和稳定剂复配方案;通过保水性测定、模拟运输条件及贮藏条件对产品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产品的最佳复配稳定剂配方为果胶添加量0.13%,琼脂添加量0.1%,酪蛋白酸钠添加量0.8%;最佳工艺配方为糜子添加量11%,白砂糖添加量6%,发酵时间6.5 h,发酵温度44℃。对糜子酸奶进行稳定性评价,从保水性、贮藏及模拟运输等方面说明糜子酸奶较对照组稳定性好,为进一步开发糜子酸奶保健产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邹璐 《保鲜与加工》2016,16(4):67-72
为研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火龙果果粒蜜茶饮料,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绿茶汁的最佳浸提条件、果粒蜜茶的最佳配方、果粒悬浮剂的选择和使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汁浸提的最佳条件为:茶水比1∶50(m∶m)、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10 min;火龙果果粒蜜茶调配最佳工艺和配方为:果汁与茶汁比2∶1(V∶V),蜂蜜添加后的糖度为14%,柠檬酸添加量0.1%,p H 4.0,果粒添加量8%,琼脂添加量0.13%,CMC-Na添加量0.06%。该条件下制得的火龙果果粒蜜茶饮料清新柔和,酸甜爽口,感官品质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1.
发酵凉薯酸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红艳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8):160-164
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凉薯酸奶加工工艺并对其进行优化,为其实际生产凉薯酸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以凉薯、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以杆菌:球菌、接种量、凉薯:牛奶、加糖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随后选取杆菌:球菌、接种量、凉薯:牛奶、加糖量4 个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凉薯酸奶感官为标准优化凉薯乳酸发酵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杆菌:球菌=2:3、凉薯:牛奶=2:3、接种量5%、加糖量(以蔗糖计)6%,培养温度43℃,发酵时间4 h,试验结果最佳,符合大众口感。研究提高了对凉薯的应用,丰富了酸奶的种类,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以黑树莓果汁和牛乳为主要原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黑树莓酸奶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黑树莓果汁7%、蔗糖8%、发酵时间6 h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黑树莓酸奶酸甜可口,组织细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西瓜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含糖量和菌种添加量为试验因子,以发酵液中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西瓜汁果酒发酵的影响排序为:发酵温度>含糖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西瓜汁果酒发酵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西瓜汁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32.1℃,发酵时间6.4 d,含糖量21.4%,接种量为3.5%,发酵液中酒精的理论值为7.24%,验证值为7.15%,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娟  王方 《保鲜与加工》2013,13(2):21-25
以紫薯、金针菇和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和稳定剂,经乳酸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研制紫薯金针菇复合酸乳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紫薯添加量>蔗糖添加量>金针菇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最优配方及制备工艺条件为:紫薯添加量10%,金针菇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7%,发酵剂接种量5%,复合稳定剂CMC-Na+海藻酸钠(1∶1)的添加量为0.2%,在42℃温度条件下发酵4 h。制得的紫薯金针菇复合酸乳色泽为均匀一致的紫色,组织细腻、稳定,酸甜适口,具有紫薯和金针菇的清香和奶香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酸乳。  相似文献   

15.
以柚子汁、红枣汁和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为发酵菌种,对柚子、红枣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出发酵工艺的各工艺参数和酸奶的最佳配方,制成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并具有保健功效的柚子、红枣酸奶。试验结果表明,该酸奶最佳配方为柚子汁添加量20%、红枣汁添加量10%,白砂糖6%,接种量7%,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9%,复合稳定剂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果胶1:1:1的比例,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 h。  相似文献   

16.
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酸豆乳冰淇淋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对灭酶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及冰淇淋的复合乳化稳定剂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对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酸豆乳冰淇淋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灭酶时间15min,发酵时间6h,发酵温度44℃,接种量5%,复合乳化稳定剂添加量0.3%。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龙眼肉为主要原料,用川秀乳酸菌酸奶发酵粉(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通过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感官评定的分析方法得出最佳工艺将龙眼浆(龙眼∶水=1∶8质量比)121℃灭菌20 min,脱脂奶粉与龙眼浆1∶5(W/W)混合,冷却,添加0.15%(W/W)发酵剂,于42℃下发酵8 h,快速破乳同时将龙眼酸奶与水按照1∶1(体积比)混匀,并添加柠檬酸0.2%,蔗糖0.9%,复合型稳定剂(琼脂∶果胶∶单甘酯=4∶1∶1)0.3%,混合均匀。配制成具有龙眼风味、营养性突出的发酵型饮料,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尖椒、生姜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与蜂蜜等调配成为功能性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尖椒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3%,白砂糖添加量3.0%,食盐添加量1.5%,发酵温度25℃,发酵周期8 d。生姜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白砂糖添加量4.0%,食盐添加量0.8%,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12 d。乳酸菌发酵尖椒、生姜蜜汁饮料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尖椒发酵液9.0 g,生姜发酵液8.0 g,蜂蜜5.0 g,白砂糖3.0 g,柠檬酸0.08 g,稳定剂(海藻酸钠与CMC-Na质量比为1∶1)添加量0.15%。  相似文献   

19.
采用3种不同的发酵方式进行对比,确定甘蓝乳酸发酵最佳发酵方式和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结合效果最好,该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2℃,食盐质量分数2.25%,糖质量分数5%,发酵时间5d,发酵终点pH值为3.4。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绿茶酸牛乳的发酵工艺,确定了最佳菌种组合及种间比为V_((Lb)):V_((St))=1:2,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促生长物质为胡萝卜汁,添加量4%;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1.5%;在37℃下培养24 h,所得到的绿茶酸牛乳体系稳定、色泽均一、有较明显茶香、无不良苦涩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